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三大助攻 中國自動駕駛“跑”起來穩了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在以深度學習為突破口的AI浪潮下,自動駕駛已經成為全車的“風向標”。日前,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推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應用的指導意見》,將利好自動駕駛行業發展,2021年有望迎來自動駕駛爆發元年。據預測,2021年中國自動駕駛產業市場規模將超過2350億元。這個數字背后還會有“三大助力”,共同推動自動駕駛產業的真正落地。■輔助1: 5G技術加速C-V2X的發展。人是靠五官來感知周圍環境的,一輛變得“智能”的汽車也是一樣。借助各種傳感器、攝像頭、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達,汽車可以感知周圍的環境和交通狀況,然后使用“大腦”來識別它像人類一樣感知的東西。這就是所謂的自行車智能,基本上完成了司機的任務,但如果僅限于自行車智能,未來的出行是不夠的。業內的共識是,單車智能只能在特定場景下實現L3級別的自動駕駛。要實現L4和L5級別的自動駕駛,需要C-V2X的配合。目前,中國有超過70萬個5G基站,占全球總數的70%以上。中國在C-V2X上有很強的先發優勢。車企已經率先登陸中國。2020年12月,搭載移動通信C-V2X車型分類模塊AG15的2021款別克GL8(參數|詢價)Avenir Avia上市。車輛可以提供許多功能,例如緊急制動警告EBW、車輛失控警告CLW、異常車輛警告AVW和與車輛間通信相關的限速警告SLW。無獨有偶,同月,福特在業內推出了基于C-V2X技術的實用智能汽車基礎設施協同系統,搭載在其兩款國產SUV車型上——福特新探險者和銳界PLUS。這兩款車的車主可以在無錫和長沙的特定區域體驗。此外,2020年5月,華為攜手一汽、長安、東風、SAIC、廣汽、BAIC、比亞迪、長城、奇瑞等首批18家車企,正式啟動并建立“5G汽車生態圈”,加速5G技術在汽車行業的商用。未來,5G車聯網將成為L3及以上自動駕駛的必要條件,從而構建智慧交通。■輔助二:浴和車企深度綁定。2021年,大部分車企都會公布自己實現L4級自動駕駛的路線圖。這背后少不了BATH互聯網巨頭。這種深度綁定模式將加速自動駕駛技術和商業應用的發展。☆百度:2021年1月11日,百度正式宣布造車,吉利將成為新公司的戰略合作伙伴。基于吉利全新研發的浩瀚大海智能進化體驗架構,雙方將在智能汽車制造相關領域展開緊密合作,共同打造下一代智能汽車。百度的自動駕駛故事始于2013年。經過八年的磨礪,Apollo目前已經在北京和長沙行駛了超過52000公里。但是,百度知道,要真正實現優秀的自動駕駛技術,必須能夠在更多的車上持續運行數據,僅僅依靠自己的測試車是不可能實現目標的。百度造車將極大提升百度Apollo在自動駕駛、高精地圖、數字駕駛艙等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對百度本身、合作車企、自動駕駛行業都會有好處。☆阿里:阿里是國內最早進入車聯網的互聯網廠商,核心產品是AliOS操作系統。早在2014年7月,阿里與SAIC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同年收購地圖廠商高德;隨后,又與SAIC一起投資10億元成立斑馬網絡,推出首款搭載斑馬系統(基于YunOS)的車型榮威RX5,成為阿里操作系統在智能駕駛艙領域的首次整合。2020年12月,阿里再次與SAIC深度綁定,成立了一個全新的品牌——智機汽車。傳統車企有更高效的整車制造能力,但缺乏互聯網思維、軟件技術、算法等。阿里的達摩院技術、阿里云等生態系統可以賦能知止。未來,智駕汽車的用戶可以通過用戶貢獻行車數據的方式,獲得CSOP平臺的股權或同等級別的股權獎勵。這種形式可以更有效地收集“長尾”數據,幫助智計車在自動駕駛賽道上彎道超車。☆騰訊:雖然騰訊進入車聯網領域相對較晚,但憑借大數據和云計算優勢,正在加速自動駕駛領域的技術研發。騰訊自2016年成立自動駕駛實驗室以來,在高精地圖、環境感知、融合定位、決策控制等領域開展技術研發。,并在車聯網領域搭建了車聯網開放平臺;2018年11月,騰訊發布L3、L4自動駕駛汽車;2019年7月,騰訊與寶馬中國合作了行業首個自動駕駛開發云項目;2020年6月,騰訊新一代自動駕駛虛擬仿真平臺TAD Sim 2.0正式亮相。與此同時,騰訊TAD Sim正在聯合各類機構和國內頭部車企,推進基于高精地圖和仿真技術的虛實結合的仿真測試,加速自動駕駛的研發。基于在智慧出行領域的深厚積累,騰訊與31家車企、300多家出行生態伙伴建立了緊密合作,合作車型達120款。☆華為:與BAT三大互聯網巨頭相比,華為是國內公認最有資質的科技企業,雖然任多次表示“華為不做汽車”。2019年5月,華為成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旨在結合自身在ICT領域的設計、技術和經驗,結合行業預期,打造智能車云、智能駕駛艙、智能電動車、智能駕駛、智能網聯五大解決方案。沒有一家公司敢看不起華為。在“軟件定義汽車”的大背景下,華為能做的事情,已經超出了一個傳統汽車人的想象。事實上,未來華為有能力提供整車70%左右的價值,現在華為的汽車相關業務正在大規模發展。2020年11月,長安汽車宣布將攜手華為和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車品牌,包括自主可控的智能電動汽車平臺、一系列智能汽車產品以及超級智能生活和智能能源生態。從產業鏈的控制能力來看,華為已經在造車了,但不是這樣包裝的。■輔助三:特斯拉迫使特斯拉成立至今汽車銷量超過百萬輛,市值8000億美元,正好等于第二名到第九名的市值之和,成為名副其實的汽車巨頭。在自動駕駛領域,特斯拉自主研發的FSD芯片,單顆計算能力達到72TOPS,相比英偉達、華為、英特爾是最強大的。自主研發的ADAS平臺FSD Computer,整體運算能力144 TOPS,功耗僅為72W,功耗低,支持L4級自動駕駛,在省電領域表現突出。在此基礎上,特斯拉強大的“影子模式”讓所有企業望塵莫及。每天有超過一百萬輛特斯拉汽車在世界各地行駛,每個月可以獲得近十億英里的里程。特斯拉的鯰魚效應將加速自動駕駛產業的發展,中國的造車新勢力將繼續跟進。2020年11月,蔚來與Mobileye達成戰略合作,基于蔚來二代車輛平臺打造L4自動駕駛汽車,預計2022年交付;同年4月,小鵬與英偉達繼續合作,下一代智能純電動汽車將繼續搭載英偉達AI自動駕駛計算平臺。之前擁有L3自動駕駛功能的小鵬P7也是第一款搭載Nvidia DRIVETM AGX Xavier平臺的量產車。與此同時,政府在自動駕駛領域出臺了多項政策。2020年11月11日,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發布《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指出L2和L3智能網聯汽車普及率要繼續提高,2025年達到50%,2030年超過70%。■總結:無論對于乘客還是駕駛員,自動駕駛汽車都是時代的需求,可以為人類“解放雙手”,提供更多的安全和便利。相比過去的虛幻和飄渺,自動泊車、公交、末端配送等一些自動駕駛場景已經逐漸落地。雖然中國的自動駕駛環境復雜,人口密集,車流混雜,駕駛野蠻,注定了自動駕駛的真正商業化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但一旦“積水水位”被打破,高水平自動駕駛汽車的實現指日可待。(文/汽車之家彭飛)在以深度學習為突破口的AI浪潮下,自動駕駛已經成為全車的“風向標”。日前,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推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應用的指導意見》,將利好自動駕駛行業發展,2021年有望迎來自動駕駛爆發元年。據預測,2021年中國自動駕駛產業市場規模將超過2350億元。這個數字背后還會有“三大助力”,共同推動自動駕駛產業的真正落地。■輔助1: 5G技術加速C-V2X的發展。人是靠五官來感知周圍環境的,一輛變得“智能”的汽車也是一樣。借助各種傳感器、攝像頭、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達,汽車可以感知周圍的環境和交通狀況,然后使用“大腦”來識別它像人類一樣感知的東西。這就是所謂的自行車智能,基本上完成了司機的任務,但如果僅限于自行車智能,未來的出行是不夠的。業內的共識是,單車智能只能在特定場景下實現L3級別的自動駕駛。要實現L4和L5級別的自動駕駛,需要C-V2X的配合。目前,中國有超過70萬個5G基站,占全球總數的70%以上。中國在C-V2X上有很強的先發優勢。車企已經率先登陸中國。2020年12月,搭載移動通信C-V2X車型分類模塊AG15的2021款別克GL8(參數|詢價)Avenir Avia上市。車輛可以提供許多功能,例如緊急制動警告EBW、車輛失控警告CLW、異常車輛警告AVW和與車輛間通信相關的限速警告SLW。無獨有偶,同月,福特在業內推出了基于C-V2X技術的實用智能汽車基礎設施協同系統,搭載在其兩款國產SUV車型上——福特新探險者和銳界PLUS。這兩款車的車主可以在無錫和長沙的特定區域體驗。此外,2020年5月,華為攜手一汽、長安、東風、SAIC、廣汽、BAIC、比亞迪、長城、奇瑞等首批18家車企,正式啟動并建立“5G汽車生態圈”,加速5G技術在汽車行業的商用。未來,5G車聯網將成為L3及以上自動駕駛的必要條件,從而構建智慧交通。■輔助二:浴和車企深度綁定。2021年,大部分車企都會公布自己實現L4級自動駕駛的路線圖。這背后少不了BATH互聯網巨頭。這種深度綁定模式將加速自動駕駛技術和商業應用的發展。☆百度:2021年1月11日,百度正式宣布造車,吉利將成為新公司的戰略合作伙伴。基于吉利新開發的浩瀚大海智能進化體驗架構,雙方將在智能汽車制造的相關領域緊密合作,攜手……打造下一代智能汽車。百度的自動駕駛故事始于2013年。經過八年的磨礪,Apollo目前已經在北京和長沙行駛了超過52000公里。但是,百度知道,要真正實現優秀的自動駕駛技術,必須能夠在更多的車上持續運行數據,僅僅依靠自己的測試車是不可能實現目標的。百度造車將極大提升百度Apollo在自動駕駛、高精地圖、數字駕駛艙等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對百度本身、合作車企、自動駕駛行業都會有好處。☆阿里:阿里是國內最早進入車聯網的互聯網廠商,核心產品是AliOS操作系統。早在2014年7月,阿里與SAIC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同年收購地圖廠商高德;隨后,又與SAIC一起投資10億元成立斑馬網絡,推出首款搭載斑馬系統(基于YunOS)的車型榮威RX5,成為阿里操作系統在智能駕駛艙領域的首次整合。2020年12月,阿里再次與SAIC深度綁定,成立了一個全新的品牌——智機汽車。傳統車企有更高效的整車制造能力,但缺乏互聯網思維、軟件技術、算法等。阿里的達摩院技術、阿里云等生態系統可以賦能知止。未來,智駕汽車的用戶可以通過用戶貢獻行車數據的方式,獲得CSOP平臺的股權或同等級別的股權獎勵。這種形式可以更有效地收集“長尾”數據,幫助智計車在自動駕駛賽道上彎道超車。☆騰訊:雖然騰訊進入車聯網領域相對較晚,但憑借大數據和云計算優勢,正在加速自動駕駛領域的技術研發。騰訊自2016年成立自動駕駛實驗室以來,在高精地圖、環境感知、融合定位、決策控制等領域開展技術研發。,并在車聯網領域搭建了車聯網開放平臺;2018年11月,騰訊發布L3、L4自動駕駛汽車;2019年7月,騰訊與寶馬中國合作了行業首個自動駕駛開發云項目;2020年6月,騰訊新一代自動駕駛虛擬仿真平臺TAD Sim 2.0正式亮相。與此同時,騰訊TAD Sim正在聯合各類機構和國內頭部車企,推進基于高精地圖和仿真技術的虛實結合的仿真測試,加速自動駕駛的研發。基于在智慧出行領域的深厚積累,騰訊與31家車企、300多家出行生態伙伴建立了緊密合作,合作車型達120款。☆華為:與BAT三大互聯網巨頭相比,華為是國內公認最有資質的科技企業,盡管任多次表示“華為不做汽車”。2019年5月,華為成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旨在結合自身在ICT領域的設計、技術和經驗,結合行業預期,打造智能車云、智能駕駛艙、智能電動車、智能駕駛、智能網聯五大解決方案。沒有一家公司敢看不起華為。在“軟件定義汽車”的大背景下,華為能做的事情,已經超出了一個傳統汽車人的想象。事實上,未來華為有能力提供整車70%左右的價值,現在華為的汽車相關業務正在大規模發展。2020年11月,長安汽車宣布將攜手華為和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車品牌,包括自主可控的智能電動汽車平臺、一系列智能汽車產品以及超級智能生活和智能能源生態。從產業鏈的控制能力來看,華為已經在造車了,但不是這樣包裝的。■輔助三:特斯拉迫使特斯拉成立至今汽車銷量超過百萬輛,市值8000億美元,正好等于第二名到第九名的市值之和,成為名副其實的汽車巨頭。在自動駕駛領域,特斯拉自主研發的FSD芯片,單顆計算能力達到72TOPS,相比英偉達、華為、英特爾是最強大的。自主研發的ADAS平臺FSD Computer,整體運算能力144 TOPS,功耗僅為72W,功耗低,支持L4級自動駕駛,在省電領域表現突出。在此基礎上,特斯拉強大的“影子模式”讓所有企業望塵莫及。每天有超過一百萬輛特斯拉汽車在世界各地行駛,每個月可以獲得近十億英里的里程。特斯拉的鯰魚效應將加速自動駕駛產業的發展,中國的造車新勢力將繼續跟進。2020年11月,蔚來與Mobileye達成戰略合作,基于蔚來二代車輛平臺打造L4自動駕駛汽車,預計2022年交付;同年4月,小鵬與英偉達繼續合作,下一代智能純電動汽車將繼續搭載英偉達AI自動駕駛計算平臺。之前擁有L3自動駕駛功能的小鵬P7也是第一款搭載Nvidia DRIVETM AGX Xavier平臺的量產車。與此同時,政府在自動駕駛領域出臺了多項政策。2020年11月11日,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發布《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指出L2和L3智能網聯汽車普及率要繼續提高,2025年達到50%,2030年超過70%。■總結:無論對于乘客還是駕駛員,自動駕駛汽車都是時代的需求,可以為人類“解放雙手”,提供更多的安全和便利。相比過去的虛幻和飄渺,自動泊車、公交、末端配送等一些自動駕駛場景已經逐漸落地。雖然中國的自動駕駛環境復雜,人口密集,車流混雜,駕駛野蠻,注定了自動駕駛的真正商業化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但一旦“積水水位”被打破,高水平自動駕駛汽車的實現指日可待。(文/汽車之家彭飛)

標簽:特斯拉智己汽車長安福特斑馬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蔚來領英招聘泄露天機,或許進軍美國市場?

近日,領英(LinkedIn)上出現了一則蔚來汽車發布的招聘信息,蔚來新設置了一個空缺的中高級管理人員崗位,希望應聘者能夠帶隊拓展美國的市場業務,不少業內人士及分析師認為,

1900/1/1 0:00:00
字節跳動上「車」,張一鳴必打之「牌」

對于未來智能汽車的構想,現在業內普遍的看法是,其將成為下一代移動智能終端。終端,對于互聯網公司來說,則意味著流量入口。而這個巨大的流量入口,張一鳴和他的字節跳動當然也不想錯過。

1900/1/1 0:00:00
深評問道:2021年鋰電行業發展趨勢展望

經歷了前幾年的爆發和冷卻,鋰電產業依托于中國新能源汽車在2020年下半的快速回暖,將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1900/1/1 0:00:00
凈利潤64億美元 通用汽車2020年財報

近日,通用汽車公司(紐交所代碼:GM)于底特律發布2020年全年財報,數據顯示,通用在2020年的凈利潤達64億美元。其中公司第四季度業績表現強勁,凈利潤達28億美元。

1900/1/1 0:00:00
“大象轉身”,福特之舞漸入佳境

履新四個月后,福特汽車總裁兼CEO吉姆法利(JimFarley)確定了新的合作規劃,握手谷歌。

1900/1/1 0:00:00
三度劉郎,美的再回汽車圈

美的與汽車之間的聯系,很多業內人士和媒體的追溯都是17年前美的通過收購云南客車廠、云南航天神州汽車與湖南省三湘客車集團,進入商用車領域。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