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證券分析師馮勇日前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為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定下了基調。這一政策支持預計將使整個行業面臨爆發式增長。
今年是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關鍵一年。按照到2015年累計銷量50萬輛計算,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年銷量應超過12萬輛,初始年銷量應至少達到3萬至5萬輛。
馮勇說, “稀土永磁體、鋰電池和充電樁以及汽車制造等上游行業都有增長空間。我們估計,新能源汽車用磁性材料的比例超過40%,高端磁性材料也在向中國轉移。從中長期來看,國內新能源汽車所需的磁性材料將主要從國內制造商處購買。"
中信證券行業分析師王艷表示,隨著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新能源汽車磁性材料對質量的要求很高,這將推動高端磁性材料制造商進入新一輪的黃金發展。
鋰電池行業是新能源汽車行業中最有前景的行業。《發展規劃》明確了“汽車產業從純電動轉型的主要戰略方向”,這意味著鋰動力電池將長期主導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動力電池的發展方向。同時,規劃提出“普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我們認為鎳氫電池也有一定的市場空間。安信證券新能源分析師李明表示。
鋰電池產業涉及零部件、整體生產和上游原材料三大鏈條。元件鏈分為四部分:陽極材料、陰極材料、電解質和隔膜。上市公司眾多,核心技術和上游資源最終很可能會勝出。目前,除了隔膜、六氟磷酸鋰等一些技術壁壘較高的細分行業外,鋰電池及其核心原材料行業競爭激烈。隨著近年來鋰電池熱潮的興起,許多公司投入巨資,競爭進一步加劇。安信證券認為,未來只有具備高科技壁壘的細分行業(如隔膜、六氟磷酸鋰)才能享受到新能源汽車的盛宴。
從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技術來看,電池材料技術與國際技術仍有差距,動力汽車的電池隔膜僅為實驗室產品。國內對電池隔膜的需求占全球需求的33%,而國內企業不到10家,僅占全球市場份額的11%。”相關行業分析師指出。
(編輯/董海榮)廣發證券分析師馮勇日前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為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定下了基調。這一政策支持預計將使整個行業面臨爆發式增長。
今年是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關鍵一年。按照到2015年累計銷量50萬輛計算,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年銷量應超過12萬輛,初始年銷量應至少達到3萬至5萬輛。
馮勇說, “稀土永磁體、鋰電池和充電樁以及汽車制造等上游行業都有增長空間。我們估計,新能源汽車用磁性材料的比例超過40%,高端磁性材料也在向中國轉移。從中長期來看,國內新能源汽車所需的磁性材料將主要從國內制造商處購買。"
中信證券行業分析師王艷表示,隨著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新能源汽車磁性材料對質量的要求很高,這將推動高端磁性材料制造商進入新一輪的黃金發展。
鋰電池行業是世界上最有前途的……
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規劃》明確了“汽車產業從純電動轉型的主要戰略方向”,這意味著鋰動力電池將長期主導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動力電池的發展方向。同時,規劃提出“普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我們認為鎳氫電池也有一定的市場空間。安信證券新能源分析師李明表示。
鋰電池產業涉及零部件、整體生產和上游原材料三大鏈條。元件鏈分為四部分:陽極材料、陰極材料、電解質和隔膜。上市公司眾多,核心技術和上游資源最終很可能會勝出。目前,除了隔膜、六氟磷酸鋰等一些技術壁壘較高的細分行業外,鋰電池及其核心原材料行業競爭激烈。隨著近年來鋰電池熱潮的興起,許多公司投入巨資,競爭進一步加劇。安信證券認為,未來只有具備高科技壁壘的細分行業(如隔膜、六氟磷酸鋰)才能享受到新能源汽車的盛宴。
從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技術來看,電池材料技術與國際技術仍有差距,動力汽車的電池隔膜僅為實驗室產品。國內對電池隔膜的需求占全球需求的33%,而國內企業不到10家,僅占全球市場份額的11%。”相關行業分析師指出。
(編輯/董海榮)
標簽:
據外電報道,美國汽車電池制造巨頭江森自控JohnsonControlsInc近日與美國能源部簽訂了價值548萬美元的合同,以繼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鋰電池技術的發展。
1900/1/1 0:00:00據外電報道,一些歐洲汽車制造商正在對可再生能源進行直接投資,它們認為如果電動車電池充電與油耗最低的汽油車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大致相同,花費數十億美元發展電動汽車似乎變得毫無意義,
1900/1/1 0:00:00據日本新聞網5月6日消息稱,日本東京大學物性研究所和愛嬡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最近在愛嬡縣松山市山地梨發現了一個稀土礦床。
1900/1/1 0:00:00廣汽本田在北京車展上首發了將在明年量產的ConceptC概念車,廣汽本田總經理神子柴壽昭及執行副總經理姚一鳴介紹,未來會導入更多新產品,”希望實現廣汽本田第二次飛躍”。
1900/1/1 0:00:00同濟大學和同得福高科合作研制電動汽車驅動系統項目簽約儀式近日在浙江紹興市舉行,標志著濱海新城首個電動汽車新能源項目落戶。
1900/1/1 0:00:00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既要政府大力引導,但真正的推動力量,則是汽車企業。正如專家所言,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新能源汽車是否成功,最終還是市場說了算。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