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政府通過《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回應了今年“兩會”期間代表們提出的“公務用車改革”。
當然,這并不是對公務用車的具體回應。《條例》全面規范了黨政機關經費、國內差旅、因公臨時出國旅游、公務接待、公務用車、會議活動、辦公場所、資源節約等管理。
關于“公務用車”,《條例》明確要求黨政機關堅持社會化、市場化方向,改革公務用車制度,合理有效配置公務用車資源,創新公務交通分類和提供,保障公務出行,降低行政成本,建立符合國情的新型公務用車制度。
更具體的規定是改革公務用車的實物配置方式,取消一般公務用車,保留必要的執法執勤、保密通信、應急和特種專業技術用車,以及其他按規定配備的車輛。普通公務旅行由公職人員自主選擇,并通過社會化提供。注銷的一般公務用車應當通過公開招標、拍賣等方式進行公開處置。適度發放公務交通補貼,同時要求“不得以車改補貼為名變相發放福利。
10月29日召開的中國中央局會議審議通過了《條例》并印發。11月25日,他們正式向公眾宣布。
1.飽受批評
近年來,“公務用車”因其龐大的開支、公車私用、過度擁擠、浪費和效率低下而受到社會各界的批評。它被列為“三公”消費,與“公共餐飲”和“公共出國旅游”并列。此外,大量公共車輛的存在極大地加劇了城市交通擁堵。
數據顯示,2011年,中央行政事業單位和其他機構使用財政撥款,用于公務差旅、車輛購置和運行費用、公務接待費用93.64億元。其中,公交車消費以59.15億元位居首位,占總支出的63%。公務差旅費和公務接待費分別為19.77億元和14.72億元。2012年,中央行政事業單位用于“三公消費”的支出共計74.25億元,其中車輛購置和運營費用仍然是最大的,支出40.67億元,占總支出的55%。因公出國費用19.45億元,公務接待費用14.13億元。
這只是一個中央政府機構。如果將范圍擴大到全國,每年僅公交車消費支出就可能超過1500億元。
與此同時,中國的公車私用現象尤為嚴重。在一些社會人士發起的“公車私用亂用”中,經常會看到開公交車接送孩子上下學、參加聚會,甚至購買食品雜貨。長期關注公交車改革的學者葉青在今年兩會期間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公交車的使用量有三個“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用于公務,三分之一供領導、干部和親屬私人使用,三分一供司機私人使用。
豪華車、好車和其他超配車型也出現在公共交通團隊中。從數量上看,許多不應該配備汽車的部門和單位,以及不能達到領導干部用車標準的干部,都配備了專車。根據國家規定,中國只有部級以上干部才有資格配備專車,而副部級以下官員只有工作用車。事實上,許多市、縣、鄉的領導都有專車,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昂貴的大排量汽車。
如果按照國家規定,有資格裝備sp的領導很少……
ial車輛;有特殊需求的車輛也在、氣象等特殊部門,”葉青說。
因此,在過去五年全國“兩會”的文件化提案和建議中,代表或委員從不同角度提出了“換公交的命運”,呼吁為公交消費立法,推動公交改革。
2.將建議納入方法
在公交車改革的建議中,葉青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個。葉青在擔任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期間,一直在推動“公車新政”,提出“公車公用”的概念;即使今年他不再擔任全國人大代表,在“兩會”期間,他仍然對公共交通問題進行宣講。
《條例》一出,葉青就公開表示“期待已久,不負眾望”。他印象最深的是“堅持社會化、市場化方向,改革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公務車實物分配,取消一般公務用車”,這將導致公務用車數量大幅減少。
在市場經濟中,每個單位是否有必要維持一支車隊,包括車輛和司機,這是有明確答案的。這就是“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如果公務員反對,他們會懷念那些可以自由‘為個人目的使用公共汽車’的日子,”葉青告訴媒體。
《條例》還從根本上破除了“超編制、超配置”的觀念,規定取消一般公務用車,要求黨政機關嚴格為公務用車配備針對性保護。不得因特殊目的或其他原因超編制、超標準公務用車,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借用、占用下屬單位或其他單位和個人的車輛,不得接受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捐贈的車輛。
對于剩余的“執法執勤車輛”,《條例》指出,要嚴格控制配備范圍、人員配備和標準,即,“執法執勤車輛的配備應嚴格限于一線執法執勤崗位,不得配備機構內部管理和后勤崗位以及所屬事業單位,并要求“除涉及國家安全的特種工作車輛外,有保密要求的調查和案件處理,執法執勤車輛應噴涂清晰統一的標識”。
對于“公車私用”,《條例》也做出了明確規定,禁止個人以任何理由挪用或固定使用公務用車執行公務、保密通信等用途。領導干部的親屬和工作人員不得私自使用提供給領導干部的公務用車。但是,《條例》沒有規定相應的監管制度。從目前各地區的汽車改革計劃來看,至少有兩個建議。首先,在汽車上安裝GPS定位系統,隨時記錄行駛路線,可以檢測公交車是否工作;
另一種方法是給公交車涂上引人注目的外觀,以便于識別。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最近在回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一項提案時表示,將探索統一的公務用車識別系統。
總體而言,該計劃整合了各個地區的汽車改革計劃,并超越了這些計劃,保持了公共交通系統的一致性和嚴肅性。這與我提出的‘自購私家車,每月補貼1200元,出差實際報銷’的車改計劃非常相似,”葉青表示。
3個愿望失敗了?
“取消一般公務用車”的規定出臺時,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自主品牌進入公務用車采購市場的夢想可能破滅
前年,隨著“18”公務車標準的發布,許多自主品牌車企表示有意瞄準公務車采購,以產生示范效應,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場份額。一些公司推出了專門針對該市場的產品,如上汽榮威950、一汽奔騰B90、北汽三寶、廣汽傳祺、奇瑞G6等。如今,符合雙“18”標準的通用公務車被取消,這似乎對本已困難的自主品牌企業雪上加霜。
但事實可能并非如此,因為業內人士提出了不同的觀點。
汽車行業高級分析師張志勇指出,取消一般公務用車對國產品牌影響不大。他的出發點是市場份額:“現在國產品牌在公務車中的比例很小,幾乎所有國產品牌都沒有計劃購買其主要產品用于公務車。”此外,總體而言,公務車的市場份額已經很小,企業更多進入的出發點是“提升品牌形象”。
奇瑞汽車銷售總公司總經理鄭兆瑞,相信這是個好消息:“政府對公務用車的更嚴格使用可能不一定對汽車行業不利。那些習慣于四處開車的人將不可避免地不習慣無車生活,他們也將成為汽車的潛在消費者。這似乎是個好消息。此外,官員們非常低調,可能對國產品牌更有利
不僅如此,對于預留的執法執勤公務用車,記者還注意到,《條例》明確要求選用“國產”——第二十七條規定,公務用車實行政府集中采購,選用國產車,優先選用新能源汽車。
另一個可預見的機會是,通用公務車取消后,汽車租賃和出租車業務量將增加,這將刺激車輛運營企業購買車輛,并間接彌補通用公務車銷量的下降。
此外,盡管《條例》規定取消一般公務用車,但黨政官員使用車輛的規定并未被廢除。隨著國家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政策的進一步實施,進入更高級別的省部級公務用車市場,自主品牌仍有機會。
吉利和沃爾沃正從研發、營銷和設計等不同方面展開合作,公司高管、經銷商等多領域人士均看好吉利沃爾沃雙贏前景。吉利銷量尤其是出口業務,未來有望從同沃爾沃的合作中進一步受益。
1900/1/1 0:00:00自1994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頒發《關于黨政機關汽車配備和使用管理的規定》以來,中國的公務車改革方案便已經探索了近20年。
1900/1/1 0:00:00日前,四部委公布了首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或區域名單。相對于此前發布的“十城千輛”的新能源汽車規劃,國內新能源汽車示范城市范圍再度擴大。
1900/1/1 0:00:00第三方支付的應用場景已經擴展到日常的衣食住行。
1900/1/1 0:00:00日前,有新浪微博消息稱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攝制組在本季最后一期節目,出于“安全考慮”選擇其它汽車品牌作為節目嘉賓、欄目組用車,經與欄目組、攝制組溝通,證實該消息不屬實,
1900/1/1 0:00:0011月17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與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聯合公布了“2013年度中國汽車安全星盾獎”獲獎名單,其中,BMW3系長軸距以同級中最為全面可靠的主被動安全性能,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