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林程:未來兩年是國產電動汽車發展的窗口期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近日,北京理工學院電動汽車國家工程實驗室林成教授接受了本雜志的獨家采訪,并談到了電動汽車發展中的一些問題。林成教授認為,未來1-3年將是中國電動汽車發展的“窗口期”。如果不抓住這個“窗口期”,中國汽車工業將再次錯失進入國際領先行列的機會。未來兩年將是國產電動汽車發展的窗口期。

“臨界點”是窗戶關閉的標志。

林成指出,現在電動汽車產業還不成熟,這也是國家推動電動汽車產業示范運營的原因。示范操作有兩個目的:一方面,可以在示范操作中發現一些深層次的問題,為未來的發展提供參考;

另一方面,示范運營也可以促進產業發展,幫助企業消化研究成本,促進規模效應。

目前,電動汽車的成本仍然很高,主要是因為技術需要改進,比如電池的比容量和壽命,這些都是限制因素,因此很難通過大規模生產來控制成本。隨著電動汽車技術的逐漸成熟,生產規模上來后,汽車生產成本將大大降低。當跌幅達到“臨界點”——成本降低后,市場認可汽車價格,企業可以更大規模地量產電動汽車,然后整個行業將進入良性循環。在此之前,所有企業都在“賽跑”,看誰先到達“臨界點”。那些先到的人可以控制行業的發展,而那些晚到的人只能被其他人控制。

“臨界點”最明顯的標志是生產能力的提高。當生產能力達到一定數量時,它就會突破。林成認為,許多國際車企將在兩年內突破這一臨界點,日產和通用這樣的大公司實現年產能10萬輛不是問題。得益于全球采購體系,國際汽車企業可以將制造成本降低到很低的水平。同時,國際車企有很好的創新意識,前期會投入大量研發資金,以獲得技術優勢。與國際企業相比,國內車企大多目光短淺,更注重眼前利益,甚至甘當行業底層的“螞蟻”。在這場“比賽”中,國內車企自意識到自己的行動以來,已經落后了。如果目前的情況繼續下去,中國汽車工業將再次走上“以市場換技術”的無奈之路。

電動汽車應該從高端開始。

與一般概念不同,林成認為,電動汽車不應該定位為低端車,而應該從高端開始。林成認為,國家推動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意義不僅在于應對能源危機和環境危機,更重要的是,國家希望在電動汽車領域,中國可以實現“彎道超車”,一舉趕上國際汽車企業的發展,從而使中國的汽車工業真正做大做強。

中國的電動汽車應該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定位,這樣我們的產品才能脫穎而出。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對技術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不能滿足于只開發低端市場。這并不是說中國不會是一個低端市場,而是應該更多地關注高科技電動汽車的發展,因為只有高水平的行業才有資格參與國際競爭。

林成認為,在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中,最重要的是汽車集成技術。電動汽車并不是簡單地用電池和電機取代油箱和發動機,而是需要一個完整的車輛控制系統。只要掌握了整車集成技術,就相當于控制了產業鏈,零部件從哪里來也無所謂。林成在這里舉了中國高鐵的例子:盡管高鐵車體和底盤的許多關鍵部件都來自國外,但車輛集成技術是自主研發的,因此中國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電動汽車領域也是如此。如果你不能掌握車輛控制系統,中國企業在電池、電機等產品上會做得更好,產業鏈只能由外國企業控制。

用好“國家樣板”

對于目前中國電動汽車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林成將其歸結為一點:研發和產業。

經過多年的研發,科研機構開發的自動駕駛汽車平臺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但尚未在企業層面得到廣泛應用。然而,過度強調企業主導和市場化,導致許多企業盲目推出自己的汽車平臺,并不斷重復……

低水平和落后的研發工作。這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也讓中國電動汽車行業陷入了高級別汽車平臺無法實際測試、低級別產品泛濫的尷尬境地。

林成認為,中國的研發實力并不弱,缺少的是統一規劃。例如,國內純電動公交車平臺在這方面發展得很好。北京理工學院開發的純電動公交車平臺不僅應用于奧運會和世博會,還出口到歐盟等地區。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可廣泛推廣應用。不過,林成指出,汽車行業的做法是商用車領先,但乘用車是發展的重點。目前,中國電動乘用車領域相當混亂,車企不斷重復科研機構所做的工作,甚至一些車企的研發水平還停留在十年前。從長遠來看,當國際電動汽車公司進入中國時,國內汽車公司將沒有反擊的力量。

對于“研發與產業”這一難題的解決,林成認為應該用好“國家模式”。國際大型汽車公司經常在技術研發上投入數百億美元,但中國企業目前不具備實力,因此依靠自給自足是不現實的。盡管國家在這方面投入了巨額資金,但在全國大大小小的科研機構和汽車企業之間平分后,每個機構的收入都會很小,遠不如集中力量支持高水平汽車平臺的研發有效。林成認為,電動乘用車應充分學習純電動客車平臺的成功經驗,統一技術和標準,打造“國家技術平臺”,然后再轉讓給企業生產。集中全國力量解決最根本的技術問題,杜絕“研發和產業兩張皮”現象。

由第一電網主辦的“新能源汽車創新論壇”將于2012年4月25日(北京車展首日)在北京舉行首場活動。“新能源汽車創新論壇”是由第一電氣創建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決策者高端閉門會議。每期將匯集來自國內外、工業、學術和研究界的10多位演講者和40多位觀眾。本期的主題是“誰的‘時間窗口’”。歡迎業內人士參與并發表意見。

細節:http://www.d1ev.com/news-12088/

(編輯/李燕郊)近日,北京理工學院電動汽車國家工程實驗室林成教授接受了本雜志的獨家采訪,并談到了電動汽車發展中的一些問題。林成教授認為,未來1-3年將是中國電動汽車發展的“窗口期”。如果不抓住這個“窗口期”,中國汽車工業將再次錯失進入國際領先行列的機會。未來兩年將是國產電動汽車發展的窗口期。

“臨界點”是窗戶關閉的標志。

林成指出,現在電動汽車產業還不成熟,這也是國家推動電動汽車產業示范運營的原因。示范操作有兩個目的:一方面,可以在示范操作中發現一些深層次的問題,為未來的發展提供參考;

另一方面,示范運營也可以促進產業發展,幫助企業消化研究成本,促進規模效應。

目前,電動汽車的成本仍然很高,主要是因為技術需要改進,比如電池的比容量和壽命,這些都是限制因素,因此很難通過大規模生產來控制成本。隨著電動汽車技術的逐漸成熟,生產規模上來后,汽車生產成本將大大降低。當跌幅達到“臨界點”——成本降低后,市場認可汽車價格,企業可以更大規模地量產電動汽車,然后整個行業將進入良性循環。在此之前,所有企業都在“賽跑”,看誰先到達“臨界點”。那些先到的人可以控制行業的發展,而那些晚到的人只能被其他人控制。

“臨界點”最明顯的標志是生產能力的提高。當生產能力達到一定數量時,它就會突破。林成認為,許多國際車企將在兩年內突破這一臨界點,日產和通用這樣的大公司實現年產能10萬輛不是問題。得益于全球采購體系,國際汽車企業可以將制造成本降低到很低的水平。同時,國際車企有很好的創新意識,前期會投入大量研發資金,以獲得技術優勢。與國際企業相比,國內車企大多目光短淺,更注重眼前利益,甚至甘當行業底層的“螞蟻”。在這場“比賽”中,國內車企自意識到自己的行動以來,已經落后了。如果目前的情況繼續下去,中國汽車工業將再次走上“以市場換技術”的無奈之路。

電動汽車應該從高端開始。

與一般概念不同,林成認為,電動汽車不應該定位為低端車,而應該從高端開始。林成認為,國家推動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意義不僅在于應對能源危機和環境危機,更重要的是,國家希望在電動汽車領域,中國可以實現“彎道超車”,一舉趕上國際汽車企業的發展,從而使中國的汽車工業真正做大做強。

中國的電動汽車應該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定位,這樣我們的產品才能脫穎而出。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對技術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不能滿足于只開發低端市場。這并不是說中國不會是一個低端市場,而是應該更多地關注高科技電動汽車的發展,因為只有高水平的行業才有資格參與國際競爭。

林成認為,在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中,最重要的是汽車集成技術。電動汽車并不是簡單地用電池和電機取代油箱和發動機,而是需要一個完整的車輛控制系統。只要掌握了整車集成技術,就相當于控制了產業鏈,零部件從哪里來也無所謂。林成在這里舉了中國高鐵的例子:盡管高鐵車體和底盤的許多關鍵部件都來自國外,但車輛集成技術是自主研發的,因此中國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電動汽車領域也是如此。如果你不能掌握車輛控制系統,中國企業在電池、電機等產品上會做得更好,產業鏈只能由外國企業控制。

用好“國家樣板”

對于目前中國電動汽車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林成將其歸結為一點:研發和產業。

經過多年的研發,科研機構開發的自動駕駛汽車平臺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但尚未在企業層面得到廣泛應用。然而,過度強調企業主導和市場化,導致許多企業盲目推出自己的汽車平臺,并不斷重復……

低水平和落后的研發工作。這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也讓中國電動汽車行業陷入了高級別汽車平臺無法實際測試、低級別產品泛濫的尷尬境地。

林成認為,中國的研發實力并不弱,缺少的是統一規劃。例如,國內純電動公交車平臺在這方面發展得很好。北京理工學院開發的純電動公交車平臺不僅應用于奧運會和世博會,還出口到歐盟等地區。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可廣泛推廣應用。不過,林成指出,汽車行業的做法是商用車領先,但乘用車是發展的重點。目前,中國電動乘用車領域相當混亂,車企不斷重復科研機構所做的工作,甚至一些車企的研發水平還停留在十年前。從長遠來看,當國際電動汽車公司進入中國時,國內汽車公司將沒有反擊的力量。

對于“研發與產業”這一難題的解決,林成認為應該用好“國家模式”。國際大型汽車公司經常在技術研發上投入數百億美元,但中國企業目前不具備實力,因此依靠自給自足是不現實的。盡管國家在這方面投入了巨額資金,但在全國大大小小的科研機構和汽車企業之間平分后,每個機構的收入都會很小,遠不如集中力量支持高水平汽車平臺的研發有效。林成認為,電動乘用車應充分學習純電動客車平臺的成功經驗,統一技術和標準,打造“國家技術平臺”,然后再轉讓給企業生產。集中全國力量解決最根本的技術問題,杜絕“研發和產業兩張皮”現象。

由第一電網主辦的“新能源汽車創新論壇”將于2012年4月25日(北京車展首日)在北京舉行首場活動。“新能源汽車創新論壇”是由第一電氣創建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決策者高端閉門會議。每期將匯集來自國內外、工業、學術和研究界的10多位演講者和40多位觀眾。本期的主題是“誰的‘時間窗口’”。歡迎業內人士參與并發表意見。

細節:http://www.d1ev.com/news-12088/

(編輯/李燕郊)

標簽:北京發現日產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新加坡公司欲在中國合作打造電動汽車城

新加坡力和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中國河北尚宏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及美國美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近日簽署了一項合作意向書,計劃投資9億美元,在中國河北省衡水市投資打造電動汽車城,

1900/1/1 0:00:00
豐田引入寶馬柴油引擎 挑戰大眾歐洲市場

據外電報道,德國大眾去年的汽車銷量超越豐田,為奪回歐洲市場份額,豐田今年在歐洲推出其首款混合動力微型車雅力士Yaris混合動力車和GT86轎跑。

1900/1/1 0:00:00
2012CIAPE中國新能源汽車展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辦

4月12日,2012CIAPE中國新能源汽車展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四川大廈隆重召開。

1900/1/1 0:00:00
本田獻上“中國計”以混合動力決勝未來

2011年,本田在華銷量則出現了45的下滑,這也是本田進入中國13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最近兩三年來,相對于中國汽車市場的迅速發展,本田的步伐略顯遲緩。

1900/1/1 0:00:00
純電動熱已全面降溫 混合動力時代來臨?

”在不遠的將來,中國一定會成為全球最大的混合動力汽車市場。”雖然我也一直認為混合動力是繞不開的發展階段,但是本田執行董事兼中國本部長倉石誠司的此番話還是有點出乎我的意料。

1900/1/1 0:00:00
通用澄清技術中心爆炸案與A123電池本身無關

當地時間2012年4月12日,美國通用汽車發表官方聲明稱,4月11日其沃倫市技術中心的爆炸事故并非由A123公司提供的電池導致,而是電池中氣體外泄被引燃,電池本身并未爆炸,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