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海馬汽車宣布,其股東鄭州金融發展公司和有限公司計劃通過公開招股受讓方轉讓其持有的海馬汽車全部股份,占海馬汽車總股本的12.14%。
盡管“本次轉讓須經相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審核批準后才能組織實施”,但第三大股東的退出意向導致海馬股價在23日大幅下跌。25日,海馬汽車的一位高管告訴本報記者,“我們目前正在兩個地區之間進行協調(鄭州國資轉讓股份),只有在協調結果出來后才能做出回應
海馬汽車在鄭州經營多年,是其進軍中原市場的總部。2010年,作為對海馬29.5億元擴建鄭州基地的支持,鄭州國有金融發展公司和投資控股公司各出資4.99億元投資海馬。其中,24.5億元將用于海馬商用車的技術改造,5億元用于海馬轎車新產品的研發。鄭州國資突然提出退出,給海馬的中原戰略蒙上了陰影。
兩個地區之間的協調
盡管鄭州退出國有資產的決定已經做出,但要順利退出并不容易。根據國有投資的相關規定,鄭州國資不能以當前市值轉讓股份,但必須以高于其持有股權的凈資產價格轉讓股份。根據這一規定,接收方必須接管其當前持有的市值超過3億元的股票。業內人士認為,幾乎沒有人愿意接受這種情況。
這為海馬汽車的調解爭取了時間。海馬鄭州基地的發展與當地政府的態度密切相關。如果退出成為現實,這可能意味著鄭州政府對海馬的態度發生了變化。這是海馬必須注意的問題,”一位接近海馬的人士表示。
此時,鄭州的海馬體已經有了一個相對較大的組織。已經有兩個工廠、一個電動汽車業務部門和一個研發部門投入運營,第三個工廠、發動機工廠和技術中心都在建設中。根據海馬的規劃,“十二五”期間,海馬鄭州基地將投資開發5款轎車、8款商用車、系列發動機,以及工廠技術升級和小產品改裝的研發。“十二五”末,海馬鄭州基地將力爭年產銷70萬輛整車,形成商用車、轎車、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零部件生產倉儲、物流業務等汽車產業集群。
海馬汽車正在盡一切努力避免這種情況,盡管董事會秘書不愿發表評論,但與鄭州調解已成為解決問題的首選。一位接近海馬的人士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種協調仍然非常樂觀
然而,海馬汽車在5月28日召開的第八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沒有透露協調結果,公開信息中的高層也沒有就此事發表聲明。
中原戰略進攻
鄭州國資的退出意圖源于汽車市場變化導致的海馬中原戰略的不確定性。
由于海馬汽車的主體位于海南島,其發展在配套、人才、物流等方面受到了極大阻礙。多年前,為了避免地區劣勢,它開始以鄭州為基地制定中原戰略規劃。鄭州也為海馬的到來提供了支持。
2010年,四年前開始建設的基地已經初具規模,恰逢汽車市場整體銷量快速增長的美好時期。海馬和鄭州市政府都對未來的發展抱有很大希望。今年,海馬鄭州產銷整車69991輛,銷售收入約19億元。
2011年,隨著汽車市場進入……
隨著購車補貼、汽車下鄉等政策的退出,此前利潤豐厚的海馬開始失去優勢,鄭州的商務車項目也有所放緩。根據5月28日海馬汽車第八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公布的決議,原定于今年完成的15萬輛海馬商務車技術改造項目,截至4月30日,已累計募集資金11.5億元,占整個投資計劃的46.9%。
會議沒有提供項目進展時間的估計,但海馬再次確定為海馬商用車技術改造項目補充流動資金,該項目在之前補充了募集資金后于2010年10月20日完工。截止日期為6個月。
基于海馬的現狀和對未來的預期,鄭州“十二五”期間實現產銷70萬輛的大規模計劃也可能難以如期實施,這也讓鄭州感到不滿。目前,鄭州市已經制定了以鄭州日產、鄭州海馬為龍頭的汽車產業發展重大規劃。今年2月,鄭州市還提出了建設百萬輛級汽車產業基地的目標。
根據規劃,轎車將是鄭州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主要產品為微型轎車,同時兼顧經濟型轎車和中高端轎車。事實上,鄭州的轎車發展只能圍繞著海馬汽車展開。
據《歐洲汽車新聞》消息,德國戴姆勒集團正著手更新旗下梅賽德斯奔馳品牌產品開發團隊架構,使之重組為三大集團和五大研發業務部門,多名高管職務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調整。
1900/1/1 0:00:00日前從相關渠道獲悉,在今年三季度,大眾旗下的邁騰Alltrack將正式進口至國內銷售。據悉,新車售價大概在3540萬元左右。
1900/1/1 0:00:005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安排60億元支持推廣16升及以下排量節能汽車。這被認為是2010年國家安排120億元專項補貼資金的延續,追加60億元后可以讓這一政策得以延續。
1900/1/1 0:00:00近日獲悉,豐田旗下高端MPV車型埃爾法近期在市場中推出了新款車型,其主要對造型設計與舒適配置進行了升級調整,而最新款24L與35L兩款車型售價則比老款有所增加,區間為614474
1900/1/1 0:00:00據歐洲worldcarfans報道,寶馬目前考慮一旦i系列電動車車型上市后銷量達不到預期,將考慮推出應急計劃,這意味著寶馬i品牌將岌岌可危。
1900/1/1 0:00:00財政部24日對外宣布,今年中央財政安排979億元節能減排和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比上年增加251億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