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通過了醞釀多年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88輛新能源汽車在北京車展上的集中展示,讓許多參觀者感受到了綠色出行的未來和國內外車企的技術進步。
一方面,許多汽車制造商正在爭先恐后地生產;
另一方面,消費者冷眼旁觀。新能源汽車在車展上總是受到歡迎,但在車展后卻不斷受到市場的冷落。
面向2015年和2020年中國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分別達到50萬輛和500萬輛的規劃目標。樂觀主義者認為這是可以實現的,而悲觀主義者則開玩笑說,如果你把計劃中的數字去掉一個零,可能還有希望完成。吉利董事長李書福甚至直言不諱地說,“在新能源彎道超車是一種恍惚。”
然而,許多國內汽車制造商仍然不遺余力地開發新能源汽車。在此之前,國內不少車企已經開始謹慎布局。上海大眾“天悅”、一汽大眾“開利”、東風日產“啟辰”等合資自主品牌均將純電動汽車列入規劃日程。比亞迪、長安、榮威等自主品牌的純電動汽車已提前投入實際運營。
然而,不可避免的事實是,在技術和政策的雙重利好下,新能源汽車市場依然冷清。4月,中國汽車協會首次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銷數據。2012年前三個月,全國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產量為8626輛,銷量為10202輛。在同期近480萬輛汽車的產銷中,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比重僅占0.2%左右。
與此相對應的是,盡管年初有49輛新能源汽車被列入免稅名單,但其中超過一半的汽車僅處于研發和示范運營階段。制造商普遍認為這種汽車不容易銷售。
新能源汽車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是政策問題、技術問題、安全問題、配套設施不足、價格高和無序發展。
此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并不是簡單地在現有車型的基礎上改變動力系統,而是必須重新開發和設計。
將于今年下半年上市的榮威E50純電動汽車已經積累了很多。同時亮相北京車展的榮威550和榮威750混合動力車,也被市場公認為最“可靠”的自動駕駛混合動力車型。這兩款車都是由成熟的量產車開發而來,其中榮威550混合動力搭載1.5VCT發動機,并采用了自主研發的新型混合動力系統。據悉,該產品百公里綜合油耗僅為2.5升,符合國五排放標準。
此外,比亞迪和戴姆勒創立的騰勢品牌也出現在了北京車展上。巨大的白色動感緞帶和藍色的DENZA標志使展臺引人注目。其概念車采用永磁同步電機驅動,額定功率110千瓦,最大功率160千瓦,最高時速160公里。四驅車型增加了另一個輔助電機,其最大功率可達40千瓦。據了解,騰勢的首款電動汽車也將于明年上市。
從技術上講,一些國產自主品牌完全有能力生產新能源汽車,但營銷非常打動消費者,許多車型只是停留在車展的展臺上,以保持其完美的形象。
眾所周知,豐田普銳斯是豐田在世界上最暢銷的混合動力汽車。今年2月,它在美國的月銷量超過2萬輛,成為美國市場上最暢銷的混合動力汽車。然而,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其銷量一直持平,每月僅售出300輛。
與美國市場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給予的豐厚補貼相比,在中國,按照普通節能汽車的補貼標準,國產普銳斯只能獲得數千元的補貼。這也是很多海外混動車型在國內市場遇到的尷尬。
在沒有高額補貼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的高昂價格不僅使節油和環保變得毫無意義,而且使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是否可靠、使用成本是否更高以及配套服務是否到位感到不確定,這與傳統汽車工業100多年的歷史相比是如此。
說白了,誰愿意花更多的錢為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鋪路?消費者不……
而汽車公司則會三思而后行。國務院日前通過了醞釀多年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88輛新能源汽車在北京車展上的集中展示,讓許多參觀者感受到了綠色出行的未來和國內外車企的技術進步。
一方面,許多汽車制造商正在爭先恐后地生產;
另一方面,消費者冷眼旁觀。新能源汽車在車展上總是受到歡迎,但在車展后卻不斷受到市場的冷落。
面向2015年和2020年中國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分別達到50萬輛和500萬輛的規劃目標。樂觀主義者認為這是可以實現的,而悲觀主義者則開玩笑說,如果你把計劃中的數字去掉一個零,可能還有希望完成。吉利董事長李書福甚至直言不諱地說,“在新能源彎道超車是一種恍惚。”
然而,許多國內汽車制造商仍然不遺余力地開發新能源汽車。在此之前,國內不少車企已經開始謹慎布局。上海大眾“天悅”、一汽大眾“開利”、東風日產“啟辰”等合資自主品牌均將純電動汽車列入規劃日程。比亞迪、長安、榮威等自主品牌的純電動汽車已提前投入實際運營。
然而,不可避免的事實是,在技術和政策的雙重利好下,新能源汽車市場依然冷清。4月,中國汽車協會首次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銷數據。2012年前三個月,全國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產量為8626輛,銷量為10202輛。在同期近480萬輛汽車的產銷中,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比重僅占0.2%左右。
與此相對應的是,盡管年初有49輛新能源汽車被列入免稅名單,但其中超過一半的汽車僅處于研發和示范運營階段。制造商普遍認為這種汽車不容易銷售。
新能源汽車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是政策問題、技術問題、安全問題、配套設施不足、價格高和無序發展。
此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并不是簡單地在現有車型的基礎上改變動力系統,而是必須重新開發和設計。
將于今年下半年上市的榮威E50純電動汽車已經積累了很多。同時亮相北京車展的榮威550和榮威750混合動力車,也被市場公認為最“可靠”的自動駕駛混合動力車型。這兩款車都是由成熟的量產車開發而來,其中榮威550混合動力搭載1.5VCT發動機,并采用了自主研發的新型混合動力系統。據悉,該產品百公里綜合油耗僅為2.5升,符合國五排放標準。
此外,比亞迪和戴姆勒創立的騰勢品牌也出現在了北京車展上。巨大的白色動感緞帶和藍色的DENZA標志使展臺引人注目。其概念車采用永磁同步電機驅動,額定功率110千瓦,最大功率160千瓦,最高時速160公里。四驅車型增加了另一個輔助電機,其最大功率可達40千瓦。據了解,騰勢的首款電動汽車也將于明年上市。
從技術上講,一些國產自主品牌完全有能力生產新能源汽車,但營銷非常打動消費者,許多車型只是停留在車展的展臺上,以保持其完美的形象。
眾所周知,豐田普銳斯是豐田在世界上最暢銷的混合動力汽車。今年2月,它在美國的月銷量超過2萬輛,成為美國市場上最暢銷的混合動力汽車。然而,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其銷量一直持平,每月僅售出300輛。
與美國市場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給予的豐厚補貼相比,在中國,按照普通節能汽車的補貼標準,國產普銳斯只能獲得數千元的補貼。這也是很多海外混動車型在國內市場遇到的尷尬。
在沒有高額補貼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的高昂價格不僅使節油和環保變得毫無意義,而且使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是否可靠、使用成本是否更高以及配套服務是否到位感到不確定,這與傳統汽車工業100多年的歷史相比是如此。
說白了,誰愿意花更多的錢為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鋪路?消費者不愿意,汽車公司也會三思而后行。
電動汽車產業驅動綠色未來ElectricVehicleIndustryDrivesGreenFuture第三屆中國國際電動汽車產業高峰論壇暨展會3rdChi
1900/1/1 0:00:00雖然來自14個國家和地區的汽車公司為4月23日拉開帷幕的2012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帶來數量多達88輛的新能源汽車,但觀眾視線仍然更多集中在超豪華車型或漂亮車模身上。
1900/1/1 0:00:00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TDK、昭和電工擬在中國建廠,合資生產電力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發動機所需的稀土合金。雖然日美歐已就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問題向WTO提起訴訟,但是雙方的爭議預計將長期化。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由克羅地亞國里馬克制造的Conceptone,近期將以98萬美元的價格繼續出售。該款車只預售88輛。
1900/1/1 0:00:00今年70歲的郭大明,是四川宜賓市電業局的退休工程師。經過5年的研制,郭大明共發明出了三代”太陽能電動車”,目前第四代也已經在研制中,預計半個多月后,即可研制成功。
1900/1/1 0:00:00國內新能源汽車業正陷入冷熱不均的兩難境地。冷的是市場和技術突破能力,熱的是政策扶持和投資。4月,杭州眾泰純電動出租車當街自燃,使得目前純電動汽車核心零部件技術缺陷暴露無遺。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