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主題為“重新定義汽車——維度升級之戰”的第十一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11)正式拉開帷幕。受疫情影響,本次大會首次以“在線會議+全網直播”的形式召開。來自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動力電池、零配件、投研機構全產業鏈的中外嘉賓分享觀點,在線展開交流。在《未來汽車開發者論壇:明天的動力特別篇》中,一汽集團新能源開發院副院長張在《充換電技術用戶體驗展望》主題演講中表示,在充電方面,目前有三個問題亟待解決:一是AC和的充電功率比較小,充電時間比較長,如何解決用戶的充電時間問題;第二是交流充電在低溫下電池衰減較多,那么如何提高低溫下續駛里程,解決用戶的里程焦慮;三是如何解決低溫充電時快速安全充電加熱的問題。在高充電率方面,我們判斷2023年大部分企業將達到3.3C到4.6C電池的快充容量,但這個過程中有很多技術問題需要解決,尤其是解決電解液和負極設計。從車輛充電的發展來看,隨著電池充電率的提高,車輛的充電功率也在變化。目前車輛充電功率在120 kW左右,甚至不到120 kW。2023年充電功率達到350 kW,充電時間縮短至15分鐘。
以下為嘉賓精彩實錄,未經本人審核,已刪除。張:各位網友、各位專家晚上好!非常感謝第一電氣邀請參加本次論壇。我是一汽汽車開發研究所的張。我的報告主題是充換電技術對用戶體驗的展望。為什么要談這個話題?我們都知道新能源汽車經過近20年的發展,在很多技術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解決了續駛里程的問題。動力電池的安全性,包括壽命、能量密度、成本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我們想讓用戶滿意,給用戶提供更滿意的產品。所以我想從一個OEM或者說從一個面向用戶的體驗角度跟大家談一談。首先,我們從客戶的收費行為來做一個分析。這兩張表是一汽和北理新能源聯合做的大數據。我們調查了國內14萬多輛車,根據4300多次充電時間做了統計。
目前,我們可以看到,約20%的乘用車由AC收費,約80%的出租車用戶由DC收費。但是,有一個問題。當人們開始充電時,SOC偏高。大部分用戶開始充電是40%到50%,然后SOC是80%到100%。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很多用戶還在擔心續駛里程的問題,擔心電池過早沒電然后過早充電。
我們來看看這個表中的充電功率。現階段用戶交流終端充電功率3-7KW,DC充電功率20-50KW,比較低,充電時間還是比較長的。那么我們來看看低溫的使用和充電情況。在低溫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看到行駛里程非常嚴重,尤其是零下25度。一汽本身在長春,我們也比較注重低溫。我們做了大量的整車實驗數據,可以看到從60%以上到70%左右有下降,低溫下續駛里程大幅降低。
我們再來看看充電時間。在零下25度,交流充電時間并沒有延長很多,只有5%,但是DC快充時間很長,至少是常溫的1.6倍。這是我們解決低溫快充面臨的問題。所以,通過以上分析,我們覺得有三個問題亟待解決。如何解決用戶的充電時間問題是我們關心的熱點。當交流電處于低溫時,電池會衰減更多。如何提高低溫下的里程,解決用戶的里程焦慮,也是我們的難點。低溫充電時,充電速率相對較低。如何解決快速安全的充電取暖問題,也是企業和行業面臨的問題。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從幾個方面談談充換電技術的前景。在高攻擊率充電方面,從提高電池的充電率來看,近幾年發展也比較快,包括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香艷火。在快充技術方面,從目前的市場來看,我們看到電池的充電水平將從1.5C到2C發展到3C、4C甚至6C。我們判斷2023年大部分企業將達到3.3C到4.6C電池的快充能力,但這個過程中有很多技術問題需要解決,尤其是解決電解液和負極設計。從車輛充電的發展來看,隨著電池充電率的提高,車輛的充電功率也在變化。目前水平下,車輛充電功率在120 kW左右,甚至不到120 kW。2023年充電功率達到350 kW,充電時間縮短至15分鐘。我們面臨兩個挑戰。一個是電流的挑戰。原來我們的充電設施是250安培,所有的充電電路都是在小于250安培的條件下設計的。但是隨著大功率充電的實現,我們的國標也在弱化,達到600安培。由于電流增加,如何解決充電回路的電氣連接問題……ts,大電流帶來的電池發熱散熱問題,功率水平的安全問題,都是我們面臨的問題。另外,從電壓平臺來看,如果達到350 kW,可能無法使用現有常見的400伏電壓平臺,無法滿足350 kW的充電功率需求。需要升級整車電壓平臺,400伏電壓要升級,這就給我們帶來了整車動力系統的這些電壓的升級,包括電機系統,整個充電系統,功率器件,這些都是我們大功率充電的技術挑戰。在熱管理技術方面,如何散熱大功率充電帶來的熱量也是我們現在需要注意的問題。在1.5C左右,我們可以通過強制冷卻來解決。當達到2.5C時,我們需要使用強制熱冷卻電池。當大于2.5C時,我們需要使用其他冷卻方式,比如直接冷卻或者蓄熱散熱混合冷卻。到了6C的時候,我們需要使用單向和雙向散熱,這樣會大大提高電池的整體散熱技術。在充電設施方面,2015年發布的國家標準T1848明確規定,最高充電電壓為950伏,充電電流為250安培。2022年發布超級充電標準,規定參數達到1500伏600安。對于快充電樁的預測,上面提到的快充技術的實現和電池快充能力的提升,未來在整個乘用車充電平臺上,會大大提升整個快充的功率。隨著超級充電樁的到來,整車電壓平臺也將得到提升。
再看如何解決低溫加熱的問題,現在我們傳統的加熱方式主要是PTC,通過外接熱源加熱電池。這種加熱速度相對較慢,大約每分鐘0.5到1度。我們還有其他的方法,比如加熱片基,這些都是電池外部加熱。它們控制簡單可靠,發熱比較均勻,可以更好的控制電池溫差,但是溫室率比較低。同時,我們還有一項技術是提前加熱電池電量,也就是說在充電之前,我們可以在行駛到充電站或者充電樁的時候,提前利用對電池的預熱,讓電池在行駛過程中溫度上升,這樣可以縮短20%左右的充電時間。這項技術已經在一汽的很多車型上使用,效果不錯。
那么我們現在做的就是通過這種電機逆變器給電池加熱。這樣在不增加整車成本的前提下,電池產生高頻慢充,讓電車提升熱量,相比傳統的PTC加熱方式會有很大的提升。在換電領域,我們認為現在換電也是業內非常熱的技術,因為大家普遍認為換電是比較高效的,一輛車的電池組三分鐘甚至一分鐘就能換完。同時在換電的過程中,可以在恒溫下給電池小電流充電,會延長電池的壽命。所以我認為換權的主要目的是要有換權操作的模式和場景。
所以現在的換電可以加入換電圈的一些場景推廣的很好,比如出租車,分時租賃,公交運營。但是在一些私人領域,蔚來做的更好,大家在整個蔚來品牌都采用這種權力交換模式。所以這種換電技術未來一定會有一個換電技術的生態圈。只有建立起這個權錢交易的生態圈,才能保證權錢交易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當然,電力交易所下面還會有電池銀行、電力交易所公司運營、電池回收等相關業務,這將是一個非常大的生態。借此機會給大家介紹一下紅旗在新能源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紅旗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在過去的兩年里。2020年,紅旗銷量20萬輛,比2019年增長200%,比2018年增長600%。這兩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新能源方面,始終堅持“齊一登峰”的技術戰略,堅持“五個一”核心能力的塑造,構建了一汽新能源的“尊貴清潔”基因。因此,我們將從清潔和安全的角度全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最終目標是為用戶提供美好的生活和無憂的服務體驗。然后,在創造充電和替代電力方面,我們正在做兩件事。充電方面,專注于三大業務領域:便捷充電服務、品牌公共充電、充電運營平臺。我們在紅旗E-HS9上推出了11kW無線充電,350kW超級快充產品隨即面向用戶推出。換電方面,面向移動出行市場,實現與車站的換電運營。我們的想法是,在換電站出現之前,先做好城市聯網換電站的布局和運營。我們還建立了一汽的電池銀行,通過它與各個城市安排換電業務。那是我的報告。非常感謝您的聆聽。謝謝你。1月27日,主題為“重新定義汽車——維度升級之戰”的第十一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11)正式拉開帷幕。受疫情影響,本次大會首次以“在線會議+全網直播”的形式召開。來自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動力電池、零配件、投研機構全產業鏈的中外嘉賓分享觀點,在線展開交流。在《未來汽車開發者論壇:明天的動力特別篇》中,一汽集團新能源開發院副院長張在《充換電技術用戶體驗展望》主題演講中表示,在充電方面,目前有三個問題亟待解決:一是AC和的充電功率比較小,充電時間比較長,如何解決用戶的充電時間問題;第二是交流充電在低溫下電池衰減較多,那么如何提高低溫下續駛里程,解決用戶的里程焦慮;三是如何解決低溫充電時快速安全充電加熱的問題。在高充電率方面,我們判斷2023年大部分企業將達到3.3C到4.6C電池的快充容量,但這個過程中有很多技術問題需要解決,尤其是解決電解液和負極設計。從車輛充電的發展來看,隨著電池充電率的提高,車輛的充電功率也在變化。目前車輛充電功率在120 kW左右,甚至不到120 kW。2023年充電功率達到350 kW,充電時間縮短至15分鐘。
以下為嘉賓精彩實錄,未經本人審核,已刪除。張:各位網友、各位專家晚上好!非常感謝第一電氣邀請參加本次論壇。我是一汽汽車開發研究所的張。我的報告主題是充換電技術對用戶體驗的展望。為什么要談這個話題?我們都知道新能源汽車經過近20年的發展,在很多技術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解決了續駛里程的問題。動力電池的安全性,包括壽命、能量密度、成本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我們想讓用戶滿意,給用戶提供更滿意的產品。所以我想從一個OEM或者說從一個面向用戶的體驗角度跟大家談一談。首先,我們從客戶的收費行為來做一個分析。這兩張表是一汽和北理新能源聯合做的大數據。我們調查了國內14萬多輛車,根據4300多次充電時間做了統計。
目前,我們可以看到,約20%的乘用車由AC收費,約80%的出租車用戶由DC收費。但是,有一個問題。當人們開始充電時,SOC偏高。大部分用戶開始充電是40%到50%,然后SOC是80%到100%。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很多用戶還在擔心續駛里程的問題,擔心電池過早沒電然后過早充電。
我們來看看這個表中的充電功率。現階段用戶交流終端充電功率3-7KW,DC充電功率20-50KW,比較低,充電時間還是比較長的。那么我們來看看低溫的使用和充電情況。在低溫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看到行駛里程非常嚴重,尤其是零下25度。一汽本身在長春,我們也比較注重低溫。我們做了大量的整車實驗數據,可以看到從60%以上到70%左右有下降,低溫下續駛里程大幅降低。
我們再來看看充電時間。在零下25度,交流充電時間并沒有延長很多,只有5%,但是DC快充時間很長,至少是常溫的1.6倍。這是我們解決低溫快充面臨的問題。所以,通過以上分析,我們覺得有三個問題亟待解決。如何解決用戶的充電時間問題是我們關心的熱點。當交流電處于低溫時,電池會衰減更多。如何提高低溫下的里程,解決用戶的里程焦慮,也是我們的難點。低溫充電時,充電速率相對較低。如何解決快速安全的充電取暖問題,也是企業和行業面臨的問題。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從幾個方面談談充換電技術的前景。在高攻擊率充電方面,從提高電池的充電率來看,近幾年發展也比較快,包括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香艷火。在快充技術方面,從目前的市場來看,我們看到電池的充電水平將從1.5C到2C發展到3C、4C甚至6C。我們判斷2023年大部分企業將達到3.3C到4.6C電池的快充能力,但這個過程中有很多技術問題需要解決,尤其是解決電解液和負極設計。從車輛充電的發展來看,隨著電池充電率的提高,車輛的充電功率也在變化。目前水平下,車輛充電功率在120 kW左右,甚至不到120 kW。2023年充電功率達到350 kW,充電時間縮短至15分鐘。我們面臨兩個挑戰。一個是電流的挑戰。原來我們的充電設施是250安培,所有的充電電路都是在小于250安培的條件下設計的。但是隨著大功率充電的實現,我們的國標也在弱化,達到600安培。由于電流增加,如何解決充電回路的電氣連接問題……ts,大電流帶來的電池發熱散熱問題,功率水平的安全問題,都是我們面臨的問題。另外,從電壓平臺來看,如果達到350 kW,可能無法使用現有常見的400伏電壓平臺,無法滿足350 kW的充電功率需求。需要升級整車電壓平臺,400伏電壓要升級,這就給我們帶來了整車動力系統的這些電壓的升級,包括電機系統,整個充電系統,功率器件,這些都是我們大功率充電的技術挑戰。在熱管理技術方面,如何散熱大功率充電帶來的熱量也是我們現在需要注意的問題。在1.5C左右,我們可以通過強制冷卻來解決。當達到2.5C時,我們需要使用強制熱冷卻電池。當大于2.5C時,我們需要使用其他冷卻方式,比如直接冷卻或者蓄熱散熱混合冷卻。到了6C的時候,我們需要使用單向和雙向散熱,這樣會大大提高電池的整體散熱技術。在充電設施方面,2015年發布的國家標準T1848明確規定,最高充電電壓為950伏,充電電流為250安培。2022年發布超級充電標準,規定參數達到1500伏600安。對于快充電樁的預測,上面提到的快充技術的實現和電池快充能力的提升,未來在整個乘用車充電平臺上,會大大提升整個快充的功率。隨著超級充電樁的到來,整車電壓平臺也將得到提升。
再看如何解決低溫加熱的問題,現在我們傳統的加熱方式主要是PTC,通過外接熱源加熱電池。這種加熱速度相對較慢,大約每分鐘0.5到1度。我們還有其他的方法,比如加熱片基,這些都是電池外部加熱。它們控制簡單可靠,發熱比較均勻,可以更好的控制電池溫差,但是溫室率比較低。同時,我們還有一項技術是提前加熱電池電量,也就是說在充電之前,我們可以在行駛到充電站或者充電樁的時候,提前利用對電池的預熱,讓電池在行駛過程中溫度上升,這樣可以縮短20%左右的充電時間。這項技術已經在一汽的很多車型上使用,效果不錯。
那么我們現在做的就是通過這種電機逆變器給電池加熱。這樣在不增加整車成本的前提下,電池產生高頻慢充,讓電車提升熱量,相比傳統的PTC加熱方式會有很大的提升。在換電領域,我們認為現在換電也是業內非常熱的技術,因為大家普遍認為換電是比較高效的,一輛車的電池組三分鐘甚至一分鐘就能換完。同時在換電的過程中,可以在恒溫下給電池小電流充電,會延長電池的壽命。所以我認為換權的主要目的是要有換權操作的模式和場景。
所以現在的換電可以加入換電圈的一些場景推廣的很好,比如出租車,分時租賃,公交運營。但是在一些私人領域,蔚來做的更好,大家在整個蔚來品牌都采用這種權力交換模式。所以這種換電技術未來一定會有一個換電技術的生態圈。只有建立起這個權錢交易的生態圈,才能保證權錢交易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當然,電力交易所下面還會有電池銀行、電力交易所公司運營、電池回收等相關業務,這將是一個非常大的生態。借此機會給大家介紹一下紅旗在新能源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紅旗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在過去的兩年里。2020年,紅旗銷量20萬輛,比2019年增長200%,比2018年增長600%。這兩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新能源方面,始終堅持“齊一登峰”的技術戰略,堅持“五個一”核心能力的塑造,構建了一汽新能源的“尊貴清潔”基因。因此,我們將從清潔和安全的角度全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最終目標是為用戶提供美好的生活和無憂的服務體驗。然后,在創造充電和替代電力方面,我們正在做兩件事。充電方面,專注于三大業務領域:便捷充電服務、品牌公共充電、充電運營平臺。我們在紅旗E-HS9上推出了11kW無線充電,350kW超級快充產品隨即面向用戶推出。換電方面,面向移動出行市場,實現與車站的換電運營。我們的想法是,在換電站出現之前,先做好城市聯網換電站的布局和運營。我們還建立了一汽的電池銀行,通過它與各個城市安排換電業務。那是我的報告。非常感謝您的聆聽。謝謝你。
此前曾有消息稱比亞迪將作價370億收購阿斯頓馬丁,并進一步幫助這家英國豪華汽車品牌實現全面電氣化,但比亞迪內部人士回應稱并未聽說過此事。
1900/1/1 0:00:001月27日,以“重新定義汽車升維之戰”為主題的第十一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11)正式拉開帷幕。
1900/1/1 0:00:001月27日,以“重新定義汽車升維之戰”為主題的第十一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11)正式拉開帷幕。
1900/1/1 0:00:001月26日,在國新辦舉行2020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在談及電動車出現低溫“趴窩”情況時表示,將支持整車企業和電池生產企業加強技術攻關,
1900/1/1 0:00:001月27日,零跑科技公布B輪融資情況,融資金額43億元,超募逾10億元。此次B輪融資將用于零跑在產品研發、渠道布局以及品牌推廣等方面上的投入。
1900/1/1 0:00:00今日,零跑科技公布B輪融資情況,融資金額43億元,超募逾10億元。此次B輪融資將支持零跑在產品研發、渠道布局以及品牌推廣等方面上的投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