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建立園區黨建1+N模式 凝聚新能源汽車產業合力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2009年11月14日,有限公司在大興區北京新能源汽車科技產業園成立。新能源汽車作為一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知識技術密集、能耗低、增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特點,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顯著的引領作用。在北京新能源汽車科技產業園,有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驅動電機等新興企業,電池、電動空調、電動轉向等一批零部件企業也準備投資建廠。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正以較快的速度發展,北汽集團新能源汽車工業鏈已初具規模。然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政策、技術、市場等不確定因素導致入園企業整體協同性不足,往往出現忽視行業整體利益的現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新能源汽車公司黨委探索建立園區黨建“1+N”模式,以黨組織為紐帶,將同一產業鏈上的入園企業團結起來,增強黨委的核心影響力和凝聚力。

首先,園區黨建“1+N”模式的背景

就工業園區的基本情況而言,國有、私營和合資企業共同發展,而且每個企業的黨員分布不均,黨組織的組織結構不同,員工的工作經歷和文化背景也有很大差異;就新能源汽車行業面臨的問題而言,技術路線多元化且至今爭論不休,政策支持實施緩慢且搖擺不定,市場知名度不高。。。新能源汽車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導致產業發展缺乏協同效應。現階段,工業園區自身的制約因素體現在缺乏強有力的技術支持、人才供應不足、缺乏共同的發展目標和文化。凝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乘風破浪,奮力前行,刻不容緩。

有凝聚力的產業鏈建設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可持續發展的選擇,需要有凝聚力地解決關鍵技術問題,吸引投資,提高產業園的整體競爭力;增強園區企業協同效應是園區企業的選擇,需要凝練,加強合作互利,實現共贏;

匯聚智慧,精誠團結,齊心協力,共同完成生產經營任務,是園區廣大員工的選擇。精益求精是園區黨員隊伍的選擇,也是求真務實、勇于創新、開創黨建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為了構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北汽新能源公司黨委審時度勢,提出了打造園區黨建“1+N”模式的基本思路,團結園區各企業干部職工,有效凝聚產業發展合力。

第二,園區黨建“1+N”模式的基本內涵

為了使園區黨建“1+N”模式成為凝聚產業鏈的重要動力和有效途徑,公司黨委系統思考了園區黨建的組織、管理體系、運行機制、工作內容和活動模式,并進行了全面規劃和統籌安排。

首先,提出了模型。園區黨建“1+N”模式是指以“1+N“的形式,動態建立黨組織,發展黨的工作。具體來說,它被表示為一個企業黨委,加上n個黨支部、支部或黨組。其中“1”是指北汽新能源公司黨委,“1”具有領導作用和強大凝聚力,可以領導園區非公企業黨組織,接受未組織黨的企業中的黨員和流動黨員。“N”是指園區內非公企業成立的黨組織。“N”具有很強的擴展性,旨在覆蓋園區內的所有企業。園區黨建“1+N”模式的建立,旨在通過黨委黨建工作的直接指導,寬容、團結和領導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最大限度的積極因素,實現產業鏈協同的目標。

第二,實踐這個模式。經過初步實踐,公司黨委總結出“1+N”黨建模式的實現方法。首先,找到脫離組織的黨員;二是消除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顧慮;三是科學設立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四是籌建非公企業黨支部;五是召開非公黨支部成立大會;第六,將其納入公司黨委的統一管理;

第七,主動發揮作用。

最后,驗證模式。經過一年的實踐和探索,園區黨建“1+N”模式建立了園區第一個非公企業基層黨組織——普愛德電池公司。隨著北汽大洋電氣(002249,古巴)公司黨支部的成立,園區黨建“1+N”模式將不斷拓展和延伸,逐步實現園區黨建工作的全面覆蓋,發揮凝聚力,促進新能源汽車與核心零部件企業的共同發展。

第三,園區黨建“1+N”模式的工作內容

為了促進園區企業共享共同的發展理念和目標,擺脫條塊分割的狹隘觀念,改變企業步調不一致、資源不協調的現狀,凝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建設,北汽新能源公司黨委進一步推進園區黨建“1+N”組織模式,增強了黨委的核心凝聚力。我們的主要工作如下:

將思維和理解與發展目標統一起來。一是以北汽新能源公司召開年度工作會議、半年工作會議、七一黨建工作會議等重要會議為契機,向園區廣大黨員干部職工宣傳上級組織部署的工作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形勢,讓各企業員工充分認識到,加快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進程,不僅是提升北汽自主創新能力、實現北京汽車產業跨越式發展的戰略舉措,也是首都優化生態環境、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舉措。二是定期召開工業園區黨群工作會議,傳達、部署和落實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黨建的任務、目標和規章制度,使非公有制黨組織與公司黨內運行機制同步。三是通過建立和落實園區企業日常溝通協調長效機制,召開園區企業聯席會議,共同梳理、討論、研究制定生產經營計劃,部署重點任務,協調解決技術、質量、生產等方面的問題。

利用組織優勢團結發展力量。一是凝聚黨員力量。以創先爭優、黨內建功、爭當先鋒等“十個一”系列活動為載體,充分調動園區基層黨支部和黨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進一步鞏固基層組織建設,團結黨員隊伍,推動黨建工作邁上新臺階。二是聚集人才。對園區“千人計劃”、“海聚工程”等返鄉人員給予優惠待遇,促進人才充分發揮技術優勢。為園區企業高端人才解決北京戶口問題,解決人才工作后顧之憂。北汽新能源公司向普瑞德電池公司派遣研發人才,普瑞德電池在支持電池生產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第三是團結文化力量。在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進程中,園區將文化建設作為企業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將文化建設融入企業管理、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通過勞動競賽、技能競賽和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團結一致、銳意進取、不怕困難的市場經濟文化。第四是聯合服務力量。通過黨組織的溝通協調,工業園區職工關心的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特別是職工食堂的建設,解決了“吃飯難”的問題;

增加了班車,解決了“駕駛難”的問題;員工公寓的建設解決了“住宿難”的問題;成立了員工活動中心,解決了“活動難”的問題,為園區員工加入新能源汽車行業提供了良好的服務保障。

通過發展規劃聚集產業規模。一是公司黨委帶頭加強公關管理,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積極與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環保局聯系,完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環境評估報告、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注冊資本變更和經營范圍增加等工作。協調大興區政府、亦莊開發區、蔡峪鎮政府辦理土地和房地產手續,實現東部154畝土地使用合法化和西部74畝土地招拍掛流程合法化。二是以產業園區整體的名義,積極爭取政策性金融支持。僅去年一年,實施的科研項目就包括科技部“北京牌純電動汽車研發與產業化技術”等四個項目,以及四個項目,如北京市科委“北京新能源汽車科技產業園規劃布局研究與服務平臺建設”,總資金8425萬元,為推進北汽新能源研發能力建設提供支持和保障。特別是由科技部、北京市政府主辦,北汽集團承辦的北京新能源汽車體驗中心建設項目已在園區完成,對推廣新能源汽車、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具有重要意義。三是成功申報為大興區工業旅游景區。今年,各行各業都受到了歡迎來參觀這個公園。為此,各企業積極協調參觀資源,樹立園區整體對外形象。

第四,園區黨建“1+N”模式取得的積極成果

通過在園區推行黨建“1+N”模式,北汽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建設得到了凝聚、鞏固和發展。電池公司黨支部的工作和活動進展順利。電機公司黨支部即將成立,園區黨建“1+N”模式正從“1+1”向“1+2”發展。目前,這一探索已經取得了三方面的效果。

1.構建園區黨建的棋局格局。“1+N”黨建模式實現了園區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三家公司的黨員全部納入黨組織管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能夠有效傳達給園區廣大黨員工作者。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日益突出,園區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得到普遍認可。園區企業溝通更加順暢,有效化解內部矛盾,進一步增強協調發展、科學發展意識。

2、促進了產業鏈的健康發展。去年年底,北汽新能源公司實現了700輛新能源汽車的生產目標;

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在北汽集團和郊區縣啟動了純電動汽車示范運營項目,交付了近1000輛電動汽車。這些純電動汽車搭載的電池和電機均為園區內電池公司和電機公司的產品,匹配率達到100%。在公司黨委的領導下,三家公司的員工每天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互相支持,解決了50多個技術問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健康成長。

3、形成了工業園區的整體價值觀。通過建立和探索1+N黨建模式,園區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形成了“在產業鏈上建黨組織,在產業鏈聚集黨員,在產業鏈條上發揮作用”的工作理念。各企業的干部員工意識到,園區的利益與公司和個人的利益息息相關。持續推進1+N黨建模式,有利于發揮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協同效應,促進園區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形成穩定的經濟關系,產業鏈整體利益觀深入人心。產業園以創新模式推進黨建工作,統籌發展黨建工作,以整車企業為龍頭,帶動關鍵零部件企業協同發展,全面加快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市場化進程。

(編者/李燕郊)2009年11月14日,有限公司在大興區北京新能源汽車科技產業園成立。新能源汽車作為一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知識技術密集、能耗低、增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特點,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顯著的引領作用。在北京新能源汽車科技產業園,有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驅動電機等新興企業,電池、電動空調、電動轉向等一批零部件企業也準備投資建廠。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正以較快的速度發展,北汽集團新能源汽車工業鏈已初具規模。然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政策、技術、市場等不確定因素導致入園企業整體協同性不足,往往出現忽視行業整體利益的現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新能源汽車公司黨委探索建立園區黨建“1+N”模式,以黨組織為紐帶,將同一產業鏈上的入園企業團結起來,增強黨委的核心影響力和凝聚力。

首先,園區黨建“1+N”模式的背景

就工業園區的基本情況而言,國有、私營和合資企業共同發展,而且每個企業的黨員分布不均,黨組織的組織結構不同,員工的工作經歷和文化背景也有很大差異;

就新能源汽車行業面臨的問題而言,技術路線多元化且至今爭論不休,政策支持實施緩慢且搖擺不定,市場知名度不高。。。新能源汽車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導致產業發展缺乏協同效應。現階段,工業園區自身的制約因素體現在缺乏強有力的技術支持、人才供應不足、缺乏共同的發展目標和文化。凝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乘風破浪,奮力前行,刻不容緩。

有凝聚力的產業鏈建設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可持續發展的選擇,需要有凝聚力地解決關鍵技術問題,吸引投資,提高產業園的整體競爭力;增強園區企業協同效應是園區企業的選擇,需要凝練,加強合作互利,實現共贏;匯聚智慧,精誠團結,齊心協力,共同完成生產經營任務,是園區廣大員工的選擇。精益求精是園區黨員隊伍的選擇,也是求真務實、勇于創新、開創黨建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為了構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北汽新能源公司黨委審時度勢,提出了打造園區黨建“1+N”模式的基本思路,團結園區各企業干部職工,有效凝聚產業發展合力。

第二,園區黨建“1+N”模式的基本內涵

為了使園區黨建“1+N”模式成為凝聚產業鏈的重要動力和有效途徑,公司黨委系統思考了園區黨建的組織、管理體系、運行機制、工作內容和活動模式,并進行了全面規劃和統籌安排。

首先,提出了模型。園區黨建“1+N”模式是指以“1+N“的形式,動態建立黨組織,發展黨的工作。具體來說,它被表示為一個企業黨委,加上n個黨支部、支部或黨組。其中“1”是指北汽新能源公司黨委,“1”具有領導作用和強大凝聚力,可以領導園區非公企業黨組織,接受未組織黨的企業中的黨員和流動黨員。“N”是指園區內非公企業成立的黨組織。“N”具有很強的擴展性,旨在覆蓋園區內的所有企業。園區黨建“1+N”模式的建立,旨在通過黨委黨建工作的直接指導,寬容、團結和領導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最大限度的積極因素,實現產業鏈協同的目標。

第二,實踐這個模式。經過初步實踐,公司黨委總結出“1+N”黨建模式的實現方法。首先,找到脫離組織的黨員;二是消除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顧慮;三是科學設立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四是籌建非公企業黨支部;五是召開非公黨支部成立大會;第六,將其納入公司黨委的統一管理;

第七,主動發揮作用。

最后,驗證模式。經過一年的實踐和探索,園區黨建“1+N”模式建立了園區第一個非公企業基層黨組織——普愛德電池公司。隨著北汽大洋電氣(002249,古巴)公司黨支部的成立,園區黨建“1+N”模式將不斷拓展和延伸,逐步實現園區黨建工作的全面覆蓋,發揮凝聚力,促進新能源汽車與核心零部件企業的共同發展。

第三,園區黨建“1+N”模式的工作內容

為了促進園區企業共享共同的發展理念和目標,擺脫條塊分割的狹隘觀念,改變企業步調不一致、資源不協調的現狀,凝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建設,北汽新能源公司黨委進一步推進園區黨建“1+N”組織模式,增強了黨委的核心凝聚力。我們的主要工作如下:

將思維和理解與發展目標統一起來。一是以北汽新能源公司召開年度工作會議、半年工作會議、七一黨建工作會議等重要會議為契機,向園區廣大黨員干部職工宣傳上級組織部署的工作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形勢,讓各企業員工充分認識到,加快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進程,不僅是提升北汽自主創新能力、實現北京汽車產業跨越式發展的戰略舉措,也是首都優化生態環境、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舉措。二是定期召開工業園區黨群工作會議,傳達、部署和落實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黨建的任務、目標和規章制度,使非公有制黨組織與公司黨內運行機制同步。三是通過建立和落實園區企業日常溝通協調長效機制,召開園區企業聯席會議,共同梳理、討論、研究制定生產經營計劃,部署重點任務,協調解決技術、質量、生產等方面的問題。

利用組織優勢團結發展力量。一是凝聚黨員力量。以創先爭優、黨內建功、爭當先鋒等“十個一”系列活動為載體,充分調動園區基層黨支部和黨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進一步鞏固基層組織建設,團結黨員隊伍,推動黨建工作邁上新臺階。二是聚集人才。對園區“千人計劃”、“海聚工程”等返鄉人員給予優惠待遇,促進人才充分發揮技術優勢。為園區企業高端人才解決北京戶口問題,解決人才工作后顧之憂。北汽新能源公司向普瑞德電池公司派遣研發人才,普瑞德電池在支持電池生產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第三是團結文化力量。在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進程中,園區將文化建設作為企業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將文化建設融入企業管理、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通過勞動競賽、技能競賽和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團結一致、銳意進取、不怕困難的市場經濟文化。第四是聯合服務力量。通過黨組織的溝通協調,工業園區職工關心的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特別是職工食堂的建設,解決了“吃飯難”的問題;

增加了班車,解決了“駕駛難”的問題;員工公寓的建設解決了“住宿難”的問題;成立了員工活動中心,解決了“活動難”的問題,為園區員工加入新能源汽車行業提供了良好的服務保障。

通過發展規劃聚集產業規模。一是公司黨委帶頭加強公關管理,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積極與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環保局聯系,完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環境評估報告、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注冊資本變更和經營范圍增加等工作。協調大興區政府、亦莊開發區、蔡峪鎮政府辦理土地和房地產手續,實現東部154畝土地使用合法化和西部74畝土地招拍掛流程合法化。二是以產業園區整體的名義,積極爭取政策性金融支持。僅去年一年,實施的科研項目就包括科技部“北京牌純電動汽車研發與產業化技術”等四個項目,以及四個項目,如北京市科委“北京新能源汽車科技產業園規劃布局研究與服務平臺建設”,總資金8425萬元,為推進北汽新能源研發能力建設提供支持和保障。特別是由科技部、北京市政府主辦,北汽集團承辦的北京新能源汽車體驗中心建設項目已在園區完成,對推廣新能源汽車、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具有重要意義。三是成功申報為大興區工業旅游景區。今年,各行各業都受到了歡迎來參觀這個公園。為此,各企業積極協調參觀資源,樹立園區整體對外形象。

第四,園區黨建“1+N”模式取得的積極成果

通過在園區推行黨建“1+N”模式,北汽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建設得到了凝聚、鞏固和發展。電池公司黨支部的工作和活動進展順利。電機公司黨支部即將成立,園區黨建“1+N”模式正從“1+1”向“1+2”發展。目前,這一探索已經取得了三方面的效果。

1.構建園區黨建的棋局格局。“1+N”黨建模式實現了園區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三家公司的黨員全部納入黨組織管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能夠有效傳達給園區廣大黨員工作者。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日益突出,園區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得到普遍認可。園區企業溝通更加順暢,有效化解內部矛盾,進一步增強協調發展、科學發展意識。

2、促進了產業鏈的健康發展。去年年底,北汽新能源公司實現了700輛新能源汽車的生產目標;

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在北汽集團和郊區縣啟動了純電動汽車示范運營項目,交付了近1000輛電動汽車。這些純電動汽車搭載的電池和電機均為園區內電池公司和電機公司的產品,匹配率達到100%。在公司黨委的領導下,三家公司的員工每天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互相支持,解決了50多個技術問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健康成長。

3、形成了工業園區的整體價值觀。通過建立和探索1+N黨建模式,園區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形成了“在產業鏈上建黨組織,在產業鏈聚集黨員,在產業鏈條上發揮作用”的工作理念。各企業的干部員工意識到,園區的利益與公司和個人的利益息息相關。持續推進1+N黨建模式,有利于發揮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協同效應,促進園區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形成穩定的經濟關系,產業鏈整體利益觀深入人心。產業園以創新模式推進黨建工作,統籌發展黨建工作,以整車企業為龍頭,帶動關鍵零部件企業協同發展,全面加快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市場化進程。

(編輯/李燕郊)

標簽:北京北京汽車理念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雷諾Twizy電動汽車德國熱賣

據外媒報道,歐洲人似乎真的喜歡上了雷諾出品的電動汽車,特別是在德國,雷諾電動汽車的銷售數據令人刮目相看。

1900/1/1 0:00:00
赫爾辛基高科技高補貼推進電動汽車發展

站在赫爾辛基街頭,盡力搜尋電動車基礎設施的蛛絲馬跡,除了遍布街頭的有軌電車公交網絡不同外,其他就是普通的汽車,以旅行車和SUV見多。但這僅僅是表象,芬蘭正在大力推進電動車項目。

1900/1/1 0:00:00
空穴來風 電動車不會對電網造成沖擊

電動汽車影響的可能并不僅僅是人們的出行方式。由于動力來源主要是電力,電動汽車普及之后,對未來電網系統的可靠與經濟運行及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影響不可謂不大。

1900/1/1 0:00:00
特斯拉Model S受追捧“一車難求”困擾消費者

在眾多汽車生產商絞盡腦汁為旗下的電動汽車做產品宣傳時,美國特斯拉汽車公司卻為預約單爆滿,車輛供不應求困擾。

1900/1/1 0:00:00
張少華:低速電動車生死關 能否鳳凰涅磐?

《純電動乘用車技術條件》國家標準即將于2012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低速電動汽車正走到生死關口。

1900/1/1 0:00:00
薄石:Q5混動為奧迪新能源本土化打基礎

近日,奧迪首款混合動力車型Q5hybrid在華上市。為此,作者專訪了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薄石。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