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動車規模增大,人們逐漸開始關注到電動車的輻射問題。人們都知道,手機是有輻射的,那么比手機電池規格大十幾倍的電動車是否輻射更大呢?對此,9月30日,汽車之家就電動車輻射相關問題對話了中汽協副秘書長許艷華。
許艷華表示,人們首先要認清,電動車的輻射是非電離輻射,也就是俗稱的電磁輻射。人們身邊的電磁輻射無處不在,比如手機、電腦、微波爐等都會發出電磁輻射;電離輻射就不一樣了,比如今年熱播紀錄片《切爾諾貝利》就是講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輻射事故,據統計,這場事故造成9.3萬人死亡、27萬人致癌等嚴重后果。因此,電離輻射對人的身體傷害很大,平時讓人們談輻射“色”變的正是這種電離輻射,不過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少接觸到電離輻射,偶爾接觸電離輻射的場景大概就是醫院里的X光掃射。
人們對于電動車輻射的第二個誤區就是,電動車的電池很大,那么它的輻射也很強吧?這也是近來電動車導致脫發等謠言四起的主要根源。據許艷華介紹,與人們常識認知中不同,如今電動車的電池包密封性做的很好,反而是三電領域輻射最小的。不過,無論是電機、電控還是電池,任何車輛在上公告前都進行了EMC測試,以保證車上電子產品的電磁輻射水平在國家標準之內。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以前,電動車和傳統汽車都使用EMC進行電磁輻射測試;2019年7月1日之后,電動車電磁輻射測試將使用新的國家標準《GBT37130-2018》,這套為電動車量身定做的國家標準將使人們對于電動車的使用更放心。
對于電動車具體的電磁輻射測試數據,許艷華稱,鑒于不同車輛的測試數據不同,目前尚不能公布。不過據業內專家人士表示,電動車在靜止和運行狀態下電磁輻射測試數據不一,但輻射強度比人們想象中小。據某機構測試,電動車在靜止狀態下僅儀表盤處有輕微電磁輻射,強度為0.08μt;在40km/h勻速行駛時,地板位置電磁輻射最大,為0.39μt;加速時,地板位置上升到4.89μt。而手機待機狀態為0.1-0.2μt之間,接電話時電磁輻射達到峰值25μt。
『某品牌公布的旗下某電動車電磁輻射測試數據』
從數據對比可以看出,電動車的輻射顯然處于相對較低的強度。此外,聯合國國際衛生組織的權威標準為100μT,中國與此標準一致,因此只要電磁輻射強度低于只要電磁場低于100μT這個強度,都是安全的。以后再聽到電動車輻射致人脫發甚至致癌等謠言,就不要再被收智商稅了。
相關文章閱讀
《汽車也有輻射!那我們就不能開車了?》
標簽:notag
近日工信部發布征求《電動汽車安全要求》、《電動汽車用鋰離子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電動客車安全要求》3項強制性國家標準意見的通知公開征求意見的時間截止至2月24日這意味著純電動車的安全要求將有國家標準可依
1900/1/1 0:00:00近日雷諾集團公布了2020年銷量成績單。據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雷諾集團全球總銷量達2949849輛。雖然較2019年375萬輛的成績有明顯差距但雷諾認為更重要的是其克服了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并表示雷諾已開始推行“盈利優先”銷售政策不再單純追求銷量
1900/1/1 0:00:00荷蘭、德國、法國、英國等歐洲國家近期紛紛亮出了禁售傳統燃油車的時間表可見傳統燃油車真的要走到盡頭了。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EQ系列純電動車型將是奔馳適應未來的新法寶
1900/1/1 0:00:00隨著新能源汽車在全國乃至全球的大力普及充足的、便利的配套充電服務設施必不可少。有行業內人士曾經表示:解決了充電難的問題也就解決了人們對于電動車里程的焦慮。因此傳統車企、出行企業、能源公司等各方紛紛入局充電樁領域以填補需求的巨大缺口
1900/1/1 0:00:00目前是電動車發展的大趨勢現在國內的電動車已經開始不滿足普通轎車充當代步工具的角色了它開始多元化;比如榮威的Ei5純電旅行車節能減排的同時還有更多的實用性慢慢的融入人們的生活中
1900/1/1 0:00:00今天已經是1月29日各位朋友估計也都踏上回程之旅或者已經坐在工位上開始新一年的征途。我朋友圈的電動車車主的回程之旅可謂花樣百出既有服務區充電排隊兩小時也有一路開到家的幸運兒。當然也少不了各大媒體關于電動車“充電難”、“并不比燃油車省錢”的報道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