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截至今年5月中旬,全球主要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已經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業績報告。為了讓讀者大致了解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上一季度的經營狀況,作者總結了各企業的財務報告,并對其各自的收入和利潤進行了盤點,供讀者參考。本文涉及的公司大多是全球前100名的汽車零部件公司,并根據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從高到低進行排列(有些公司的業務不限于汽車零部件)。
中國內地第一季度息稅前利潤增長20%,上調了今年的利潤預期。
大陸集團公布了第一季度的初步財務數據,并由于上一季度利潤大幅增長,上調了今年全年的業績預測。今年第一季度,大陸集團的營業收入達到約84億歐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調整后的息稅前利潤(EBIT)同比增長20%,達到9.53億歐元。
電裝上一財年的營業利潤創下新高,同比增長44%。
2013至2014財年(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電裝集團的營業利潤創下歷史新高。根據此前公布的財務數據,該集團上一財年第四財季(今年1月至3月)的營業收入為10793億日元(約合105.8億美元)。
2013-2014財年,電裝集團的營業收入從上一財年的3589.23億日元攀升至40959.25億日元(約合398億美元),同比增長14.4%;營業利潤達到3776.96億日元(約合37億美元),同比增長44%;凈利潤同比增長高達58.2%,達到2873.88億日元(約合28億美元)。
Johnson controls第二季度凈利潤同比飆升近60%
Johnson controls發布了第二財季(2014年1月至3月)和2014財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得益于汽車座椅等零部件在主要市場的業務增長,江森自控上一季度的凈利潤同比飆升近60%。
第二財季,江森自控營業收入共計104.6億美元,同比增長3.6%;公司股東可獲得的凈利潤從去年同期的1.64億美元大幅增長至2.61億美元,同比增長59.1%。
霍尼韋爾第一季度凈利潤增長5%,渦輪增壓器需求增加。
今年第一季度,霍尼韋爾的營業收入從去年同期的93.28億美元攀升至96.79億美元,同比增長3.8%;其中,產品銷售額和服務銷售額分別達到78.5億美元和18.3億美元。
盡管運輸系統業務部是霍尼韋爾最新的部門,但得益于各個市場對渦輪增壓器的強勁需求,該部門取得了最好的業績,上一季度凈銷售額同比增長8.6%,達到9.93億美元。該部門的利潤從去年同期的1.11億美元激增至1.54億美元,增長了38.7%。
麥格納第一季度營收增長7.2%,凈利潤增長6.5%。
今年第一季度,麥格納的整體營業收入達到89.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2%。其中,汽車組裝業務的銷售額同比增長2%,達到8.13億美元,但汽車組裝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達到3.6萬輛。
麥格納上季度在北美市場調整后,息稅前利潤達到4.4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3%;在歐洲達到1.2億美元,同比增長76.4%;亞洲調整后,息稅前利潤達到2900萬美元,同比增長1.7倍;世界其他地區的業務遭受損失,調整后的息稅前虧損達到1300萬美元。
現代摩比斯第一季度的銷售額增長了10%,凈利潤增長了5.3%。
今年第一季度,現代摩比斯的銷售額達到8.92萬億韓元(約合89.2億美元),同比增長10%;
其中,汽車模塊和關鍵零部件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0.9%,達到7.11萬億韓元(約合71.1億美元);通用零部件銷售額達到1.57萬億韓元(約合15.7億美元),同比增長8.7%。
所謂的汽車模塊部件包括建筑工地、駕駛員周圍的轉向柱、儀表板等部件,以及前端模塊,其中包括保險杠、大燈、空調和散熱器。該公司表示,上一季度在歐洲、北美和中國實現了兩位數的同比增長。
亞洲和歐洲的需求推動Faurecia第一季度收入增長3.4%。
隨著歐洲汽車市場觸底,再加上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的強勁增長,佛吉亞第一季度全球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4%,達到45.18億歐元。
佛吉亞在歐洲國內市場的銷售額在上一季度開始增長,同比增長9.7%,達到20.5億歐元,占總銷售額的近60%;北美市場銷售額下降,同比下降8.1%,至8.3億歐元。得益于中國業務的增長,佛吉亞一季度在亞洲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21.9%,達到4.4億歐元,其中在中國的銷售額占比80%,同比增長23.1%;該公司在南美的銷售額也保持增長,同比增長11.5%,達到1.4億歐元。
由于減產成本高,美鋁第一季度凈虧損近2億美元。
今年第一季度,美鋁的營業收入從去年同期的58.33億美元下降到54.54億美元,同比下降6.5%。該公司2013年的總收入也同比下降2.8%,至230.3億美元。
美國鋁業公司目前正在削減其在巴西、澳大利亞和美國的鋁冶煉產能。這些措施使美國鋁業的整體產能減少了10%,達到約42.1萬噸/年,也使公司損失了2.55億美元。
固特異第一季度營業利潤增長24%,而亞太地區業績有所下降。
固特異2014年第一季度的銷售額為45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49億美元。主要是由于其他輪胎相關業務中第三方化學品的銷量下降,尤其是在北美;不利的匯率影響,以及產品定價下降和產品組合影響。輪胎銷量的增長為銷量的增長貢獻了4400萬美元,部分抵消了上述影響。
固特異2014年第一季度的營業利潤達到3.7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4%。其中,成本節約措施帶來的1.11億美元收入增長完全抵消了通貨膨脹導致的7500萬美元收入下降;未分配的管理費用減少了4800萬美元,主要是由于生產水平的提高;除原材料成本外,產品定價和產品組合效應再次出現,為本季度貢獻了1700萬美元的收入(除原材料費用節約措施外)。
康明斯Q1凈利潤增長20%,海外市場表現疲軟。
上個季度,康明斯在北美市場的業務增長強勁,但市場需求并不疲軟。整體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2.3%,達到44.1億美元。今年第一季度,康明斯在北美市場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5%,而海外市場收入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在中國和歐洲均有增長,但被印度、澳大利亞、墨西哥和巴西的疲軟業績所抵消。
李爾王第一季度的凈利潤增長了12%,提高了其年度業績預測。
今年第一季度,李爾王的營業收入達到43.6億美元,同比增長10%。凈利潤同比增長12%,達到1.22億美元。
在各個地區市場,李爾在歐洲和非洲的銷售額達到17.9億美元,同比增長17%;北美市場的銷售額也同比增長6%,達到16億美元;亞洲市場銷售額達到7.5億美元,同比增長12%;
南美市場銷售額同比下降7%,至2.23億美元。
法雷奧第一季度的銷售額增長了6.3%,在中國的銷售額激增了35%。
由于中國和北美的需求仍然強勁,歐洲汽車市場已從六年來的持續萎縮中逐步復蘇,法雷奧第一季度實現了6.3%的同比增長(排除不可比因素后為11%),整體銷售額從去年同期的29.3億歐元上升至31.1億歐元,增長6.3%(剔除不可比因素后增長11%)。其中,主機廠配套銷售額達到26.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4%。
中國仍然是法雷奧增長最強勁的地區市場,第一季度為支持銷售額貢獻了2.9億歐元,同比增長35%;該公司在北美的配套銷售額達到5.38億歐元,同比增長10%。
PPG第一季度的凈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7%。
今年第一季度,PPG工業公司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該公司上一季度的凈銷售額達到36億美元,同比增長17%。
今年第一季度,PPG的持續經營凈利潤為2.77億美元,相當于每股攤薄收益1.97美元。除去200萬美元的收購相關成本(相當于稀釋每股收益1%),第一季度持續經營的調整后凈利潤為2.79億美元,相當于稀釋后每股收益1.98美元。
吉凱恩一季度稅后利潤增長22%,零部件業務為主要增長動力。
今年第一季度,吉凱恩的總銷售額達到19.15億英鎊,比去年同期的18.91億英鎊增長了1%。稅前利潤從去年同期的1.19億英鎊增加到1.45億英鎊,增長了22%。
作為吉凱恩最大的業務部門,吉凱恩輸電系統第一季度銷售額達到8.85億英鎊,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5%。該部門的銷售額占吉凱恩總銷售額的46%,也是第一季度業績最好的部門。
SKF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飆升56%。
今年第一季度,SKF的營業收入從去年同期的151.5億瑞典克朗上升到167.3億瑞典克朗(約合25.5億美元),同比增長10.4%。在10.4%的增長中,近一半來自SKF去年年底新收購的美國軸承制造商Kaydon。
第一季度,SKF在全球所有區域市場的銷售額都有所增長,歐洲、北美和拉丁美洲的銷售額以一位數的速度增長,亞洲的銷售額增長了10.6%,而中東和整個非洲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1.4%。
Autoliv第一季度在中國的收入增長了15.9%,全球收入增長了7.5%。
今年第一季度,奧托立夫的整體營業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7.5%,達到22.96億美元,超過了此前的預期水平;
營業利潤同比增長5.1%至1.92億美元,但營業利潤率從去年同期的8.5%小幅下降至8.4%。凈利潤同比增長5.5%至1.3億美元。
第一季度,中國市場為奧托立夫帶來3.56億美元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5.9%,占公司整體業務的15.5%。中國業務的增長主要得益于五菱宏光S和哈弗H6運動版的配套業務,以及日產天籟、福特小牛和大眾新桑塔納等外國品牌在中國投產的車輛。
由于采取了重組措施,Tenneco第一季度的凈利潤下降了15%。
零部件供應商Tenneco在今年第一季度再次創下歷史新高,但由于一次性重組成本,其上季度凈利潤有所下降。
得益于Clean Air和Ride performance的良好表現,Tenneco今年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達到20.9億美元,同比增長10%,創下了新紀錄。
博格華納第一季度的凈利潤增長了12%,提高了其年度業績預測。
今年第一季度,博格華納的營業收入從去年同期的18.5億美元攀升至20.8億美元,同比增長12.6%。該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渦輪增壓產品供應商,福特和現代正在增加渦輪增壓技術的采用,以滿足日益嚴格的排放法規。
博格華納上一季度的營業利潤達到2.33億美元,同比增長17.5%;公司股東可獲得的凈利潤從去年同期的1.4億美元增加到1.59億美元,增長了12%。
亞洲/歐洲汽車產量的增長推動偉世通第一季度的收入增長了6.8%。
得益于亞太和歐洲汽車生產的增長,偉世通今年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6.8%,達到19.8億美元。今年第一季度,偉世通最大的客戶現代起亞貢獻了34%的銷售額,略低于去年的35%;
來自第二大客戶福特的銷售額比例從去年的25%上升到了26%。
從地區市場來看,偉世通上一季度49%的銷售額來自亞洲市場,而歐洲市場為該公司帶來了31%的銷售額。此外,偉世通在北美和南美的銷售額分別占17%和3%。
輝門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7.2%,在中國市場增長近30%。
今年第一季度,輝門的整體營業收入達到17.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6.6億美元增長了7.2%。營業利潤同比增長31.3%,達到6700萬美元。匯門上一季度的持續經營凈利潤從去年同期的1900萬美元上升到4100萬美元,增長了1.1倍。
在輝門的兩個部門中,動力總成部門是公司上一季度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力,營業收入達到11.4億美元,同比增長11%。該汽車零部件部門上一季度的收入達到7.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僅小幅增長0.8%。[編者按]截至今年5月中旬,全球主要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已經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業績報告。為了讓讀者大致了解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上一季度的經營狀況,作者總結了各企業的財務報告,并對其各自的收入和利潤進行了盤點,供讀者參考。本文涉及的公司大多是全球前100名的汽車零部件公司,并根據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從高到低進行排列(有些公司的業務不限于汽車零部件)。
第一季度息稅前利潤增長20%,上調了今年的利潤預期。
大陸集團公布了第一季度的初步財務數據,并由于上一季度利潤大幅增長,上調了今年全年的業績預測。今年第一季度,大陸集團的營業收入達到約84億歐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調整后的息稅前利潤(EBIT)同比增長20%,達到9.53億歐元。
電裝上一財年的營業利潤創下新高,同比增長44%。
2013至2014財年(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電裝集團的營業利潤創下歷史新高。根據此前公布的財務數據,該集團上一財年第四財季(今年1月至3月)的營業收入為10793億日元(約合105.8億美元)。
2013-2014財年,電裝集團的營業收入從上一財年的3589.23億日元攀升至40959.25億日元(約合398億美元),同比增長14.4%;營業利潤達到3776.96億日元(約合37億美元),同比增長44%;凈利潤同比增長高達58.2%,達到2873.88億日元(約合28億美元)。
Johnson controls第二季度凈利潤同比飆升近60%
Johnson controls發布了第二財季(2014年1月至3月)和2014財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得益于汽車座椅等零部件在主要市場的業務增長,江森自控上一季度的凈利潤同比飆升近60%。
第二財季,江森自控營業收入共計104.6億美元,同比增長3.6%;公司股東可獲得的凈利潤從去年同期的1.64億美元大幅增長至2.61億美元,同比增長59.1%。
霍尼韋爾第一季度凈利潤增長5%,渦輪增壓器需求增加。
今年第一季度,霍尼韋爾的營業收入從去年同期的93.28億美元攀升至96.79億美元,同比增長3.8%;
其中,產品銷售額和服務銷售額分別達到78.5億美元和18.3億美元。
盡管運輸系統業務部是霍尼韋爾最新的部門,但得益于各個市場對渦輪增壓器的強勁需求,該部門取得了最好的業績,上一季度凈銷售額同比增長8.6%,達到9.93億美元。該部門的利潤從去年同期的1.11億美元激增至1.54億美元,增長了38.7%。
麥格納第一季度營收增長7.2%,凈利潤增長6.5%。
今年第一季度,麥格納的整體營業收入達到89.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2%。其中,汽車組裝業務的銷售額同比增長2%,達到8.13億美元,但汽車組裝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達到3.6萬輛。
麥格納上季度在北美市場調整后,息稅前利潤達到4.4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3%;在歐洲達到1.2億美元,同比增長76.4%;亞洲調整后,息稅前利潤達到2900萬美元,同比增長1.7倍;世界其他地區的業務遭受損失,調整后的息稅前虧損達到1300萬美元。
現代摩比斯第一季度的銷售額增長了10%,凈利潤增長了5.3%。
今年第一季度,現代摩比斯的銷售額達到8.92萬億韓元(約合89.2億美元),同比增長10%;其中,汽車模塊和關鍵零部件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0.9%,達到7.11萬億韓元(約合71.1億美元);通用零部件銷售額達到1.57萬億韓元(約合15.7億美元),同比增長8.7%。
所謂的汽車模塊部件包括建筑工地、駕駛員周圍的轉向柱、儀表板等部件,以及前端模塊,其中包括保險杠、大燈、空調和散熱器。該公司表示,上一季度在歐洲、北美和中國實現了兩位數的同比增長。
亞洲和歐洲的需求推動Faurecia第一季度收入增長3.4%。
隨著歐洲汽車市場觸底,再加上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的強勁增長,佛吉亞第一季度全球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4%,達到45.18億歐元。
佛吉亞在歐洲國內市場的銷售額在上一季度開始增長,同比增長9.7%,達到20.5億歐元,占總銷售額的近60%;北美市場銷售額下降,同比下降8.1%,至8.3億歐元。得益于中國業務的增長,佛吉亞一季度在亞洲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21.9%,達到4.4億歐元,其中在中國的銷售額占比80%,同比增長23.1%;該公司在南美的銷售額也保持增長,同比增長11.5%,達到1.4億歐元。
由于減產成本高,美鋁第一季度凈虧損近2億美元。
今年第一季度,美鋁的營業收入從去年同期的58.33億美元下降到54.54億美元,同比下降6.5%。該公司2013年的總收入也同比下降2.8%,至230.3億美元。
美國鋁業公司目前正在削減其在巴西、澳大利亞和美國的鋁冶煉產能。這些措施使美國鋁業的整體產能減少了10%,達到約42.1萬噸/年,也使公司損失了2.55億美元。
固特異第一季度營業利潤增長24%,而亞太地區業績有所下降。
固特異2014年第一季度的銷售額為45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49億美元。主要是由于其他輪胎相關業務中第三方化學品的銷量下降,尤其是在北美;不利的匯率影響,以及產品定價下降和產品組合影響。輪胎銷量的增長為銷量的增長貢獻了4400萬美元,部分抵消了上述影響。
固特異2014年第一季度的營業利潤達到3.7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4%。其中,成本節約措施帶來的1.11億美元收入增長完全抵消了通貨膨脹導致的7500萬美元收入下降;未分配的管理費用減少了4800萬美元,主要是由于生產水平的提高;
除原材料成本外,產品定價和產品組合效應再次出現,為本季度貢獻了1700萬美元的收入(除原材料費用節約措施外)。
康明斯Q1凈利潤增長20%,海外市場表現疲軟。
上個季度,康明斯在北美市場的業務增長強勁,但市場需求并不疲軟。整體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2.3%,達到44.1億美元。今年第一季度,康明斯在北美市場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5%,而海外市場收入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在中國和歐洲均有增長,但被印度、澳大利亞、墨西哥和巴西的疲軟業績所抵消。
李爾王第一季度的凈利潤增長了12%,提高了其年度業績預測。
今年第一季度,李爾王的營業收入達到43.6億美元,同比增長10%。凈利潤同比增長12%,達到1.22億美元。
在各個地區市場,李爾在歐洲和非洲的銷售額達到17.9億美元,同比增長17%;北美市場的銷售額也同比增長6%,達到16億美元;亞洲市場銷售額達到7.5億美元,同比增長12%;南美市場銷售額同比下降7%,至2.23億美元。
法雷奧第一季度的銷售額增長了6.3%,在中國的銷售額激增了35%。
由于中國和北美的需求仍然強勁,歐洲汽車市場已從六年來的持續萎縮中逐步復蘇,法雷奧第一季度實現了6.3%的同比增長(排除不可比因素后為11%),整體銷售額從去年同期的29.3億歐元上升至31.1億歐元,增長6.3%(剔除不可比因素后增長11%)。其中,主機廠配套銷售額達到26.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4%。
中國仍然是法雷奧增長最強勁的地區市場,第一季度為支持銷售額貢獻了2.9億歐元,同比增長35%;該公司在北美的配套銷售額達到5.38億歐元,同比增長10%。
PPG第一季度的凈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7%。
今年第一季度,PPG工業公司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該公司上一季度的凈銷售額達到36億美元,同比增長17%。
今年第一季度,PPG的持續經營凈利潤為2.77億美元,相當于每股攤薄收益1.97美元。除去200萬美元的收購相關成本(相當于稀釋每股收益1%),第一季度持續經營的調整后凈利潤為2.79億美元,相當于稀釋后每股收益1.98美元。
吉凱恩一季度稅后利潤增長22%,零部件業務為主要增長動力。
今年第一季度,吉凱恩的總銷售額達到19.15億英鎊,比去年同期的18.91億英鎊增長了1%。稅前利潤從去年同期的1.19億英鎊增加到1.45億英鎊,增長了22%。
作為吉凱恩最大的業務部門,吉凱恩輸電系統第一季度銷售額達到8.85億英鎊,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5%。該部門的銷售額占吉凱恩總銷售額的46%,也是第一季度業績最好的部門。
SKF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飆升56%。
今年第一季度,SKF的營業收入從去年同期的151.5億瑞典克朗上升到167.3億瑞典克朗(約合25.5億美元),同比增長10.4%。在10.4%的增長中,近一半來自SKF去年年底新收購的美國軸承制造商Kaydon。
第一季度,SKF在全球所有區域市場的銷售額都有所增長,歐洲、北美和拉丁美洲的銷售額以一位數的速度增長,亞洲的銷售額增長了10.6%,而中東和整個非洲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1.4%。
Autoliv第一季度在中國的收入增長了15.9%,全球收入增長了7.5%。
今年第一季度,奧托立夫的整體營業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7.5%,達到22.96億美元,超過了此前的預期水平;
營業利潤同比增長5.1%至1.92億美元,但營業利潤率從去年同期的8.5%小幅下降至8.4%。凈利潤同比增長5.5%至1.3億美元。
第一季度,中國市場為奧托立夫帶來3.56億美元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5.9%,占公司整體業務的15.5%。中國業務的增長主要得益于五菱宏光S和哈弗H6運動版的配套業務,以及日產天籟、福特小牛和大眾新桑塔納等外國品牌在中國投產的車輛。
由于采取了重組措施,Tenneco第一季度的凈利潤下降了15%。
零部件供應商Tenneco在今年第一季度再次創下歷史新高,但由于一次性重組成本,其上季度凈利潤有所下降。
得益于Clean Air和Ride performance的良好表現,Tenneco今年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達到20.9億美元,同比增長10%,創下了新紀錄。
博格華納第一季度的凈利潤增長了12%,提高了其年度業績預測。
今年第一季度,博格華納的營業收入從去年同期的18.5億美元攀升至20.8億美元,同比增長12.6%。該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渦輪增壓產品供應商,福特和現代正在增加渦輪增壓技術的采用,以滿足日益嚴格的排放法規。
博格華納上一季度的營業利潤達到2.33億美元,同比增長17.5%;公司股東可獲得的凈利潤從去年同期的1.4億美元增加到1.59億美元,增長了12%。
亞洲/歐洲汽車產量的增長推動偉世通第一季度的收入增長了6.8%。
得益于亞太和歐洲汽車生產的增長,偉世通今年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6.8%,達到19.8億美元。今年第一季度,偉世通最大的客戶現代起亞貢獻了34%的銷售額,略低于去年的35%;來自第二大客戶福特的銷售額比例從去年的25%上升到了26%。
從地區市場來看,偉世通上一季度49%的銷售額來自亞洲市場,而歐洲市場為該公司帶來了31%的銷售額。此外,偉世通在北美和南美的銷售額分別占17%和3%。
輝門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7.2%,在中國市場增長近30%。
今年第一季度,輝門的整體營業收入達到17.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6.6億美元增長了7.2%。營業利潤同比增長31.3%,達到6700萬美元。匯門上一季度的持續經營凈利潤從去年同期的1900萬美元上升到4100萬美元,增長了1.1倍。
在輝門的兩個部門中,動力總成部門是公司上一季度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力,營業收入達到11.4億美元,同比增長11%。該汽車零部件部門上一季度的收入達到7.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僅小幅增長0.8%。德納第一季度營收小幅增長0.7%,凈利潤下降26%。
今年第一季度,達納的營業收入從去年同期的16.8億美元小幅攀升至16.9億美元,增長0.7%;
凈利潤同比下降26%,從去年同期的5000萬美元降至3700萬美元。在所有業務部門中,電力技術部門脫穎而出,再次成為Dana旗下唯一一個銷售額增長的部門,上季度銷售額達到2.7億美元,同比增長6.3%。
漢庫克輪胎在2014年第一季度的業績增長強勁。
2014年第一季度,漢庫克輪胎的全球銷售業績實現了強勁增長,達到1.67萬億韓元(約合15.6億美元)。漢庫克輪胎一季度的良好業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球市場超高性能輪胎的增長。第一季度,超高性能輪胎的全球銷量同比增長7.6%,占其總銷量的近29.1%。其中,中國市場表現尤為突出,同比增長18.2%,中東等亞太國家也表現良好,同比增長14.4%。此外,歐洲和北美等成熟市場的產品分別增長了4.4%和3.6%。
哈曼國際的收入在第三季度增長了32%,在華錦的收入增長了60%。
哈曼國際集團最近發布了2014財年第三財季(2014年1-3月)的財務報告。該公司上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2%,而在中國的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69%。第三財季,哈曼國際的全球營業收入達到14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0.6億美元相比大幅增長32%。該公司上一季度的整體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6倍,達到1.01億美元;凈利潤也增長了1.1倍,從去年同期的3500萬美元增長到7300萬美元。
美馳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9%。
美馳公司最近公布了2014財年第二財季(2014年1-3月)的財務報告。得益于北美和歐洲商用卡車產量的增加,該公司上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電力為9.62億美元。第二財季,美馳的營業利潤從去年同期的1800萬美元飆升至4800萬美元,增長了1.6倍;歸屬于該公司的凈利潤為10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虧損400萬美元。
美國車橋第一季度收入增長13.7%,非一般業務增長53%。
今年第一季度,車軸在美國的營業收入從去年同期的7.56億美元攀升至8.59億美元,同比增長13.7%。吉普Free Light和Ram皮卡的配套業務是其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力。美國車橋一季度營業利潤增至6480萬美元,營業利潤率從去年同期的5.9%增至7.5%。凈利潤從去年同期730萬美元飆升至3360萬美元。
庫柏輪胎第一季度營收下降7.6%,凈利潤下降近20%。
今年第一季度,庫柏輪胎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7.6%,至7.97億美元。營業利潤為8100萬美元,同比下降17.3%,營業利潤也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至10.2%。此外,庫柏上一季度的凈利潤降至4540萬美元。同比下降19%。
去年與印度阿波羅輪胎公司的合并失敗無疑對庫珀的業績產生了影響。該公司第一季度的海外輪胎銷售額下降了9.1%,至3.1億美元。營業利潤也同比下降23%,至2310萬美元。其中,亞洲和歐洲市場的輪胎銷量也同比下降了2%。德納第一季度營收小幅增長0.7%,凈利潤下降26%。
今年第一季度,達納的營業收入從去年同期的16.8億美元小幅攀升至16.9億美元,增長0.7%;
凈利潤同比下降26%,從去年同期的5000萬美元降至3700萬美元。在所有業務部門中,電力技術部門脫穎而出,再次成為Dana旗下唯一一個銷售額增長的部門,上季度銷售額達到2.7億美元,同比增長6.3%。
漢庫克輪胎在2014年第一季度的業績增長強勁。
2014年第一季度,漢庫克輪胎的全球銷售業績實現了強勁增長,達到1.67萬億韓元(約合15.6億美元)。漢庫克輪胎一季度的良好業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球市場超高性能輪胎的增長。第一季度,超高性能輪胎的全球銷量同比增長7.6%,占其總銷量的近29.1%。其中,中國市場表現尤為突出,同比增長18.2%,中東等亞太國家也表現良好,同比增長14.4%。此外,歐洲和北美等成熟市場的產品分別增長了4.4%和3.6%。
哈曼國際的收入在第三季度增長了32%,在華錦的收入增長了60%。
哈曼國際集團最近發布了2014財年第三財季(2014年1-3月)的財務報告。該公司上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2%,而在中國的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69%。第三財季,哈曼國際的全球營業收入達到14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0.6億美元相比大幅增長32%。該公司上一季度的整體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6倍,達到1.01億美元;凈利潤也增長了1.1倍,從去年同期的3500萬美元增長到7300萬美元。
美馳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9%。
美馳公司最近公布了2014財年第二財季(2014年1-3月)的財務報告。得益于北美和歐洲商用卡車產量的增加,該公司上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電力為9.62億美元。第二財季,美馳的營業利潤從去年同期的1800萬美元飆升至4800萬美元,增長了1.6倍;歸屬于該公司的凈利潤為10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虧損400萬美元。
美國車橋第一季度收入增長13.7%,非一般業務增長53%。
今年第一季度,車軸在美國的營業收入從去年同期的7.56億美元攀升至8.59億美元,同比增長13.7%。吉普Free Light和Ram皮卡的配套業務是其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力。美國車橋一季度營業利潤增至6480萬美元,營業利潤率從去年同期的5.9%增至7.5%。凈利潤從去年同期730萬美元飆升至3360萬美元。
庫柏輪胎第一季度營收下降7.6%,凈利潤下降近20%。
今年第一季度,庫柏輪胎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7.6%,至7.97億美元。營業利潤為8100萬美元,同比下降17.3%,營業利潤也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至10.2%。此外,庫柏上一季度的凈利潤降至4540萬美元。同比下降19%。
去年與印度阿波羅輪胎公司的合并失敗無疑對庫珀的業績產生了影響。該公司第一季度的海外輪胎銷售額下降了9.1%,至3.1億美元。營業利潤也同比下降23%,至2310萬美元。其中,亞洲和歐洲市場的輪胎銷量也同比下降了2%。
江淮新能源車首次投放市場。安凱電動大客車首次投入合肥公交運營。
1900/1/1 0:00:005月8日上午,四川省眉山市公交公司迎來了第一輛混合驅動新能源公交車,該車是宇通客車廠將新能源公交車首次在眉山進行投放試運行,新車在城市公交11路線路運行體驗。
1900/1/1 0:00:00在剛結束的北京車展上,車商們力推新款車的力度非常大,但是電動車方面的喝呼聲卻比較低,因為車商們都很實際,離得較遠的東西暫時沒必要去大聲喧嘩。
1900/1/1 0:00:00特斯拉“走穴”5月9日,細雨霏霏中,上海新江灣城某售樓處,打出了“T氏未來之車首秀”的廣告語。“T氏”指的就是特斯拉,為了吸引人氣,該樓盤特意租來了一輛特斯拉“走穴”。
1900/1/1 0:00:00日益嚴峻的大氣污染形勢,讓更多人關注無排放的綠色電動小汽車。
1900/1/1 0:00:001特斯拉將停止為豐田RAV4電動車供應電池電機特斯拉宣布,今年將停止為豐田RAV4電動車供應電池和電機。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