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
貢高
2012年第18號
為促進我國鉛酸電池行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規范行業投資行為,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聯合制定了《鉛酸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現予以公布。
有關部門在鉛酸電池生產項目的投資管理、土地供應、環保核查、信貸融資、電力供應和安全許可等方面,應以此準入條件為依據。
附件:鉛酸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
2012年5月11日
附件
鉛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
為促進中國鉛蓄電池及其含鉛零部件生產行業的持續、健康、協調發展,規范行業投資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制定鉛,《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并按照合理布局、總量控制、優化存量、環境保護和有序發展的原則。
第一,企業布局
(a) 按照《鉛酸蓄電池廠衛生防護距離標準》(GB 11659)的要求,在依法批準的縣級以上工業園區相應功能區內新建項目。有條件的地區應逐步將現有生產企業遷入工業園區。禁止在重金屬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新建鉛蓄電池和含鉛部件。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必須具備省級以上地方環境保護部門確定的重金屬污染物總來源。
(2) 禁止建造,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目錄》(環境保護部令第2號)第3條的規定,在各級自然保護區和文化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地區改建或擴建鉛酸電池和含鉛部件生產項目,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范圍內。
二是產能
(1) 新建、改建、擴建鉛酸電池生產企業(項目),建成后同一廠區年生產能力不低于50萬千伏安小時(按每班8小時計算,下同)。
(二)同一廠區內現有鉛酸蓄電池生產企業(項目)的年生產能力不得低于20萬伏安小時;
現有商用極板(指以電池配件形式銷售的鉛蓄電池極板)的生產企業(項目)在同一工廠的年極板生產能力應不低于100萬千瓦時。
(3) 新型鉛電池,如繞線電池、雙極電池和鉛碳電池(超級電池),或使用擴展網格制造工藝(網狀、沖壓、連鑄和軋制等)的生產項目不受產能限制。
三、不符合準入條件的建設項目
(1) 開放式普通鉛蓄電池(指酸霧未經過濾、內外壓一致的直排鉛蓄電池)。應淘汰現有開放式普通鉛酸蓄電池的生產能力。
(二)新建、改建、擴建商品板塊生產項目。
(三)新建、改建、擴建用外購商品板組裝鉛酸蓄電池生產項目。
(四)新建、改建、擴建干式充電鉛蓄電池(內部無電解液、極板干燥、充電狀態的鉛蓄電池)。
(五)新建、改建、擴建鎘含量高于0.002%(電池質量百分比,下同)或砷含量高于0.1%的鉛蓄電池和含鉛零部件生產項目。
(6) 應在2013年12月31日前淘汰鎘含量高于0.002%或砷含量高于0.1%的現有鉛蓄電池及其含鉛部件的生產能力。
Iv.技術和設備
新建、改建、擴建企業(項目)和現有企業、工藝設備及相關配套設施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1) 項目應根據生產規模配備符合相關管理要求和技術規范的工藝設備以及具有相應加工能力的節能環保設施。應定期維護節能環保設施,并做好日常運行維護記錄。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的工程設計和工藝布局設計,由具有國家批準的工程設計行業資質的單位承擔。
(2) 熔化鉛、鑄造板和鉛零件的過程應在封閉的車間內進行。鉛熔爐和鑄板機中產生煙塵的部件應保持在局部負壓環境中,并與廢氣處理設施相連。鉛熔爐應保持關閉,并采取自動溫控措施,不進料時應關閉進料口。禁止使用開放式鉛熔爐和手動鑄板工藝。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如果采用重力鑄造網格技術,則應實現鉛的集中供應(指使用一個鉛熔煉爐為兩臺以上的鑄板機供應鉛)。如果現有項目采用重力鑄造網格技術,則應在2013年12月31日前實現鉛的集中供應。
(三)鉛粉制造工藝應采用全自動密封鉛粉機。鉛粉系統(包括粉末儲存和運輸)應密封,系統的排放口應與廢氣處理設施相連。禁止使用開放式鉛粉機和手動輸粉工藝。
(四)和膏體工藝(包括投料)應使用自動化設備,在密封狀態下生產,并與廢氣處理設施相連。禁止使用開放式粘貼機。
(5) 涂層工藝和極板轉移工藝應配備自動廢液收集系統,該系統應與廢水管道相連。禁止手動涂裝。在生產管狀極板時,應使用自動擠漿機或全自動負壓粉末灌裝機,禁止手動干粉灌裝工藝。
(6) 分板和刷板(刷耳)的工藝應位于封閉的車間內,配備機械化分板和刷板(刷耳朵)設備,以實現整體密封,使生產保持在局部負壓環境中,并與廢氣處理設施相連。禁止使用手動操作技術。現有手冊……
操作技術應在2012年12月31日之前停止。
(7) 供酸工藝應采用自動制酸系統、封閉式酸輸送系統和自動充酸設備,禁止采用人工制酸和充酸工藝。
(八)形成過程應設在封閉的車間內,配備硫酸霧收集裝置,并與相應的處理設施相連;如果采用外化工藝,熔化罐應關閉并保持在局部負壓環境中進行生產。禁止手工焊接外化工藝。2012年12月31日后新建、改建、擴建的項目,禁止采用外化技術,充電器的放電能量必須回收,不得被電阻器消耗。
(9) 在板材包裹、板材稱重、組裝和焊接過程中,所有工位都應配備煙塵收集裝置,并根據煙塵的特性采用符合設計規范的抽吸方式,并保持適當的抽吸壓力,并且應連接廢氣處理設施,以確保站處于局部負壓環境中。
(10) 酸洗、洗板、浸漬、充酸和電池清洗等工藝應配備自動廢液收集系統,通過廢水管道將廢液送往相應的處理裝置進行處理。
(十一)新建、改建、擴建項目,板材的包裝和稱重過程必須采用機械化的板材包裝和稱重設備。
(十二)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的焊接工藝必須使用自動焊機或自動鑄造焊機等自動化生產設備。
(十三)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的電池清洗過程必須使用自動清洗機。
五、環境保護
組織開展鉛酸蓄電池企業環保核查,重點核查以下內容:依法落實建設項目(含新建、改擴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審批以及環保設施“三同時”竣工驗收制度;嚴格執行排污申報、排污繳費和排污許可證制度;主要污染物排放符合總量控制指標要求;主要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并通過評估和驗收。
六、 生產中的職業健康與安全
(1) 項目應符合《職業病防治法》、《安全生產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要求,具備相應的職業病危害防治和安全生產條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
(2) 新建、改建、擴建項目應當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和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經批準后方可開工建設;職業病防治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同時使用;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應在試運行后12個月內進行評價;
職業病防治設施經驗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產和使用。
(3) 生產和工作環境必須符合《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 1)和《鉛作業安全衛生規程》(GB 13746)的要求。
(四) 企業應當建立有效的職業健康管理體系,由專人負責職業危害因素的日常監測,定期對工作場所的職業危害因素進行檢測和評價,確保員工的職業健康。應設置專用更衣室、淋浴間、洗衣房等輔助用房,現場施工和生產設備應符合職業病防治的相關要求。員工的生活區應與生產區嚴格分開,并加強管理。禁止穿著工作服離開生產區域。如果員工休息室位于廠區內,則禁止員工家屬、子女等非生產人員居住;應敦促員工在下班前洗手和洗澡。應為員工提供有效的個人防護設備。員工離開生產區域前,應將手套、口罩、工作服、帽子等帶回統一處理,不得帶出生產區域;統一清潔每班使用的工作服。
(5) 鉛冶煉、鑄板及鉛件、鉛粉制造、刷板(耳)、組裝焊接、廢板處理等造成嚴重職業危害的作業,應當設置警示標志和中文警示說明;應安裝集中通風系統,其通風能力應滿足稀釋鉛煙和鉛塵的需要。通風系統的進氣口應位于室外空氣清潔的地方,而不是車間內。禁止使用工業電風扇代替集中通風系統或進行冷卻。
(六)企業應當依法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如實告知勞動者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待遇和參加工傷保險等情況,并在勞動合同中載明;應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并按照《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23號)和相關標準,在上崗前、上崗中和上崗后組織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普通員工應至少每年進行一次體檢;
對于從事造成嚴重職業危害的工作的員工,應采取措施防止鉛污染,并至少每六個月進行一次血鉛檢測。被診斷為血鉛超標者應按照《職業性慢性鉛中診斷標準》(GBZ 37)進行治療。
(七)企業應通過GB/T 28001(OHSAS 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七、節能與循環利用
(a) 企業的生產設備、工藝能耗和產品應符合國家各項節能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要求。
(二) 鉛酸蓄電池生產企業應積極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通過銷售渠道建立廢舊鉛蓄電池回收制度,或委托持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回收鉛企業等相關單位對廢舊鉛蓄電池進行有效回收。企業不得采購再生鉛企業生產的不符合環保要求的產品作為原材料。鼓勵鉛蓄電池生產企業利用銷售渠道建立廢舊鉛蓄電池回收機制,與符合相關產業政策要求的再生鉛企業共同建立廢舊鉛電池回收體系。
八、監督管理
(a) 新建、改建、擴建鉛酸蓄電池和含鉛零部件生產項目,應當符合本準入條件的要求,并按照本準入條件規定對項目投資管理、土地供應、節能評價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程序進行審查,并辦理相關審批手續。未通過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的,不得開工建設;未經環境影響評價批準的在建項目或未經環保“三同時”驗收的項目(建設項目的環保設施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將停止建設和生產。
(2) 地方人民政府和工業、信息化、環保等主管部門應當統一規劃當地鉛蓄電池和含鉛部件的生產,嚴格控制新項目,使其符合資源、能源、,當地的生態環境和土地利用;對現有鉛酸蓄電池企業,不得在其衛生防護距離內規劃建設居民區、醫院、學校、食品加工企業等環境敏感項目;要引導現有企業積極實施兼并重組,有效整合現有產能,著力提高產業集中度,加大先進適用的清潔生產技術應用力度,提高產品質量,改善環境污染。
(3) 環境保護部牽頭組織開展鉛蓄電池企業環保核查工作,對核查后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進行公示。未列入環保法規清單的企業將不會通過鉛酸電池行業準入審查。造成污染物排放超標的,依法責令限期治理、停產。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依法責令關閉。
(4) 現有鉛酸電池及其含鉛部件生產企業應達到《電池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試行)》(發展改革委2006年第87號公告)規定的“清潔生產企業”水平,改擴建項目要達到“先進清潔生產企業”水平。
(五)投資管理部門不得備案(批準)不符合準入條件的鉛蓄電池及其含鉛部件的生產項目;國土資源部門不得辦理土地使用相關手續;金融機構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新信貸支持;
城鄉規劃建設、消防、衛生、質檢、安監等部門不予辦理相關手續。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將經審查符合準入條件的企業名單通知有關部門。
(六)搬遷項目應執行本準入條件下新建項目的有關規定。
(7) 生產商品極板的企業應當將極板銷售記錄報省級工業、信息化和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不得向不符合準入條件的企業銷售極板。
(八)所有鉛蓄電池及其含鉛零部件生產企業應當在準入條件公布后,對企業符合準入條件的情況進行自查,并將自查情況報省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核查。
(9) 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將根據這些準入條件做好相關管理工作。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
貢高
2012年第18號
為促進我國鉛酸電池行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規范行業投資行為,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聯合制定了《鉛酸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現予以公布。
有關部門在鉛酸電池生產項目的投資管理、土地供應、環保核查、信貸融資、電力供應和安全許可等方面,應以此準入條件為依據。
附件:鉛酸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
2012年5月11日
附件
鉛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
為促進中國鉛蓄電池及其含鉛零部件生產行業的持續、健康、協調發展,規范行業投資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制定鉛,《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并按照合理布局、總量控制、優化存量、環境保護和有序發展的原則。
第一,企業布局
(a) 按照《鉛酸蓄電池廠衛生防護距離標準》(GB 11659)的要求,在依法批準的縣級以上工業園區相應功能區內新建項目。有條件的地區應逐步將現有生產企業遷入工業園區。禁止在重金屬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新建鉛蓄電池和含鉛部件。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必須具備省級以上地方環境保護部門確定的重金屬污染物總來源。
(2) 禁止建造,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目錄》(環境保護部令第2號)第3條的規定,在各級自然保護區和文化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地區改建或擴建鉛酸電池和含鉛部件生產項目,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范圍內。
二是產能
(1) 新建、改建、擴建鉛酸電池生產企業(項目),建成后同一廠區年生產能力不低于50萬千伏安小時(按每班8小時計算,下同)。
(二)同一廠區內現有鉛酸蓄電池生產企業(項目)的年生產能力不得低于20萬伏安小時;
現有商用極板(指以電池配件形式銷售的鉛蓄電池極板)的生產企業(項目)在同一工廠的年極板生產能力應不低于100萬千瓦時。
(3) 新型鉛電池,如繞線電池、雙極電池和鉛碳電池(超級電池),或使用擴展網格制造工藝(網狀、沖壓、連鑄和軋制等)的生產項目不受產能限制。
三、不符合準入條件的建設項目
(1) 開放式普通鉛蓄電池(指酸霧未經過濾、內外壓一致的直排鉛蓄電池)。應淘汰現有開放式普通鉛酸蓄電池的生產能力。
(二)新建、改建、擴建商品板塊生產項目。
(三)新建、改建、擴建用外購商品板組裝鉛酸蓄電池生產項目。
(四)新建、改建、擴建干式充電鉛蓄電池(內部無電解液、極板干燥、充電狀態的鉛蓄電池)。
(五)新建、改建、擴建鎘含量高于0.002%(電池質量百分比,下同)或砷含量高于0.1%的鉛蓄電池和含鉛零部件生產項目。
(6) 應在2013年12月31日前淘汰鎘含量高于0.002%或砷含量高于0.1%的現有鉛蓄電池及其含鉛部件的生產能力。
Iv.技術和設備
新建、改建、擴建企業(項目)和現有企業、工藝設備及相關配套設施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1) 項目應根據生產規模配備符合相關管理要求和技術規范的工藝設備以及具有相應加工能力的節能環保設施。應定期維護節能環保設施,并做好日常運行維護記錄。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的工程設計和工藝布局設計,由具有國家批準的工程設計行業資質的單位承擔。
(2) 熔化鉛、鑄造板和鉛零件的過程應在封閉的車間內進行。鉛熔爐和鑄板機中產生煙塵的部件應保持在局部負壓環境中,并與廢氣處理設施相連。鉛熔爐應保持關閉,并采取自動溫控措施,不進料時應關閉進料口。禁止使用開放式鉛熔爐和手動鑄板工藝。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如果采用重力鑄造網格技術,則應實現鉛的集中供應(指使用一個鉛熔煉爐為兩臺以上的鑄板機供應鉛)。如果現有項目采用重力鑄造網格技術,則應在2013年12月31日前實現鉛的集中供應。
(三)鉛粉制造工藝應采用全自動密封鉛粉機。鉛粉系統(包括粉末儲存和運輸)應密封,系統的排放口應與廢氣處理設施相連。禁止使用開放式鉛粉機和手動輸粉工藝。
(四)和膏體工藝(包括投料)應使用自動化設備,在密封狀態下生產,并與廢氣處理設施相連。禁止使用開放式粘貼機。
(5) 涂層工藝和極板轉移工藝應配備自動廢液收集系統,該系統應與廢水管道相連。禁止手動涂裝。在生產管狀極板時,應使用自動擠漿機或全自動負壓粉末灌裝機,禁止手動干粉灌裝工藝。
(6) 分板和刷板(刷耳)的工藝應位于封閉的車間內,配備機械化分板和刷板(刷耳朵)設備,以實現整體密封,使生產保持在局部負壓環境中,并與廢氣處理設施相連。禁止使用手動操作技術。現有手冊……
操作技術應在2012年12月31日之前停止。
(7) 供酸工藝應采用自動制酸系統、封閉式酸輸送系統和自動充酸設備,禁止采用人工制酸和充酸工藝。
(八)形成過程應設在封閉的車間內,配備硫酸霧收集裝置,并與相應的處理設施相連;如果采用外化工藝,熔化罐應關閉并保持在局部負壓環境中進行生產。禁止手工焊接外化工藝。2012年12月31日后新建、改建、擴建的項目,禁止采用外化技術,充電器的放電能量必須回收,不得被電阻器消耗。
(9) 在板材包裹、板材稱重、組裝和焊接過程中,所有工位都應配備煙塵收集裝置,并根據煙塵的特性采用符合設計規范的抽吸方式,并保持適當的抽吸壓力,并且應連接廢氣處理設施,以確保站處于局部負壓環境中。
(10) 酸洗、洗板、浸漬、充酸和電池清洗等工藝應配備自動廢液收集系統,通過廢水管道將廢液送往相應的處理裝置進行處理。
(十一)新建、改建、擴建項目,板材的包裝和稱重過程必須采用機械化的板材包裝和稱重設備。
(十二)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的焊接工藝必須使用自動焊機或自動鑄造焊機等自動化生產設備。
(十三)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的電池清洗過程必須使用自動清洗機。
五、環境保護
組織開展鉛酸蓄電池企業環保核查,重點核查以下內容:依法落實建設項目(含新建、改擴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審批以及環保設施“三同時”竣工驗收制度;嚴格執行排污申報、排污繳費和排污許可證制度;主要污染物排放符合總量控制指標要求;主要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并通過評估和驗收。
六、 生產中的職業健康與安全
(1) 項目應符合《職業病防治法》、《安全生產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要求,具備相應的職業病危害防治和安全生產條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
(2) 新建、改建、擴建項目應當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和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經批準后方可開工建設;職業病防治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同時使用;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應在試運行后12個月內進行評價;
職業病防治設施經驗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產和使用。
(3) 生產和工作環境必須符合《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 1)和《鉛作業安全衛生規程》(GB 13746)的要求。
(四) 企業應當建立有效的職業健康管理體系,由專人負責職業危害因素的日常監測,定期對工作場所的職業危害因素進行檢測和評價,確保員工的職業健康。應設置專用更衣室、淋浴間、洗衣房等輔助用房,現場施工和生產設備應符合職業病防治的相關要求。員工的生活區應與生產區嚴格分開,并加強管理。禁止穿著工作服離開生產區域。如果員工休息室位于廠區內,則禁止員工家屬、子女等非生產人員居住;應敦促員工在下班前洗手和洗澡。應為員工提供有效的個人防護設備。員工離開生產區域前,應將手套、口罩、工作服、帽子等帶回統一處理,不得帶出生產區域;統一清潔每班使用的工作服。
(5) 鉛冶煉、鑄板及鉛件、鉛粉制造、刷板(耳)、組裝焊接、廢板處理等造成嚴重職業危害的作業,應當設置警示標志和中文警示說明;應安裝集中通風系統,其通風能力應滿足稀釋鉛煙和鉛塵的需要。通風系統的進氣口應位于室外空氣清潔的地方,而不是車間內。禁止使用工業電風扇代替集中通風系統或進行冷卻。
(六)企業應當依法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如實告知勞動者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待遇和參加工傷保險等情況,并在勞動合同中載明;應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并按照《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23號)和相關標準,在上崗前、上崗中和上崗后組織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普通員工應至少每年進行一次體檢;
對于從事造成嚴重職業危害的工作的員工,應采取措施防止鉛污染,并至少每六個月進行一次血鉛檢測。被診斷為血鉛超標者應按照《職業性慢性鉛中診斷標準》(GBZ 37)進行治療。
(七)企業應通過GB/T 28001(OHSAS 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七、節能與循環利用
(a) 企業的生產設備、工藝能耗和產品應符合國家各項節能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要求。
(二) 鉛酸蓄電池生產企業應積極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通過銷售渠道建立廢舊鉛蓄電池回收制度,或委托持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回收鉛企業等相關單位對廢舊鉛蓄電池進行有效回收。企業不得采購再生鉛企業生產的不符合環保要求的產品作為原材料。鼓勵鉛蓄電池生產企業利用銷售渠道建立廢舊鉛蓄電池回收機制,與符合相關產業政策要求的再生鉛企業共同建立廢舊鉛電池回收體系。
八、監督管理
(a) 新建、改建、擴建鉛酸蓄電池和含鉛零部件生產項目,應當符合本準入條件的要求,并按照本準入條件規定對項目投資管理、土地供應、節能評價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程序進行審查,并辦理相關審批手續。未通過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的,不得開工建設;未經環境影響評價批準的在建項目或未經環保“三同時”驗收的項目(建設項目的環保設施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將停止建設和生產。
(2) 地方人民政府和工業、信息化、環保等主管部門應當統一規劃當地鉛蓄電池和含鉛部件的生產,嚴格控制新項目,使其符合資源、能源、,當地的生態環境和土地利用;對現有鉛酸蓄電池企業,不得在其衛生防護距離內規劃建設居民區、醫院、學校、食品加工企業等環境敏感項目;要引導現有企業積極實施兼并重組,有效整合現有產能,著力提高產業集中度,加大先進適用的清潔生產技術應用力度,提高產品質量,改善環境污染。
(3) 環境保護部牽頭組織開展鉛蓄電池企業環保核查工作,對核查后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進行公示。未列入環保法規清單的企業將不會通過鉛酸電池行業準入審查。造成污染物排放超標的,依法責令限期治理、停產。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依法責令關閉。
(4) 現有鉛酸電池及其含鉛部件生產企業應達到《電池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試行)》(發展改革委2006年第87號公告)規定的“清潔生產企業”水平,改擴建項目要達到“先進清潔生產企業”水平。
(五)投資管理部門不得備案(批準)不符合準入條件的鉛蓄電池及其含鉛部件的生產項目;國土資源部門不得辦理土地使用相關手續;金融機構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新信貸支持;
城鄉規劃建設、消防、衛生、質檢、安監等部門不予辦理相關手續。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將經審查符合準入條件的企業名單通知有關部門。
(六)搬遷項目應執行本準入條件下新建項目的有關規定。
(7) 生產商品極板的企業應當將極板銷售記錄報省級工業、信息化和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不得向不符合準入條件的企業銷售極板。
(八)所有鉛蓄電池及其含鉛零部件生產企業應當在準入條件公布后,對企業符合準入條件的情況進行自查,并將自查情況報省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核查。
(9) 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將根據這些準入條件做好相關管理工作。2012年6月2日,奧迪ag宣布對管理層進行全面結構調整,主要針對大眾中國、奧迪和商用車,中國業務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新高管的任命將于今年9月1日生效。
同日,大眾汽車監事會召開專題會議,批準了規劃措施,包括針對中國和商用車的兩次集團級調整以及部分品牌級調整。隨后,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martin winterkorn表示,公司正在為“2018戰略”造勢,因此調整基本結構是時候了。
“中國”更為重要,前卡車業務主管是新任首席執行官。
大眾汽車官方聲稱,在管理委員會重組后,中國的商業管理職能提升到了集團層面,這充分表明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2011財年,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銷售了約230萬輛汽車,按比例計算的營業利潤為26億歐元。
5月31日,《明鏡周刊》報道稱,大眾汽車中國首席執行官卡爾·托馬斯·諾依曼將離職,原因是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馬丁·溫特科恩對他的表現不滿意。大眾汽車官方此次證實,目前負責大眾商用車業務的管理委員會成員Jochem Jochem Heizmann將接替倪開明進入中國市場業務。
不過,公眾并未提及倪開明離職的具體原因和去向。
商用車高層改造
近年來,商用車業務已成為奧迪ag的第二支柱。其職能的進一步重組有利于推動曼恩、斯堪尼亞和大眾商用車品牌的整合,這也表明大眾商用車將作為商用車業務的一部分進行推廣。
9月1日,斯堪尼亞現任首席執行官Leif Austrin取代Jochem Jochem Heizmann成為該集團卡車業務的執行董事。來自三大商用車品牌的高管將組成一個團隊,協助Austrin加強品牌之間的合作。
品牌層次調整
除了集團層面的調動,此次高層改組還包括多個品牌層面的調整。
1.目前,集團執行成員、曼特魯克首席執行官Georg Pachta Reyhofen已將其職責擴展到:協調整個集團的發動機業務和曼特魯克的動力工程設計。
斯堪尼亞生產和物流主管Anders Nielsen將擔任曼卡巴士公司的首席執行官。
斯堪尼亞特許經營和工廠銷售業務負責人Martin Lundstedt將擔任斯堪尼亞新任首席執行官。
2.目前,斯柯達技術開發管理總監Eckhard Scholz將擔任大眾商用車管理委員會在漢諾威的發言人,負責技術研發。
大眾品牌車身開發總監Frank Welsch將接替朔爾茨,負責斯柯達品牌技術開發。
3.大眾商用車管理委員會發言人Wolfgang Schreiber將擔任賓利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以及布加迪總裁。
4.目前,賓利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布加迪總裁Wolfgang Dürheimer將調任奧迪英戈爾施塔特擔任研發總監,負責技術研發。
現任大眾集團和大眾品牌營銷總監Luca de Meo將接替Peter Schwarzenbauer擔任奧迪銷售總監。
大眾汽車集團采購業務部新產品采購主管Bernd Marten將接替Ulf Berkenhagen擔任奧迪采購總監。
(編輯/李燕郊)2012年6月2日,奧迪ag宣布對管理層進行全面結構調整,主要針對大眾中國、奧迪和商用車,中國業務的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新高管的任命將于今年9月1日生效。
同日,大眾汽車監事會召開專題會議,批準了規劃措施,包括針對中國和商用車的兩次集團級調整以及部分品牌級調整。隨后,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martin winterkorn表示,公司正在為“2018戰略”造勢,因此調整基本結構是時候了。
“中國”更為重要,前卡車業務主管是新任首席執行官。
大眾汽車官方聲稱,在管理委員會重組后,中國的商業管理職能提升到了集團層面,這充分表明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2011財年,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銷售了約230萬輛汽車,按比例計算的營業利潤為26億歐元。
5月31日,《明鏡周刊》報道稱,大眾汽車中國首席執行官卡爾·托馬斯·諾依曼將離職,原因是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馬丁·溫特科恩對他的表現不滿意。大眾汽車官方此次證實,目前負責大眾商用車業務的管理委員會成員Jochem Jochem Heizmann將接替倪開明進入中國市場業務。
不過,公眾并未提及倪開明離職的具體原因和去向。
商用車高層改造
近年來,商用車業務已成為奧迪ag的第二支柱。其職能的進一步重組有利于推動曼恩、斯堪尼亞和大眾商用車品牌的整合,這也表明大眾商用車將作為商用車業務的一部分進行推廣。
9月1日,斯堪尼亞現任首席執行官Leif Austrin取代Jochem Jochem Heizmann成為該集團卡車業務的執行董事。來自三大商用車品牌的高管將組成一個團隊,協助Austrin加強品牌之間的合作。
品牌層次調整
除了集團層面的調動,此次高層改組還包括多個品牌層面的調整。
1.目前,集團執行成員、曼特魯克首席執行官Georg Pachta Reyhofen已將其職責擴展到:協調整個集團的發動機業務和曼特魯克的動力工程設計。
斯堪尼亞生產和物流主管Anders Nielsen將擔任曼卡巴士公司的首席執行官。
斯堪尼亞特許經營和工廠銷售業務負責人Martin Lundstedt將擔任斯堪尼亞新任首席執行官。
2.目前,斯柯達技術開發管理總監Eckhard Scholz將擔任大眾商用車管理委員會在漢諾威的發言人,負責技術研發。
大眾品牌車身開發總監Frank Welsch將接替朔爾茨,負責斯柯達品牌技術開發。
3.大眾商用車管理委員會發言人Wolfgang Schreiber將擔任賓利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以及布加迪總裁。
4.目前,賓利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布加迪總裁Wolfgang Dürheimer將調任奧迪英戈爾施塔特擔任研發總監,負責技術研發。
現任大眾集團和大眾品牌營銷總監Luca de Meo將接替Peter Schwarzenbauer擔任奧迪銷售總監。
大眾汽車集團采購業務部新產品采購主管Bernd Marten將接替Ulf Berkenhagen擔任奧迪采購總監。
(編輯/李燕郊)
標簽:
《鉛酸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出爐后,未來鉛蓄電池行業如何發展在2012上海鉛鋅峰會上,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鉛酸蓄電池分會秘書長徐紅女士表示,準入條件出爐后,
1900/1/1 0:00:00第一電動網訊”比亞迪e6電動出租車在被劇烈撞擊后燃燒起火,有人借此斷定電動汽車不安全,這是一種很偏激且不科學的說法,
1900/1/1 0:00:006月1日,作者從合肥包河區2012年重點建設項目集中開工儀式上了解到,合肥的新能源汽車將加速向前發展,因為全國唯一的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將落戶合肥,27款車型中的24款都將能在合肥研發。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通用汽車公司7日稱,今年夏天即將上市的2013款雪佛蘭沃藍達,在純電動狀態下的續駛里程從35英里提高至38公里。
1900/1/1 0:00:002012第三屆中國杭州節能和新能源公交客車創新大賽組織方案一、時間2012年7月15日19日。二、地點杭州地區公交線路。
1900/1/1 0:00:00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明確了七大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七大產業之一被單列出來,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重視可見一斑。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