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國《焦點》雜志發布了一篇題為《8分鐘充滿電,讓特斯拉、保時捷等中國電動車尷尬》的周刊文章。它談到加油、排隊,也許買一杯咖啡或點心,然后付款——在許多國家,加油平均需要五分鐘。目前,廣汽埃安搭載超快速充電技術的AION V在測試過程中僅用8分鐘就充滿了80%的電池。使充電和加油盡可能快。媒體還將其與德國保時捷和美國特斯拉的頂級電動車型進行了比較,廣汽愛安汽車也遙遙領先。在理想條件下,保時捷需要22分鐘才能充電到80%,而在不太理想的條件下需要29分鐘。特斯拉在最佳條件下需要32分鐘才能充滿電。
媒體還指出,中國汽車行業在過去幾年里向前邁出了一大步,最初專注于電動汽車,現在專注于自動駕駛。鑒于近年來中國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大量投資。國際制造商正在密切關注中國制造商取得的進展以及新技術投入大規模生產的速度。以廣汽愛安為例,近年來,在電動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領域自主研發了一系列全球領先的技術創新成果,如GEP2.0純電動專屬平臺、高性能雙速雙電機“四合一”集成電驅動、彈匣電池系統安全技術、,5G和V2X車載智能通信系統,以及第二代智能變焦激光雷達,并加速了落地和量產,引領了中國汽車生產制造高質量發展的趨勢。
憑借各方面領先的產品和技術,2020年,廣汽埃安不僅成為行業最快實現累計銷量1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公司,而且以超過6萬輛的年銷量躋身行業前五,成為全球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領軍者。今年一季度,廣汽埃安的累計銷量排名已躍升至行業第三位,并在5月、6月、7月連續三個月實現銷量破萬輛,加速向年銷量10萬輛的目標邁進。廣汽埃安憑借其快速高質量的發展,創造了著名的“埃安現象”。
德國媒體分析顯示,中國制造商正慢慢瞄準歐盟市場。讓德國汽車行業感到沉重的是,中國制造商可以為中高端消費者提供最先進的電動汽車技術。德國品牌沒有跟上,這需要幾年時間。據作者董達爾曼報道,創新技術和產業在初創企業中的融合為中國汽車行業帶來了顯著優勢。在這些技術領域的大量投資正在取得回報。類似的計劃早在幾年前就應該在德國啟動。德國再一次錯失了這個機會,這是痛苦的。
與此同時,德國《商業內幕》網站也發布了一篇題為《中國汽車工業突然領先德國制造商一步》的文章。指出德國汽車制造商可以從中國競爭對手那里學到很多關于如何與初創公司合作的知識。文章提到,多年來,德國制造商在車展上展示了新型電動汽車和設計,而中國制造商則展示了他們的高科技應用。一個生動的例子是華為,該公司早就宣布打算在信息娛樂開發和自動駕駛方面進行大規模投資。不久前,廣汽埃安與華為的聯合造車項目正式啟動,雙方將共同開發首款中大型智能純電動SUV車型AH8,計劃在2023年底前量產。根據廣汽與華為此前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廣汽GEP3.0底盤平臺和華為CCA的基礎上,打造新一代智能汽車數字化平臺,搭載華為全棧智能vehi……
e解決方案,共同定義和開發,共同打造一系列面向未來的智能汽車。
根據德國媒體的分析。汽車行業充分展示了中國工業的創新能力。這種創新也是由中國初創企業推動的。例如,已經獲得16億美元投資的地平線機器人也在加速中國汽車制造的進步,為廣汽埃安等提供自動駕駛汽車、人工智能芯片等技術產品。
當前,汽車向“新四化”轉型已不可逆轉,全球汽車產業鏈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憑借一系列全球領先的電動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技術,以及與全球頂級技術制造商的深度合作,以廣汽埃安為代表的中國車企正在逐步實現在新能源市場的全球領先地位。傳統的“歐美日”老牌車企完成“變道超車”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20萬元級緊湊型SUV的賽道看似火熱,其實大多數人難以逃出本田CRV、大眾途觀L和豐田榮放RAV4的選擇。
1900/1/1 0:00:00對于有些人來說汽車只是代步工具,能夠將你從A點載到B點就完成了它的使命。
1900/1/1 0:00:00保時捷、廣汽菲克Jeep和WEY分別排名豪華車、主流車和自主品牌魅力指數第一全球領先的消費者洞察與市場研究機構JDPower今日正式發布2021中國汽車產品魅力指數研究SM。
1900/1/1 0:00:00自古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1900/1/1 0:00:00自8月11日開啟預售以來,短短一周,“未來感摩登座駕”KiWiEV訂單累計突破3000臺目前,新車已陸續到店,KiWiEV首批車主正式提車隨著KIWiEV陸續到達經銷商門店,
1900/1/1 0:00:00提到越野,人們總是會和探險、發現、征服聯系在一起,但哈弗H92022款卻為用戶打開全新的越野體驗。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