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年伊始,一系列事件攪動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一池春水,這些事件都是相互關聯的。
事件一:2月8日,包括沈陽在內的12個城市和地區第二批新能源汽車推廣名單發布,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城市和地區增至40個。
第二個事件是,在這40個城市和地區中,中國首都北京在隨后的地方政策中變相地筑起了一堵地方保護墻。在這兩件事的背景下,國家將對新能源汽車實施長期可持續補貼。
事件三:在事件一和事件二的刺激下,遠離太平洋的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601099,股吧)股價突破200美元,引發連鎖反應:“特斯拉概念”誕生于太平洋這一邊的a股市場。在概念上,與特斯拉有過接觸甚至剛剛通過丑聞的幾家上市公司的股價在幾天內相繼上漲。出于這個原因,他們都不得不發布公告來澄清,但結果越來越清晰、越來越熱。與此同時,比亞迪,一度被認為是受到特斯拉威脅的國內領先電動汽車制造商,其A股和H股也連續幾天上漲。
這一系列事件導致“新能源汽車”、“地方保護主義”、“特斯拉概念”等關鍵詞的曝光以及受影響的上市公司名稱急劇增加,網絡搜索量也急劇增加。輿論界對新能源汽車,特別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現狀、前景和困難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爭論。在此期間,另一個看似相關又不相關的事件是,特斯拉宣布其在中國香港的價格比高出幾十萬元,“一國兩制”也引發了一場離題爭議。
混亂中的新能源汽車行業
中國上市公司輿論中心認為,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仍在混亂中尋求出路。其中一個重要的表現,即新能源汽車在市場和輿論中的形象并沒有行業想象的那么美好,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一般如下。
首先是該行業與政府部門之間的模糊關系。目前,在包括日本和美國在內的汽車制造國,以及包括中國在內的汽車消費國,政府部門已經意識到新能源汽車帶來的巨大環境和社會效益,更重要的是,直接驅動他們關注和支持新能源汽車的利益。然而,在中國,帶有地方保護主義的補貼政策扭曲了市場和企業,導致一些新能源汽車企業在營銷方向上錯位。企業營銷推廣和公共關系的重點是地方政府,而不是消費者市場。比亞迪董事會主席王傳福曾坦言,在中國推廣電動汽車的過程中,最大的阻力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二是各地推行的地方保護主義。
其次,新能源汽車的消費市場還不成熟。一方面,一些企業對產品的定位不明確,脫離了實際。市場需求主要是實用的交通工具,而不是昂貴的電動玩具。另一方面,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始終抱有戒心,主要關注質量、售后和配套基礎設施。近年來,許多新能源汽車事故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一些事故甚至發展成為社會事件。這些事故進一步削弱了消費者的信心。
第三,輿論對整個行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誤解。媒體在報道與新能源汽車有關的事故時,也習慣性地戴上可疑的有色眼鏡。例如,2011年4月,眾泰汽車在浙江杭州生產的一輛電動出租車發生自燃事故,被稱為“中國第一輛電動汽車”。這起事件被視為對當地政府在新能源領域追求成就的“冒進”的懲罰,是秘密斗爭的結果……
背后各方的利益。
與輿論誤解相對應的是,一些新能源車企在輿論管理和危機公關方面能力差、投入不足。例如,在眾泰電動汽車的自燃事故中,兩個月后,杭州市政府得知火災是由電池中的液體泄漏引起的,并發表了一份含糊其辭的報告;
與此同時,電池供應商和汽車公司保持沉默,這讓許多人認為政府正在與汽車公司和電池制造商勾結,試圖掩蓋問題。
特斯拉的成功與比亞迪的出路
事實上,上述因素帶來的不僅僅是個別企業的形象問題,還有整個新能源汽車的聲譽損失。如何扭轉整個行業在輿論中的形象?如何在如此復雜的整體輿論環境中突圍?特斯拉應該是這場混亂中的一個特例,但直到現在,它的概念仍然大于本質。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它的營銷和公關能力。
一個是特斯拉的營銷模式。特斯拉的商業模式被許多媒體稱贊為“顛覆性的”。據信,其成功的關鍵在于“利用互聯網的思維”制造汽車,這與小米的手機有很多相似之處,只是前者定位高端消費者,后者定位低端人群。其生產和銷售模式,如在線直銷和用戶定制,其高管在輿論面前的高調形象和強烈的個人風格,也反映了“互聯網思維”的許多特征。
二是特斯拉的危機公關能力。特斯拉對多起火災事故的處理被視為企業危機公關的典范。事實上,它的公關手段并不新鮮,比如第一時間聯系所有者,及時發布聲明,創始人親自解釋。最重要的是態度坦率明確,公司產品高度自信,從而巧妙地將危機轉化為技術推廣的機會。相比較而言,許多國內新能源生產商受到與政府關系等原因的限制,對事故反應遲緩,對澄清反應模糊。與眾泰汽車相比,比亞迪在2012年深圳5·26事故中的態度和手段也是積極的。
事實上,目前國內外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在輿論困境中并沒有太大區別,技術水平差距也不算太大。如果他們想突破,他們可能會在自己的商業模式和營銷推廣方面找到突破。
第一電氣網(www.d1ev.com)聲明:以上消息轉載自合作媒體,轉載此消息是為了傳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著此消息代表第一電氣網的立場或同意其觀點、立場或描述。馬年伊始,一系列事件攪動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一池春水,這些事件都是相互關聯的。
事件一:2月8日,包括沈陽在內的12個城市和地區第二批新能源汽車推廣名單發布,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城市和地區增至40個。
第二個事件是,在這40個城市和地區中,中國首都北京在隨后的地方政策中變相地筑起了一堵地方保護墻。在這兩件事的背景下,國家將對新能源汽車實施長期可持續補貼。
事件三:在事件一和事件二的刺激下,遠離太平洋的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601099,股吧)股價突破200美元,引發連鎖反應:“特斯拉概念”誕生于太平洋這一邊的a股市場。在概念上,與特斯拉有過接觸甚至剛剛通過丑聞的幾家上市公司的股價在幾天內相繼上漲。出于這個原因,他們都不得不發布公告來澄清,但結果越來越清晰、越來越熱。與此同時,比亞迪,一度被認為是受到特斯拉威脅的國內領先電動汽車制造商,其A股和H股也連續幾天上漲。
這一系列事件導致“新能源汽車”、“地方保護主義”、“特斯拉概念”等關鍵詞的曝光以及受影響的上市公司名稱急劇增加,網絡搜索量也急劇增加。輿論界對新能源汽車,特別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現狀、前景和困難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爭論。在此期間,另一個看似相關又不相關的事件是,特斯拉宣布其在中國香港的價格比這高出幾十萬元……
和“一國兩制”也引發了一場離題爭議。
混亂中的新能源汽車行業
中國上市公司輿論中心認為,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仍在混亂中尋求出路。其中一個重要的表現,即新能源汽車在市場和輿論中的形象并沒有行業想象的那么美好,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一般如下。
首先是該行業與政府部門之間的模糊關系。目前,在包括日本和美國在內的汽車制造國,以及包括中國在內的汽車消費國,政府部門已經意識到新能源汽車帶來的巨大環境和社會效益,更重要的是,直接驅動他們關注和支持新能源汽車的利益。然而,在中國,帶有地方保護主義的補貼政策扭曲了市場和企業,導致一些新能源汽車企業在營銷方向上錯位。企業營銷推廣和公共關系的重點是地方政府,而不是消費者市場。比亞迪董事會主席王傳福曾坦言,在中國推廣電動汽車的過程中,最大的阻力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二是各地推行的地方保護主義。
其次,新能源汽車的消費市場還不成熟。一方面,一些企業對產品的定位不明確,脫離了實際。市場需求主要是實用的交通工具,而不是昂貴的電動玩具。另一方面,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始終抱有戒心,主要關注質量、售后和配套基礎設施。近年來,許多新能源汽車事故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一些事故甚至發展成為社會事件。這些事故進一步削弱了消費者的信心。
第三,輿論對整個行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誤解。媒體在報道與新能源汽車有關的事故時,也習慣性地戴上可疑的有色眼鏡。例如,2011年4月,眾泰汽車在浙江杭州生產的一輛電動出租車發生自燃事故,被稱為“中國第一輛電動汽車”。這一事件被視為對當地政府為追求新能源領域成就而“冒進”的懲罰,是背后各方利益暗斗的結果。
與輿論誤解相對應的是,一些新能源車企在輿論管理和危機公關方面能力差、投入不足。例如,在眾泰電動汽車的自燃事故中,兩個月后,杭州市政府得知火災是由電池中的液體泄漏引起的,并發表了一份含糊其辭的報告;
與此同時,電池供應商和汽車公司保持沉默,這讓許多人認為政府正在與汽車公司和電池制造商勾結,試圖掩蓋問題。
特斯拉的成功與比亞迪的出路
事實上,上述因素帶來的不僅僅是個別企業的形象問題,還有整個新能源汽車的聲譽損失。如何扭轉整個行業在輿論中的形象?如何在如此復雜的整體輿論環境中突圍?特斯拉應該是這場混亂中的一個特例,但直到現在,它的概念仍然大于本質。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它的營銷和公關能力。
一個是特斯拉的營銷模式。特斯拉的商業模式被許多媒體稱贊為“顛覆性的”。據信,其成功的關鍵在于“利用互聯網的思維”制造汽車,這與小米的手機有很多相似之處,只是前者定位高端消費者,后者定位低端人群。其生產和銷售模式,如在線直銷和用戶定制,其高管在輿論面前的高調形象和強烈的個人風格,也反映了“互聯網思維”的許多特征。
二是特斯拉的危機公關能力。特斯拉對多起火災事故的處理被視為企業危機公關的典范。事實上,它的公關手段并不新鮮,比如第一時間聯系所有者,及時發布聲明,創始人親自解釋。最重要的是態度坦率明確,公司產品高度自信,從而巧妙地將危機轉化為技術推廣的機會。相比較而言,許多國內新能源生產商受到與政府關系等原因的限制,對事故反應遲緩,對澄清反應模糊。與眾泰汽車相比,比亞迪在2012年深圳5·26事故中的態度和手段也是積極的。
事實上,目前國內外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在輿論困境中并沒有太大區別,技術水平差距也不算太大。如果他們想突破,他們可能會在自己的商業模式和營銷推廣方面找到突破。
第一電氣網(www.d1ev.com)聲明:以上消息轉載自合作媒體,轉載此消息是為了傳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著此消息代表第一電氣網的立場或同意其觀點、立場或描述。
2013年,沈陽市汽車整車產量達到1041萬輛,實現工業總產值19412億元。未來,除了汽車產量增加,新能源汽車也將走入尋常百姓家。
1900/1/1 0:00:00據愛爾蘭獨立報2月12日報道,愛爾蘭最主要的電力供應商ESB稱,愛爾蘭全國已經安裝了1000個電動汽車充電站,而目前在愛注冊的電動汽車只有600輛,只有這一數字達到2400輛,
1900/1/1 0:00:00據《汽車新聞》歐洲版2月12日報道,有關消息稱,標致雪鐵龍與東風汽車、法國政府達成框架性協議,將增資提至4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2986億元,并將進一步深化與東風汽車的合作。
1900/1/1 0:00:00據德國媒體報道,雷諾日產聯盟主席卡洛斯ampbull戈恩對于未來信心十足,他計劃領導雷諾日產聯盟成為既世界汽車界最大的三家公司之一。而他未來的動作規劃,正在朝這個方向靠攏。
1900/1/1 0:00:00去年,隨著霧霾天氣的增多,各地汽車限購的擴大化,汽車銷售市場的數據一如既往地不盡如人意。自然而然,汽車行業的從業者們把更多的目光聚焦于汽車后市場這一領域。
1900/1/1 0:00:00本田宣布,根據19882012年美國波爾克汽車調研公司的車輛登記統計顯示,本田在主流汽車品牌中使用壽命最長,沒有任何其他主流汽車品牌可以像本田一樣在經過25年的使用后,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