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我參加了沃爾沃S60L的深圳試駕,其中一個環節是在車內感受車輛空氣凈化系統的力量:帳篷內的空間很窄,人造煙霧在圖表外與東三環相當,但在S60L車內,“空氣仍然是北歐的”。
擁有一輛“統一的汽車”,在自己的車里享受“北歐的空氣”是很自然的。然而,我們能永遠呆在車里嗎?
霧霾的嚴重程度讓人們“咳嗽得很急”,但不要說“如何控制”。現在只有一個“霧霾的主要原因”是有爭議的:你指的是車輛的影響嗎?東京、紐約甚至首爾,哪一個的汽車比北京少?你說是大樓造成的?微博上一直在建設中的卡塔爾,就像洗過的一樣藍;你說燒秸稈是罪魁禍首,但那幾年不止如此,長三角也沒有那么煙熏火燎!幾天前,有一種說法是,中國汽油的含硫量遠遠超過了國際標準。專家們,尤其是環保部門的專家們,應該真正檢查一下這個想法,看看我們國家汽油的含硫量下降后是否能給人們一個碧海藍天。
但至少在目前,“查油”可能沒有“限車”那么容易,這導致了職能部門之間的沖突,并出現了一個“妥協”的想法:大力推廣新能源(尤其是電動)汽車,這似乎至少找到了治本之法。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讓我們從統計數據開始:“有分析人士指出,汽車尾氣排放是造成城市環境污染和PM2.5形成的主要原因,占50%-60%;其次,城市車輛的快速增加導致車速下降、交通擁堵和尾氣排放增加。據統計,每輛車每小時減少5公里sions增加了19%。第三,在城市汽車尾氣排放中,公交車排放量占30%“-從這些數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尾氣排放肯定是PM2.5增加的原因,但如果車輛保持甚至增加,如果汽油質量得到改善,包括硫在內的有害物質減少,這也會緩解空氣惡化嗎?正是因為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國,57%其石油大部分是進口的(超過美國對外依存度的53%),即將突破60%的安全線,其中近60%用于汽車消費。我們怎么能不檢查汽油的質量,這不僅關系到民生,也關系到國民經濟!
然而,有趣的是,到目前為止,中國的汽油質量與其他國家相比,尤其是那些環境保護較好的國家,幾乎沒有披露。在缺乏對油品質量監管的前提下,我們只能從“限車”、“限行”和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方向上尋找出路。更值得玩味的是:即使在推動公共交通電動化和發展新能源汽車方面,當地仍存在保護主義壁壘。如何“促進節能減排,改善空氣質量”?
退一步說,即使“推廣新能源汽車”,也不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民用汽車的動力從傳統能源完全甚至大規模地替代為新能源。目前,中國嚴重依賴石油。即使從戰略角度來看,開發新能源汽車也勢在必行。但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民用的還是公共交通優先?這是有爭議的。據統計,目前,中國約有50萬輛公交車和120萬輛出租車。這170萬輛公交車和出租車占全國汽車保有量的1.7%,但消耗了2800萬噸成品油,約占全國汽車成品油消費量的27%,尾氣排放約占汽車尾氣排放量的27%。一輛公交車相當于30至40輛私家車的油耗,一輛出租車相當于10至15輛私家汽車的油耗和污染排放。無論從推廣難度和民生角度來看,似乎都應該率先在公共交通領域推廣新能源汽車。目前,許多國內車企都在開發新能源汽車(如比亞迪、上汽、東風日產、廣汽本田、上汽通用等)。但除了比亞迪(純電動巴士K9),它們在公共交通領域,特別是城市交通巴士領域取得成就并在海外推廣的情況仍然很少。而其在電動汽車大規模商業運營(“零元購車、零成本、零風險、零排放”城市公交電動化解決方案)方面的經驗,至少值得其他車企和城市管理者學習。
讓我們回到問題的原點:造成煙霧的罪魁禍首是什么?是汽車還是機油?如果是油,這將是提高質量和減少有害物質的最直接方法。然而,如果“石油”不變,電動能源汽車的發展(更不用說發電過程中造成的污染問題)似乎非常環保,但很容易掩蓋石油行業應該承擔的責任。從整個社會的發展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切膚之痛。
第一電氣網(www.d1ev.com)聲明:以上消息轉載自合作媒體,轉載此消息是為了傳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著此消息代表第一電氣網的立場或同意其觀點、立場或描述。幾天前,我參加了沃爾沃S60L的深圳試駕,其中一個環節是在車內感受車輛空氣凈化系統的力量:帳篷內的空間很窄,人造煙霧在圖表外與東三環相當,但在S60L車內,“空氣仍然是北歐的”。
擁有一輛“統一的汽車”,在自己的車里享受“北歐的空氣”是很自然的。然而,我們能永遠呆在車里嗎?
霧霾的嚴重程度讓人們“咳嗽得很急”,但不要說“如何控制”。現在只有一個“霧霾的主要原因”是有爭議的:你指的是車輛的影響嗎?東京、紐約甚至首爾,哪一個的汽車比北京少?你說是大樓造成的?微博上一直在建設中的卡塔爾,就像洗過的一樣藍;你說燒秸稈是罪魁禍首,但那幾年不止如此,長三角也沒有那么煙熏火燎!
幾天前,有一種說法是,中國汽油的含硫量遠遠超過了國際標準。專家們,尤其是環保部門的專家們,應該真正檢查一下這個想法,看看我們國家汽油的含硫量下降后是否能給人們一個碧海藍天。
但至少在目前,“查油”可能沒有“限車”那么容易,這導致了職能部門之間的沖突,并出現了一個“妥協”的想法:大力推廣新能源(尤其是電動)汽車,這似乎至少找到了治本之法。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讓我們從統計數據開始:“有分析人士指出,汽車尾氣排放是造成城市環境污染和PM2.5形成的主要原因,占50%-60%;其次,城市車輛的快速增加導致車速下降、交通擁堵和尾氣排放增加。據統計,每輛車每小時減少5公里sions增加了19%。第三,在城市汽車尾氣排放中,公交車排放量占30%“-從這些數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尾氣排放肯定是PM2.5增加的原因,但如果車輛保持甚至增加,如果汽油質量得到改善,包括硫在內的有害物質減少,這也會緩解空氣惡化嗎?正是因為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國,57%其石油大部分是進口的(超過美國對外依存度的53%),即將突破60%的安全線,其中近60%用于汽車消費。我們怎么能不檢查汽油的質量,這不僅關系到民生,也關系到國民經濟!
然而,有趣的是,到目前為止,中國的汽油質量與其他國家相比,尤其是那些環境保護較好的國家,幾乎沒有披露。在缺乏對油品質量監管的前提下,我們只能從“限車”、“限行”和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方向上尋找出路。更值得玩味的是:即使在推動公共交通電動化和發展新能源汽車方面,當地仍存在保護主義壁壘。如何“促進節能減排,改善空氣質量”?
退一步說,即使“推廣新能源汽車”,也不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民用汽車的動力從傳統能源完全甚至大規模地替代為新能源。目前,中國嚴重依賴石油。即使從戰略角度來看,開發新能源汽車也勢在必行。但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民用的還是公共交通優先?這是有爭議的。據統計,目前,中國約有50萬輛公交車和120萬輛出租車。這170萬輛公交車和出租車占全國汽車保有量的1.7%,但消耗了2800萬噸成品油,約占全國汽車成品油消費量的27%,尾氣排放約占汽車尾氣排放量的27%。一輛公交車相當于30至40輛私家車的油耗,一輛出租車相當于10至15輛私家汽車的油耗和污染排放。無論從推廣難度和民生角度來看,似乎都應該率先在公共交通領域推廣新能源汽車。目前,許多國內車企都在開發新能源汽車(如比亞迪、上汽、東風日產、廣汽本田、上汽通用等)。但除了比亞迪(純電動巴士K9),它們在公共交通領域,特別是城市交通巴士領域取得成就并在海外推廣的情況仍然很少。而其在電動汽車大規模商業運營(“零元購車、零成本、零風險、零排放”城市公交電動化解決方案)方面的經驗,至少值得其他車企和城市管理者學習。
讓我們回到問題的原點:造成煙霧的罪魁禍首是什么?是汽車還是機油?如果是油,這將是提高質量和減少有害物質的最直接方法。然而,如果“石油”不變,電動能源汽車的發展(更不用說發電過程中造成的污染問題)似乎非常環保,但很容易掩蓋石油行業應該承擔的責任。從整個社會的發展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切膚之痛。
第一電氣網(www.d1ev.com)聲明:以上消息轉載自合作媒體,轉載此消息是為了傳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著此消息代表第一電氣網的立場或同意其觀點、立場或描述。
中國國家室內車內環境及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28日發布2013年全國車內空氣質量10大新聞,車內空氣質量問題為投訴熱點。
1900/1/1 0:00:00目前,廣州全市投入運營的LNG液化天然氣公交車已達1619輛,占全市公交車總數的近三成。
1900/1/1 0:00:00三菱汽車公司日前公布,今年11月份該公司海外工廠產量仍未實現止跌,而日本本土工廠的產量依然延續了大幅增長的態勢。
1900/1/1 0:00:00當汽車可以自己找停車位,可以實現無人駕駛,甚至像一個小車廂首尾相連,然后在岔路自動分開的時候,我們還需要買一輛汽車嗎?答案是90以上都不需要。
1900/1/1 0:00:00回顧2013年,作為汽車行業里的旁觀者,我們見證了數百個新車上市、戰略發布、簽署協議的現場,每一場熱鬧堂會之后,都可能對今后的汽車市場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一款新車上市,
1900/1/1 0:00:00國家”單獨”二胎政策的放開,不但對于期待生二胎的家庭是喜訊,車市也有望意外收獲一份政策”紅包”。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