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汽車維權的特殊性,小編特意總結了汽車維權的五大難點,供大家分享。希望看完后,車主在需要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時,有針對性地收集證據會有所幫助。
難點一:汽車三包退貨條件苛刻。
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適用汽車三包:2013年10月1日,《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和更換責任規定(汽車三包)》正式頒布,為消費者的汽車維權提供了法律依據。但需要注意的是,汽車三包對消費者維權有著苛刻的定義,這里汽車網評會為大家列出。
1.并非所有汽車都可以參加三包:三包僅適用于2013年10月1日之后購買的車輛,并且有購買發票和三包憑證。
2.并非所有車型都適合三包:三包僅適用于家用汽車,包括普通乘用車、敞篷乘用車、高級乘用車、小型乘用車、可轉換車、短頭乘用車、旅行車、多用途乘用車和個人名下非經營用途的越野乘用車。
3.退車條件苛刻:參加三包車的車輛有五種,符合退車標準,條件苛刻。
1) 自發票開具之日起60天內或3000公里內(以先到者為準),車輛轉向系統故障、制動系統故障、車身開裂或燃油泄漏。
2) 在三包汽車的有效期內,車輛未排除因嚴重的安全性能故障,維修后出現新的嚴重安全性能故障。
3) 車輛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同一主要部件經過兩次維修和更換后,無法正常使用。注:為同一部件,發動機、變速箱及其主要部件的更換次數不重復計算。
4) 在三包期內,由于質量問題,車輛在轉向系統、制動系統、懸架系統、前/后橋和車身的相同部件更換了兩次后仍無法正常使用。
5) 由于同樣的質量問題,維修汽車超過35天,維修次數超過5次。
難點2新《消費者法》的一些規定與汽車三包相沖突;
與汽車行業密切相關并引起外界廣泛關注的新《消費者法》出臺后,是新《消費者法》第二十三條第三款:“如果消費者在接受商品或服務之日起六個月內發現機動車、電腦、電視、冰箱、空調、洗衣機等耐用品或經營者提供的裝飾等服務存在缺陷,經營者應承擔缺陷舉證責任。根據汽車網評,這緩解以前消費者很難證明這一點。
然而新《消費者法》第24條規定:“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與當事人約定按照國家規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消費者自收據
七天后,消費者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的終止合同條件的,可以及時退貨。如果不符合終止合同的條件,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
因為《汽車三包法》規定退車有相應的具體條件,那么新消費者法的24條規定在法律層面上與《汽車三包法》有一定的沖突。此外,汽車三包法是一項部門法規,而新的消費者法屬于國家法律。在這種情況下,應該采取哪些規定來處理糾紛,還有待相關部門給出權威解釋。
困難3維權評估仍然困難:
盡管此前汽車三包法提供了“專家庫”(簡稱“專家庫)的方法來解決汽車維權認定難的問題,但目前專家庫的組成并不透明,多由制造商和經銷商推薦的人員組成。因此,我們不知道消費者能否在評估中得到公平的判斷。
其次,專家數據庫的咨詢費用不透明。汽車三包規定,當消費者、經銷商和制造商之間發生糾紛時,可以從專家庫中選擇專家參與糾紛處理。咨詢費由消費者與經銷商、制造商協商解決。資金雄厚的經銷商、制造商和消費者能否負擔得起不透明的咨詢費是關鍵。
第三,汽車三包規定出臺已經三個月了,但各地專家庫的聯系方式和組織機構尚不明確。汽車網評小編試圖從消費者的角度在線搜索專家庫的相關信息,但沒有找到任何相關信息。在后三包時代,消費者仍然很難識別自己的權利。
難點四:維權成本高,解決效率低;
對于一些有爭議的投訴,消費者不僅要支付高昂的檢驗費和鑒定費,鑒定報告等關鍵內容往往還要經過幾輪往返才能確認。一旦車主遇到經銷商和制造商之間的沖突。少則一兩個月,多則一年左右,為了討回公道,消費者往往要付出高昂的經濟和時間成本,等等,業主的維權決心慢慢耗盡,最終只能勉強接受強大制造商的不公平待遇結果。
難點五:汽車主要零部件和易損件的維權沒有保障;
汽車三包規定實施后,汽車的一些主要易損件不在三包范圍內,如雨刮器、剎車片、發動機皮帶、濾芯等。目前,制造商有自己的規定。什么時候應該更換?如何更換?缺乏統一的強制性國家標準。
然而,作為汽車主要零部件的輪胎保修和更換不在汽車三包范圍內,導致輪胎維權存在“三罪”。首先,輪胎的保修期沒有統一的標準。其次,一些輪胎公司采用的所謂“國家標準”,實際上是《索賠要求》頒布前行業協會指定的《汽車輪胎索賠管理辦法》。第三,輪胎的質量問題都是廠家自己鑒定的,鑒定結果不令人信服。
第一電氣網(www.d1ev.com)聲明:以上消息轉載自合作媒體,轉載此消息是為了傳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著此消息代表第一電氣網的立場或同意其觀點、立場或描述。針對汽車維權的特殊性,小編特意總結了汽車維權的五大難點,供大家分享。希望看完后,車主在需要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時,有針對性地收集證據會有所幫助。
難點一:汽車三包退貨條件苛刻。
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適用汽車三包:2013年10月1日,《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和更換責任規定(汽車三包)》正式頒布,為消費者的汽車維權提供了法律依據。但需要注意的是,汽車三包對消費者維權有著苛刻的定義,這里汽車網評會為大家列出。
1.并非所有汽車都可以參加三包:三包僅適用于2013年10月1日之后購買的車輛,并且有購買發票和三包憑證。
2.并非所有車型都適合三包:三包僅適用于家用汽車,包括普通乘用車、敞篷乘用車、高級乘用車、小型乘用車、可轉換車、短頭乘用車、旅行車、多用途乘用車和個人名下非經營用途的越野乘用車。
3.退車條件苛刻:參加三包車的車輛有五種,符合退車標準,條件苛刻。
1) 自發票開具之日起60天內或3000公里內(以先到者為準),車輛轉向系統故障、制動系統故障、車身開裂或燃油泄漏。
2) 在三包汽車的有效期內,車輛未排除因嚴重的安全性能故障,維修后出現新的嚴重安全性能故障。
3) 車輛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同一主要部件經過兩次維修和更換后,無法正常使用。注:為同一部件,發動機、變速箱及其主要部件的更換次數不重復計算。
4) 在三包期內,由于質量問題,車輛在轉向系統、制動系統、懸架系統、前/后橋和車身的相同部件更換了兩次后仍無法正常使用。
5) 由于同樣的質量問題,維修汽車超過35天,維修次數超過5次。
難點2新《消費者法》的一些規定與汽車三包相沖突;
與汽車行業密切相關并引起外界廣泛關注的新《消費者法》出臺后,是新《消費者法》第二十三條第三款:“如果消費者在接受商品或服務之日起六個月內發現機動車、電腦、電視、冰箱、空調、洗衣機等耐用品或經營者提供的裝飾等服務存在缺陷,經營者應承擔缺陷舉證責任。根據汽車網評,這緩解以前消費者很難證明這一點。
然而新《消費者法》第24條規定:“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與當事人約定按照國家規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消費者自收據七天后,消費者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的終止合同條件的,可以及時退貨。如果不符合終止合同的條件,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
因為《汽車三包法》規定退車有相應的具體條件,那么新消費者法的24條規定在法律層面上與《汽車三包法》有一定的沖突。此外,汽車三包法是一項部門法規,而新的消費者法屬于國家法律。在這種情況下,應該采取哪些規定來處理糾紛,還有待相關部門給出權威解釋。
困難3維權評估仍然困難:
盡管此前汽車三包法提供了“專家庫”(簡稱“專家庫)的方法來解決汽車維權認定難的問題,但目前專家庫的組成并不透明,多由制造商和經銷商推薦的人員組成。因此,我們不知道消費者能否在評估中得到公平的判斷。
其次,專家數據庫的咨詢費用不透明。汽車三包規定,當消費者、經銷商和制造商之間發生糾紛時,可以從專家庫中選擇專家參與糾紛處理。咨詢費由消費者與經銷商、制造商協商解決。資金雄厚的經銷商、制造商和消費者能否負擔得起不透明的咨詢費是關鍵。
第三,汽車三包規定出臺已經三個月了,但各地專家庫的聯系方式和組織機構尚不明確。汽車網評小編試圖從消費者的角度在線搜索專家庫的相關信息,但沒有找到任何相關信息。在后三包時代,消費者仍然很難識別自己的權利。
難點四:維權成本高,解決效率低;
對于一些有爭議的投訴,消費者不僅要支付高昂的檢驗費和鑒定費,鑒定報告等關鍵內容往往還要經過幾輪往返才能確認。一旦車主遇到經銷商和制造商之間的沖突。少則一兩個月,多則一年左右,為了討回公道,消費者往往要付出高昂的經濟和時間成本,等等,業主的維權決心慢慢耗盡,最終只能勉強接受強大制造商的不公平待遇結果。
難點五:汽車主要零部件和易損件的維權沒有保障;
汽車三包規定實施后,汽車的一些主要易損件不在三包范圍內,如雨刮器、剎車片、發動機皮帶、濾芯等。目前,制造商有自己的規定。什么時候應該更換?如何更換?缺乏統一的強制性國家標準。
然而,作為汽車主要零部件的輪胎保修和更換不在汽車三包范圍內,導致輪胎維權存在“三罪”。首先,輪胎的保修期沒有統一的標準。其次,一些輪胎公司采用的所謂“國家標準”,實際上是《索賠要求》頒布前行業協會指定的《汽車輪胎索賠管理辦法》。第三,輪胎的質量問題都是廠家自己鑒定的,鑒定結果不令人信服。
第一電氣網(www.d1ev.com)聲明:以上消息轉載自合作媒體,轉載此消息是為了傳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著此消息代表第一電氣網的立場或同意其觀點、立場或描述。
標簽:發現
東風日產之前發布了啟辰全新規劃”UP2014”,提出在今年實現品牌全方位升級的目標,而迅速擴張則需要有強勢的產品作為鋪墊。
1900/1/1 0:00:00日前,北京市科委正式發布《北京市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指標管理、充電樁建設、車型目錄、財政補貼等進行規定。
1900/1/1 0:00:00一場關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激烈爭論,在海口展開。中國新能源汽車值不值得投資?我們該何時介入新能源汽車領域?成為多方爭議的焦點。
1900/1/1 0:00:00綜合外電報道,阿斯頓馬丁日前估測稱,在全球范圍內展開的大規模召回預計造成的損失為245萬美元,公司將棄用中國供應商提供的故障零部件。
1900/1/1 0:00:00據路透社報道,在中國市場上,高價位通常意味著顯貴身份和奢華體驗,但是特斯拉決定不走尋常路,將對ModelS采取不同的銷售策略。
1900/1/1 0:00:00環境保護部日前發布《2013年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年報》以下簡稱《年報》,公布了2012年全國機動車污染排放狀況。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