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上午,筆者采訪了中國科學院大連物理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儲能電池領域權威專家張華敏。3月5日,張華敏剛剛結束在日本的考察返回北京。他當時很忙。當我們在早上8點30分見到他時,他告訴我們他將在10點參加一次專家評審會議。在短短的一個小時內,聽張華敏講述了國內外儲能產業的發展情況,我們受益匪淺。關于中國儲能產業的未來,張華敏表示:我認為中國儲能行業將在五到十年內經歷爆炸式增長。
張華敏表示:目前儲能受到電池技術瓶頸的限制,無法支撐其產業發展。只有電池技術取得突破,成本下降,儲能才能贏得發展。首先是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從日本動力電池的發展可以看出,日本目前正在開發創新電池。日本人認為,真正的電動汽車電池的能量密度應該達到當前電池的5到7倍,當前鋰電池的能量強度約為100wh/kg。根據這個計算,真正適合電動汽車的理想電池的能量密度應該是500-700wh/kg。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已經組織了30多家日本公司在產學研方面進行研發。其目標是使電動汽車具有與傳統燃油汽車相同的充電一次和加油一次的效果,這是日本人眼中電動汽車的真正概念。事實上,這也是電動汽車的理想狀態。目前,電動汽車受到電池技術的限制,這只能說是一種過渡。從這個角度來看,電動汽車儲能電池的技術還有待發展。
另一個是新能源存儲的方向。我認為這一領域最大的儲能市場首先是中國。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迅速,對能源的迫切需求要求新能源的使用達到規模化。然而,目前發展的瓶頸是電池技術。新能源發電的儲能應用對儲能電池的技術要求很高,目前的電池技術大多難以達到其技術指標。
同時,張華敏向筆者講述了他與日本NGK、加拿大VRB等知名儲能企業接觸的一些故事,本文不再贅述。從張華敏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他對中國儲能技術的發展充滿信心。作為中國儲能網絡的一員,我們也對此感到非常高興。張華敏,現任大連融科儲能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液流儲能電池工程化和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
(編輯/李嬌)3月6日上午,筆者采訪了中國科學院大連物理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儲能電池領域權威專家張華敏。3月5日,張華敏剛剛結束在日本的考察返回北京。他當時很忙。當我們在早上8點30分見到他時,他告訴我們他將在10點參加一次專家評審會議。在短短的一個小時內,聽張華敏講述了國內外儲能產業的發展情況,我們受益匪淺。關于中國儲能產業的未來,張華敏表示:我認為中國儲能行業將在五到十年內經歷爆炸式增長。
張華敏表示:目前儲能受到電池技術瓶頸的限制,無法支撐其產業發展。只有電池技術取得突破,成本下降,儲能才能贏得發展。首先是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從日本動力電池的發展可以看出,日本目前正在開發創新電池。日本人認為,真正的電動汽車電池的能量密度應該達到當前電池的5到7倍,當前鋰電池的能量強度大約為100wh/kg。根據這個計算,能量den……
真正適合電動汽車的理想電池的ty應該是500-700wh/kg。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已經組織了30多家日本公司在產學研方面進行研發。其目標是使電動汽車具有與傳統燃油汽車相同的充電一次和加油一次的效果,這是日本人眼中電動汽車的真正概念。事實上,這也是電動汽車的理想狀態。目前,電動汽車受到電池技術的限制,這只能說是一種過渡。從這個角度來看,電動汽車儲能電池的技術還有待發展。
另一個是新能源存儲的方向。我認為這一領域最大的儲能市場首先是中國。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迅速,對能源的迫切需求要求新能源的使用達到規模化。然而,目前發展的瓶頸是電池技術。新能源發電的儲能應用對儲能電池的技術要求很高,目前的電池技術大多難以達到其技術指標。
同時,張華敏向筆者講述了他與日本NGK、加拿大VRB等知名儲能企業接觸的一些故事,本文不再贅述。從張華敏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他對中國儲能技術的發展充滿信心。作為中國儲能網絡的一員,我們也對此感到非常高興。張華敏,現任大連融科儲能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液流儲能電池工程化和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
(編輯/李嬌)
標簽:
對汽車行業人士來說,新能源汽車的問題始終是重點所在。工信部部長苗圩上周末對媒體表示,遲遲未能出臺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規劃已上報國務院,并有望今年上半年公布。
1900/1/1 0:00:00在此次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江淮汽車集團董事長左延安帶來的首個建議便是建議購置新能源車輛可以享受更多的優惠。
1900/1/1 0:00:00作者3月6日上午在北京采訪了中國科學院大連物理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儲能電池領域權威專家張華民。
1900/1/1 0:00:00上周,本田宣布,將在全球召回部分06款和07款思域混合動力車型,共約52萬輛,主要故障隱患在于電線短路導致發動機可能意外熄火。此次召回暫不涉及中國市場。
1900/1/1 0:00:00近日,從國外媒體了解到,
1900/1/1 0:00:00昨日6日上午,全國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來到致公黨和海外列席代表的聯組會議,介紹十二五規劃編制的情況。他表示,十二五規劃是經過廣泛、民主的討論形成,有很強的指導性。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