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發改委目錄指出整車合資股比“紅線”暫不放開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日前發布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修訂版,并公開征求意見。基于“進一步對外開放”的精神,新目錄進行了19年來最大規模的修訂,包括取消了鋼鐵等十多個行業的外商投資限制。

但備受關注的“整車”仍被明確列入限制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并保持“中股比不低于50%”的政策“紅線”。也就是說,很明顯,整車的合資比例限制暫時不會發布。

焦點1

19年來最大規模的目錄修訂

與2011年公布的《目錄》相比,修訂草案將限制項目從79個大幅減少到35個。主要取消對鋼鐵、乙烯、煉油、造紙、煤化工設備、汽車電子、名酒、支線鐵路、地鐵、土地開發等領域的外商投資限制;

進一步放開外資股比限制,“合資合作”從43家減少到11家,“中國控股”從44家減少到32家。

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外商投資司巡視員王東介紹,“本次《目錄》修訂是自1995年《目錄》公布以來的第六次修訂,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主要把握了積極擴大開放、轉變外商投資管理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進一步提高透明度四大原則。”

王東表示,此次修訂《目錄》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實施權力下放,擴大對外開放,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通過市場化的方式,統一準入標準,實現管理方式的轉變。“這次《目錄》的修訂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今后限制將越來越少,使對國內外資本的監管基本一致,實現雙向平衡。”

然而,備受關注的“整車”仍被明確列入限制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對于汽車、專用車和摩托車制造業,中國的股份比例不低于50%,同一外國投資者可以在中國建立兩家或兩家以下的合資企業來生產類似的汽車產品。例如,如果它與中國的合資伙伴合并,它就不受兩家合資企業的限制。

焦點2

重申汽車合資企業的股份比例限制

汽車行業一直是《目錄》修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011年版《目錄》中,將汽車制造業從鼓勵類中刪除,被視為收緊汽車投資、促進汽車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信號。修訂草案還特別重申了對汽車等行業投資占比的限制。這條政策紅線是在《汽車產業發展政策》中規定的,不必說明外商投資目錄。

這可能是為了回應今年年初關于是否應該放開整車股比的新討論,而且很明顯,整車股比限制暫時不會放開。

去年年底,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商務部將重點從四個方面改革開放和投資準入,包括“進一步放寬鋼鐵、化工、汽車等一般制造業領域的外商投資準入限制,包括放寬對外商投資注冊資本、持股比例和經營范圍的限制”。

這再次引發了關于是否應該放開整車股比的熱議。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堅決反對放開汽車合資企業的股比,認為現在還不是時候,否則“汽車行業將成為外國產品的加工廠,失去建設以中國品牌為主要品牌的汽車強國的機會。”然而,一些民營企業和業內人士主張自由化,真正激活市場競爭,促進行業在優勝劣汰的過程中良性發展。

今年3月,工信部部長苗圩曾公開表示,在工信部管轄范圍內,如鋼鐵、化纖等,將在不同時期有序發布合資企業的股比,汽車行業將在稍后發布。

從目前來看,《目錄》修訂版也明確拒絕了“放開汽車合資企業股比”的提議。然而,這并不是一個長期的結論,因為《目錄》將頻繁修訂,而限制整車股比等重大產業政策將由正在修訂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決定。

■ 專家觀點

中國汽車品牌亟待培育。

中國著名汽車行業分析師張志勇告訴《南方日報》的作者,從經濟全球化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

普遍傾向于放開汽車合資比例,但暫時不能放開,因為國內汽車公司和中國品牌汽車還不夠成熟,需要時間和市場空間來培養。一旦發布,它將對快速增長的中國品牌汽車產生強烈影響。

合資企業保護對當地汽車公司有利。當地汽車公司還必須在汽車合資企業中積累資本實力。對于依賴合資企業的大型國有車企,要加強監管機制,督促其發展自主品牌。“這是兩回事。自主品牌發展不好是內部機制不到位。不能說合資保護會讓國有車企產生依賴。”

未來,汽車合資企業股比限制是否會放開,不僅取決于汽車行業,還取決于整個中國經濟對全球投資合作的參與程度以及在國際市場上的利益選擇。目前,主要產業參與國際投資的談判剛剛開始,汽車產業也是對外合作的核心部分。國家需要從整體上考慮海外投資合作的條件。例如,歐美對一些核心產業的保護比中國更嚴格,因此需要對等的資本開放模式。

最近的中德經濟合作以及一汽和大眾之間的糾紛也證實了這一點。一汽持有合資公司60%的控股權,未來可能會根據公眾的要求轉讓9%的股份。李克強總理在德國《世界報》發表的題為《讓開放創新引領中德合作》的署名文章中明確表示:“中國將積極考慮德國大眾汽車增持一汽-大眾合資公司股份的請求,也希望德國允許符合條件的中國企業競標德國高鐵項目。”

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認為,一汽-大眾發展得非常好。從一汽的角度來看,沒有必要調整合資公司的股份比例。“但為了國家權益,一汽也應該有做出一定犧牲和讓步的意識。”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了修訂版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并公開征求意見。基于“進一步對外開放”的精神,新目錄進行了19年來最大規模的修訂,包括取消了鋼鐵等十多個行業的外商投資限制。

但備受關注的“整車”仍被明確列入限制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并保持“中股比不低于50%”的政策“紅線”。也就是說,很明顯,整車的合資比例限制暫時不會發布。

焦點1

19年來最大規模的目錄修訂

與2011年公布的《目錄》相比,修訂草案將限制項目從79個大幅減少到35個。主要取消對鋼鐵、乙烯、煉油、造紙、煤化工設備、汽車電子、名酒、支線鐵路、地鐵、土地開發等領域的外商投資限制;

進一步放開外資股比限制,“合資合作”從43家減少到11家,“中國控股”從44家減少到32家。

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外商投資司巡視員王東介紹,“本次《目錄》修訂是自1995年《目錄》公布以來的第六次修訂,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主要把握了積極擴大開放、轉變外商投資管理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進一步提高透明度四大原則。”

王東表示,此次修訂《目錄》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實施權力下放,擴大對外開放,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通過市場化的方式,統一準入標準,實現管理方式的轉變。“這次《目錄》的修訂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今后限制將越來越少,使對國內外資本的監管基本一致,實現雙向平衡。”

然而,備受關注的“整車”仍被明確列入限制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對于汽車、專用車和摩托車制造業,中國的股份比例不低于50%,同一外國投資者可以在中國建立兩家或兩家以下的合資企業來生產類似的汽車產品。例如,如果它與中國的合資伙伴合并,它就不受兩家合資企業的限制。

焦點2

重申汽車合資企業的股份比例限制

汽車行業一直是《目錄》修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011年版《目錄》中,將汽車制造業從鼓勵類中刪除,被視為收緊汽車投資、促進汽車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信號。修訂草案還特別重申了對汽車等行業投資占比的限制。這條政策紅線是在《汽車產業發展政策》中規定的,不必說明外商投資目錄。

這可能是為了回應今年年初關于是否應該放開整車股比的新討論,而且很明顯,整車股比限制暫時不會放開。

去年年底,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商務部將重點從四個方面改革開放和投資準入,包括“進一步放寬鋼鐵、化工、汽車等一般制造業領域的外商投資準入限制,包括放寬對外商投資注冊資本、持股比例和經營范圍的限制”。

這再次引發了關于是否應該放開整車股比的熱議。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堅決反對放開汽車合資企業的股比,認為現在還不是時候,否則“汽車行業將成為外國產品的加工廠,失去建設以中國品牌為主要品牌的汽車強國的機會。”然而,一些民營企業和業內人士主張自由化,真正激活市場競爭,促進行業在優勝劣汰的過程中良性發展。

今年3月,工信部部長苗圩曾公開表示,在工信部管轄范圍內,如鋼鐵、化纖等,將在不同時期有序發布合資企業的股比,汽車行業將在稍后發布。

從目前來看,《目錄》修訂版也明確拒絕了“放開汽車合資企業股比”的提議。然而,這并不是一個長期的結論,因為《目錄》將頻繁修訂,而限制整車股比等重大產業政策將由正在修訂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決定。

■ 專家觀點

中國汽車品牌亟待培育。

中國著名汽車行業分析師張志勇告訴《南方日報》的作者,從經濟全球化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

普遍傾向于放開汽車合資比例,但暫時不能放開,因為國內汽車公司和中國品牌汽車還不夠成熟,需要時間和市場空間來培養。一旦發布,它將對快速增長的中國品牌汽車產生強烈影響。

合資企業保護對當地汽車公司有利。當地汽車公司還必須在汽車合資企業中積累資本實力。對于依賴合資企業的大型國有車企,要加強監管機制,督促其發展自主品牌。“這是兩回事。自主品牌發展不好是內部機制不到位。不能說合資保護會讓國有車企產生依賴。”

未來,汽車合資企業股比限制是否會放開,不僅取決于汽車行業,還取決于整個中國經濟對全球投資合作的參與程度以及在國際市場上的利益選擇。目前,主要產業參與國際投資的談判剛剛開始,汽車產業也是對外合作的核心部分。國家需要從整體上考慮海外投資合作的條件。例如,歐美對一些核心產業的保護比中國更嚴格,因此需要對等的資本開放模式。

最近的中德經濟合作以及一汽和大眾之間的糾紛也證實了這一點。一汽持有合資公司60%的控股權,未來可能會根據公眾的要求轉讓9%的股份。李克強總理在德國《世界報》發表的題為《讓開放創新引領中德合作》的署名文章中明確表示:“中國將積極考慮德國大眾汽車增持一汽-大眾合資公司股份的請求,也希望德國允許符合條件的中國企業競標德國高鐵項目。”

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認為,一汽-大眾發展得非常好。從一汽的角度來看,沒有必要調整合資公司的股份比例。“但為了國家權益,一汽也應該有做出一定犧牲和讓步的意識。”

標簽:一汽大眾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2014中國年度綠色汽車]專家評委 姜久春

北京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院長姜久春簡介:姜久春,現任北京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院長,研究方向為電力電子技術、微機測控技術、電動汽車充電機、電動汽車電池管理系統。

1900/1/1 0:00:00
"國四"推廣遇阻 福田欲搶占純電動公交先機

北汽福田黨委副書記趙景光近日接受采訪時表示福田汽車前三季度業績下滑首先是因為宏觀經濟形勢不樂觀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四”車型推廣過程中遇到阻礙。

1900/1/1 0:00:00
[2014中國年度綠色汽車]專家評委 王秉剛

王秉綱,長安大學公路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全國著名道路專家。王秉綱教授1958年8月研究生畢業于同濟大學道路工程專業,曾任原西安公路學院院長。

1900/1/1 0:00:00
[2014中國年度綠色汽車]專家評委 管欣

管欣,1985年吉林工業大學車輛工程專業研究生畢業,獲工程碩士學位,同年留校任教。曾任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汽車動態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1900/1/1 0:00:00
[2014中國年度綠色汽車]專家評委 龐義成

第一電動網CEO龐義成簡介:1993年畢業于北京工商大學原北京輕工業學院。1998年進入傳媒業,在《中國經營報》、《南方周末》、《國際金融報》等媒體任采編工作。

1900/1/1 0:00:00
寶馬i3前九月全球共交付10200輛 i8售出341輛

寶馬i3在前九個月中全球共交付了10200輛,但是四到六個月的等候時間太長。日前,據德國媒體報道,寶馬首席執行官雷瑟夫表示,2015年將要進一步推動i系列車型的銷售,提高交付量。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