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產能過剩難避免?中國電動車企超487家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據華爾街日報近日報道,中國電動車制造商超487家,產能過剩已不可避免。華爾街日報認為,基于“中國制造2025”戰略,中國正在推動包括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內的十大重點產業崛起,國家及地方政府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的大力支持,是中國電動車企爆發增長的源動力。

  然而,這些企業并不能全部存活。瑞銀分析師Paul Gong表示,“這個行業投入了大量資金,但很多都會被浪費掉。”更有一些汽車分析師直接指出,未來能存活的電動車企可能只有1%。與此同時,華爾街日報認為,隨著眾多造車企業入場,產能過剩將不可避免的淹沒中國電動車市場。香港Gavekal Dragonomics技術分析師Dan Wang也表示,“中國希望成為一個高科技強國并趕上技術前沿,其中一項成本可能是產能過剩。”

  隨著近幾年新能源汽車的火爆發展,產能過剩問題已經開始被業內慢慢關注。據中國流通協會統計,2015年至2017年6月底,國內計劃投建的新能源整車項目超過了200個,相關投資金額高達10000億元人民幣以上,各類車企已經公開的新能源汽車產能規劃超過2000萬輛,是2020年預定銷量目標的10倍。

  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在今年5月的一個公開會議上介紹,中國共有71個整車集團,新能源汽車企業有455家,其中,新勢力造車企業有49個。而根據工信部企業及產品公告統計,2017年度共有64家車企實際生產了新能源汽車,可見絕大部分車企還沒形成實際產能。

  中國政府正在加嚴對新能源汽車項目的投資監管,一方面通過嚴控生產資質,鼓勵企業盤活僵尸資質、利用現有產能;另一方面也在嚴格控制已有資質企業的新增產能,要求企業產能利用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且產品技術指標達到業內領先水平。在監管趨嚴的背景下,部分新創車企可能沒有機會實際投產就被淘汰離場了。

  雖然目前尚不能完全斷定新能源汽車已經產能過剩,但中國政府正在對于可能出現的產能過剩風險密切關注,并建立起產能監測與預警機制,要求汽車整車和關鍵零部件企業將上年度相關產能情況,于每年1月底前上報省級投資主管部門并抄報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

標簽:長安奔奔E-Star 2023款 多彩款 301km 動心版 磷酸鐵鋰 2023款 多彩款 310km 清心版 磷酸鐵鋰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產能受限 特斯拉11月16日發布重卡Semi

受限于特斯拉的產能問題原定于10月26日發布的特斯拉旗下純電動重型卡車Semi被延期至了11月16日亮相。據了解該車將采用純電驅動最大續航里程約為200300英里未來或將配備半自動駕駛系統

1900/1/1 0:00:00
產能擴增 廣汽埃安第二智造中心投產

10月12日廣汽埃安第二智造中心正式竣工投產這意味著廣汽埃安在產能上進一步向上突破。這是2022年廣汽埃安第二次完成產能擴增。隨著第二智造中心的投產廣汽埃安整體規劃產能已經突破了40萬輛年大關在多班生產下產能最高可以達到60萬輛年

1900/1/1 0:00:00
產能或100GWh 寧德時代擬建最大電池廠

據外媒報道中國寧德時代歐洲區總裁馬蒂亞斯岑特格拉夫近日在德國波鴻舉行的汽車研討會上宣布寧德時代將在德國埃爾福特建造世界上最大的電池工廠。按照規劃寧德時代將給占地82公頃的埃爾福電池工廠增加投資并為當地創造600個新工作崗位。產能方面該工廠規劃年產能為100GWh

1900/1/1 0:00:00
產能過剩發展盲目 新能源市場或將洗牌

日前在2019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表示:“中國電動車市場的問題已經十分明顯不僅過于分散而且產能大幅度過剩未來中國市場新能源車企有10家就夠了。”回首過去幾年中國新能源市場的猛烈發展傳統與新興造車企業的大量涌入進入2019年后淘汰制或將提前開始

1900/1/1 0:00:00
產能過剩/銷量暴跌 戴姆勒將出售工廠

據外媒報道戴姆勒日前表示由于產能過剩、歐洲地區新車需求量暴跌公司將設法出售旗下位于法國漢巴哈的工廠法國財長鄭重呼吁希望戴姆勒能重新考慮這一決策。smartfortwo戴姆勒表示該舉措將影響公司內部重構或導致上億歐元的損失

1900/1/1 0:00:00
產能過剩 大眾不得不砍掉新建工廠計劃

據路透社報道在疫情影響下大眾集團銷量暴跌已無法匹配其產能因此該企業在土耳其新建工廠計劃徹底告吹

1900/1/1 0:00:00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