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問,中國品牌“高端”口號喊了這么多年,什么時候才能看到?看到特斯拉的國產和新生力量的崛起,中國品牌如果不高端,可能永遠是低端...別急,目前來看,2021年將是中國高端品牌的轉型之年。
為了在高端市場競爭,2021年,車企將派出自己精心培養的新隊員――高大、帥氣、充滿智慧――不要誤會,不是高富帥,而是自己全新的高端品牌,如東風藍兔、長安高端品牌、SAIC致基、長城SL。他們都會有什么大動作?作為“2021汽車圈十大旗幟”第五篇,我們立了一面旗幟:長安2021年要推出的高端品牌最有看點,或成為黑馬;藍兔和智吉將與新勢力展開PK,長城SL項目也將亮相。也許你要問了,這個旗有依據嗎?我們會告訴你的。
雖然長安有了新的UNI系列,長城推出了WEY系列,SAIC有了R車的“新寵”,但還是有點落后于合資車企的高端產品。2021年,東風藍兔、長安全新高端品牌、SAIC智記、長城SL項目四個全新品牌的落地,真正開啟了中國品牌的“登頂之旅”。如何檢驗新品牌的「新」?下面我們從四個維度對這四個新品牌進行介紹和對比。
標準1。想改變嗎?從高層過渡到“網絡名人”開始
不久前,大眾集團CEO迪斯一改往日嚴謹的形象,在推特上注冊了賬號。他發布的第一條內容是@特斯拉CEO馬斯克,掀起了一波熱潮。伊迪絲寫道:你好@推特!我是來擴大大眾集團的影響力的。當然也是為了搶占你的一部分市場份額。@ Elon Musk ――畢竟我們的大眾ID.3和奧迪e-tron在歐洲獲得了第一批純電動車市場。期待富有成效的討論!Diss的這一小步并不簡單,而是大眾的一大步,意味著更加開放的心態和積極的轉型態度,不再墨守成規,而是與消費者產生共鳴。由此看來,汽車企業的轉型往往是在成為“網絡名人”的時候從高層開始的。
因為車企越來越發現,“網絡名人”高管的好處太多:個人魅力是免費廣告,隨便幾句話就是新聞稿,新勢力車企股價漲幅“領先傳統車企幾十年”。看到蔚來的發布會都是車主自掏腰包,粉絲效應日益凸顯;看到特斯拉國產車型供不應求,賺的盆滿缽滿。這一切,難道不讓中國傳統車企羨慕嗎...不,不是的。
因此,對東風藍兔、長安高端品牌、SAIC智機、長城SL項目的初級標準進行測試,看其領導者是否具備“網絡名人”的潛質。首先我們來看東風藍兔,它是目前節奏比較快的,已經召開了戰略發布會。雖然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朱延峰親自站在講臺上,但藍兔的直接負責人并不是他。藍兔的CEO兼CTO是原東風公司戰略規劃部專項技術總監房鹿。作為一個來自傳統車企的高管,房鹿的風格還是比較傳統的,出鏡率不是很高,回答問題也比較嚴謹。當然,這也意味著他們不像網絡名人高管那樣有個性。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朱延峰在藍兔召開新聞發布會。
長安汽車的高端品牌將由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華為聯合推出。從這個陣營來說,已經有了網絡名人的“味道”。雖然品牌名稱和戰略尚未確定,但無疑是由長安汽車主導,很可能由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推動。一方面,朱華榮親自宣布推廣高端品牌。還多次提到“長安汽車轉型不成功將面臨生死”,可見其意義重大;另一方面,他一直是親力親為的風格。他以前當總統的時候很活躍。他參加了幾次新品發布會,非常熟悉長安的整體戰略和各個板塊的業務細節。不難推測,他會非常關注高端品牌。
長安汽車董事長、黨委書記朱華榮。
值得一提的是,他本人就有一種“網絡名人”的氣質。他敢想敢說(90%的造車新勢力會成為烈士,“傳統車企不加快轉型就會死掉”都是他說的),很喜歡交朋友。在與媒體和同行交流時,他也是一個氛圍的承擔者。他還推動長安“愛上”蔚來,是較早擁抱新勢力的傳統車企。
SAIC在過去的2020年一直在積極打造“網絡名人”高管,直播、跨界等營銷動作停不下來。SAIC乘用車副總經理俞敬民(綽號“胖頭俞”)就是其中之一,其負責的SAIC R車定位為“國家隊新生力量”。而SAIC、阿里巴巴、浦東新區聯合推出的高端汽車品牌——智吉汽車,顯然會更上一層樓。資料顯示,上汽集團總裁王曉秋為知機汽車科技公司董事長兼法定代表人,劉濤為聯席CEO。所有的日常管理和產品決策權都將下放給80后經理。從這個角度來看,高層起到的作用可能不大,創新思路的實施效果還有待觀察。
SAIC總統王曉秋
對于長城汽車來說,2020年無疑是營銷最好的一年,魏建軍也向“網絡名人”高管邁進了一步。《長城汽車明年會不會最后》傳達了長城的憂患意識和求變決心。然而,新推出的代號為“SL計劃”的高端品牌并非由魏建軍本人負責,而是由李鵬負責。李鵬曾是長城汽車的數字高管和竇憲智能的創始人。竇憲智能作為汽車智能網聯的數字化服務商,與長城汽車有著密切的關系,這里就不多說了。
長城SL項目負責人李鵬
綜上所述,從“四大新品牌背后的人”來看,長安在滿足公司“一把手”直接參與推廣和高管具備“網絡名人”潛質這兩個條件上更為突出,所以我們預測長安會在第一輪勝出。
標準二:“出名”要趁早。高端品牌進展如何?
有人說2020年還沒沖到前線的新生力量就沒了;那是2021年還沒成型的高端品牌嗎?雖然沒那么絕對,但畢竟我們定了2021旗,所以布局速度還是很重要的。
目前東風高端品牌藍兔的速度還是比較快的。早在2019年12月,就有“H事業部”打造高端新能源乘用車的消息傳出,后被證實為東風地圖。從最新進展來看,2020年12月18日,藍兔-藍兔自由行(參數|詢價)首款車型上線,2021年第三季度交付。團隊方面,CEO兼CTO是房鹿,CBO是雷鑫,CFO是沈駿,首席運營官是江濤。在長期產品規劃方面,從2021年起,藍兔每年將至少發布一款新車。未來五年,藍兔的產品矩陣將涵蓋轎車、SUV、MPV、跨界車和高性能車。
長安汽車的高端品牌依然籠罩在神秘之中。早在2020年11月14日,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正式宣布,長安汽車將與華為、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車品牌。不久前,有媒體報道稱,這一高端品牌的首款車型將于2021年推出。新車將基于方舟架構打造,或將定位為中型純電動SUV,內部代號為“E11”。
至于SAIC致基汽車,2021年1月13日,由SAIC、阿里巴巴和浦東新區聯合推出的高端汽車品牌致基汽車正式發布。兩款概念車一同亮相,同時在英國倫敦上海中心和美國CES舉行(有一種全球的感覺)。按照計劃,2021年上海國際車展上,智造汽車將帶來三款產品,其中智能純電動汽車量產版將全球預訂,預計今年年底上市,2022年交付用戶。此外,純電動SUV車型將于2022年上市。據悉,知己汽車初期投資100億元,其中SAIC出資54億元,持股54%。
長城汽車的高端品牌布局還處于起步階段。2020年12月,長城汽車計劃成立全新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的消息傳出,內部代號為“SL項目”。當時有長城汽車高層回應:“浪潮來了,我們這一代人要投身游戲”,默認了這個項目正在進行中。12月30日,長城汽車召開智能駕駛戰略升級發布會,宣布長城汽車數字化高管李鵬將卸任現職,全面負責長城汽車高端智能汽車“SL項目”。這也是長城汽車首次正式宣布SL項目的存在。但目前新品牌的產品、策略、定位還不得而知,發展速度與前三還有一定差距。
因為我們的旗幟是2021年的高端,誰會是黑馬,所以時間效應也很重要。綜合評分來看,長城汽車還處于起步階段;雖然長安汽車也處于起步階段,但合作伙伴可能會提高進度。首款車預計將于2021年上市。SAIC智吉的兩款車已經亮相,但最早的交付時間將在2022年,東風藍兔將在2021年交付。從進步的角度來看,東風藍兔贏得了這場比賽。
第三,哪個品牌創新更強?跨界是加分項
朱彥峰曾說:“一個全新的品牌,在當前嚴峻的市場競爭淘汰賽中,要得到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并不容易。我們為什么要相信你?你有什么技能?你能做到嗎?”
創新往往沒有先例。或許特斯拉和蔚來是先例,但即使傳統車企知道答案,也無法復制。原因很簡單:大象難以轉身,保守與創新的分寸難以掌控。權衡利弊的地方太多了。結果,不痛不癢的改善是安全的,但不能“任其自生自滅”;而徹底的改革無異于一場,風險也會同時增加。
東風給出了怎樣的答案?有兩種方法可以解決藍兔的問題。一種是背靠東風大樹好乘涼。包括50多年的造車經驗,5000多萬的用戶群體,包括研發能力,制造能力以及全球戰略伙伴的協同,這些都是東風能為藍兔提供的支持。另一種是藍兔全新的運營機制,即全新的組織機制、商業模式(產品+銷售+服務)和團隊,融合了傳統和新生力量。未來還將采用全直營模式直達用戶,在各城市核心商圈建立用戶服務中心和體驗店,提供線上線下無縫鏈接。
長安多年來一直在尋求品牌提升。長安汽車高管每次接受媒體采訪,都繞不開的問題是“高端的動作是什么?”以至于朱華榮的坦率一直在推進,只是“謹慎”而已。事實上,與華為和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這兩個“圈外”合作伙伴攜手,確實需要很好的協商。據悉,三方將打造全球領先、自主可控的智能電動汽車平臺、系列智能汽車產品、超級“汽車司機”智能生活和智能能源生態。
華為,這個在汽車圈越來越多出現的后來者,參與了汽車行業的變革。華為高管曾直言“沒有一家車企沒有和華為合作過”,行業地位可見一斑,但和車企合作造車的依然只有長安一家。2020年北京車展,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譚本洪親自到華為展臺,近距離友好地聊了很久。這種關系也不尋常。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自不必說,已經是國內動力電池巨頭,三方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值得期待。
讓我們看看SAIC。就在半年前,SAIC R汽車帶著SAIC高端的重任而來,將自己定位為“高端新能源序列”,但智機汽車顯然更上一層樓。SAIC直言,知己是集團的“一號工程”;另一方面借助外力,從浦東、阿里引入外部戰略投資,設立專項基金,核心員工持股,允許其獨立上市等。刺激創新和增長。作為一家面向用戶的汽車科技公司,智記還將擁有阿里巴巴豐富的大數據和達摩院的技術支持,實現深度智能個性化體驗。
長城汽車方面,“SL項目”負責人李鵬公開表示,“按照以前的C2C(Copy to China)模式,我們永遠超越不了特斯拉。從馬車到諾基亞,無數的變化證明,顛覆你的從來不是你的對手,而是思維模式。認知隔離、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是影響創新和超越的包袱。”因為李鵬在智能化和數字化方面已經深入,所以毫無疑問,智能化將是新長城品牌的重點。
創新和顛覆有關,跨界有助于顛覆。總的來說,東風會依托東風的資源,一半傳統,一半新思維,還是比較穩定的打法;長安專注“生態圈”創新,不僅聯合了華為和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還反復強調“不轉型就死”,變革的決心依然明顯;SAIC也與外部勢力聯手,在資金和智能聯網方面有先天優勢。在員工持股、獨立上市方面也有創新的管理思路,或者可以輕裝上陣。長城強調智能網聯和科技賦能,這也是大勢所趨。綜合比較,長安和SAIC在品牌創新方面相對領先。
標準四:哪個品牌的第一款車能成為爆款...猜猜?
話雖如此,產品才是檢驗品牌成功的關鍵。誰能在藍兔打響第一,長安高端品牌、智機、長城“SL計劃”與首款車能否成為爆款息息相關。經常有人問,中國品牌“高端”口號喊了這么多年,什么時候才能看到?看到特斯拉的國產和新生力量的崛起,中國品牌如果不高端,可能永遠是低端...別急,目前來看,2021年將是中國高端品牌的轉型之年。
為了在高端市場競爭,2021年,車企將派出自己精心培養的新隊員――高大、帥氣、充滿智慧――不要誤會,不是高富帥,而是自己全新的高端品牌,如東風藍兔、長安高端品牌、SAIC致基、長城SL。他們都會有什么大動作?作為“2021汽車圈十大旗幟”第五篇,我們立了一面旗幟:長安2021年要推出的高端品牌最有看點,或成為黑馬;藍兔和智吉將與新勢力展開PK,長城SL項目也將亮相。也許你要問了,這個旗有依據嗎?我們會告訴你的。
雖然長安有了新的UNI系列,長城推出了WEY系列,SAIC有了R車的“新寵”,但還是有點落后于合資車企的高端產品。2021年,東風藍兔、長安全新高端品牌、SAIC智記、長城SL項目四個全新品牌的落地,真正開啟了中國品牌的“登頂之旅”。如何檢驗新品牌的「新」?下面我們從四個維度對這四個新品牌進行介紹和對比。
標準1。想改變嗎?從高層過渡到“網絡名人”開始
不久前,大眾集團CEO迪斯一改往日嚴謹的形象,在推特上注冊了賬號。他發布的第一條內容是@特斯拉CEO馬斯克,掀起了一波熱潮。伊迪絲寫道:你好@推特!我是來擴大大眾集團的影響力的。當然也是為了搶占你的一部分市場份額。@ Elon Musk ――畢竟我們的大眾ID.3和奧迪e-tron在歐洲獲得了第一批純電動車市場。期待富有成效的討論!Diss的這一小步并不簡單,而是大眾的一大步,意味著更加開放的心態和積極的轉型態度,不再墨守成規,而是與消費者產生共鳴。由此看來,汽車企業的轉型往往是在成為“網絡名人”的時候從高層開始的。
因為車企越來越發現,“網絡名人”高管的好處太多:個人魅力是免費廣告,隨便幾句話就是新聞稿,新勢力車企股價漲幅“領先傳統車企幾十年”。看到蔚來的發布會都是車主自掏腰包,粉絲效應日益凸顯;看到特斯拉國產車型供不應求,賺的盆滿缽滿。這一切,難道不讓中國傳統車企羨慕嗎...不,不是的。
因此,對東風藍兔、長安高端品牌、SAIC智機、長城SL項目的初級標準進行測試,看其領導者是否具備“網絡名人”的潛質。首先我們來看東風藍兔,它是目前節奏比較快的,已經召開了戰略發布會。雖然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朱延峰親自站在講臺上,但藍兔的直接負責人并不是他。藍兔的CEO兼CTO是原東風公司戰略規劃部專項技術總監房鹿。作為一個來自傳統車企的高管,房鹿的風格還是比較傳統的,出鏡率不是很高,回答問題也比較嚴謹。當然,這也意味著他們不像網絡名人高管那樣有個性。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朱延峰在藍兔召開新聞發布會。
長安汽車的高端品牌將由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華為聯合推出。從這個陣營來說,已經有了網絡名人的“味道”。雖然品牌名稱和戰略尚未確定,但無疑是由長安汽車主導,很可能由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推動。一方面,朱華榮親自宣布推廣高端品牌。還多次提到“長安汽車轉型不成功將面臨生死”,可見其意義重大;另一方面,他一直是親力親為的風格。他以前當總統的時候很活躍。他參加了幾次新品發布會,非常熟悉長安的整體戰略和各個板塊的業務細節。不難推測,他會非常關注高端品牌。
長安汽車董事長、黨委書記朱華榮。
值得一提的是,他本人就有一種“網絡名人”的氣質。他敢想敢說(90%的造車新勢力會成為烈士,“傳統車企不加快轉型就會死掉”都是他說的),很喜歡交朋友。在與媒體和同行交流時,他也是一個氛圍的承擔者。他還推動長安“愛上”蔚來,是較早擁抱新勢力的傳統車企。
SAIC在過去的2020年一直在積極打造“網絡名人”高管,直播、跨界等營銷動作停不下來。SAIC乘用車副總經理俞敬民(綽號“胖頭俞”)就是其中之一,其負責的SAIC R車定位為“國家隊新生力量”。而SAIC、阿里巴巴、浦東新區聯合推出的高端汽車品牌——智吉汽車,顯然會更上一層樓。資料顯示,上汽集團總裁王曉秋為知機汽車科技公司董事長兼法定代表人,劉濤為聯席CEO。所有的日常管理和產品決策權都將下放給80后經理。從這個角度來看,高層起到的作用可能不大,創新思路的實施效果還有待觀察。
SAIC總統王曉秋
對于長城汽車來說,2020年無疑是營銷最好的一年,魏建軍也向“網絡名人”高管邁進了一步。《長城汽車明年會不會最后》傳達了長城的憂患意識和求變決心。然而,新推出的代號為“SL計劃”的高端品牌并非由魏建軍本人負責,而是由李鵬負責。李鵬曾是長城汽車的數字高管和竇憲智能的創始人。竇憲智能作為汽車智能網聯的數字化服務商,與長城汽車有著密切的關系,這里就不多說了。
長城SL項目負責人李鵬
綜上所述,從“四大新品牌背后的人”來看,長安在滿足公司“一把手”直接參與推廣和高管具備“網絡名人”潛質這兩個條件上更為突出,所以我們預測長安會在第一輪勝出。
標準二:“出名”要趁早。高端品牌進展如何?
有人說2020年還沒沖到前線的新生力量就沒了;那是2021年還沒成型的高端品牌嗎?雖然沒有那么絕對,但畢竟我們定了2021旗,所以布局速度還是很重要的。
目前東風高端品牌藍兔的速度還是比較快的。早在2019年12月,就有“H事業部”打造高端新能源乘用車的消息傳出,后被證實為東風地圖。從最新進展來看,2020年12月18日,藍兔-藍兔自由行(參數|詢價)首款車型上線,2021年第三季度交付。團隊方面,CEO兼CTO是房鹿,CBO是雷鑫,CFO是沈駿,首席運營官是江濤。在長期產品規劃方面,從2021年起,藍兔每年將至少發布一款新車。未來五年,藍兔的產品矩陣將涵蓋轎車、SUV、MPV、跨界車和高性能車。
長安汽車的高端品牌依然籠罩在神秘之中。早在2020年11月14日,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正式宣布,長安汽車將與華為、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車品牌。不久前,有媒體報道稱,這一高端品牌的首款車型將于2021年推出。新車將基于方舟架構打造,或將定位為中型純電動SUV,內部代號為“E11”。
至于SAIC致基汽車,2021年1月13日,由SAIC、阿里巴巴和浦東新區聯合推出的高端汽車品牌致基汽車正式發布。兩款概念車一同亮相,同時在英國倫敦上海中心和美國CES舉行(有一種全球的感覺)。按照計劃,2021年上海國際車展上,智造汽車將帶來三款產品,其中智能純電動汽車量產版將全球預訂,預計今年年底上市,2022年交付用戶。此外,純電動SUV車型將于2022年上市。據悉,知己汽車初期投資100億元,其中SAIC出資54億元,持股54%。
長城汽車的高端品牌布局還處于起步階段。2020年12月,長城汽車計劃成立全新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的消息傳出,內部代號為“SL項目”。當時有長城汽車高層回應:“浪潮來了,我們這一代人要投身游戲”,默認了這個項目正在進行中。12月30日,長城汽車召開智能駕駛戰略升級發布會,宣布長城汽車數字化高管李鵬將卸任現職,全面負責長城汽車高端智能汽車“SL項目”。這也是長城汽車首次正式宣布SL項目的存在。但目前新品牌的產品、策略、定位還不得而知,發展速度與前三還有一定差距。
因為我們的旗幟是2021年的高端,誰會是黑馬,所以時間效應也很重要。綜合評分來看,長城汽車還處于起步階段;雖然長安汽車也處于起步階段,但合作伙伴可能會提高進度。首款車預計將于2021年上市。SAIC智吉的兩款車已經亮相,但最早的交付時間將在2022年,東風藍兔將在2021年交付。從進步的角度來看,東風藍兔贏得了這場比賽。
第三,哪個品牌創新更強?跨界是加分項
朱彥峰曾說:“一個全新的品牌,在當前嚴峻的市場競爭淘汰賽中,要得到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并不容易。我們為什么要相信你?你有什么技能?你能做到嗎?”
創新往往沒有先例。或許特斯拉和蔚來是先例,但即使傳統車企知道答案,也無法復制。原因很簡單:大象難以轉身,保守與創新的分寸難以掌控。權衡利弊的地方太多了。結果,不痛不癢的改善是安全的,但不能“任其自生自滅”;而徹底的改革無異于一場,風險也會同時增加。
東風給出了怎樣的答案?有兩種方法可以解決藍兔的問題。一種是背靠東風大樹好乘涼。包括50多年的造車經驗,5000多萬的用戶群體,包括研發能力,制造能力以及全球戰略伙伴的協同,這些都是東風能為藍兔提供的支持。另一種是藍兔全新的運營機制,即全新的組織機制、商業模式(產品+銷售+服務)和團隊,融合了傳統和新生力量。未來還將采用全直營模式直達用戶,在各城市核心商圈建立用戶服務中心和體驗店,提供線上線下無縫鏈接。
長安多年來一直在尋求品牌提升。長安汽車高管每次接受媒體采訪,都繞不開的問題是“高端的動作是什么?”以至于朱華榮的坦率一直在推進,只是“謹慎”而已。事實上,與華為和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這兩個“圈外”合作伙伴攜手,確實需要很好的協商。據悉,三方將打造全球領先、自主可控的智能電動汽車平臺、系列智能汽車產品、超級“汽車司機”智能生活和智能能源生態。
華為,這個在汽車圈越來越多出現的后來者,參與了汽車行業的變革。華為高管曾直言“沒有一家車企沒有和華為合作過”,行業地位可見一斑,但和車企合作造車的依然只有長安一家。2020年北京車展,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譚本洪親自到華為展臺,近距離友好地聊了很久。這種關系也不尋常。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自不必說,已經是國內動力電池巨頭,三方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值得期待。
讓我們看看SAIC。就在半年前,SAIC R汽車帶著SAIC高端的重任而來,將自己定位為“高端新能源序列”,但智機汽車顯然更上一層樓。SAIC直言,知己是集團的“一號工程”;另一方面借助外力,從浦東、阿里引入外部戰略投資,設立專項基金,核心員工持股,允許其獨立上市等。刺激創新和增長。作為一家面向用戶的汽車科技公司,智記還將擁有阿里巴巴豐富的大數據和達摩院的技術支持,實現深度智能個性化體驗。
長城汽車方面,“SL項目”負責人李鵬公開表示,“按照以前的C2C(Copy to China)模式,我們永遠超越不了特斯拉。從馬車到諾基亞,無數的變化證明,顛覆你的從來不是你的對手,而是思維模式。認知隔離、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是影響創新和超越的包袱。”因為李鵬在智能化和數字化方面已經深入,所以毫無疑問,智能化將是新長城品牌的重點。
創新和顛覆有關,跨界有助于顛覆。總的來說,東風會依托東風的資源,一半傳統,一半新思維,還是比較穩定的打法;長安專注“生態圈”創新,不僅聯合了華為和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還反復強調“不轉型就死”,變革的決心依然明顯;SAIC也與外部勢力聯手,在資金和智能聯網方面有先天優勢。在員工持股、獨立上市方面也有創新的管理思路,或者可以輕裝上陣。長城強調智能網聯和科技賦能,這也是大勢所趨。綜合比較,長安和SAIC在品牌創新方面相對領先。
標準四:哪個品牌的第一款車能成為爆款...猜猜?
話雖如此,產品才是檢驗品牌成功的關鍵。誰能在藍兔打響第一,長安高端品牌、智機、長城“SL計劃”與首款車能否成為爆款息息相關。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新能源乘用車的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除了滿足基本的出行需求,汽車制造商還需要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產品。
1900/1/1 0:00:00近日,據外媒報道,美國總統拜登在正式上任不到一周的時間內,就出臺了多項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政策,其中最龐大的一項計劃是將美國政府機構的約65萬輛公務用車全部換成美國本土組裝的電動汽車,
1900/1/1 0:00:00經常會有人問,中國品牌“高端化”的口號喊了這么多年,到底何時見真章?眼看著特斯拉國產、新勢力崛起,中國品牌再不高端也許就會永遠低端了別急,目前來看,
1900/1/1 0:00:00嵐圖FREE正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三高、專項、綜合強化等超300萬公里嚴苛測試,量產車型將于2021年第三季度實現交付。
1900/1/1 0:00:00連續六個季度盈利,且首次實現全年盈利,即便特斯拉交出這樣的財報,資本市場卻仍不買賬。1月28日,特斯拉發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報。
1900/1/1 0:00:001月27日,日產汽車宣布,該公司主要市場的所有“新車產品”都將在2030年代初完成電動化,這是日產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努力的一部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