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11月4日消息:近年來,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蓬勃發展,汽車電子行業正在迅速崛起,從傳統的盒式磁帶機到CD、汽車MP3和汽車GPS動態導航儀的日益普及,從單一的ABS標準到EBD和ESP等電子控制系統的廣泛應用
潛力巨大的汽車市場為中國汽車電子產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基于市場對汽車安全的要求以及節能環保法規的推動,汽車電子行業在汽車行業中的比重將不斷提高,這也為自主汽車電子行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市場機遇。
汽車電子產業的規模日益擴大。
近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奧迪汽車(中國)聯合發布的《2010年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報告》顯示,近年來,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汽車電子產品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導致了中國汽車電子產業的不斷擴張。
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汽車電子產品銷售額達到1215.7億元,同比增長40%以上。預計到2012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將超過3200億元。汽車電子行業的迅速崛起得益于中國汽車市場的持續增長。2009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379萬輛和1364萬輛,預計今年將分別達到1500萬輛左右。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汽車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汽車產品的不斷升級。
從歷史上看,過去30年汽車技術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汽車電子技術的應用。電子技術在一定意義上主導著汽車技術進步的方向和步伐,未來汽車技術的競爭將越來越多地體現在汽車電子技術的競爭中。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傅玉武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據了解,汽車電子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汽車的發動機控制、底盤控制、車身控制、故障診斷、音頻、通信、導航等方面。事實上,電子產品在整車成本構成中所占的比例將越來越大。東風日產副總經理任勇給筆者算了一筆賬:“1.6升以下的緊湊型汽車電子成本占總成本的15%,中高端汽車占28%,混合動力汽車占47%。未來的汽車是一款由計算機驅動的四輪智能汽車。”
與傳統汽車相比,電動汽車是汽車電子技術的重要載體。據專家介紹,從未來發展來看,汽車電子技術將在電動汽車動力系統匹配控制技術、車載動力電池管理技術等關鍵技術中發揮重要作用。汽車電子產品在這些汽車的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更高,有些車型甚至是同級別傳統汽車的兩倍左右。這也表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將為汽車電子產業帶來更廣闊的市場前景。
當地企業舉步維艱
中國龐大的汽車電子市場長期以來一直吸引著跨國汽車電子巨頭的關注。《報告》稱,經過近20年的發展,德爾福等汽車電子巨頭已經實現了本地化生產,并開始建立獨立的研發體系。
汽車電子產品配套體系封閉是制約當地汽車電子產業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由于中國70%以上的汽車產品由合資企業生產,合資企業的外方牢牢掌握著汽車電子產品的決策權。憑借長期的合作關系,外商投資汽車電子零部件企業……
我很早就在國內汽車匹配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傅玉武說
令人欣慰的是,盡管基礎技術薄弱,積累不足,但國內一些汽車電子公司依托國內市場,通過加強自主研發,努力向前發展。例如,東風電子、浙江亞太等企業通過與車企現有的合作關系,通過自主研發,開始涉足控制汽車電子產品;
一些新進入的企業,如佛山三水好幫手、深圳航盛電子,通過專注于自動空調系統、門窗控制系統、汽車娛樂系統和GPS市場,逐漸在國內市場占據主導地位。
相關政策措施也為當地汽車電子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據了解,早在幾年前,中國就已經開始使用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的“倍增計劃”來支持汽車電子重點項目。自2003年以來,長春一汽啟明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國一汽集團汽車衛星定位監測導航系統”等項目得到了“倍增計劃”的支持,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采取多種措施鞏固基礎。
目前,汽車電子行業在中國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重視。在《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中,明確提出了“實現關鍵零部件技術自主化,新能源汽車專用零部件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目標和方向。在《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中,也提出“大力發展汽車電子等應用型電子產業,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正在加速從“汽車強國”向“汽車大國”轉變,汽車電子產業的發展需要多措并舉打下堅實的基礎。
(編輯:李燕郊)
經濟日報11月4日消息:近年來,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蓬勃發展,汽車電子行業正在迅速崛起,從傳統的盒式磁帶機到CD、汽車MP3和汽車GPS動態導航儀的日益普及,從單一的ABS標準到EBD和ESP等電子控制系統的廣泛應用
潛力巨大的汽車市場為中國汽車電子產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基于市場對汽車安全的要求以及節能環保法規的推動,汽車電子行業在汽車行業中的比重將不斷提高,這也為自主汽車電子行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市場機遇。
汽車電子產業的規模日益擴大。
近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奧迪汽車(中國)聯合發布的《2010年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報告》顯示,近年來,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汽車電子產品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導致了中國汽車電子產業的不斷擴張。
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汽車電子產品銷售額達到1215.7億元,同比增長40%以上。預計到2012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將超過3200億元。汽車電子行業的迅速崛起得益于中國汽車市場的持續增長。2009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379萬輛和1364萬輛,預計今年將分別達到1500萬輛左右。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汽車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汽車產品的不斷升級。
從歷史上看,過去30年汽車技術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汽車電子技術的應用。電子技術在一定意義上主導著汽車技術進步的方向和步伐,未來汽車技術的競爭將越來越多地體現在汽車電子技術的競爭中。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傅玉武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據了解,汽車電子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汽車的發動機控制、底盤控制、車身控制、故障診斷、音頻、通信、導航等方面。事實上,電子產品在整車成本構成中所占的比例將越來越大。東風日產副總經理任勇,計算……
為作者解釋:“1.6升以下的緊湊型汽車的電子成本占總成本的15%,中高端汽車占28%,混合動力汽車占47%。未來的汽車是由計算機驅動的四輪智能汽車。”
與傳統汽車相比,電動汽車是汽車電子技術的重要載體。據專家介紹,從未來發展來看,汽車電子技術將在電動汽車動力系統匹配控制技術、車載動力電池管理技術等關鍵技術中發揮重要作用。汽車電子產品在這些汽車的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更高,有些車型甚至是同級別傳統汽車的兩倍左右。這也表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將為汽車電子產業帶來更廣闊的市場前景。
當地企業舉步維艱
中國龐大的汽車電子市場長期以來一直吸引著跨國汽車電子巨頭的關注。《報告》稱,經過近20年的發展,德爾福等汽車電子巨頭已經實現了本地化生產,并開始建立獨立的研發體系。
汽車電子產品配套體系封閉是制約當地汽車電子產業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由于中國70%以上的汽車產品由合資企業生產,合資企業的外方牢牢掌握著汽車電子產品的決策權。憑借長期的合作關系,外商投資汽車電子零部件企業在國內汽車配套方面較早走在了前列。”傅玉武說
令人欣慰的是,盡管基礎技術薄弱,積累不足,但國內一些汽車電子公司依托國內市場,通過加強自主研發,努力向前發展。例如,東風電子、浙江亞太等企業通過與車企現有的合作關系,通過自主研發,開始涉足控制汽車電子產品;一些新進入的企業,如佛山三水好幫手、深圳航盛電子,通過專注于自動空調系統、門窗控制系統、汽車娛樂系統和GPS市場,逐漸在國內市場占據主導地位。
相關政策措施也為當地汽車電子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據了解,早在幾年前,中國就已經開始使用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的“倍增計劃”來支持汽車電子重點項目。自2003年以來,長春一汽啟明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國一汽集團汽車衛星定位監測導航系統”等項目得到了“倍增計劃”的支持,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采取多種措施鞏固基礎。
目前,汽車電子行業在中國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重視。在《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中,明確提出了“實現關鍵零部件技術自主化,新能源汽車專用零部件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目標和方向。在《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中,也提出“大力發展汽車電子等應用型電子產業,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正在加速從“汽車強國”向“汽車大國”轉變,汽車電子產業的發展需要多措并舉打下堅實的基礎。
(編輯:李燕郊)
未來的”座駕”是什么樣子?11月4日,一列行經深圳鬧市街頭的奇異車隊,或許向我們展示未來世界的一角。
1900/1/1 0:00:0011月2日,方正電機(002196)與萬向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簽署了《電動汽車項目的框架合作協議書》,公開資料顯示,萬向電動車公司是魯冠球控制下的萬向集團子公司。
1900/1/1 0:00:0011011105電動車新聞資訊導讀:一、動態1、國內(1)深圳今年年底安裝6900個電動汽車充電樁(2)榆林建年產5萬輛新能源專用車生產基地(3)最高2萬美元中國車企心動美
1900/1/1 0:00:00搜狐汽車訊據海外媒體10月28日報道雷諾總裁卡洛斯戈恩周二表示,電動汽車在發達市場仍將需要兩年的政府支持才可以獨立生存。
1900/1/1 0:00:0011月4日,第25屆世界純電動車、混合動力車和燃料電池車大會暨展覽會(英文縮寫EVS25)在中國深圳舉行新聞發布會,并在同日啟動電動車城市巡游活動。
1900/1/1 0:00:00雖然電動汽車使用電作為動力,但是燒煤發電,這也不低碳啊?昨日,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咨詢專家組組長王秉剛的回答是:比較低碳。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