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遇到了一個新的競爭對手,但不是寶馬或通用汽車,而是一群來自澳大利亞大學的學生。這些學生開發了eVe電動汽車,一次充電后,他們以每小時100公里的速度行駛了500公里,這也打破了被遺忘已久的電動汽車續航世界紀錄。
此前,這一紀錄是在一次充電后以每小時72公里的速度跑500公里。續航能力一直是電動汽車普及的最大問題,eVe的破紀錄也表明,電動汽車可以以合理的高速行駛數百公里。
EVe由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Sunswift團隊的學生開發,目前是第五代版本。Sunswift團隊早期以制造太陽能汽車而聞名,其IVy太陽能汽車在2011年的時速為88公里,創下了該領域汽車最快速度的紀錄。
EVe電動汽車配備了傳統電池,可以通過使用傳統充電樁進行補充,也可以通過覆蓋車身的太陽能電池板進行充電。電動汽車配備了駕駛員和副駕駛員座椅,車身重量為317公斤(700磅)。盡管駕駛和乘坐體驗并不舒適,但它是迄今為止Sunswift團隊制造的“最像汽車”的電動汽車。該團隊開發的早期車輛是帶駕駛座的三輪汽車。
EVe配備了一塊重達59公斤的松下電池,使用傳統家用插座可以在8小時內充滿電,連接工業電源插座可以在5小時內充滿。Sunswift團隊表示,如果eVe在太陽下停留8小時,800瓦的太陽能電池組可以提供2小時的行駛里程。同時,太陽能電池板還可以在車輛行駛時收集能量。
Sunswift團隊在澳大利亞汽車研究中心測試了eVe。為了避免疲勞駕駛,由三組駕駛員負責駕駛。在測試過程中,為了確保最快的速度,車輛的太陽能電池板沒有打開。最后,eVe在2.6英里的測試路上跑了120圈。
Sunswift團隊負責人海登·史密斯表示,eVe是證明可行性的一個例子,證明了太陽能電動汽車是傳統化石燃料汽車的可行替代品。該團隊希望鼓勵商業公司進入這一技術領域,使eVe成為澳大利亞第一輛合法上路的太陽能汽車。8月5日,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遇到了一個新的競爭對手,但不是寶馬或通用汽車,而是一群來自澳大利亞大學的學生。這些學生開發了eVe電動汽車,一次充電后,他們以每小時100公里的速度行駛了500公里,這也打破了被遺忘已久的電動汽車續航世界紀錄。
此前,這一紀錄是在一次充電后以每小時72公里的速度跑500公里。續航能力一直是電動汽車普及的最大問題,eVe的破紀錄也表明,電動汽車可以以合理的高速行駛數百公里。
EVe由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Sunswift團隊的學生開發,目前是第五代版本。Sunswift團隊早期以制造太陽能汽車而聞名,其IVy太陽能汽車在2011年的時速為88公里,創下了該領域汽車最快速度的紀錄。
EVe電動汽車配備了傳統電池,可以通過使用傳統充電樁進行補充,也可以通過覆蓋車身的太陽能電池板進行充電。電動汽車配備了駕駛員和副駕駛員座椅,車身重量為317公斤(700磅)。盡管駕駛和乘坐體驗并不舒適,但它是迄今為止Sunswift團隊制造的“最像汽車”的電動汽車。該團隊開發的早期車輛是帶駕駛座的三輪汽車。
EVe配備了一塊重達59公斤的松下電池,使用傳統家用插座可以在8小時內充滿電,連接工業電源插座可以在5小時內充滿。Sunswift團隊表示,如果eVe在太陽下停留8小時,800瓦的太陽能電池組可以提供2小時的行駛里程。同時,太陽能電池板還可以在車輛行駛時收集能量。
Sunswift團隊在t測試了eVe……
澳大利亞汽車研究中心。為了避免疲勞駕駛,由三組駕駛員負責駕駛。在測試過程中,為了確保最快的速度,車輛的太陽能電池板沒有打開。最后,eVe在2.6英里的測試路上跑了120圈。
Sunswift團隊負責人海登·史密斯表示,eVe是證明可行性的一個例子,證明了太陽能電動汽車是傳統化石燃料汽車的可行替代品。該團隊希望鼓勵商業公司進入這一技術領域,使eVe成為澳大利亞第一輛合法上路的太陽能汽車。
最近發現,無線技術附身移動互聯網大潮后,就變得越來越火了。似乎任何事情都可以和移動互聯網沾上邊。稍早前,Qualcomm宣布成為國際汽聯的官方創始技術合作伙伴。
1900/1/1 0:00:00在8月3日湖南韶山召開的由中科招商投資管理集團公司主辦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三基工程會議上,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福接受媒體聯合專訪。
1900/1/1 0:00:00上半年,幾大客車企業銷量及盈利狀況顯示,中國客車市場整體呈萎縮狀態,相關公司盈利水平大幅下滑。
1900/1/1 0:00:006月,挪威新注冊電動乘用車增至1446輛,比去年同期多出一千多輛,市場占有率達到126。
1900/1/1 0:00:007月30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大眾中國聯合編著的《2014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14汽車藍皮書在北京正式發布,
1900/1/1 0:00:00與阿里聯合開發互聯網汽車的消息剛剛公布,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又開始要對上汽研發體系進行整合,醞釀推出前瞻性技術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