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路透社報道,吉利將與賈躍亭創辦的美國共享智能出行生態公司Faraday Future(以下簡稱FF)在產品技術和產能OEM方面進行戰略合作。這是繼傳出將通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特殊目的并購)在美國實現IPO的消息后,FF近期迎來的又一重磅消息。同時,也是繼富士康、騰訊、百度之后,吉利近期被曝出的又一重大戰略合作問題。
消息稱,FF將在國內一線城市建設新工廠,初期產能10萬輛,并計劃在當地同步建設國產R&D中心。同時,吉利將作為FF的合作伙伴在中國提供制造服務,并在FF車型的自動駕駛等智能技術開發方面進行合作。
雖然雙方并未透露更多細節,如吉利是否同時參與FF上市項目,但吉利作為中國自主汽車品牌多年的冠軍,以及被羅蘭·貝格評價為擁有“最先進智能電動車技術”的FF,勢必有巨大的想象空間和增值潛力。而李書福和賈躍亭,都是各自領域的“頂尖流”,如果“攜手成功”會產生怎樣的火花?
強強聯合:吉利與FF達成互補共贏
如果路透社的消息屬實,吉利和FF的聯手將會有很大的想象空間,這絕對是近年來業界最重要的新聞。他們是傳統車企和智能互聯電動車企業的強強聯合。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吉利和FF在產品技術領域合作,幫助FF的國內產能代工,這將是對傳聞即將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上市的FF的一大利好。
首先,利好消息將有助于FF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上市項目提速,這意味著困擾FF已久的資金問題有望一舉解決,FF 91的量產和交付可以盡快推進;其次,吉利強大的運營管理能力、供應鏈體系和整車制造能力,無疑將極大地幫助FF的產品和戰略盡快落地。同時,FF也可以通過吉利在歐洲的產業布局,幫助未來拓展歐洲市場。最后,與吉利的合作會對FF產生很強的“背書”作用。如果FF在美國的IPO如期成功,再加上其與吉利的成功合作,意味著賈躍亭的債權人信托資產快速升值是可以預期的,這將有助于賈躍亭的債權人更早得到償還。
同時,FF將通過吉利的產能代工,快速實現FF91后續車型的中國項目。特斯拉僅通過上海工廠就實現了銷量和市值的激增。如果FF通過牽手吉利進一步鞏固中美兩國的獨特優勢,再加上獨特的科技豪華品牌和產品定位,將與特斯拉、Lucid、蔚來、小鵬等車企分庭抗禮,未來想象空間巨大,有望成為美股上市后的又一只熱門股。
就吉利而言,與FF的合作將有以下意義:第一,共同搶占智能電動車領域的技術高地。FF以敞篷駕駛底盤iVPAS架構為代表的智能駕駛平臺,吉利新推出的全電動vast架構,在行業內都頗具競爭力。如果雙方達成合作,形成技術協同,對雙方都有很大的好處。
第二,技術轉型也是吉利近年來的戰略方向,而FF作為一家擁有智能、互聯網、用戶生態DNA的公司,通過反向賦能吉利智能互聯網、互聯網用戶生態的基因,可以幫助吉利從傳統的主機廠轉型為智能互聯網科技公司。
第三,協助吉利開拓北美市場,幫助自主品牌國際化。無論是收購沃爾沃,收購倫敦出租車公司錳銅控股,成為戴姆勒第一大股東,還是收購寶騰,吉利在國際化方面一直有自己的野心和野心。如果與FF合作,將借助FF的優勢成功進入美國市場,這將使吉利汽車的版圖擴大到前所未有的廣度。
吉利多年來一直是自主品牌第一,豪華品牌在全球布局的成績也在逐漸顯現。
根據吉利汽車港股上市公告,2020年吉利汽車銷量為132.02萬輛,連續四年位居中國汽車品牌乘用車銷量第一。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吉利汽車全球銷量突破1000萬輛,成為首家實現乘用車產銷突破1000萬輛的中國品牌汽車企業。資本層面,回望2020年,港股吉利汽車股價漲幅超過75%。
同時,吉利還在國際化的道路上。數據顯示,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團(含沃爾沃品牌)2020年總銷量超210萬輛。目前,吉利不僅是戴姆勒的最大股東,還控制著丹麥的saxo。還集中了沃爾沃、路特斯、寶騰、英國錳銅等世界知名汽車品牌,覆蓋了從低端市場到豪華超跑的所有細分市場。這樣的吉利無疑成為了傳統汽車全球產業鏈的巨頭。
就是這樣一個巨頭,卻從2021年初開始頻頻上演“聯橫”大戲,先后與百度、富士康、騰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其中,與百度的合作尤為引人注目。吉利將與百度成立智能電動車公司,拿出最新發布的SEA vast電動車架構,共同打造下一代智能汽車,足見其在智能電動車領域的決心和野心。
近日,吉利控股集團正式發布了星灰新品牌logo。吉利表示,公司目前正處于技術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階段,2021年是關鍵的一年。那么如果與FF的合作成真,必將成為吉利戰略轉型中的關鍵一局……
FF技術的實力不容小覷。真正的“特斯拉殺手”要出來了。
如果不是這次和吉利的“丑聞”,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FF的近況。事實上,自成立以來,FF一直在不斷進行產品研發和技術儲備,強化自身在軟件、互聯網、AI和用戶生態方面的基因,致力于成為面向未來的行業變革者。
自成立以來,FF已在R&D費用上投入了超過20億美元。近日,專利數據分析公司Randolph Square IP(RSIP)的一份報告證實,FF多元化的專利組合比包括豐田、福特、本田在內的許多主機廠在相同技術上更強大,尤其是在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軟件、人工智能和互聯網方面。還發現FF的專利組合被眾多領先的OEM廠商引用,全球范圍內正在申請或授權的實用和設計專利約有880項,其中已授權530項,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來看都極具競爭力。
同時,FF是全球市場唯一進入超豪華電動車領域的品牌。首款旗艦車型FF 91自上市以來就備受關注。雖然已經三年了,但是FF 91所在的超豪華智能互聯網電動車細分市場還是空白。可以想象,FF 91一旦量產,勢必成為整個電動車市場的“爆款”和顛覆者。目前FF 91的量產準備工作已經就緒,資金到位后很快就可以量產交付,這也是FF在資本市場受歡迎的重要原因。
此外,FF在中美雙主場戰略、產品技術創新和治理結構創新(合伙人制度)方面的優勢,加上商業模式和用戶生態的創新,也使其成為唯一一家可能在多個維度趕超特斯拉的公司。
李書福和賈躍亭顛覆或將重塑產業格局
據報道,2020年全球汽車總銷量下降五分之一,但2020年電動汽車銷量大幅增長43%,達到300多萬輛。有分析稱,2021年電動汽車銷量將達到460萬輛左右。
在資本市場上,智能電動車幾乎是前沿科技的唯一出路。特斯拉市值漲了近8倍,其創始人馬斯克也登上了世界首富的寶座。國內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思鵬汽車、李等也表現相當強勁,股價飆升。自從彭博報道FF即將通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IPO,傳聞中的FF殼公司Property Solutions收購(PSAC)的股價。US)當天上漲18.8%,再次驗證了美國資本市場對FF的看好。
可見,與當年的手機行業類似,此時的全球汽車行業正迎來“新舊”力量的交替。眾多傳統汽車廠商早已宣布電動化、智能化、互聯網化、共享化的轉型戰略,開始在智能電動車領域發力。事實上,豐田是第一個試水轉型的。2010年,豐田向特斯拉投資5000萬美元,將其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如今,特斯拉的市值是豐田的三倍。
那么吉利作為中國傳統汽車品牌的代表,這次選擇與FF聯手,想必是為了抓住這個歷史機遇,共同成為汽車行業的下一個“變革者”。
更有意思的是,這兩家公司的創始人吉利和FF,一個是曾經“靠自行車賣冰箱零件”的追夢少年,一個是開創互聯網生態模式,提出行業汽車“四化”戰略的傳奇人物。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顛覆。
李書福因為創業之初敢于直言,一度被業界稱為“汽車狂人”。從“汽車是四個輪子和一個沙發”到“汽車將向更節能、更環保、更安全的方向進化”,再到“未來的汽車是輪子和電池”,李書福犀利的演講背后是他對未來的獨特洞察。也正是這種利用的勇氣……rend,再加上全球化的視野,讓李書福把當初的“癡人說夢”變成了現實,也讓吉利成為了擁有奔馳、沃爾沃、路特斯等全球知名汽車品牌的“龐然大物”。
賈躍亭作為近十年來商業界最具爭議的人物,曾經拼死拼活,多次被指責對商業創新的輕率和狂妄追求。但事實證明,和李書福一樣,賈躍亭在很多領域的判斷至今都是正確的,他的互聯網生態模式在FF的戰略中得到了延續。
李書福和賈躍亭的遠見卓識和非凡膽識,在中國的商界無人能及。現在,如果兩個人走在一起,會發生什么樣的化學反應?能否攜手重塑產業結構?這是全球商界值得期待的事情,也將是此次合作最值得期待的部分。
FF最近剛剛被曝出將通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上市。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上,吉利和FF的名字緊緊綁在一起,不能說是完全的巧合。賈躍亭和李書福對中美兩國的默契,以及對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執著熱情,是他們對未來出行生態的共同理念,讓他們走到了一起。
如果吉利和FF能塵埃落定,或許這場智能電動車時代的大戲才剛剛開始。今天,路透社報道,吉利將與賈躍亭創辦的美國共享智能出行生態公司Faraday Future(以下簡稱FF)在產品技術和產能OEM方面進行戰略合作。這是繼傳出將通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特殊目的并購)在美國實現IPO的消息后,FF近期迎來的又一重磅消息。同時,也是繼富士康、騰訊、百度之后,吉利近期被曝出的又一重大戰略合作問題。
消息稱,FF將在國內一線城市建設新工廠,初期產能10萬輛,并計劃在當地同步建設國產R&D中心。同時,吉利將作為FF的合作伙伴在中國提供制造服務,并在FF車型的自動駕駛等智能技術開發方面進行合作。
雖然雙方并未透露更多細節,如吉利是否同時參與FF上市項目,但吉利作為中國自主汽車品牌多年的冠軍,以及被羅蘭·貝格評價為擁有“最先進智能電動車技術”的FF,勢必有巨大的想象空間和增值潛力。而李書福和賈躍亭,都是各自領域的“頂尖流”,如果“攜手成功”會產生怎樣的火花?
強強聯合:吉利與FF達成互補共贏
如果路透社的消息屬實,吉利和FF的聯手將會有很大的想象空間,這絕對是近年來業界最重要的新聞。他們是傳統車企和智能互聯電動車企業的強強聯合。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吉利和FF在產品技術領域合作,幫助FF的國內產能代工,這將是對傳聞即將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上市的FF的一大利好。
首先,利好消息將有助于FF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上市項目提速,這意味著困擾FF已久的資金問題有望一舉解決,FF 91的量產和交付可以盡快推進;其次,吉利強大的運營管理能力、供應鏈體系和整車制造能力,無疑將極大地幫助FF的產品和戰略盡快落地。同時,FF也可以通過吉利在歐洲的產業布局,幫助未來拓展歐洲市場。最后,與吉利的合作會對FF產生很強的“背書”作用。如果FF在美國的IPO如期成功,再加上其與吉利的成功合作,意味著賈躍亭的債權人信托資產快速升值是可以預期的,這將有助于賈躍亭的債權人更早得到償還。
同時,FF將通過吉利的產能代工,快速實現FF91后續車型的中國項目。特斯拉僅通過上海工廠就實現了銷量和市值的激增。如果FF通過牽手吉利進一步鞏固中美兩國的獨特優勢,再加上獨特的科技豪華品牌和產品定位,將與特斯拉、Lucid、蔚來、小鵬等車企分庭抗禮,未來想象空間巨大,有望成為美股上市后的又一只熱門股。
就吉利而言,與FF的合作將有以下意義:第一,共同搶占智能電動車領域的技術高地。FF以敞篷駕駛底盤iVPAS架構為代表的智能駕駛平臺,吉利新推出的全電動vast架構,在行業內都頗具競爭力。如果雙方達成合作,形成技術協同,對雙方都有很大的好處。
第二,技術轉型也是吉利近年來的戰略方向,而FF作為一家擁有智能、互聯網、用戶生態DNA的公司,通過反向賦能吉利智能互聯網、互聯網用戶生態的基因,可以幫助吉利從傳統的主機廠轉型為智能互聯網科技公司。
第三,協助吉利開拓北美市場,幫助自主品牌國際化。無論是收購沃爾沃,收購倫敦出租車公司錳銅控股,成為戴姆勒第一大股東,還是收購寶騰,吉利在國際化方面一直有自己的野心和野心。如果與FF合作,將借助FF的優勢成功進入美國市場,這將使吉利汽車的版圖擴大到前所未有的廣度。
吉利多年來一直是自主品牌第一,豪華品牌在全球布局的成績也在逐漸顯現。
根據吉利汽車港股上市公告,2020年吉利汽車銷量為132.02萬輛,連續四年位居中國汽車品牌乘用車銷量第一。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吉利汽車全球銷量突破1000萬輛,成為首家實現乘用車產銷突破1000萬輛的中國品牌汽車企業。資本層面,回望2020年,港股吉利汽車股價漲幅超過75%。
同時,吉利還在國際化的道路上。數據顯示,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團(含沃爾沃品牌)2020年總銷量超210萬輛。目前,吉利不僅是戴姆勒的最大股東,還控制著丹麥的saxo。還集中了沃爾沃、路特斯、寶騰、英國錳銅等世界知名汽車品牌,覆蓋了從低端市場到豪華超跑的所有細分市場。這樣的吉利無疑成為了傳統汽車全球產業鏈的巨頭。
就是這樣一個巨頭,卻從2021年初開始頻頻上演“聯橫”大戲,先后與百度、富士康、騰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其中,與百度的合作尤為引人注目。吉利將與百度成立智能電動車公司,拿出最新發布的SEA vast電動車架構,共同打造下一代智能汽車,足見其在智能電動車領域的決心和野心。
近日,吉利控股集團正式發布了星灰新品牌logo。吉利表示,公司目前正處于技術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階段,2021年是關鍵的一年。那么如果與FF的合作成真,必將成為吉利戰略轉型中的關鍵一局……
FF技術的實力不容小覷。真正的“特斯拉殺手”要出來了。
如果不是這次和吉利的“丑聞”,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FF的近況。事實上,自成立以來,FF一直在不斷進行產品研發和技術儲備,強化自身在軟件、互聯網、AI和用戶生態方面的基因,致力于成為面向未來的行業變革者。
自成立以來,FF已在R&D費用上投入了超過20億美元。近日,專利數據分析公司Randolph Square IP(RSIP)的一份報告證實,FF多元化的專利組合比包括豐田、福特、本田在內的許多主機廠在相同技術上更強大,尤其是在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軟件、人工智能和互聯網方面。還發現FF的專利組合被眾多領先的OEM廠商引用,全球范圍內正在申請或授權的實用和設計專利約有880項,其中已授權530項,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來看都極具競爭力。
同時,FF是全球市場唯一進入超豪華電動車領域的品牌。首款旗艦車型FF 91自上市以來就備受關注。雖然已經三年了,但是FF 91所在的超豪華智能互聯網電動車細分市場還是空白。可以想象,FF 91一旦量產,勢必成為整個電動車市場的“爆款”和顛覆者。目前FF 91的量產準備工作已經就緒,資金到位后很快就可以量產交付,這也是FF在資本市場受歡迎的重要原因。
此外,FF在中美雙主場戰略、產品技術創新和治理結構創新(合伙人制度)方面的優勢,加上商業模式和用戶生態的創新,也使其成為唯一可能在多個維度趕超特斯拉的公司。
李書福和賈躍亭顛覆或將重塑產業格局
據報道,2020年全球汽車總銷量下降五分之一,但2020年電動汽車銷量大幅增長43%,達到300多萬輛。有分析稱,2021年電動汽車銷量將達到460萬輛左右。
在資本市場上,智能電動車幾乎是前沿科技的唯一出路。特斯拉市值漲了近8倍,其創始人馬斯克也登上了世界首富的寶座。國內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思鵬汽車、李等也表現相當強勁,股價飆升。自從彭博報道FF即將通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IPO,傳聞中的FF殼公司Property Solutions收購(PSAC)的股價。US)當天上漲18.8%,再次驗證了美國資本市場對FF的看好。
可見,與當年的手機行業類似,此時的全球汽車行業正迎來“新舊”力量的交替。眾多傳統汽車廠商早已宣布電動化、智能化、互聯網化、共享化的轉型戰略,開始在智能電動車領域發力。事實上,豐田是第一個試水轉型的。2010年,豐田向特斯拉投資5000萬美元,將其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如今,特斯拉的市值是豐田的三倍。
那么吉利作為中國傳統汽車品牌的代表,這次選擇與FF聯手,想必是為了抓住這個歷史機遇,共同成為汽車行業的下一個“變革者”。
更有意思的是,這兩家公司的創始人吉利和FF,一個是曾經“靠自行車賣冰箱零件”的追夢少年,一個是開創互聯網生態模式,提出行業汽車“四化”戰略的傳奇人物。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顛覆。
李書福因為創業之初敢于直言,一度被業界稱為“汽車狂人”。從“汽車是四個輪子和一個沙發”到“汽車將向更節能、更環保、更安全的方向進化”,再到“未來的汽車是輪子和電池”,李書福犀利的演講背后是他對未來的獨特洞察。也正是這種利用的勇氣……rend,再加上全球化的視野,讓李書福把當初的“癡人說夢”變成了現實,也讓吉利成為了擁有奔馳、沃爾沃、路特斯等全球知名汽車品牌的“龐然大物”。
賈躍亭作為近十年來商業界最具爭議的人物,曾經拼死拼活,多次被指責對商業創新的輕率和狂妄追求。但事實證明,和李書福一樣,賈躍亭在很多領域的判斷至今都是正確的,他的互聯網生態模式在FF的戰略中得到了延續。
李書福和賈躍亭的遠見卓識和非凡膽識,在中國的商界無人能及。現在,如果兩個人走在一起,會發生什么樣的化學反應?能否攜手重塑產業結構?這是全球商界值得期待的事情,也將是此次合作最值得期待的部分。
FF最近剛剛被曝出將通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上市。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上,吉利和FF的名字緊緊綁在一起,不能說是完全的巧合。賈躍亭和李書福對中美兩國的默契,以及對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執著熱情,是他們對未來出行生態的共同理念,讓他們走到了一起。
如果吉利和FF能塵埃落定,或許這場智能電動車時代的大戲才剛剛開始。
近期,由于市場需求旺盛,導致動力電池產業鏈全線“爆單”,原材料價格“瘋漲”仍供不應求。
1900/1/1 0:00:00每逢歲末年初,人們就會對新的一年產生新期待,并隨手立下無數個Flag。
1900/1/1 0:00:00這邊,東風嵐圖FREE的熱度還沒散去,那邊,賽力斯就又“增程式”添了把火。
1900/1/1 0:00:00隨著新能源市場由政策導向向市場導向不斷轉變,國內新能源市場的競爭格局也經歷著變革。一方面,新勢力品牌的加速推廣讓市場跳脫于常規;另一方面,實力雄厚的傳統企業逐漸發力,也在重塑市場規則。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雷諾CEOLucadeMeo表示,雷諾未來的小型純電動車將基于聯盟CMFB平臺的改良版打造,包括新款雷諾5和一款Alpine品牌新車。
1900/1/1 0:00:001月25日,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汽車”)發布2020年業績快報。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