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吉利沃爾沃放棄全面合并,親夫妻也要明算賬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作者|武笑羽

編輯|旅行

汽車圈期待了一年的資本大戲并沒有如期上演。

2月24日晚,吉利和沃爾沃聯合宣布達成最佳合并方案。在保持現有獨立公司架構和實現戰略目標的同時,雙方繼續拓展合作領域,深化汽車新四化合作,發揮協同效應,實現業務整合的最大價值。

說是“合并”,但從公告內容來看,實質上是吉利和沃爾沃放棄了一度甚囂塵上的“全面合并計劃”。

一年前,2020年2月10日,吉利汽車宣布計劃與沃爾沃汽車重組業務。按照當時的計劃,重組后沃爾沃汽車的資產將被納入吉利汽車的香港上市公司,未來還將考慮在瑞典上市。

雖然吉利當時強調合并后新集團將保持沃爾沃汽車、吉利汽車、林克、北極星等品牌的獨立性,但沃爾沃高級副總裁、亞太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袁小林發了一條朋友圈:“又一個世界汽車巨頭即將誕生!市值可能超過所有中國a股汽車上市公司!未來,全球每賣出30多輛車,就有一輛來自這個新群體。”瞬間填滿了圍觀者的期待。

然而,今天的新計劃根本沒有提到股權層面的合并,而是重點關注了動力總成業務的合并以及三電技術和高度自動駕駛業務的聯合發展。

Volvo, Geely Automobile, Lectra, Ford and Tesla

2月24日晚,網上直播了吉利和沃爾沃聯合發布會的截圖。

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CEO桂生岳在回應未來汽車日報(ID: auto-time)等媒體時表示,很多投資者非常擔心,如果按照之前大家認為的兩家公司的股權合并成一家上市公司,必然會引發以下問題:比如沃爾沃如何估值?以此估值,上市公司會付出什么代價?上市公司的壓力會不會更大?現有股東股份稀釋方案能否合理安排?

“之前的擔憂在現有方案下不會存在”,桂生岳說,沃爾沃和吉利合并的預期和最大化的協同效應通過這個合并方案體現出來,“這是最好的方案”。

截至記者發稿時,吉利汽車股價上漲3.09%,至26.70港元。

2010年3月28日,牛郎李書福與影星沃爾沃完婚。雖然收購了沃爾沃,但在生產經營方面,吉利強調“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雙方在技術研發、成本控制、供應鏈整合等方面并沒有充分合作。

Volvo, Geely Automobile, Lectra, Ford and Tesla

吉利控股集團收購沃爾沃汽車簽約儀式來源:吉利官方

11年后,吉利和沃爾沃計劃拉近彼此的距離。

雙方共同宣布,在動力總成方面,吉利和沃爾沃將以股權合并的形式將動力總成業務合并為一家新公司,專注于新一代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和高效內燃機的研發。吉利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安聰慧透露,“這項工作已經啟動”,沃爾沃將與吉利汽車合資進入吉利汽車,“預計年底完成”。

安聰慧表示,未來動力總成公司將供應吉利汽車、沃爾沃汽車以及吉利控股集團旗下的部分汽車品牌,也不排除供應全球其他汽車品牌。

在智能電動車領域,雙方在共享浩瀚大海和SPA2電動車架構的基礎上,啟動了下一代純電動模塊化架構的聯合開發,將由沃爾沃、吉利、領克、北極星品牌共享。

當被問及為何在2020年10月發布了海闊天空架構之后還要聯合開發新的電動平臺時,安聰慧回應未來汽車日報稱,“海闊天空架構”目前已經被吉利旗下9個品牌使用,10多款相關車型已經在全力開發中。吉利和沃爾沃共同打造的SPA2的架構也是雙方共同使用的,但“雙方的合作要考慮未來5-10年智能電動汽車的發展,吉利和沃爾沃將在目前架構的基礎上發展,以保證未來兩大集團使用的先進架構”。

此外,雙方還將在三電和智能網聯方面共享技術,共享電池組和電驅動系統,通過聯合采購降低成本。

自動駕駛已經成為特斯拉和造車新勢力的必爭之地。在新的合并計劃中,吉利和沃爾沃將基于現有的研發成果和經驗,共同開發高度自動駕駛的解決方案,由沃爾沃汽車的自動駕駛軟件技術開發公司Zenseact牽頭。

沃爾沃汽車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漢肯·薩繆爾森(Hanken samuelson)表示:“未來會有兩種自動駕駛,一種是城市地區的全自動駕駛,比如出租車自動駕駛業務,主導公司是Waymo;另一種是自駕的豪華高端車型,需要很強的軟件計算能力。"

薩繆爾森表示,第二種自動駕駛模式的研究已經涉及到SPA2架構,與沃爾沃汽車旗下的自動駕駛軟件技術開發公司Zenseact將共同開發高度自動駕駛的解決方案,“未來將用于吉利和沃爾沃車型”。

“習得是成為男女朋友,但男女朋友生活的一部分還是獨立的。合并就像結婚和同居,雙方都試圖在生活中完全融入對方。”中信證券汽車分析師王晨宇向《未來汽車日報》打了個比方。對于吉利和沃爾沃放棄徹底合并的現狀,JD.COM前高級副總裁閆迎春形容為“婚內暫時分居”。

夢想家創投CEO李源豐向未來汽車日報分析,對于吉利來說,R&D和技術合作更容易達成一致,但股權合作需要處理的股東利益更復雜,“擔心股市的反應”,吉利還要和百度等公司合作造車,“精力無法兼顧”。

十年前,吉利只有沃爾沃;但十年后,吉利有了更多的選擇。

2021年正月,“獨立哥”交了很多朋友。1月11日,百度宣布與吉利成立智能電動汽車公司。1月13日,吉利與“代工”富士康合作成立合資公司;1月29日,吉利還與法拉第未來簽署了框架合作協議。此外,吉利還宣布與騰訊合作,推動數字化轉型;吉利的換電池新能源車由力帆制造。

“中國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領先世界,所以(吉利)不一定需要追平沃爾沃,”發布微博分析的閆迎春表示。吉利的合作伙伴百度可謂是自動駕駛的“高材生”。2020年3月,Navigant Research(NR)發布的自動駕駛競爭力排行榜顯示,百度不僅是中國唯一的企業,而且與Waymo、Cruise和福特的自動駕駛子公司并列“領頭羊”。

連沃爾沃都佩服百度的實力。2018年11月,沃爾沃宣布與百度達成合作協議。“與百度聯手,意味著我們在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的道路上又邁出了一大步。”薩繆爾森當時嘆了口氣。

Volvo, Geely Automobile, Lectra, Ford and Tesla

沃爾沃汽車與百度聯合開發量產自動駕駛汽車來源:沃爾沃官網

但實際上,沃爾沃在自動駕駛技術上也可謂是“起得早,趕得晚”。李書福在內部分享演講中提到,沃爾沃早在十幾年前就開始研究無人駕駛技術,直到今天也從未停止,但至今沒有量產。相比之下,百度押注自動駕駛技術是在7年前,晚于沃爾沃。

不選擇完全合并也給沃爾沃留下了獨立上市的可能。“沃爾沃目前還不是一個比較純粹的電動汽車企業。如果以今年燃油車的估值上市,無疑是一筆劃算的買賣。最好等新能源業務達到一定規模再上市,”王晨宇分析道。

他表示,由于疫情等因素的影響,特斯拉和三大造車新勢力的市值大幅上漲,越來越多的公司為了分拆上市,開始分拆旗下公司。近日,大眾集團正在考慮將保時捷獨立上市,為電動汽車研發籌集資金。此外,通用汽車還表示,不排除電動車業務上市的可能性。

薩繆爾森并未否認上市的可能性。他說,沃爾沃作為一家獨立的公司,現在正在推動廣泛的變革。“以后可能有機會接觸資本市場,但還沒做決定。”

不完全合并也有利于吉利汽車回歸a股。此前,吉利曾在科技創新板開過會,但尚未完成注冊上市。“最好的合并計劃消除了所有層面的所有不確定性,這非常重要,”李東輝說。

在燃油車時代,吉利和沃爾沃的合作達到了雙贏。“今天的沃爾沃是一家成功且不斷成長的公司,這與我們十年前的情況完全不同。”薩繆爾森嘆了口氣。

回顧13年前的2008年,沃爾沃的財報顯示其稅前虧損高達15億美元,還欠福特35億美元,成為當時母公司福特汽車公司的“虧損窟窿”。那時候吉利汽車還是個“小玩家”。2009年,吉利汽車凈利潤僅為11.82億元。

2010年收購完成后,吉利和沃爾沃開始了多方面的合作。2013年,吉利和沃爾沃在瑞典建立了聯合研發中心(CEVT)。在沃爾沃的主導和吉利的參與下,兩家公司共同開發了第一個針對中級車基礎模塊的CMA架構,領克01、領克02等車型就是在這個架構下誕生的。此外,沃爾沃汽車還可以在此基礎上開發自己的汽車產品。

"沃爾沃的技術讓吉利能夠制造一款汽車."李書福曾評價。

Volvo, Geely Automobile, Lectra, Ford and Tesla

鏈接05來源:吉利官方

此外,“十年來,我們成立了吉利控股集團戰略對話委員會,成員包括吉利控股、沃爾沃汽車、吉利汽車的主要領導和決策者。我們建立了非常有效的聯合研發、聯合采購、產能共享等一系列工作機制。”2月24日晚,吉利控股集團CEO李東輝介紹。

在合作協調下,雙方都翻了。2020年,吉利的累計……銷量達132.02萬輛,連續四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第一,領克成為銷量主力,2020年銷量17.55萬輛。與12年前相比,沃爾沃有能力養家糊口。2020財年,其營業利潤為85億SEK,收入為2628億SEK。

然而,在新能源時代,“獨立哥”和沃爾沃都已經失去了燃油車時代的光環。

2020年,在吉利的新能源汽車版圖中,2020年幾何A、幾何C、帝豪EV、帝豪GSe等新能源產品的總銷量僅為6.81萬輛,僅占總銷量的5.16%。相比之下,特斯拉在華銷量已經達到13.74萬輛,就連成立僅6年多的造車新軍蔚來也實現了4.4萬輛的銷量,即將趕超吉利。

對于沃爾沃來說,直到2020年11月,其首款純電動汽車XC40 RECHARGE才在廣州車展正式上市,姍姍來遲。

Volvo, Geely Automobile, Lectra, Ford and Tesla

沃爾沃XC40充值來源:沃爾沃官方

即使緊盯技術合并,新能源戰場的競爭也很難說。2020年尼奧日,蔚來發布了最新的自動駕駛技術。理想情況下,自有軟件算法已經集成到NVIDIA平臺進行路測。小鵬宣布,將從2021年生產的量產車型升級自動駕駛軟件和硬件系統,并采用激光雷達技術提高相關性能。

5年前,吉利提出“藍色吉利行動”計劃,宣布“到2020年,吉利新能源汽車銷量占總銷量的90%以上”,終于打臉了。李書福現在提出了一個新的計劃。未來吉利將以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為主,90%為新能源混合動力汽車,10%左右為傳統節能小排量汽車;同時,專注于純電動智能汽車,成立全新的純電動汽車公司,積極參與智能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

沃爾沃預測,到2025年,純電動汽車的銷量將占其整體銷量的50%。

被巨頭包圍,合并了部分業務的雙方能否如愿達成目標還是個問號。

Volvo, Geely Automobile, Lectra, Ford and Tesla

未來汽車日報

未來汽車日報作者|武笑羽

編輯|旅行

汽車圈期待了一年的資本大戲并沒有如期上演。

2月24日晚,吉利和沃爾沃聯合宣布達成最佳合并方案。在保持現有獨立公司架構和實現戰略目標的同時,雙方繼續拓展合作領域,深化汽車新四化合作,發揮協同效應,實現業務整合的最大價值。

說是“合并”,但從公告內容來看,實質上是吉利和沃爾沃放棄了一度甚囂塵上的“全面合并計劃”。

一年前,2020年2月10日,吉利汽車宣布計劃與沃爾沃汽車重組業務。按照當時的計劃,重組后沃爾沃汽車的資產將被納入吉利汽車的香港上市公司,未來還將考慮在瑞典上市。

雖然吉利當時強調合并后新集團將保持沃爾沃汽車、吉利汽車、林克、北極星等品牌的獨立性,但沃爾沃高級副總裁、亞太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袁小林發了一條朋友圈:“又一個世界汽車巨頭即將誕生!市值可能超過所有中國a股汽車上市公司!未來,全球每賣出30多輛車,就有一輛來自這個新群體。”瞬間填滿了圍觀者的期待。

然而,今天的新計劃根本沒有提到股權層面的合并,而是重點關注了動力總成業務的合并以及三電技術和高度自動駕駛業務的聯合發展。

Volvo, Geely Automobile, Lectra, Ford and Tesla

2月24日晚,網上直播了吉利和沃爾沃聯合發布會的截圖。

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CEO桂生岳在回應未來汽車日報(ID: auto-time)等媒體時表示,很多投資者非常擔心,如果按照之前大家認為的兩家公司的股權合并成一家上市公司,必然會引發以下問題:比如沃爾沃如何估值?以此估值,上市公司會付出什么代價?上市公司的壓力會不會更大?現有股東股份稀釋方案能否合理安排?

“之前的擔憂在現有方案下不會存在”,桂生岳說,沃爾沃和吉利合并的預期和最大化的協同效應通過這個合并方案體現出來,“這是最好的方案”。

截至記者發稿時,吉利汽車股價上漲3.09%,至26.70港元。

2010年3月28日,牛郎李書福與影星沃爾沃完婚。雖然收購了沃爾沃,但在生產經營方面,吉利強調“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雙方在技術研發、成本控制、供應鏈整合等方面并沒有充分合作。

Volvo, Geely Automobile, Lectra, Ford and Tesla

吉利控股集團收購沃爾沃汽車簽約儀式來源:吉利官方

11年后,吉利和沃爾沃計劃拉近彼此的距離。

雙方共同宣布,在動力總成方面,吉利和沃爾沃將以股權合并的形式將動力總成業務合并為一家新公司,專注于新一代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和高效內燃機的研發。吉利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安聰慧透露,“這項工作已經啟動”,沃爾沃將與吉利汽車合資進入吉利汽車,“預計年底完成”。

安聰慧表示,未來動力總成公司將供應吉利汽車、沃爾沃汽車以及吉利控股集團旗下的部分汽車品牌,也不排除供應全球其他汽車品牌。

在智能電動車領域,雙方在共享浩瀚大海和SPA2電動車架構的基礎上,啟動了下一代純電動模塊化架構的聯合開發,將由沃爾沃、吉利、領克、北極星品牌共享。

當被問及為何在2020年10月發布了海闊天空架構之后還要聯合開發新的電動平臺時,安聰慧回應未來汽車日報稱,“海闊天空架構”目前已經被吉利旗下9個品牌使用,10多款相關車型已經在全力開發中。吉利和沃爾沃共同打造的SPA2的架構也是雙方共同使用的,但“雙方的合作要考慮未來5-10年智能電動汽車的發展,吉利和沃爾沃將在目前架構的基礎上發展,以保證未來兩大集團使用的先進架構”。

此外,雙方還將在三電和智能網聯方面共享技術,共享電池組和電驅動系統,通過聯合采購降低成本。

自動駕駛已經成為特斯拉和造車新勢力的必爭之地。在新的合并計劃中,吉利和沃爾沃將基于現有的研發成果和經驗,共同開發高度自動駕駛的解決方案,由沃爾沃汽車的自動駕駛軟件技術開發公司Zenseact牽頭。

沃爾沃汽車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漢肯·薩繆爾森(Hanken samuelson)表示:“未來會有兩種自動駕駛,一種是城市地區的全自動駕駛,比如出租車自動駕駛業務,主導公司是Waymo;另一種是自駕的豪華高端車型,需要很強的軟件計算能力。"

薩繆爾森表示,第二種自動駕駛模式的研究已經涉及到SPA2架構,與沃爾沃汽車旗下的自動駕駛軟件技術開發公司Zenseact將共同開發高度自動駕駛的解決方案,“未來將用于吉利和沃爾沃車型”。

“習得是成為男女朋友,但男女朋友生活的一部分還是獨立的。合并就像結婚和同居,雙方都試圖在生活中完全融入對方。”中信證券汽車分析師王晨宇向《未來汽車日報》打了個比方。對于吉利和沃爾沃放棄徹底合并的現狀,JD.COM前高級副總裁閆迎春形容為“婚內暫時分居”。

夢想家創投CEO李源豐向未來汽車日報分析,對于吉利來說,R&D和技術合作更容易達成一致,但股權合作需要處理的股東利益更復雜,“擔心股市的反應”,吉利還要和百度等公司合作造車,“精力無法兼顧”。

十年前,吉利只有沃爾沃;但十年后,吉利有了更多的選擇。

2021年正月,“獨立哥”交了很多朋友。1月11日,百度宣布與吉利成立智能電動汽車公司。1月13日,吉利與“代工”富士康合作成立合資公司;1月29日,吉利還與法拉第未來簽署了框架合作協議。此外,吉利還宣布與騰訊合作,推動數字化轉型;吉利的換電池新能源車由力帆制造。

“中國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領先世界,所以(吉利)不一定需要追平沃爾沃,”發布微博分析的閆迎春表示。吉利的合作伙伴百度可謂是自動駕駛的“高材生”。2020年3月,Navigant Research(NR)發布的自動駕駛競爭力排行榜顯示,百度不僅是中國唯一的企業,而且與Waymo、Cruise和福特的自動駕駛子公司并列“領頭羊”。

連沃爾沃都佩服百度的實力。2018年11月,沃爾沃宣布與百度達成合作協議。“與百度聯手,意味著我們在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的道路上又邁出了一大步。”薩繆爾森當時嘆了口氣。

Volvo, Geely Automobile, Lectra, Ford and Tesla

沃爾沃汽車與百度聯合開發量產自動駕駛汽車來源:沃爾沃官網

但實際上,沃爾沃在自動駕駛技術上也可謂是“起得早,趕得晚”。李書福在內部分享演講中提到,沃爾沃早在十幾年前就開始研究無人駕駛技術,直到今天也從未停止,但至今沒有量產。相比之下,百度押注自動駕駛技術是在7年前,晚于沃爾沃。

不選擇完全合并也給沃爾沃留下了獨立上市的可能。“沃爾沃目前還不是一個比較純粹的電動汽車企業。如果以今年燃油車的估值上市,無疑是一筆劃算的買賣。最好等新能源業務達到一定規模再上市,”王晨宇分析道。

他表示,由于疫情等因素的影響,特斯拉和三大造車新勢力的市值大幅上漲,越來越多的公司為了分拆上市,開始分拆旗下公司。近日,大眾集團正在考慮將保時捷獨立上市,為電動汽車研發籌集資金。此外,通用汽車還表示,不排除電動車業務上市的可能性。

薩繆爾森并未否認上市的可能性。他說,沃爾沃作為一家獨立的公司,現在正在推動廣泛的變革。“以后可能有機會接觸資本市場,但還沒做決定。”

不完全合并也有利于吉利汽車回歸a股。此前,吉利曾在科技創新板開過會,但尚未完成注冊上市。“最好的合并計劃消除了所有層面的所有不確定性,這非常重要,”李東輝說。

在燃油車時代,吉利和沃爾沃的合作達到了雙贏。“今天的沃爾沃是一家成功且不斷成長的公司,這與我們十年前的情況完全不同。”薩繆爾森嘆了口氣。

回顧13年前的2008年,沃爾沃的財報顯示其稅前虧損高達15億美元,還欠福特35億美元,成為當時母公司福特汽車公司的“虧損窟窿”。那時候吉利汽車還是個“小玩家”。2009年,吉利汽車凈利潤僅為11.82億元。

2010年收購完成后,吉利和沃爾沃開始了多方面的合作。2013年,吉利和沃爾沃在瑞典建立了聯合研發中心(CEVT)。在沃爾沃的主導和吉利的參與下,兩家公司共同開發了第一個針對中級車基礎模塊的CMA架構,領克01、領克02等車型就是在這個架構下誕生的。此外,沃爾沃汽車還可以在此基礎上開發自己的汽車產品。

"沃爾沃的技術讓吉利能夠制造一款汽車."李書福曾評價。

Volvo, Geely Automobile, Lectra, Ford and Tesla

鏈接05來源:吉利官方

此外,“十年來,我們成立了吉利控股集團戰略對話委員會,成員包括吉利控股、沃爾沃汽車、吉利汽車的主要領導和決策者。我們建立了非常有效的聯合研發、聯合采購、產能共享等一系列工作機制。”2月24日晚,吉利控股集團CEO李東輝介紹。

在合作協調下,雙方都翻了。2020年,吉利的累計……銷量達132.02萬輛,連續四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第一,領克成為銷量主力,2020年銷量17.55萬輛。與12年前相比,沃爾沃有能力養家糊口。2020財年,其營業利潤為85億SEK,收入為2628億SEK。

然而,在新能源時代,“獨立哥”和沃爾沃都已經失去了燃油車時代的光環。

2020年,在吉利的新能源汽車版圖中,2020年幾何A、幾何C、帝豪EV、帝豪GSe等新能源產品的總銷量僅為6.81萬輛,僅占總銷量的5.16%。相比之下,特斯拉在華銷量已經達到13.74萬輛,就連成立僅6年多的造車新軍蔚來也實現了4.4萬輛的銷量,即將趕超吉利。

對于沃爾沃來說,直到2020年11月,其首款純電動汽車XC40 RECHARGE才在廣州車展正式上市,姍姍來遲。

Volvo, Geely Automobile, Lectra, Ford and Tesla

沃爾沃XC40充值來源:沃爾沃官方

即使緊盯技術合并,新能源戰場的競爭也很難說。2020年尼奧日,蔚來發布了最新的自動駕駛技術。理想情況下,自有軟件算法已經集成到NVIDIA平臺進行路測。小鵬宣布,將從2021年生產的量產車型升級自動駕駛軟件和硬件系統,并采用激光雷達技術提高相關性能。

5年前,吉利提出“藍色吉利行動”計劃,宣布“到2020年,吉利新能源汽車銷量占總銷量的90%以上”,終于打臉了。李書福現在提出了一個新的計劃。未來吉利將以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為主,90%為新能源混合動力汽車,10%左右為傳統節能小排量汽車;同時,專注于純電動智能汽車,成立全新的純電動汽車公司,積極參與智能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

沃爾沃預測,到2025年,純電動汽車的銷量將占其整體銷量的50%。

被巨頭包圍,合并了部分業務的雙方能否如愿達成目標還是個問號。

Volvo, Geely Automobile, Lectra, Ford and Tesla

未來汽車日報

未來汽車日報

標簽:沃爾沃吉利汽車領克福特特斯拉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全面進化 斯柯達全新一代明銳OCTAVIA PRO內飾設計圖曝光

數天前,上汽大眾斯柯達全新一代明銳外觀設計圖首發,并披露了英文名OCTAVIAPRO,引發業界及用戶的廣泛期待。

1900/1/1 0:00:00
原北汽零部件平臺總裁陳寶加盟寶能汽車

就在原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管宇加盟2天后,寶能汽車集團再度迎來一名高層。

1900/1/1 0:00:00
引領綠色出行新時代 起亞首款E-GMP專用純電動車將迎來首秀

2月23日,現代汽車純電動汽車IONIQ(艾尼氪)5全球首秀,代表現代起亞電動汽車專用平臺EGMP(電動化全球模塊型平臺)的首款量產車型正式落地。

1900/1/1 0:00:00
HondaJet交付量連續四年保持同級別全球首位

Honda的飛機事業子公司HondaAircraftCompany(以下簡稱:HACI)今日宣布,在2020年共交付31架HondaJet1,

1900/1/1 0:00:00
免費升級!比亞迪漢DM將推出保電功能

我們從官方了解到,比亞迪將面向全國漢DM車主開始陸續推送保電功能OTA升級,保電功能能夠讓車輛在不同的路況下通過對SOC(Stateofcharge,剩余電量,

1900/1/1 0:00:00
吉利和沃爾沃的“非常規”合并,動力公司合并年底完成

昨天(2月14日),吉利控股集團開了場杭州、香港和哥德堡三地連線的線上發布會,雖然是北京時間晚上9點半才開始,但還是吸引了整個汽車圈的目光,因為這場發布會上,吉利和沃爾沃終于宣布“合并”了。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