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元緊湊型SUV的賽道可能看起來很熱門,但事實上,大多數人都很難擺脫本田CR-V、大眾途觀L和豐田榮放RAV4的選擇。事實上,這些汽車在市場上早就很受歡迎,但隨著新一代購車群體的逐漸壯大,過于普通的“街車”已經無法滿足表達個性和展示自我的需求。其他一些車型也會吸引眼球,其中瑞吉和皓影在設計和技術方面都很引人注目。
類治
皓影既是新一代SUV的顏值擔當,與之相比,哪一款更令人興奮?我們不僅根據英雄的長度來評判他們,還強調他們對細節的掌握。即使是緊湊型SUV,消費者對空間的需求也從未大幅下降。銳際的軸距為2710毫米,與中型SUV相當,給了它充足的內部空間,而皓影的軸距為2661毫米。不要低估這個50毫米的間隙,因為靠近女孩拳頭的空間足以讓你蹺二郎腿。此外,瑞吉的后排座椅可以前后調節,靠背角度也有三檔調節功能。靈活性和舒適性的細節值得肯定。
瑞吉內部空間展示
皓影后排座椅標配2.0T發動機,這是一場不公平的動力競爭。在最初的設計中,制造商對風格定位的定位不同,這使得這兩款車在動力方面實際上沒有可比性。對于兩者的燃油動力車型來說,銳際的優勢太大了。銳際之所以有很大優勢,是因為它搭載了第四代EcoBoost 2.0T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為248千瓦,峰值扭矩為393牛·米。它匹配8AT變速箱和四輪驅動系統,可加速100公里,并向7秒大關發起沖擊。
瑞吉第四代EcoBoost?發動機搭載1.5T發動機和CVT變速箱,最大輸出功率為193kW,峰值扭矩為243N·m。雖然它配備了T,但CVT變速器的優點是平順性和燃油效率,這也決定了它的“雜貨車”形象。如果你想釋放1.5T發動機的潛力,你不必考慮它。
皓影1.5T直噴VTEC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操控體驗在兩者之間自然有很大區別,強勁的動力輸出給銳際帶來了一絲“鋼炮”的味道。在運動模式下,油門反應靈敏,中后部加速令人敬畏,即使在高速轉彎時也能給駕駛員足夠的信心。它是為數不多的具有駕駛樂趣的緊湊型SUV之一。
瑞吉四輪驅動分離式智能四驅系統
銳際鋁合金懸架皓影使用的CVT變速箱沒有檔位,自然也不會出現換擋頓挫的問題。因此,動力輸出非常柔和平穩,但車輛懸架調校相對柔和,在保持路感的同時提高了舒適性,同時也放棄了一些抑制側傾的能力。
本田開發的CVT無級變速器皓影具有不錯的動力性能,已經可以滿足日常家用需求。然而,如果你想偶爾去野外尋找駕駛的樂趣,那么瑞吉絕對是首選。配置和技術同樣出眾,瑞吉對年輕人的內飾有著更好的理解。兩款車的基本配置都比較齊全,最直觀的區別來自中控和儀表板部分。銳際采用12.3英寸中控屏,搭載SYNC+?智行信息娛樂系統,靈敏度卓越,大屏響應快速流暢,實現Pad級用戶體驗。皓影中控系統是本田的fi……
t車型在中國采用了本田CONNECT2.0版本,這大大提高了實用性,但偶爾仍有輕微的延遲問題。
瑞吉12.3英寸彩色觸摸屏
0
皓影7英寸彩色TFT多功能信息顯示屏,皓影在儀表設計上有點落后于時代。瑞吉12.3英寸的全液晶儀表顯示效果明顯更加耀眼,具有強烈的現代科技感。
1
瑞吉12.3英寸全液晶儀表
2
從安全配置來看,兩款車在皓影TFT液晶儀表板上都配備了6個安全氣囊,但瑞吉也配備了膝部安全氣囊。在其他細節方面,皓影的全速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提高了日常駕駛舒適性。但瑞吉也退出了Bang&Olufsen是一個大殺手。
3
瑞吉Bang&The Olufsen車載音響系統表明,兩款車在用戶感知最清晰的內飾方面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瑞吉似乎能夠更好地捕捉當代用戶對車載智能技術的新需求。新一代“高品質SUV”并不香,消費者說了算。銳際以第四代福特ESCAPE為基礎打造,這意味著它已經做好了取得新突破的準備,并履行了福特在2.0時代“更福特、更中國”的承諾。作為本田CR-V中國特別版的姊妹車型,皓影不僅繼承了本田CR-V的優秀基因,也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作為新一代SUV的代表,兩者在如何打破市場格局方面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年輕消費者也將擁有比十年前更加多樣化和令人興奮的購車選擇。
打破邊界、相融共生已經是當前汽車產業的新常態。
1900/1/1 0:00:00東京奧運會剛剛落下帷幕,從楊倩氣步射落第一枚金牌,到曹緣斬獲10米跳臺第38金,中國國家隊強勢攬下一枚又一枚金牌,取得境外奧運會的最好成績。
1900/1/1 0:00:00近日,由京東汽車、京東大數據研究院、京洞察等聯合推出的《2021京東Z世代汽車消費趨勢報告》正式發布。
1900/1/1 0:00:00對于有些人來說汽車只是代步工具,能夠將你從A點載到B點就完成了它的使命。
1900/1/1 0:00:00保時捷、廣汽菲克Jeep和WEY分別排名豪華車、主流車和自主品牌魅力指數第一全球領先的消費者洞察與市場研究機構JDPower今日正式發布2021中國汽車產品魅力指數研究SM。
1900/1/1 0:00:00近日,德國《焦點》發布了題為“8分鐘充滿電,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讓特斯拉、保時捷等尷尬”的周刊文章。其中談到加油、排隊,也許再買杯咖啡或點心,然后付錢在許多國家,加油平均需要五分鐘。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