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錢”之路;
●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草案表示,政府將在未來10年投資1000億元,建設新能源汽車行業鏈。
● 從2011年到2015年,國家電網計劃建設4000個電動汽車充電站,到2020年,電動汽車充電點將達到1萬個。到今年年底,充電站主要設備總投資規模將達到3億元,未來五年將達到140億元,2016年至2020年將再達到180億元,到2020年,充電站主設備總投資將達到320億元。
● 國內汽車公司已經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的投資計劃,規模從數十億到數百億不等。
● 地方政府新能源產業基地投資規模不低于10億元。
有多少資金將流向新能源汽車?
11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環境保護部編制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環保規劃》)已獲國務院批準,財政和其他政策支持仍在研究中。據環保部副部長吳曉慶介紹,“十二五”期間,中國環保投資需求將比過去五年翻一番以上,超過3萬億元。
環境保護規劃作為一項框架性規劃,是“十二五”期間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之一。筆者獲悉,隨著這一框架規劃的批準,期待已久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將于近日正式發布。根據曝光的規劃草案,政府將在未來10年投資1000億元,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政策性投資往往只是一個數字,這將激發地方政府、企業和資本市場的更多資金。國家證券汽車分析師曹禾認為,“在如此龐大的計劃下,未來5-10年新能源汽車的產業投資規模可能達到數千億元。”
新能源汽車的未來是什么?這仍然是一個復雜的命題,沒有答案。但現在,隨著已經或即將出臺的相關政策,數千億或更多的資金已經開始獲得勢頭。也許在新能源汽車實現產業化之前,可以先計算一下這個行業的“錢”的方式。
電網開度
對于新能源汽車,尤其是被視為重點發展方向的電動汽車來說,充電站等基礎設施的缺乏一直備受詬病。然而,由于投資規模大,收入模式不確定,基礎設施相關公司一直謹慎地持有資金。然而,目前,他們不再猶豫。未來五年,我國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規模將超過100億元,以國家電網為代表的能源企業將主導這一巨額投資。
11月25日,國家電網公司推進電動汽車充電站建設的計劃曝光。根據這一計劃,國家電網公司計劃在27家有業務區的省級公司全面推進電動汽車充電站建設。2011年至2015年,國家電網規劃的電動汽車充電站規模將達到4000個,到2020年,電動汽車充電點數量將達到10000個。
其中,涉及的資金數額巨大。到今年年底,充電站主要設備總投資規模將達到3億元,未來五年將達到140億元,2016年至2020年將再達到180億元,到2020年,充電站主設備總投資將達到320億元。
這只是國家電網一家公司的投資計劃。充電和更換電池所需的基礎設施是電動汽車發展的先決條件。看到未來充電站建設帶來的市場機遇,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海油等能源公司已正式宣布進軍電動汽車基礎設施領域。一些業內專家預測,它仍處于初級階段。鑒于loc的高度熱情……
政府和企業,基礎設施投資的總體規模可能接近1000億元。
國家電網公司決定開閘泄洪的背后,與政策的“發力”有關。11月1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公布了《電動汽車導電充電連接裝置》等三系列推薦性國家標準,向社會征求意見,這意味著電動汽車的充電接口有望統一。
此前,中國沒有統一的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標準。主導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的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采用了各自的標準,地方政府也發布了不同的充電站地方標準,而且各地建設的充電站接口也不統一。
“電動汽車導電充電連接裝置”將改變這種情況。據工信部相關人士透露,未來,國家能源局將主要負責充電設施的布局、選址和建設規模,工業和信息化部將主要負責統一充電設備標準和充電接口標準,以改變過去的混亂局面。
同時,環保規劃中提到,節能環保企業未來有望獲得更多稅收優惠。更有業內專家認為,在相關政策的鼓勵下,一旦充電設備和充電結構有了統一的標準,充電站的普及和推廣將會加快。
千億計劃即將出臺。
另一項可能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更大規模投資的政策是《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該規劃草案顯示,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和市場規模應達到世界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等)保有量達到500萬輛;以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為代表的節能汽車銷量已達到世界第一,年產銷1500萬輛。
在這樣一個目標指數下,上述草案建議中央政府在2011年至2020年的十年內投資1000億元。其中,500億元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推動公共平臺等聯合發展機制;300億元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示范推廣;
200億元將用于推廣以混合動力汽車為重點的節能汽車。
草案還建議,未來10年,政府將在稅收政策上對節能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給予很大優惠。例如,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普通混合動力汽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和消費稅。列入“國家重點扶持高新技術領域”的整車企業和關鍵零部件企業,享受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在如此強大的政策預期下,國內車企已經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的投資計劃,規模從數十億到數百億不等。地方政府新能源產業基地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投資規模不低于10億元。
此外,參與制定上述規劃的相關業內人士證實,最終版本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刪除了中國必須持有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合資公司的內容。此前的規劃草案中,為避免傳統汽車領域關鍵技術空心化的老路,規定“汽車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輛控制系統等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的新合資企業,應當具備自主研究能力和知識產權。”
這樣一來,政策一方面增加了跨國公司對中國技術轉讓的吸引力,同時也可能增加跨國公司在中國對新能源汽車的投資。汽車分析師賈新光認為,在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的“引力”下,未來也會有更多跨國資本流向中國。
行業外資本增長勢頭強勁
在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電動汽車在中國越來越受追捧的同時,不僅行業內的整車及零部件企業轉向新能源投資,越來越多的外資,尤其是資本市場也瞄準了這一領域。
清華大學汽車系教授陳全石透露,在過去兩年里,他清楚地感受到了外界對電動汽車的熱情。不時有一些想投資國內電動汽車領域的外地人找到他,希望引進合適的投資標的。這些人包括私募股權基金、風險投資基金和財力雄厚的房地產開發商。
曹赫還透露,近兩年,經常有行業外人士向他咨詢新能源,尤其是電動汽車投資。“這些門外漢不擔心資金和項目。今年早些時候發布電動汽車的深圳陸地方舟公司首席執行官劉楚瑞透露,他的公司之前已經吸引了第一批投資資金,目前正在進行第二輪融資。
多家與地方政府洽談新能源汽車項目的企業也透露:“所有與我們聯系過的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視新能源汽車項目。一方面,新能源是國家鼓勵的方向,另一方面,投資規模相對較大的汽車產業已成為地方政府的支柱產業。將兩者結合起來,地方政府不僅承諾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給予優惠nd和稅收,但甚至承諾幫助匹配風險投資基金。"
事實上,有多少資金將流向新能源汽車,目前還無法完全統計。從各方反應來看,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的投資潮將是一波又一波。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政策力度大,各方反應積極,但到目前為止,新能源汽車只能被視為一個不確定的行業,需要突破的技術難點很多。正是因為如此,這些投資者中有些人可能會抓住機會,有些人可能成為“炮灰”。(編輯/李燕郊)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錢”之路;
●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草案表示,政府將在未來10年投資1000億元,建設新能源汽車行業鏈。
● 從2011年到2015年,國家電網計劃建設4000個電動汽車充電站,到2020年,電動汽車充電點將達到1萬個。到今年年底,充電站主要設備總投資規模將達到3億元,未來五年將達到140億元,2016年至2020年將再達到180億元,到2020年,充電站主設備總投資將達到320億元。
● 國內汽車公司已經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的投資計劃,規模從數十億到數百億不等。
● 地方政府新能源產業基地投資規模不低于10億元。
有多少資金將流向新能源汽車?
11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環境保護部編制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環保規劃》)已獲國務院批準,財政和其他政策支持仍在研究中。據環保部副部長吳曉慶介紹,“十二五”期間,中國環保投資需求將比過去五年翻一番以上,超過3萬億元。
環境保護規劃作為一項框架性規劃,是“十二五”期間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之一。筆者獲悉,隨著這一框架規劃的批準,期待已久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將于近日正式發布。根據曝光的規劃草案,政府將在未來10年投資1000億元,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政策性投資往往只是一個數字,這將激發地方政府、企業和資本市場的更多資金。國家證券汽車分析師曹禾認為,“在如此龐大的計劃下,未來5-10年新能源汽車的產業投資規模可能達到數千億元。”
新能源汽車的未來是什么?這仍然是一個復雜的命題,沒有答案。但現在,隨著已經或即將出臺的相關政策,數千億或更多的資金已經開始獲得勢頭。也許在新能源汽車實現產業化之前,可以先計算一下這個行業的“錢”的方式。
電網開度
對于新能源汽車,尤其是被視為重點發展方向的電動汽車來說,充電站等基礎設施的缺乏一直備受詬病。然而,由于投資規模大,收入模式不確定,基礎設施相關公司一直謹慎地持有資金。然而,目前,他們不再猶豫。未來五年,我國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規模將超過100億元,以國家電網為代表的能源企業將主導這一巨額投資。
11月25日,國家電網公司推進電動汽車充電站建設的計劃曝光。根據這一計劃,國家電網公司計劃在27家有業務區的省級公司全面推進電動汽車充電站建設。2011年至2015年,國家電網規劃的電動汽車充電站規模將達到4000個,到2020年,電動汽車充電點數量將達到10000個。
其中,涉及的資金數額巨大。到今年年底,充電站主要設備總投資規模將達到3億元,未來五年將達到140億元,2016年至2020年將再達到180億元,到2020年,充電站主設備總投資將達到320億元。
這只是國家電網一家公司的投資計劃。充電和更換電池所需的基礎設施是電動汽車發展的先決條件。看到未來充電站建設帶來的市場機遇,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海油等能源公司已正式宣布進軍電動汽車基礎設施領域。一些業內專家預測,它仍處于初級階段。鑒于loc的高度熱情……
政府和企業,基礎設施投資的總體規模可能接近1000億元。
國家電網公司決定開閘泄洪的背后,與政策的“發力”有關。11月1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公布了《電動汽車導電充電連接裝置》等三系列推薦性國家標準,向社會征求意見,這意味著電動汽車的充電接口有望統一。
此前,中國沒有統一的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標準。主導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的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采用了各自的標準,地方政府也發布了不同的充電站地方標準,而且各地建設的充電站接口也不統一。
“電動汽車導電充電連接裝置”將改變這種情況。據工信部相關人士透露,未來,國家能源局將主要負責充電設施的布局、選址和建設規模,工業和信息化部將主要負責統一充電設備標準和充電接口標準,以改變過去的混亂局面。
同時,環保規劃中提到,節能環保企業未來有望獲得更多稅收優惠。更有業內專家認為,在相關政策的鼓勵下,一旦充電設備和充電結構有了統一的標準,充電站的普及和推廣將會加快。
千億計劃即將出臺。
另一項可能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更大規模投資的政策是《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該規劃草案顯示,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和市場規模應達到世界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等)保有量達到500萬輛;以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為代表的節能汽車銷量已達到世界第一,年產銷1500萬輛。
在這樣一個目標指數下,上述草案建議中央政府在2011年至2020年的十年內投資1000億元。其中,500億元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推動公共平臺等聯合發展機制;300億元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示范推廣;
200億元將用于推廣以混合動力汽車為重點的節能汽車。
草案還建議,未來10年,政府將在稅收政策上對節能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給予很大優惠。例如,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普通混合動力汽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和消費稅。列入“國家重點扶持高新技術領域”的整車企業和關鍵零部件企業,享受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在如此強大的政策預期下,國內車企已經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的投資計劃,規模從數十億到數百億不等。地方政府新能源產業基地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投資規模不低于10億元。
此外,參與制定上述規劃的相關業內人士證實,最終版本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刪除了中國必須持有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合資公司的內容。此前的規劃草案中,為避免傳統汽車領域關鍵技術空心化的老路,規定“汽車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輛控制系統等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的新合資企業,應當具備自主研究能力和知識產權。”
這樣一來,政策一方面增加了跨國公司對中國技術轉讓的吸引力,同時也可能增加跨國公司在中國對新能源汽車的投資。汽車分析師賈新光認為,在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的“引力”下,未來也會有更多跨國資本流向中國。
行業外資本增長勢頭強勁
在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電動汽車在中國越來越受追捧的同時,不僅行業內的整車及零部件企業轉向新能源投資,越來越多的外資,尤其是資本市場也瞄準了這一領域。
清華大學汽車系教授陳全石透露,在過去兩年里,他清楚地感受到了外界對電動汽車的熱情。不時有一些想投資國內電動汽車領域的外地人找到他,希望引進合適的投資標的。這些人包括私募股權基金、風險投資基金和財力雄厚的房地產開發商。
曹赫還透露,近兩年,經常有行業外人士向他咨詢新能源,尤其是電動汽車投資。“這些門外漢不擔心資金和項目。今年早些時候發布電動汽車的深圳陸地方舟公司首席執行官劉楚瑞透露,他的公司之前已經吸引了第一批投資資金,目前正在進行第二輪融資。
多家與地方政府洽談新能源汽車項目的企業也透露:“所有與我們聯系過的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視新能源汽車項目。一方面,新能源是國家鼓勵的方向,另一方面,投資規模相對較大的汽車產業已成為地方政府的支柱產業。將兩者結合起來,地方政府不僅承諾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給予優惠nd和稅收,但甚至承諾幫助匹配風險投資基金。"
事實上,有多少資金將流向新能源汽車,目前還無法完全統計。從各方反應來看,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的投資潮將是一波又一波。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政策力度大,各方反應積極,但到目前為止,新能源汽車只能被視為一個不確定的行業,需要突破的技術難點很多。正是因為如此,這些投資者中有些人可能會抓住機會,有些人可能成為“炮灰”。(編輯/李燕郊)
2010年11月23日,《東風混合動力汽車產品技術開發》和《東風混合動力客車與乘用車動力系統技術平臺研究開發》兩個課題順利通過國家”十一五”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專家組驗收。
1900/1/1 0:00:00明年北汽集團新能源汽車基地將有一個單班八小時年產兩萬輛的新能源車生產車間建成投產。
1900/1/1 0:00:00近日,為推動純電動及混合動力車等低碳環保的交通工具,斯里蘭卡政府向議會提呈的2011年預算報告,斯里蘭卡將在新的財年進一步降低進口機動車的關稅及相關稅賦。
1900/1/1 0:00:00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0961號),推動電池行業重金屬污染的綜合預防,
1900/1/1 0:00:0011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批準了《混合動力電動汽車類型》六項行業標準,
1900/1/1 0:00:00美國加州大學中國能源與交通中心主任王云石在12月1日召開的”2010中國國際新能源汽車發展高峰論壇”上表示,發展純電動車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純電動車的發展最終會引導到發展燃料電池汽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