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獲悉,2013年1月,中國乘用車市場整體表現良好,月銷量首次突破170萬輛,達到172.55萬輛,環比增長17.95%,同比增長48.68%,環比和同比均呈現快速增長。在國產品牌中,吉利汽車表現突出,當月共銷售63532輛,較上月增長約7%,較2012年同期增長約67%,繼續主導國產品牌乘用車市場。其中,國內銷量超過5.5萬臺,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長約67%,國際銷量超過8.4萬臺。
年初創紀錄的銷量為吉利汽車實現2013年銷量目標打開了良好局面。吉利汽車2012年實現總銷量48.3萬輛,同比增長15%。其累計銷量在國內轎車企業中排名第七,在國內品牌中排名第一;2013年初,吉利宣布今年的銷量目標是沖刺56萬輛,與2012年相比增長了約16%。吉利對銷量預期的信心不僅是對2013年國內外汽車消費市場的樂觀預測,還來自于自身質量、品牌發展和銷售服務體系能力的提升。
對于自主品牌車企來說,2013年充滿了機遇和挑戰。一方面,隨著城市發展帶來的環境污染和擁堵加劇,導致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出臺汽車限購政策,國內汽車市場已連續兩年以低于10%的速度增長。與此同時,二三線城市的市場正在快速發展,逐漸成為車企競爭的另一個主戰場;另一方面,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城鎮化”和“收入倍增”的規劃,這讓車企對消費力充分釋放后的市場前景感到樂觀。此外,政府出臺了公務用車向自主品牌傾斜的政策,許多地方政府實際上提高了購買自主品牌汽車的比例。這些都給自主品牌車企的發展帶來了好消息。
基于對市場的判斷,吉利汽車去年開始深入挖掘市場,重點打造“渠道力”和“服務力”兩大工具。通過“渠道下沉”、推行“細微中的關懷”等措施,提高了區域市場應對能力,在銷售和售后領域實現了快速提升。在J.D.Power亞太發布的2012年中國售后服務滿意度指數研究報告中,吉利旗下的全球鷹、英國和帝豪分別獲得了中國品牌的第一、第二和第四名。2013年銷售開局良好,這是營銷渠道調整和售后滿意度提升帶來的品牌紅利。
2012年,吉利汽車的國際化商業運營模式逐漸從早期的出口導向型模式轉向綜合營銷導向型模式,尤其是近年來海外采用的合資或合作建廠等靈活多樣的商業模式,極大地促進了海外業務的快速發展。2013年初,吉利在白俄羅斯的SKD工廠傳來了好消息。該工廠組裝的吉利汽車將于本月正式上市,這標志著吉利今年在海外市場的第一。
此外,記者了解到,吉利旗下的英國SX7和全球鷹GX7兩款SUV在1月份共售出7306輛,創下了歷史最佳銷量紀錄。此前,吉利集團總裁安聰慧曾指出,2013年,吉利將重點提升SUV產品的市場競爭力。2012年,吉利先后推出了全球鷹GX7和英國SX7兩款SUV車型。其中,全球鷹GX7以50.3的成績獲得C-NCAP“五星+”獎,創下了國產品牌C-NCAP的最高得分紀錄;
據悉,另一個吉利品牌帝豪也將在今年推出其首款SUV產品。種種跡象表明,SUV將成為吉利汽車銷量的又一增長極,這將大大提高吉利品牌的市場競爭力和市場份額。
吉利汽車持續熱銷的背后,是品質的提升。在研發和質量領域,吉利汽車在2012年取得了穩步進展。除了全球鷹GX7獲得“五星+”獎外,吉利汽車的“五星家族”也已初具規模,帝豪EC7、EC7-RV、EC8和吉利熊貓等車型獲得C-NCAP五星成績。2012年12月,“吉利汽車安全技術研究與產業化”項目榮獲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作為中國汽車行業的最高獎項,正是這個獎項首先授予的是一種專業技術,而不是特定的車型產品,安全性正成為吉利獨特的競爭優勢和賣點。
展望2013年,隨著“標桿管理、質量管理”戰略的實施,吉利汽車正專注于產品和服務質量的全面提升,更加注重追求穩健發展。正如董事長李書福所說,2013年,吉利汽車將抓住機遇,不僅在中國總部獲勝,而且在海外銷量也將實現快速增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過程中,這不斷反映出吉利的競爭力和吉利人的能力,以及吉利對自主品牌的榮譽感。
盡管本周國際油價進入高位盤整,但由于此前連續拉高,帶動三地迪拜、布倫特、辛塔原油9576007007變化率持續攀升。
1900/1/1 0:00:00眼下,日系車市場已經顯現回暖跡象。
1900/1/1 0:00:00在2012年度“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中,有兩個獎項頒給了齒輪行業,它們分別是:天津天海同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行星排產品及其產業化”榮獲二等獎;
1900/1/1 0:00:00歐盟委員會的一份文件指出,德國意圖保護其大型和豪華汽車生產的提議會威脅歐盟2020年碳減排計劃,進而危害未來的抱負和目標。
1900/1/1 0:00:002月5日,斯柯達宣布該品牌第1500萬輛汽車在姆拉達博萊斯拉夫工廠下線。這輛第三代斯柯達明銳為銀色涂裝,將作為位于esana斯柯達技術中心的VIP轎車。
1900/1/1 0:00:00雖然2013年1月乘用車銷量前幾名的汽車企業仍為上海通用、上海大眾、一汽大眾、北京現代、東風日產等合資企業,但自主品牌汽車企業依然有不俗的表現。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