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比亞迪真的很生氣!
他的三種憤怒直接指向了北京政府。
事情是這樣的。此前,為了一炮而紅,比亞迪首款DM II雙模混合動力車型“秦”早已亮相,但上市時間一再推遲,從10月推遲到11月,最終于12月17日成立。
時間上的反復變化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新能源補貼政策仍不明確,消費者嚴重觀望。“秦”不得不等待政策出臺。其次,距離競爭對手榮威550插電式混合動力的上市時間太近了。比亞迪想先看對手的價格,然后制定價格,形成后發優勢。
但在等待了很長時間之后,比亞迪和其他公司都感到失望。盡管比亞迪現在擁有“后發優勢”,但這對比亞迪來說并不是一個理想的上市環境。在最重要的目標城市,被稱為“亞洲汽車市場風向標”的帝都,比亞迪一直難以啃下這塊硬骨頭。
比亞迪很期待北京,尤其是它對當地新能源的示范效應。根據此前的9月,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正式發布新一輪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示范城市推廣應用的車輛數量不得低于30%,不得設置或變相限制購買外國品牌車輛。”
在地方政府中,深圳和北京是熱情最高的兩個城市,上報的推廣目標也最高,達到3.5萬輛,遠高于上海和廣州的1萬輛。到2017年,新能源汽車(不含公務用車)規模將達到19.5萬輛。
在推廣新能源汽車方面,北京市政府明確了目標,為此,北京市也公布了前所未有的實施細節。例如,在五環內,20%的公交車是電動汽車,約一半是天然氣汽車,減少了約50%的污染物排放;客運天然氣汽車在郊區的比例達到50%;
出租車必須每六年更新一次。到2015年,北京將更新5000輛天然氣出租車。
但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據媒體報道,一直在等待補貼政策的比亞迪秦尚未進入《北京市新能源乘用車生產企業及產品目錄》(以下簡稱《目錄》)。
首先,如果你在上市后不能進入《目錄》,那么秦將無法享受3.5萬元的國家補貼,再加上3.5萬元地方補貼,秦最終將失去北京的7萬元補貼。毫無疑問,秦國的吸引力將大大降低。
盡管本目錄尚未最終確定,但價格影響可能會得到解決。此外,政府很可能為了裝腔作勢而讓比亞迪的產品順利進入,這就是問題所在。這可能真的是一種表象。雖然它進入了目錄,但根據“游戲規則”,我不會買你的,也不會帶你去玩,這將是悲劇。
傳聞中的結論是,北京龐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最終可能會被北汽和長安瓜分。比亞迪也忍不住了,因為北汽是帝都的“直接公司”,而長安早在2010年就宣布在北京建立生產基地,該基地將在長安生產高端汽車和新能源汽車,這也是一家“思密達”級的親密公司。
在實踐中也是如此。現在,在帝都通州區,北汽生產的E系列電動汽車(E150EV)已經開始作為出租車在街上享受樂趣——這是政府采購的一部分。此外,即使《目錄》尚未出臺,北京市政府也表示,符合北京市機動車彩票資格的北京市民、非北京市民、外國人、香港、澳門居民和軍官將訂購E150EV,并獲得中央政府和北京市財政的特別補貼。
而比亞迪,即使進入《目錄》,也沒有龐大的政府采購支持,比亞迪很難在一個非常小的私人市場上獲得銷售。
新能源蛋糕很大,但比亞迪可能只聞到了香味:比亞迪怎么能不焦慮不憤怒?
拜德·秦
因此,在12月9日,比亞迪宣布將秦的上市地點從原來的深圳總部改為帝都。我完全可以想象比亞迪的心情:如果你不讓我進入你的市場,我會讓整個國家看到你的臉。
這不是在黑暗中拍攝的,也不是因為帝都的污染特別嚴重,這具有陪襯意義。
對于汽車公司來說,新車上市的地方是非常有意義的。例如,奇瑞一直想塑造一個新的品牌形象,它選擇了時尚的上海作為上市地。奇瑞的E3和途虎5都在上海上市。如果現代汽車想展示其對華南市場的野心,那么名圖的上市地點就選擇在廣州。
比亞迪選擇帝都對地方政府來說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或者更準確地說,這是為了迫使政府向中央企業和北汽、長安等地方國有企業宣戰。無奈的是,比亞迪作為民營企業的地位決定了“秦”永遠是最后一個獲得政策紅利的。
目前,地方保護是新能源汽車推廣中最大甚至最困難的瓶頸。在如何進入當地方面,比亞迪采取在當地設立工廠換取通行證的方式。目前,比亞德已在Xi的、天津、云南和長沙建立了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以繞過當地保護的無形障礙。
目前,盡管今年新能源補貼政策一直在考慮突破地方保護,但效果可能不大。因此,比亞迪在被稱為“你的叔叔”之后,仍然要面臨與地方政府打交道的問題。
第一電氣網(www.d1ev.com)聲明:以上消息轉載自合作媒體,轉載此消息是為了傳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著此消息代表第一電氣網的立場或同意其觀點、立場或描述。我覺得比亞迪真的很生氣!
他的三種憤怒直接指向了北京政府。
事情是這樣的。此前,為了一炮而紅,比亞迪首款DM II雙模混合動力車型“秦”早已亮相,但上市時間一再推遲,從10月推遲到11月,最終于12月17日成立。
時間上的反復變化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新能源補貼政策仍不明確,消費者嚴重觀望。“秦”不得不等待政策出臺。其次,距離競爭對手榮威550插電式混合動力的上市時間太近了。比亞迪想先看對手的價格,然后制定價格,形成后發優勢。
但在等待了很長時間之后,比亞迪和其他公司都感到失望。盡管比亞迪現在擁有“后發優勢”,但這對比亞迪來說并不是一個理想的上市環境。在最重要的目標城市,被稱為“亞洲汽車市場風向標”的帝都,比亞迪一直難以啃下這塊硬骨頭。
比亞迪很期待北京,尤其是它對當地新能源的示范效應。根據此前的9月,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正式發布新一輪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示范城市推廣應用的車輛數量不得低于30%,不得設置或變相限制購買外國品牌車輛。”
在地方政府中,深圳和北京是熱情最高的兩個城市,上報的推廣目標也最高,達到3.5萬輛,遠高于上海和廣州的1萬輛。到2017年,新能源汽車(不含公務用車)規模將達到19.5萬輛。
在推廣新能源汽車方面,北京市政府明確了目標,為此,北京市也公布了前所未有的實施細節。例如,在五環內,20%的公交車是電動汽車,約一半是天然氣汽車,減少了約50%的污染物排放;客運天然氣汽車在郊區的比例達到50%;
出租車必須每六年更新一次。到2015年,北京將更新5000輛天然氣出租車。
但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據媒體報道,一直在等待補貼政策的比亞迪秦尚未進入《北京市新能源乘用車生產企業及產品目錄》(以下簡稱《目錄》)。
首先,如果你在上市后不能進入《目錄》,那么秦將無法享受3.5萬元的國家補貼,再加上3.5萬元地方補貼,秦最終將失去北京的7萬元補貼。毫無疑問,秦國的吸引力將大大降低。
盡管本目錄尚未最終確定,但價格影響可能會得到解決。此外,政府很可能為了裝腔作勢而讓比亞迪的產品順利進入,這就是問題所在。這可能真的是一種表象。雖然它進入了目錄,但根據“游戲規則”,我不會買你的,也不會帶你去玩,這將是悲劇。
傳聞中的結論是,北京龐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最終可能會被北汽和長安瓜分。比亞迪也忍不住了,因為北汽是帝都的“直接公司”,而長安早在2010年就宣布在北京建立生產基地,該基地將在長安生產高端汽車和新能源汽車,這也是一家“思密達”級的親密公司。
在實踐中也是如此。現在,在帝都通州區,北汽生產的E系列電動汽車(E150EV)已經開始作為出租車在街上享受樂趣——這是政府采購的一部分。此外,即使《目錄》尚未出臺,北京市政府也表示,符合北京市機動車彩票資格的北京市民、非北京市民、外國人、香港、澳門居民和軍官將訂購E150EV,并獲得中央政府和北京市財政的特別補貼。
而比亞迪,即使進入《目錄》,也沒有龐大的政府采購支持,比亞迪很難在一個非常小的私人市場上獲得銷售。
新能源蛋糕很大,但比亞迪可能只聞到了香味:比亞迪怎么能不焦慮不憤怒?
拜德·秦
因此,在12月9日,比亞迪宣布將秦的上市地點從原來的深圳總部改為帝都。我完全可以想象比亞迪的心情:如果你不讓我進入你的市場,我會讓整個國家看到你的臉。
這不是在黑暗中拍攝的,也不是因為帝都的污染特別嚴重,這具有陪襯意義。
對于汽車公司來說,新車上市的地方是非常有意義的。例如,奇瑞一直想塑造一個新的品牌形象,它選擇了時尚的上海作為上市地。奇瑞的E3和途虎5都在上海上市。如果現代汽車想展示其對華南市場的野心,那么名圖的上市地點就選擇在廣州。
比亞迪選擇帝都對地方政府來說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或者更準確地說,這是為了迫使政府向中央企業和北汽、長安等地方國有企業宣戰。無奈的是,比亞迪作為民營企業的地位決定了“秦”永遠是最后一個獲得政策紅利的。
目前,地方保護是新能源汽車推廣中最大甚至最困難的瓶頸。在如何進入當地方面,比亞迪采取在當地設立工廠換取通行證的方式。目前,比亞德已在Xi的、天津、云南和長沙建立了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以繞過當地保護的無形障礙。
目前,盡管今年新能源補貼政策一直在考慮突破地方保護,但效果可能不大。因此,比亞迪在被稱為“你的叔叔”之后,仍然要面臨與地方政府打交道的問題。
第一電氣網(www.d1ev.com)聲明:以上消息轉載自合作媒體,轉載此消息是為了傳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著此消息代表第一電氣網的立場或同意其觀點、立場或描述。
12月5日,蔣大龍從瑞典哥德堡市飛回北京已是傍晚時分,他徑直去了辦公室,一直工作到凌晨。三天前,經過了一年多復產備戰后,薩博汽車第一輛車正式下線,老板蔣大龍為新車剪彩。
1900/1/1 0:00:00通用汽車宣布多項重大人事變動,現任產品研發負責人瑪麗巴拉MaryBarra明年將成為公司首任女性CEO,現任CFO丹阿曼DanAmmann將出任總裁。
1900/1/1 0:00:00”大風起時,豬都會被吹上天。
1900/1/1 0:00:00在千葉幕張展覽館的展臺上,三菱汽車的”新中期經營計劃”以及對新興市場的期待,與兩臺插電式混合動力概念車一同走到臺前。
1900/1/1 0:00:00中國進口汽車貿易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十屆中國進口汽車高層論壇”上,中進汽貿發布了《2013中國進口汽車市場年度報告》和《2014中國進口汽車市場運作策略報告》。
1900/1/1 0:00:00在競爭激烈的豪華車市場,雷克薩斯找準了自己的定位:主攻混合動力。繼CT200h等混合動力車型大賣后,雷克薩斯決定繼續擴大其在混合動力技術方面的優勢。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