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來自“收費圖庫”。“2020年,我們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占公司整體銷量的90%以上。”6年前,一度被貼上“瘋子”標簽的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曾說。6年后的今天,盡管有北極星汽車、幾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品牌,吉利并沒有實現這個目標,甚至可以說是“遙遙無期”。從2021年開始,吉利變得“很忙”:除了牽手賈躍亭、FF加入破產重組后的力帆,還先后與百度、富士康、騰訊達成一系列合作。不難看出,吉利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頻繁布局,是其轉型之急。在這股越來越洶涌的新能源汽車浪潮中,吉利試圖用速度、冒險、擴張找到自己的路。雖然李書福在6年前幾乎就擺出了“All in新能源”的姿態,但吉利新能源汽車的表現一直不是很樂觀。從產品來看,吉利可以說是目前電動車品牌和細分品類最多的自主汽車品牌。2017年10月,吉利聯手旗下沃爾沃汽車成立新能源汽車品牌北極星汽車;2019年4月,吉利發布純電動汽車品牌幾何汽車;僅一年后,吉利與戴姆勒成立純電動汽車啟智汽車有限公司,推動smart品牌轉型,將其打造為高端電動汽車品牌。此外,吉利的低端純電動汽車品牌楓葉汽車也于去年誕生。吉利品牌、領克品牌、沃爾沃品牌也推出了不同類型的電動車。
“在車企中,多品牌發展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品牌內耗’。”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以帝豪新能源系列和幾何系列為例,公開數據顯示,前者價格區間為10.99萬-15.99萬元,后者為12.98萬-19萬元。除了價格差不多,幾何A和帝豪EV都是緊湊型,幾何C和帝豪GSe都是緊湊型SUV。“品牌內耗會讓兄弟倆互相發財。最好的情況是一方會在銷量上大放異彩,但通常最壞的結果是雙方在銷量上都有所損失。”上述知情人士告訴億歐EqualOcean。從銷量來看,押寶多個新能源汽車芯片的吉利并沒有提交一份亮眼的答卷。2020年,吉利年銷量132.02萬輛,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第一。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銷量僅為6.81萬輛,同比下降66%,僅占總銷量的5.15%。在過去的五年里,吉利新能源汽車的年銷量從未超過其總銷量的10%。2019年,吉利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1.3萬輛,占總銷量的8.30%,是近五年來占比最高的一年。
從技術上看,為了穩步推進新能源汽車戰略,吉利很早就采用了“油改電”的平臺,但這似乎在放緩其進軍步伐。所謂“油改電”,就是在燃油車的基礎上,去掉油箱、發動機、變速箱等部件,換上動力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就形成了電動車。“‘油改電’技術讓傳統車企減少設備投入和設計成本,借助自身產品優勢快速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這也是很多傳統車企宣戰的依據。”汽車工程師黃濤(化名)告訴億歐海洋,“但這是不可持續的。如果長期按照這種思路來造車,續航時間短、操控性差甚至安全等弊端就會逐漸暴露出來。”放眼當下,吉利的帝豪、幾何、楓葉汽車等新能源品牌幾乎都是從“油改電”誕生的。其中,幾何車的“油改電”被很多用戶吐槽,甚至被戲稱為“換殼”。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需求日益嚴格。在越來越激烈的純電動汽車市場競爭下,吉利需要盡快打破現有的桎梏。過去一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掀起一波又一波熱潮。在造車新勢力的行列中,蔚來飆升了1200%,小鵬和理想也飆升了200%左右,有的甚至超過了市值過百年的傳統車企。與并稱為“民營車企前三”的比亞迪、長城汽車的市值相比,尚未突破3000億港元市值的吉利被甩在了后面。不僅如此,吉利的市值還低于造車新勢力蔚來和Xpeng Motors。計劃回歸a股并登陸科技創新板的吉利汽車,急需新的故事來打開想象空間,提升估值。近年來,吉利在資本市場上非常活躍:收購寶騰和路特斯,入股戴姆勒,收購美國李泰飛行汽車等在出行市場,吉利也推出了曹操之行和與戴姆勒合資,布局高端出行。2021年,吉利正忙著講述一個全新的“新車制造與代工”的故事。1月11日,吉利宣布成立智能電動汽車公司……與百度合作,成為百度電動車公司的戰略合作伙伴。四天后,吉利宣布與富士康組建合資公司。受此利好消息影響,吉利股價近日大幅上漲。1月29日,吉利和FF分別宣布正式簽署框架合作協議,計劃在技術支持和工程服務領域開展合作,并探討由吉利和富士康的合資公司提供OEM服務的可能性。同時,作為財務投資者,吉利也參與了對FF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上市的少量投資。然而,資本市場似乎并不樂觀。合作消息傳出后,吉利股價連日下跌。正式公告當天,截至1月29日港股收盤,吉利收報每股28.35港元,下跌3.90%,總市值2783.6億港元。對于吉利來說,FF是一張不知名的牌。這次合作的契機是FF可能幫助吉利新能源汽車更快超車。根據專利數據分析公司Randolph Square IP(RSIP)的報告,FF目前在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軟件、人工智能、互聯網等方面擁有較為突出的專利競爭優勢。同時,這種合作也有很大的風險。“賈躍亭人倒下后,資本市場的信心其實很難重建。”一位投資人表示,“加上代工業務本身風險也很大。做得不好,就完全成了‘代工廠’。”與百度合作造車、為FF代工、與富士康建立合資代工廠的背后,其實是吉利在下一盤大棋——借“歷時4年、耗資180億的SEA浩瀚智能進化體驗架構”之劍。相比特斯拉的軟件優勢和大眾MEB架構的底盤硬件優勢,吉利龐大的架構更像是走了一條中間路線。據悉,浩瀚架構的高帶寬覆蓋了1800mm-3300mm的軸距范圍和400 V-800 V的電壓架構,這意味著基于該架構或其子架構,可以開發Smart和領克兩種車型,實現供應鏈的模塊化和最大化兼容。然而,OEM模式也存在許多風險。“汽車產業鏈太長,幾萬個零部件中的每一個都至關重要。”在黃濤看來,跨界合作也存在很大的風險,這也涉及到雙方認知和理念的差異。“這其實是一場拔河比賽。如果做得不好,很容易造成內耗。”對于吉利來說,在“技術服務商”和“代工廠”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非常重要。大象轉身能成功嗎?“互聯網一天到晚造車。”兩年前,李書福還對互聯網造車新勢力“嗤之以鼻”。如今,全球車企都在加速向科技出行公司轉型。面對風起云涌的新能源汽車,吉利不得不“像大象一樣轉來轉去”。由于汽車市場需求疲軟,新能源領域競爭激烈,以及疫情對銷量的影響,吉利近年來的財務表現承壓。2018年以來,吉利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出現下滑。2020年,吉利以132.02萬輛的年銷量,奪得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第一。財務表現方面,吉利能否實現新的逆轉還是未知數。但吉利似乎并不輕松。在過去的一年里,無論是李書福還是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安聰慧,都多次在公開講話中透露吉利發展的艱難。另外,從吉利去年下調全年銷量目標也可以略知一二。
2021年,也將是吉利全面布局旗艦車型,進一步突破高端品牌的一年。1月15日,吉利公布了一款代號為KX11的中型SUV車型。其品牌柯靈將推出一款名為EX11的SUV車型。此前還曝光了一款代號為EF1E的MPV車型;。此外,基于SEA浩瀚架構的領克ZERO Concept量產版已經進入試產階段,也有望在今年上市。然而,多品牌、多線合作使吉利面臨“同質化產品競爭”的風險。比如吉利和百度合作打造的首款量產車,領克ZERO Concept的量產版,都是基于SEA的廣闊架構。百度有系統軟件和自動駕駛能力的優勢,但吉利將如何鞏固品牌壁壘?“這是一把雙刃劍,吉利無疑有了更多新賣點。”上述業內人士表示,“但如果吉利沒有更多創新,既得利益失衡,那就得不償失了。”隨著長安、SAIC、廣汽等傳統車企聯手阿里、華為等互聯網巨頭推出新一代智能汽車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看似“早起晚趕”的吉利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The end“人在旅途,誰知道前面有多少路,希望就在不遠處。”不低頭,不放棄,擦干眼淚,堅持住。我會承受痛苦,我知道該怎么走...“在創業初期,李書福寫過一首詩,題目是《人在旅途》。2021年是吉利成立的第35個年頭。對于人來說,“剛過三十”是人生的重要節點;對于吉利來說,這個新能源汽車的布局不能丟。58歲的“瘋子”李書福又開始了新的奔跑。這次他需要跑得更快。
題圖來自“收費圖庫”。“2020年,我們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占公司整體銷量的90%以上。”6年前,一度被貼上“瘋子”標簽的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曾說。6年后的今天,盡管有北極星汽車、幾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品牌,吉利并沒有實現這個目標,甚至可以說是“遙遙無期”。從2021年開始,吉利變得“很忙”:除了牽手賈躍亭、FF加入破產重組后的力帆,還先后與百度、富士康、騰訊達成一系列合作。不難看出,吉利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頻繁布局,是其轉型之急。在這股越來越洶涌的新能源汽車浪潮中,吉利試圖用速度、冒險、擴張找到自己的路。雖然李書福在6年前幾乎就擺出了“All in新能源”的姿態,但吉利新能源汽車的表現一直不是很樂觀。從產品來看,吉利可以說是目前電動車品牌和細分品類最多的自主汽車品牌。2017年10月,吉利聯手旗下沃爾沃汽車成立新能源汽車品牌北極星汽車;2019年4月,吉利發布純電動汽車品牌幾何汽車;僅一年后,吉利與戴姆勒成立純電動汽車啟智汽車有限公司,推動smart品牌轉型,將其打造為高端電動汽車品牌。此外,吉利的低端純電動汽車品牌楓葉汽車也于去年誕生。吉利品牌、領克品牌、沃爾沃品牌也推出了不同類型的電動車。
“在車企中,多品牌發展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品牌內耗’。”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以帝豪新能源系列和幾何系列為例,公開數據顯示,前者價格區間為10.99萬-15.99萬元,后者為12.98萬-19萬元。除了價格差不多,幾何A和帝豪EV都是緊湊型,幾何C和帝豪GSe都是緊湊型SUV。“品牌內耗會讓兄弟倆互相發財。最好的情況是一方會在銷量上大放異彩,但通常最壞的結果是雙方在銷量上都有所損失。”上述知情人士告訴億歐EqualOcean。從銷量來看,押寶多個新能源汽車芯片的吉利并沒有提交一份亮眼的答卷。2020年,吉利年銷量132.02萬輛,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第一。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銷量僅為6.81萬輛,同比下降66%,僅占總銷量的5.15%。在過去的五年里,吉利新能源汽車的年銷量從未超過其總銷量的10%。2019年,吉利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1.3萬輛,占總銷量的8.30%,是近五年來占比最高的一年。
從技術上看,為了穩步推進新能源汽車戰略,吉利很早就采用了“油改電”的平臺,但這似乎在放緩其進軍步伐。所謂“油改電”,就是在燃油車的基礎上,去掉油箱、發動機、變速箱等部件,換上動力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就形成了電動車。“‘油改電’技術讓傳統車企減少設備投入和設計成本,借助自身產品優勢快速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這也是很多傳統車企宣戰的依據。”汽車工程師黃濤(化名)告訴億歐海洋,“但這是不可持續的。如果長期按照這種思路來造車,續航時間短、操控性差甚至安全等弊端就會逐漸暴露出來。”放眼當下,吉利的帝豪、幾何、楓葉汽車等新能源品牌幾乎都是從“油改電”誕生的。其中,幾何車的“油改電”被很多用戶吐槽,甚至被戲稱為“換殼”。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需求日益嚴格。在越來越激烈的純電動汽車市場競爭下,吉利需要盡快打破現有的桎梏。過去一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掀起一波又一波熱潮。在造車新勢力的行列中,蔚來飆升了1200%,小鵬和理想也飆升了200%左右,有的甚至超過了市值過百年的傳統車企。與并稱為“民營車企前三”的比亞迪、長城汽車的市值相比,尚未突破3000億港元市值的吉利被甩在了后面。不僅如此,吉利的市值還低于造車新勢力蔚來和Xpeng Motors。計劃回歸a股并登陸科技創新板的吉利汽車,急需新的故事來打開想象空間,提升估值。近年來,吉利在資本市場上非常活躍:收購寶騰和路特斯,入股戴姆勒,收購美國李泰飛行汽車等在出行市場,吉利也推出了曹操之行和與戴姆勒合資,布局高端出行。2021年,吉利正忙著講述一個全新的“新車制造和代工”的故事。1月11日,吉利宣布成立智能電動汽車公司……與百度合作,成為百度電動車公司的戰略合作伙伴。四天后,吉利宣布與富士康組建合資公司。受此利好消息影響,吉利股價近日大幅上漲。1月29日,吉利和FF分別宣布正式簽署框架合作協議,計劃在技術支持和工程服務領域開展合作,并探討由吉利和富士康的合資公司提供OEM服務的可能性。同時,作為財務投資者,吉利也參與了對FF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上市的少量投資。然而,資本市場似乎并不樂觀。合作消息傳出后,吉利股價連日下跌。正式公告當天,截至1月29日港股收盤,吉利收報每股28.35港元,下跌3.90%,總市值2783.6億港元。對于吉利來說,FF是一張不知名的牌。這次合作的契機是FF可能幫助吉利新能源汽車更快超車。根據專利數據分析公司Randolph Square IP(RSIP)的報告,FF目前在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軟件、人工智能、互聯網等方面擁有較為突出的專利競爭優勢。同時,這種合作也有很大的風險。“賈躍亭人倒下后,資本市場的信心其實很難重建。”一位投資人表示,“加上代工業務本身風險也很大。做得不好,就完全成了‘代工廠’。”與百度合作造車、為FF代工、與富士康建立合資代工廠的背后,其實是吉利在下一盤大棋——借“歷時4年、耗資180億的SEA浩瀚智能進化體驗架構”之劍。相比特斯拉的軟件優勢和大眾MEB架構的底盤硬件優勢,吉利龐大的架構更像是走了一條中間路線。據悉,浩瀚架構的高帶寬覆蓋了1800mm-3300mm的軸距范圍和400 V-800 V的電壓架構,這意味著基于該架構或其子架構,可以開發Smart和領克兩種車型,實現供應鏈的模塊化和最大化兼容。然而,OEM模式也存在許多風險。“汽車產業鏈太長,幾萬個零部件中的每一個都至關重要。”在黃濤看來,跨界合作也存在很大的風險,這也涉及到雙方認知和理念的差異。“這其實是一場拔河比賽。如果做得不好,很容易造成內耗。”對于吉利來說,在“技術服務商”和“代工廠”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非常重要。大象轉身能成功嗎?“互聯網一天到晚造車。”兩年前,李書福還對互聯網造車新勢力“嗤之以鼻”。如今,全球車企都在加速向科技出行公司轉型。面對風起云涌的新能源汽車,吉利不得不“像大象一樣轉來轉去”。由于汽車市場需求疲軟,新能源領域競爭激烈,以及疫情對銷量的影響,吉利近年來的財務表現承壓。2018年以來,吉利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出現下滑。2020年,吉利以132.02萬輛的年銷量,奪得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第一。財務表現方面,吉利能否實現新的逆轉還是未知數。但吉利似乎并不輕松。在過去的一年里,無論是李書福還是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安聰慧,都多次在公開講話中透露吉利發展的艱難。另外,從吉利去年下調全年銷量目標也可以略知一二。
2021年,也將是吉利全面布局旗艦車型,進一步突破高端品牌的一年。1月15日,吉利公布了一款代號為KX11的中型SUV車型。其品牌柯靈將推出一款名為EX11的SUV車型。此前還曝光了一款代號為EF1E的MPV車型;。此外,基于SEA浩瀚架構的領克ZERO Concept量產版已經進入試產階段,也有望在今年上市。然而,多品牌、多線合作使吉利面臨“同質化產品競爭”的風險。比如吉利和百度合作打造的首款量產車,領克ZERO Concept的量產版,都是基于SEA的廣闊架構。百度有系統軟件和自動駕駛能力的優勢,但吉利將如何鞏固品牌壁壘?“這是一把雙刃劍,吉利無疑有了更多新賣點。”上述業內人士表示,“但如果吉利沒有更多創新,既得利益失衡,那就得不償失了。”隨著長安、SAIC、廣汽等傳統車企聯手阿里、華為等互聯網巨頭推出新一代智能汽車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看似“早起晚趕”的吉利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The end“人在旅途,誰知道前面有多少路,希望就在不遠處。”不低頭,不放棄,擦干眼淚,堅持住。我會承受痛苦,我知道該怎么走...“在創業初期,李書福寫過一首詩,題目是《人在旅途》。2021年是吉利成立的第35個年頭。對于人來說,“剛過三十”是人生的重要節點;對于吉利來說,這個新能源汽車的布局不能丟。58歲的“瘋子”李書福又開始了新的奔跑。這次他需要跑得更快。
題圖來自“外部授權”一瞬間,風口又回來了。當汽車業驚呼賈躍亭的法拉第未來重新活過來時,另一家造車新勢力的不利局勢似乎也出現了大扭轉。
1900/1/1 0:00:00魔幻的2020年已經過去,在疫情沖擊下,各國的經濟狀況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跌趨勢。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當地時間2月1日,福特汽車和谷歌宣布建立特殊戰略合作關系,以加速福特轉型和重塑互聯汽車體驗。
1900/1/1 0:00:00百度造車的進程正在提速。新浪科技從多個渠道獨家獲悉,多家獵頭公司正在為百度于江浙滬地區招攬造車的人才,此次招攬的對象以中層骨干為主,包括總監、副總監以及高級經理等職位。
1900/1/1 0:00:00福特谷歌簽署6年協議合作車載互聯和云服務2月1日,福特汽車和谷歌宣布建立特殊戰略合作關系,以加速福特轉型和重塑互聯汽車體驗。
1900/1/1 0:00:00今年以來,新能源和新勢力確實是很火,從股票到基金,從資本到媒體關注點,共同把這個行業推向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