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三季度財報發布截止日期的臨近,國內各家上市車企紛紛發布成績單。7家同比增長,7家同比下降,自主品牌差異化趨勢日益明顯。
然而,盡管看似有漲有跌的公司數量保持平穩,但與去年相比,今年上市公司的業績普遍低于預期。
在轎車市場表現不佳的背景下,SUV成為國產品牌扭虧為盈的希望。然而,即使在這個市場上,留給自主品牌的時間也不多了。
獨立汽車公司面臨冷遇
截至10月31日,統計的14家主流車企中,安凱客車、江鈴汽車、上汽東風汽車、宇通客車、中通客車、長安汽車業績均實現同比增長;不過,長城汽車、海馬汽車、比亞迪、江淮汽車、一汽轎車、一汽夏利和金杯汽車的業績同比下滑。
在已經公布業績的公司中,有兩個方面值得注意。一個是安凱巴士。從同比增速來看,盡管安凱客車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同比增長近50%,但事實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營業外損益的凈利潤仍為負,為-2400萬,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貼也高達2700萬,這也意味著所謂的業績增長,實際上,這只是虧損的縮小。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包括長城汽車、海馬、比亞迪和江淮在內的幾個自主品牌的虧損。數據顯示,第三季度,長城汽車實現歸屬利潤16.31億元,同比下降21.7%。前三季度,實現歸屬利潤55.86億元,同比下降9.5%。海馬汽車發布的業績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其凈利潤同比下降約58%,僅為2576.5萬元。前三季度,其凈利潤下降了3%,僅為1.44億元。比亞迪前三季度凈利潤為3.89億元,同比下降16.3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公司前三季度虧損3.9億元。江淮方面,第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0.39億元。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4.2億元,同比下降43.63%。這是江淮汽車近5年來首次出現季度虧損。
從去年的業績報告中可以看出,長城、江淮和海馬的業績,包括去年同期,都呈現出同比正增長。數據顯示,2013年前三季度,江淮汽車凈利潤達到7.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81.2%。而海馬汽車前三季度的凈利潤也達到1.99億元,同比增長223.34%。長城汽車2013年前三季度凈利潤達到82.24億元,同期增長約44.5%。
此外,今年前三季度,一汽轎車實現歸母凈利潤2.46億元,同比下降68.73%。一汽夏利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6.9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599.8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同比下降142.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金杯汽車歸母凈利潤為2364萬元,同比下降455.35%。
希望破滅的SUV
車企業績下滑的直接原因并不是銷量下滑。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比亞迪今年前9個月的銷量僅為29.8萬輛,同比下降20%;海馬汽車中,一汽海馬前9個月銷量下降27.4%,降至不足6萬輛;江淮汽車銷量下降17.7%,至12.36萬輛;
一直表現強勁的長城汽車前9個月的銷量也下降了8.8%,至41.7萬輛。
上述自動駕駛乘用車企業的銷量下降體現在細分市場,這是轎車市場的損失,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今年9月,國產品牌在轎車市場的銷量同比繼續下滑,從去年同期的27.44萬輛降至22.89萬輛,同比下降16.6%。前三季度,自動駕駛汽車的銷量同比下降14.7%,從去年的229.45萬輛降至195.74萬輛,市場份額下降了5個百分點,降至21.7%。在券商和汽車行業分析師看來,國產品牌要想收復失地極其困難,甚至在某種意義上,幾乎已經成為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獨立上市公司將業績增長的注押在了新能源汽車和SUV上。但目前,由于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較小,加上車企對新能源汽車的初始投資,依靠新能源汽車實現短期業績反轉并不現實。最明顯的證據是比亞迪汽車,根據統計數據,該公司今年前9個月銷量強勁。共售出9473輛,純電動E6銷量達到2004輛。與此同時,僅在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收入就達到了27億元。不過,有汽車分析師指出,盡管比亞迪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業務增長迅速,但凈利潤同比下降,表明該公司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尚未轉化為盈利能力。
有鑒于此,越來越多的分析師將自主上市公司業績逆轉的希望寄托在SUV銷量的提升上。在當前汽車市場增速放緩至個位數的背景下,SUV市場在前九個月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長率。此外,與轎車相比,SUV不僅單車利潤率更高,而且價格也有溢價,從而對車企利潤的貢獻更大。查閱券商對車企的研究報告可以看出,絕大多數券商對江淮的小型SUV瑞風S3和長城即將推出的兩款SUV充滿希望。
時間不會等我的
盡管如此,從目前的角度來看,僅僅依靠SUV打一場“翻身仗”對國產品牌來說并不是很長的時間。在此之前,奇瑞汽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營銷公司總經理黃華瓊,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國產品牌在SUV市場的紅利主要是由于“時間差在這個市場上,合資和外國車企還沒有完全進入,市場競爭也沒有轎車市場那么激烈。全國乘聯會副秘書長崔東樹也認為,隨著合資品牌的密集部署,國產品牌在SUV領域的優勢將逐漸顯現迷路的
這樣的預測正在逐漸成為現實。根據蓋世汽車網匯編的數據,2009年,SUV市場基本上由自動駕駛、日本和韓國品牌主導,分別占整個市場的45%、40%和12.7%。當時,美國和德國的SUV并沒有大規模進入SUV市場。2012年,隨著上海大眾途觀的推出,SUV市場的新勢力迅速擴張,各派系的市場份額也出現了顯著變化。根據中國乘用車協會的數據,2013年,美國SUV銷量達到25.47萬輛,在SUV市場的份額飆升至8.5%,同比增長7個百分點;日本市場份額降至21.3%。只有一輛途觀SUV的德國SUV占據了6.66%的市場份額;
在幾代韓國SUV戰略的推動下,2013年韓國SUV的市場份額達到13.9%。此時,包括北京現代ix25、雪佛蘭創酷、本田在內的系列SUV尚未大規模進入市場。作為中國銷量最高的汽車公司,上海通用汽車雖然已經推出了兩款小型SUV,但在主流中程SUV領域一直處于空缺地位。就在上個月,別克昂科威的上市意味著上海通用汽車將正式上市并分享市場蛋糕。從基準車型來看,昂科威在上市前就已經發布了傳聞,目標是在市場上至關重要的上海大眾途觀。從公布的價格和推出的車型來看,Enclave將堅持從上至下的策略。一方面,它將使用2.0T車型與途觀正面競爭,而稍后推出的1.5T車型將進一步向日本和韓國品牌施壓。德系車型無所不能,而準備通過推出SUV實現復蘇的日系車型也沒有閑著。在此之前,廣州本田推出了其首款SUV車型Prinz,并將其瞄準了緊湊型SUV市場。一些觀點認為,緊湊型SUV市場一直由國產品牌主導,美國、韓國和日本品牌的進入是否會引發像轎車市場一樣的合資企業,最終擠壓國內SUV市場。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隨著上述系列車型的上市,國內SUV市場“百家爭鳴”的時代正式到來。
因此,面對合資探索,自動駕駛SUV也在尋求打破價格上限。在此之前,廣汽傳祺推出了GS5速博,售價在16.38-23.18萬元之間。盡管在業內看來,其價格在國內市場創下新高,但廣汽乘用車總經理吳松毫不掩飾,廣汽傳祺GS5速博旨在打破自主價格的天花板,對標日本和韓國。然而,由于國產品牌在品牌影響力和溢價方面的弱點,廣汽傳祺GS5 Subo的價格仍低于其同等SUV。事實上,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反映了自主品牌在前進中所面臨的艱難狀態和悖論。但在黃華瓊看來,自主品牌要想最終實現突破,這種物美價廉的狀態必然存在。只有首先測試高質量和低價格的策略,他們才能最終走向高質量和高價格。而汽車分析師張志勇也認為,國產品牌要想走向高端市場,最終必須依靠性價比優勢才能取勝。然而,即使國產品牌試圖通過這種方式在SUV市場取得更大的突破,并在整個市場站穩腳跟,留給他們的時間也不多了。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自主SUV的市場份額同比下降1.7個百分點,降至40.3%,今年前8個月僅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自主SUV的市場也被搶購一空。
狂熱的SUV擁躉一直鮮明地存在,這個隊伍在2014年再度壯大,這很大程度上歸功于一些叫好又叫座的SUV新車上市。
1900/1/1 0:00:00允許汽車平行進口,不僅可以降低進口車的價格,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上海自貿區進一步開放,并在不久可以復制到全國。
1900/1/1 0:00:002014年11月7日上海訊馬自達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宣布截至2014年10月底,
1900/1/1 0:00:002014首屆廣州國際電動汽車展覽會將于11月2023日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B區121號館,與第12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同期舉行。
1900/1/1 0:00:00據美國《華爾街日報》11月3日報道,中國部分城市出臺政策對私家車限購并對車牌進行“牌限”,受這些政策的以及多種因素影響,在中國,汽車租賃儼然日益成為普遍趨勢,汽車租賃市場處于上升階段,
1900/1/1 0:00:00以前的光棍節還很“純潔”,光棍男和光棍女們照舊過著光棍的日子,可“劇情”就在三年前發生了逆襲,阿里這位專業級“小三”殺了進來,自此,每一年的雙11都“硝煙彌漫”沒媳婦的惦著找媳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