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決心和中國不斷增長的市場,使中國本土汽車制造商和外資企業搶占了電動汽車市場的大蛋糕。
中國本土制造商正以前所未有的行動推動電動汽車產業化進程。然而,面對來自歐美、日本等國的汽車巨頭的激烈爭奪,本土制造商仍要面臨巨大的市場考驗。”格仕汽車網總裁陳文凱在接受《中國聯合商報》采訪時表示。
全球汽車制造商爭奪食品。
目前,通用汽車和日產汽車已先后決定在2011年將各自的雪佛蘭VOLT和LEAF車型引入中國市場,這反映了中國市場對外資企業的巨大吸引力,也預示著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將成為全球汽車制造商爭奪食物的最大目標之一。
事實上,早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就開始制定新的國家能源戰略,試圖擺脫對石油資源的過度依賴,在國家戰略的基礎上建立新能源汽車戰略(重點關注電動汽車領域)。1971年,日本率先制定了“電動汽車發展計劃”,鼓勵企業加大對電動汽車研發的投入。加州政府幾乎在同一時間開始推進電動汽車項目。盡管該計劃未能達到預期效果,但包括通用汽車在內的一批企業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研發經驗和相對充足的技術儲備。自2007年以來,美國聯邦政府已撥款近300億美元支持相關產業的發展。這一數字遠遠超過了現階段中國政府對該行業的財政補貼。
根據專業汽車信息提供商格仕汽車網發布的統計數據,預計到2012年,將有近30款電動汽車陸續在中國市場上市,這將迎來全球電動汽車密度最高的上市期。
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如火如荼。
陳文凱分析,電動汽車關鍵核心部件技術尚未完全突破,充電設備等基礎設施仍在規劃建設中,近兩年電動汽車上市進程不容樂觀。然而,這向其他地區的制造商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正在如火如荼地發展。
最近,中國本土制造商比亞迪開始銷售其F3DM車型,另一輛純電動汽車E6于今年5月交付給深圳當地一家出租車公司試運營。
蓋世汽車網的一項調查顯示,約57%的人認為,未來5至10年,當地制造商和外資企業將展開電動汽車市場份額爭奪戰。產品的性能、質量和定位將成為雙方競爭的關鍵。
由于中國的傳統汽車工業起步比世界汽車工業晚了半個多世紀,因此當地制造商很難在傳統燃料汽車工業中超越它。相比之下,盡管電動汽車比燃油汽車更早被人類發明,但世界各國真正重視和有效開發的歷史只有三四十年。中國政府和制造商認為自己還沒有完全輸在“起跑線上”,他們將注押在了電動汽車行業上。
“這不是一場非理性的。中國本土制造商手中已經有了某些芯片。”陳文凱說。
在燃料電池汽車領域,相關的汽車集成技術發展迅速。清華大學和同濟大學此前曾借助國家“十一五”計劃中的“863”項目開發出燃料電池汽車(一、二、三系以外)和燃料電池公交車,并進行了示范運營,并逐步開始完善相應的零部件配套企業。
.linkBlack{行高:21px;填充:8px 0 8px 3px;}
.linkBlack a:link{文本裝飾:無;顏色:#000;}
.linkBlack a:已訪問{text-decoration:none;}
.link黑色a:活動,.link黑色a:懸停{文本裝飾:下劃線;顏色:#f00;
}
零部件配套企業鏈逐步完善。
專家認為,對于中國本土制造商來說,與國外競爭對手相比,電動汽車產品的性能和質量并沒有完全處于劣勢,他們不會繼續傳統燃油車市場徘徊在低端市場以賺取微薄的銷售利潤的競爭格局。
資料顯示,中國對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具有豐富的研發經驗。此外,作為全球稀土資源的主要出口國,中國政府重點鼓勵稀土永磁電機的發展,這降低了未來汽車的成本,并具有強大的經濟性。
此外,在電子控制系統方面,電機及其控制技術是電動汽車系統的核心技術,中國一些制造商生產的適用于車用動力的永磁電機質量相對成熟,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并已形成出口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汽車制造商、零部件開發商和專業電池制造商也掌握了備受外界關注的核心電池技術的研發能力。
據了解,當地企業推出的大部分車型都使用了磷酸亞鐵鋰和鋰離子電池,續航里程可達300公里。
經過近年來的培育和發展,中國本土制造商的研發能力取得了長足進步。奇瑞汽車新能源公司總經理袁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自己已經掌握了增程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最早在明年上半年,奇瑞將推出中國首款增程電動汽車。”
絕不能丟失“彎道”超車機。
業內人士認為,節能減排、“零污染”的電動汽車最終將取代目前流行的燃油汽車。本土制造商與外國品牌在電動汽車領域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有了政府的財政補貼和低成本的傳統優勢,中國本土制造商可以有更大的空間推出適合不同消費群體的電動汽車,其低成本競爭的潛在優勢有望在電動汽車市場得到充分挖掘。未來5-10年,中國本土電動汽車產品的價格優勢將是切入市場的最利器。”陳文凱想。
根據格仕汽車網的調查結果,未來5-10年,在中國有望開啟的電動汽車市場第一戰中,看好本土和國外品牌的業內人士分別占總選民的26%和29%,另有26%的人認為雙方將“平分秋色”。可以得出的結論是,與當前內燃機時代不同,中國汽車行業并沒有完全看淡本土制造商在電動汽車方面的研發實力和產品競爭力,本土企業被視為外國品牌的“農民工”。
“在一些早期優勢方面,中國本土制造商仍然脆弱,但一旦抓住這一戰略機遇,在‘彎道’超車絕非幻想。”陳文凱認為。
.linkBlack{行高:21px;填充:8px 0 8px 3px;}
.linkBlack a:link{文本裝飾:無;顏色:#000;}
.linkBlack a:已訪問{text-decoration:none;}
.link黑色a:活動,.link黑色a:懸停{文本裝飾:下劃線;顏色:#f00;
}
(編輯:李燕郊)中國政府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決心和中國不斷增長的市場,讓中國本土汽車制造商和外資企業搶占了電動汽車市場的大蛋糕。
中國本土制造商正以前所未有的行動推動電動汽車產業化進程。然而,面對來自歐美、日本等國的汽車巨頭的激烈爭奪,本土制造商仍要面臨巨大的市場考驗。”格仕汽車網總裁陳文凱在接受《中國聯合商報》采訪時表示。
全球汽車制造商爭奪食品。
目前,通用汽車和日產汽車已先后決定在2011年將各自的雪佛蘭VOLT和LEAF車型引入中國市場,這反映了中國市場對外資企業的巨大吸引力,也預示著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將成為全球汽車制造商爭奪食物的最大目標之一。
事實上,早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就開始制定新的國家能源戰略,試圖擺脫對石油資源的過度依賴,在國家戰略的基礎上建立新能源汽車戰略(重點關注電動汽車領域)。1971年,日本率先制定了“電動汽車發展計劃”,鼓勵企業加大對電動汽車研發的投入。加州政府幾乎在同一時間開始推進電動汽車項目。盡管該計劃未能達到預期效果,但包括通用汽車在內的一批企業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研發經驗和相對充足的技術儲備。自2007年以來,美國聯邦政府已撥款近300億美元支持相關產業的發展。這一數字遠遠超過了現階段中國政府對該行業的財政補貼。
根據專業汽車信息提供商格仕汽車網發布的統計數據,預計到2012年,將有近30款電動汽車陸續在中國市場上市,這將迎來全球電動汽車密度最高的上市期。
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如火如荼。
陳文凱分析,電動汽車關鍵核心部件技術尚未完全突破,充電設備等基礎設施仍在規劃建設中,近兩年電動汽車上市進程不容樂觀。然而,這向其他地區的制造商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正在如火如荼地發展。
最近,中國本土制造商比亞迪開始銷售其F3DM車型,另一輛純電動汽車E6于今年5月交付給深圳當地一家出租車公司試運營。
蓋世汽車網的一項調查顯示,約57%的人認為,未來5至10年,當地制造商和外資企業將展開電動汽車市場份額爭奪戰。產品的性能、質量和定位將成為雙方競爭的關鍵。
由于中國的傳統汽車工業起步比世界汽車工業晚了半個多世紀,因此當地制造商很難在傳統燃料汽車工業中超越它。相比之下,盡管電動汽車比燃油汽車更早被人類發明,但世界各國真正重視和有效開發的歷史只有三四十年。中國政府和制造商認為自己還沒有完全輸在“起跑線上”,他們將注押在了電動汽車行業上。
“這不是一場非理性的。中國本土制造商手中已經有了某些芯片。”陳文凱說。
在燃料電池汽車領域,相關的汽車集成技術發展迅速。清華大學和同濟大學此前曾借助國家“十一五”計劃中的“863”項目開發出燃料電池汽車(一、二、三系以外)和燃料電池公交車,并進行了示范運營,并逐步開始完善相應的零部件配套企業。
.linkBlack{行高:21px;填充:8px 0 8px 3px;}
.linkBlack a:link{文本裝飾:無;顏色:#000;}
.linkBlack a:已訪問{text-decoration:none;}
.link黑色a:活動,.link黑色a:懸停{文本裝飾:下劃線;顏色:#f00;
}
零部件配套企業鏈逐步完善。
專家認為,對于中國本土制造商來說,與國外競爭對手相比,電動汽車產品的性能和質量并沒有完全處于劣勢,他們不會繼續傳統燃油車市場徘徊在低端市場以賺取微薄的銷售利潤的競爭格局。
資料顯示,中國對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具有豐富的研發經驗。此外,作為全球稀土資源的主要出口國,中國政府重點鼓勵稀土永磁電機的發展,這降低了未來汽車的成本,并具有強大的經濟性。
此外,在電子控制系統方面,電機及其控制技術是電動汽車系統的核心技術,中國一些制造商生產的適用于車用動力的永磁電機質量相對成熟,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并已形成出口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汽車制造商、零部件開發商和專業電池制造商也掌握了備受外界關注的核心電池技術的研發能力。
據了解,當地企業推出的大部分車型都使用了磷酸亞鐵鋰和鋰離子電池,續航里程可達300公里。
經過近年來的培育和發展,中國本土制造商的研發能力取得了長足進步。奇瑞汽車新能源公司總經理袁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自己已經掌握了增程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最早在明年上半年,奇瑞將推出中國首款增程電動汽車。”
絕不能丟失“彎道”超車機。
業內人士認為,節能減排、“零污染”的電動汽車最終將取代目前流行的燃油汽車。本土制造商與外國品牌在電動汽車領域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有了政府的財政補貼和低成本的傳統優勢,中國本土制造商可以有更大的空間推出適合不同消費群體的電動汽車,其低成本競爭的潛在優勢有望在電動汽車市場得到充分挖掘。未來5-10年,中國本土電動汽車產品的價格優勢將是切入市場的最利器。”陳文凱想。
根據格仕汽車網的調查結果,未來5-10年,在中國有望開啟的電動汽車市場第一戰中,看好本土和國外品牌的業內人士分別占總選民的26%和29%,另有26%的人認為雙方將“平分秋色”。可以得出的結論是,與當前內燃機時代不同,中國汽車行業并沒有完全看淡本土制造商在電動汽車方面的研發實力和產品競爭力,本土企業被視為外國品牌的“農民工”。
“在一些早期優勢方面,中國本土制造商仍然脆弱,但一旦抓住這一戰略機遇,在‘彎道’超車絕非幻想。”陳文凱認為。
.linkBlack{行高:21px;填充:8px 0 8px 3px;}
.linkBlack a:link{文本裝飾:無;顏色:#000;}
.linkBlack a:已訪問{text-decoration:none;}
.link黑色a:活動,.link黑色a:懸停{文本裝飾:下劃線;顏色:#f00;}
(編輯:李燕郊)
各類電動車在濟南城區有了”加油站”。今天,濟南首座電動汽車充電站建成并投入使用(上圖),這標志著我市推廣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試點步伐加快,將帶動電動汽車在濟南地區擴大銷售。
1900/1/1 0:00:00隨著能源緊缺、石油漲價、城市環境污染的日益嚴重,替代石油的新能源的開發利用越來越被各國政府所重視。在新能源體系中,電池系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1900/1/1 0:00:00新能源汽車發展步伐正在加快。作者昨日獲悉,多部委均牽頭制訂涉及扶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相關政策。由科技部牽頭的《電動汽車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已制訂完畢,最遲明年正式對外公布。
1900/1/1 0:00:00明年下半年,在位于漢陽黃金口的四臺村工業園內,占地20畝的武漢電動自行車產業園將拔地而起,屆時武漢市電動車年產量有望突破百萬輛。
1900/1/1 0:00:00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集團ABB公司10月13日宣布,與通用汽車公司簽署了非排他性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開展研發合作,針對使用壽命到期的電動汽車電池開發新用途。
1900/1/1 0:00:00特斯拉汽車公司日前與豐田汽車公司簽訂了一項總值6千萬美元的協議,特斯拉公司將負責為豐田熱銷車型RAV4研發一款電動動力單元。特斯拉與豐田早在7月便宣布將聯手打造一款電動的RAV4。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