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2020年,是現實的魔力讓大家匍匐前進,給了很多約束。但任何人都應該明白,所有那些不堪和苦難,從來都不是我們低頭的前提。
由此,全年乘用車總量達到2012.1萬輛,確實出現了6.2%的同比下降。多變的市場表現讓幾家車企喜憂參半;SUV、MPV等細分行業的加速洗牌,讓身處其中的眾多車企嘗到了從未領教過的市場形勢;新能源產業路線之爭,熄滅了資本玩家最后一絲希望...
"在巢穴的掩護下,已經沒有蛋了."是今年中國汽車市場最大的特點。從年初蔓延到年底的戰場硝煙,打亂了原本固化的發展邏輯。然而,新舊勢力的交替,讓那些走到現在的企業在2020年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轉變。
換句話說,當力帆、獵豹、眾泰相繼消亡的時候,就成了吉利、長城、比亞迪搶占頭把交椅的敲門磚。當豐田、本田在華銷量激增,南方大眾的蒼涼被埋在身后的時候,明顯的分化讓他們幸運的依靠日系車企的表現成為一汽、東風等“國家隊”,這也讓他們在大環境下不敢懈怠。
以紅旗年銷20萬輛的目標,藍兔以高端新勢力的名義亮相,從傳祺深化優勢,到新能源品牌“愛安”正式獨立,屬于廣汽集團的新征程也有了主旋律。也許這樣的計劃在今年的整體環境下太正常了。在最近兩年主力車型銷量下滑,新能源布局難顯規模的情況下,2020年成為廣汽自主板塊“做強”的開始。
情況越好,越需要學習成長。
危機總是被貼上“災難”的標簽。但在疫情給我國汽車行業帶來的巨大壓力和挑戰下,2-3月汽車市場同比下滑高達81.6%和48.1%,成為必然。當大部分專家預測全年車市下滑可能超過20%時,唱衰2020年的聲音瞬間灌輸到大家的思維中。
面對這樣的沮喪和彷徨,結果取決于自己的解決方案,但危機中往往蘊含的機遇,依然會為這個時代正在努力的人們帶回光明的線索。
回顧過去的一年,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的“瘋狂”讓廣汽集團在產銷量再次突破200萬輛的愿望上有了充足的資本。僅從公布的數據來看,似乎各個領域、各個方向所取得的成績,也促使廣汽在開放合資板塊后,在迷茫中自我修正,在迂回中找到正確的方向。
廣汽三菱和廣汽菲克在市場上面臨的威脅和阻礙,使得廣汽的合資陣營出現了分化的跡象。不可改變的是,從廣汽集團的九五到十三五的完美收官,再到現在的十四五的開啟,廣汽集團走到今天,就像一部中國汽車工業的進階史。
依靠合資公司的造血能力,廣汽有一方滋養的沃土,再用傳祺品牌的不斷深入撬動整個自主板塊的杠桿。由于趕上了蓬勃發展的SUV市場,廣汽傳祺在經歷了用GS5開疆拓土的艱辛之后,立刻步入了我們生活中飛速發展的日子。
就像一個相信“SUV很快將超過乘用車市場份額50%”預言的自主車企,GS4的出現成功將傳祺品牌送進了一線自主陣營。單一車型總銷量2016年達到333,280輛,2017年達到335,467輛。到目前為止,它是傳祺品牌周圍的一個明亮光環。
但是,萬事萬物的規律就是這樣。沒有人能順利成長,也沒有人能一直爆款。你跑得越快,你的體力就越大。風險和問題一旦到了爆發點,還是會遍布你的全身。豐田、大眾尚且如此,剛入tr的廣汽傳祺……k,也不例外。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競爭對手的沖擊,傳祺GS4銷量開始放緩,2018年總銷量跌至235,699輛;2019年,總銷量降至103,373輛。幸運的是,在新一代車輛的幫助下,2020年是GS4找到自我的一年。全年總銷量為127,108輛,同比增長20.9%。同時,隨著GS4 Coupe等車型的加入,整個GS4家族再次成為產品陣營中的核心。
我們總說過度依賴GS4的傳祺品牌銷量下滑,是為了還過去欠下的債。即使我們看看對手,如吉利約伯Pro,長安CS75 Plus和長城H6,他們仍然在細分市場占據上風。過去總是隱藏著太多的危機。
產品迭代猶豫不決,對市場變化的反應也是如此。2020年,隨著SUV市場逐漸回歸理性,是找回轎車市場失去的記憶好,還是趁著MPV市場的曙光,整個傳祺品牌勢必會再作決定。
從全新的GA6、GA8到GS4 Coupe、GS3動力,再到全新的M8家族,進程是否會如預期發展,可能已經不那么重要了。拋棄現有的發展思路,是廣汽傳祺這一年來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在到達光明之前,你必須穿過黑暗。最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整個傳祺品牌銷量止跌企穩,逐漸呈現V型復蘇。連續6個月同比正增長,同比增長5.7%,環比增長49.6%...在一系列較好的數據下,廣汽傳祺跟上了吉利、長城等一線自主品牌的步伐。
正如廣汽集團自主品牌管理委員會主任、廣汽乘用車總經理張越·賽所說,“高價值是2020年廣汽傳祺的核心。2020年,汽車整體市場需求收縮,合資品牌和豪華品牌價格持續下降,中國汽車品牌市場空間進一步被擠壓,但廣汽傳祺憑借高價值實現了突破。”
在中高端MPV這一中國車企長期沒有作為的細分市場,傳祺M8和傳祺M6同時上市,使得其12月累計銷量達到9753輛,同比增長71.1%;全年銷量突破7.3萬輛,同比增長25%。至此,傳祺M8已經連續11個月蟬聯中國20萬級豪華MPV市場銷量冠軍。
丘吉爾曾在《黑暗時刻》中說:“沒有最終的成功,也沒有致命的失敗。重要的是繼續前進的勇氣。”相對于這個冬天很多同事的驚喜和脆弱,廣汽人堅守著螺旋前進的永恒敬畏和“風雪盼春回”的耐心和信念。
當然,在節奏的把握上,廣汽傳祺最終想出了一套自己的邏輯:
以GPMA架構、巨浪動力、ADiGO智能駕駛互聯網生態圈三大核心技術,為用戶創造更好的出行體驗;以行業領先的QDR工程、智能制造系統和世界級供應鏈為保障,夯實品質基石;以三次數字化體驗,構建數字化服務體系,推廣“趣車+e”服務品牌。
2021年,廣汽集團將圍繞2035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發展規劃,積極構建發展新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穩增長、提業績、嚴對標、保供給、強自主、謀發展、育品牌”七大行動。自主品牌將在新的一年推出兩款全新車型、一款換代車型和多款改款車型,挑戰公司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0%的目標。
接下來,無論是久違的車市曙光,還是讓廣汽傳祺改變過去的方向,祭出EMPOW55重新開始,還是在自主SUV做大做強的現狀下,GS8將以全新的面貌再次挑起品牌重塑的大梁,等待他的,最終將是時代的關懷和市場給予的尊重。
“愛安”自立自強,成就更好的自己。
危機總是在淘汰弱者,也在造就強者。從猶豫中走出來的傳祺品牌,在合資品牌耀眼的光芒下,確實給了廣汽更多的信心。另一方面,相對于被利好政策沖昏頭腦的人們,從廣汽新能源成立的那一刻起,整個廣汽自主也對“打鐵還需自身硬,沒必要自己鞭策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即使2021年是中國汽車產業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型的元年,但這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從成長期向成熟期過渡的關鍵一年,也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引領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承上啟下之年。
事實上,2017年以來,在“這是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最好時機”的趨勢影響下,廣汽集團加速向汽車“新四化”方向轉型,一次次加大新能源領域的投入。
在過去的幾年里,就像很多對新能源行業充滿期待的自主車企一樣,一副被試錯擰緊的枷鎖,廣汽新能源雖然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斷跌倒,但卻不斷爬起來。
然而,從當年7月28日廣汽新能源品牌正式注冊,到去年廣州車展,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宣布“愛安”品牌獨立運營,全面打造高端科技品牌,我們可以預見的是,廣汽自主板塊即將借助新能源市場進入全速發展的新階段。
依靠B端市場不是活路,通過“油改電”的技術捷徑來達到既定目標也不是長久之計。甚至可以得出結論,在廣汽研究院的全力賦能下,廣汽自主板塊的新能源產業不僅正在走向成熟,也從另一個維度為廣汽集團分化出一條全新的賽道。
正是這些跡象,總投資超450億元的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GEP純電動汽車專屬平臺、Aion系列全方位產品矩陣正在搭建,在自主汽車企業陣營中掀起了打造新能源產業鏈的藍圖。
根據目前公布的2020年銷量數據可以判斷,廣汽新能源去年全年銷量達到60033輛,仍然比不上同樣以南方為根據地的比亞迪。同比可增長43%的銷量增長,以及廣汽在新能源v的布局和推廣……icles尤其血腥,至少在BAIC新能源這樣曾經的“頂流”被市場甩在后面的時候。
我們一致認為,從銷售結構來看,Aion S的存在幾乎為今天的廣汽愛安貢獻了大部分戰斗力和經驗值。好在在產品的落地上,從Aion S、Aion LX到后來的Aion V,廣汽愛安其實也在學習尋找在B端市場樹立口碑和在C端市場樹立品牌形象的平衡點。
從Aion Y在廣汽車展的亮相,外界進一步看到了廣汽在對新能源市場的理解上確實迎合了消費者需求:超長的NEDC續航里程、智能深入的車系、合理的內部空間布局、相對合適的價格區間。
是的,面對真實的消費市場,今天廣汽愛安的目標已經越來越清晰,旨在用最合理的產品打動在純電車和傳統燃油車之間猶豫的潛在消費者。過去的2020年,是現實的魔力讓大家匍匐前進,給了很多約束。但任何人都應該明白,所有那些不堪和苦難,從來都不是我們低頭的前提。
由此,全年乘用車總量達到2012.1萬輛,確實出現了6.2%的同比下降。多變的市場表現讓幾家車企喜憂參半;SUV、MPV等細分行業的加速洗牌,讓身處其中的眾多車企嘗到了從未領教過的市場形勢;新能源產業路線之爭,熄滅了資本玩家最后一絲希望...
"在巢穴的掩護下,已經沒有蛋了."是今年中國汽車市場最大的特點。從年初蔓延到年底的戰場硝煙,打亂了原本固化的發展邏輯。然而,新舊勢力的交替,讓那些走到現在的企業在2020年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轉變。
換句話說,當力帆、獵豹、眾泰相繼消亡的時候,就成了吉利、長城、比亞迪搶占頭把交椅的敲門磚。當豐田、本田在華銷量激增,南方大眾的蒼涼被埋在身后的時候,明顯的分化讓他們幸運的依靠日系車企的表現成為一汽、東風等“國家隊”,這也讓他們在大環境下不敢懈怠。
以紅旗年銷20萬輛的目標,藍兔以高端新勢力的名義亮相,從傳祺深化優勢,到新能源品牌“愛安”正式獨立,屬于廣汽集團的新征程也有了主旋律。也許這樣的計劃在今年的整體環境下太正常了。在最近兩年主力車型銷量下滑,新能源布局難顯規模的情況下,2020年成為廣汽自主板塊“做強”的開始。
情況越好,越需要學習成長。
危機總是被貼上“災難”的標簽。但在疫情給我國汽車行業帶來的巨大壓力和挑戰下,2-3月汽車市場同比下滑高達81.6%和48.1%,成為必然。當大部分專家預測全年車市下滑可能超過20%時,唱衰2020年的聲音瞬間灌輸到大家的思維中。
面對這樣的沮喪和彷徨,結果取決于自己的解決方案,但危機中往往蘊含的機遇,依然會為這個時代正在努力的人們帶回光明的線索。
回顧過去的一年,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的“瘋狂”讓廣汽集團在產銷量再次突破200萬輛的愿望上有了充足的資本。僅從公布的數據來看,似乎各個領域、各個方向所取得的成績,也促使廣汽在開放合資板塊后,在迷茫中自我修正,在迂回中找到正確的方向。
廣汽三菱和廣汽菲克在市場上面臨的威脅和阻礙,使得廣汽的合資陣營出現了分化的跡象。不可改變的是,從廣汽集團的九五到十三五的完美收官,再到現在的十四五的開啟,廣汽集團走到今天,就像一部中國汽車工業的進階史。
依靠合資公司的造血能力,廣汽有一方滋養的沃土,再用傳祺品牌的不斷深入撬動整個自主板塊的杠桿。由于趕上了蓬勃發展的SUV市場,廣汽傳祺在經歷了用GS5開疆拓土的艱辛之后,立刻步入了我們生活中飛速發展的日子。
就像一個相信“SUV很快將超過乘用車市場份額50%”預言的自主車企,GS4的出現成功將傳祺品牌送進了一線自主陣營。單一車型總銷量2016年達到333,280輛,2017年達到335,467輛。到目前為止,它是傳祺品牌周圍的一個明亮光環。
但是,萬事萬物的規律就是這樣。沒有人能順利成長,也沒有人能一直爆款。你跑得越快,你的體力就越大。風險和問題一旦到了爆發點,還是會遍布你的全身。豐田、大眾尚且如此,剛入tr的廣汽傳祺……k,也不例外。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競爭對手的沖擊,傳祺GS4銷量開始放緩,2018年總銷量跌至235,699輛;2019年,總銷量降至103,373輛。幸運的是,在新一代車輛的幫助下,2020年是GS4找到自我的一年。全年總銷量為127,108輛,同比增長20.9%。同時,隨著GS4 Coupe等車型的加入,整個GS4家族再次成為產品陣營中的核心。
我們總說過度依賴GS4的傳祺品牌銷量下滑,是為了還過去欠下的債。即使我們看看對手,如吉利約伯Pro,長安CS75 Plus和長城H6,他們仍然在細分市場占據上風。過去總是隱藏著太多的危機。
產品迭代猶豫不決,對市場變化的反應也是如此。2020年,隨著SUV市場逐漸回歸理性,是找回轎車市場失去的記憶好,還是趁著MPV市場的曙光,整個傳祺品牌勢必會再作決定。
從全新的GA6、GA8到GS4 Coupe、GS3動力,再到全新的M8家族,進程是否會如預期發展,可能已經不那么重要了。拋棄現有的發展思路,是廣汽傳祺這一年來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在到達光明之前,你必須穿過黑暗。最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整個傳祺品牌銷量止跌企穩,逐漸呈現V型復蘇。連續6個月同比正增長,同比增長5.7%,環比增長49.6%...在一系列較好的數據下,廣汽傳祺跟上了吉利、長城等一線自主品牌的步伐。
正如廣汽集團自主品牌管理委員會主任、廣汽乘用車總經理張越·賽所說,“高價值是2020年廣汽傳祺的核心。2020年,汽車整體市場需求收縮,合資品牌和豪華品牌價格持續下降,中國汽車品牌市場空間進一步被擠壓,但廣汽傳祺憑借高價值實現了突破。”
在中高端MPV這一中國車企長期沒有作為的細分市場,傳祺M8和傳祺M6同時上市,使得其12月累計銷量達到9753輛,同比增長71.1%;全年銷量突破7.3萬輛,同比增長25%。至此,傳祺M8已經連續11個月蟬聯中國20萬級豪華MPV市場銷量冠軍。
丘吉爾曾在《黑暗時刻》中說:“沒有最終的成功,也沒有致命的失敗。重要的是繼續前進的勇氣。”相對于這個冬天很多同事的驚喜和脆弱,廣汽人堅守著螺旋前進的永恒敬畏和“風雪盼春回”的耐心和信念。
當然,在節奏的把握上,廣汽傳祺最終想出了一套自己的邏輯:
以GPMA架構、巨浪動力、ADiGO智能駕駛互聯網生態圈三大核心技術,為用戶創造更好的出行體驗;以行業領先的QDR工程、智能制造系統和世界級供應鏈為保障,夯實品質基石;以三次數字化體驗,構建數字化服務體系,推廣“趣車+e”服務品牌。
2021年,廣汽集團將圍繞2035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發展規劃,積極構建發展新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穩增長、提業績、嚴對標、保供給、強自主、謀發展、育品牌”七大行動。自主品牌將在新的一年推出兩款全新車型、一款換代車型和多款改款車型,挑戰公司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0%的目標。
接下來,無論是久違的車市曙光,還是讓廣汽傳祺改變過去的方向,祭出EMPOW55重新開始,還是在自主SUV做大做強的現狀下,GS8將以全新的面貌再次挑起品牌重塑的大梁,等待他的,最終將是時代的關懷和市場給予的尊重。
“愛安”自立自強,成就更好的自己。
危機總是在淘汰弱者,也在造就強者。從猶豫中走出來的傳祺品牌,在合資品牌耀眼的光芒下,確實給了廣汽更多的信心。另一方面,相對于被利好政策沖昏頭腦的人們,從廣汽新能源成立的那一刻起,整個廣汽自主也對“打鐵還需自身硬,沒必要自己鞭策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即使2021年是中國汽車產業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型的元年,但這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從成長期向成熟期過渡的關鍵一年,也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引領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承上啟下之年。
事實上,2017年以來,在“這是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最好時機”的趨勢影響下,廣汽集團加速向汽車“新四化”方向轉型,一次次加大新能源領域的投入。
在過去的幾年里,就像很多對新能源行業充滿期待的自主車企一樣,一副被試錯擰緊的枷鎖,廣汽新能源雖然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斷跌倒,但卻不斷爬起來。
然而,從當年7月28日廣汽新能源品牌正式注冊,到去年廣州車展,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宣布“愛安”品牌獨立運營,全面打造高端科技品牌,我們可以預見的是,廣汽自主板塊即將借助新能源市場進入全速發展的新階段。
依靠B端市場不是活路,通過“油改電”的技術捷徑來達到既定目標也不是長久之計。甚至可以得出結論,在廣汽研究院的全力賦能下,廣汽自主板塊的新能源產業不僅正在走向成熟,也從另一個維度為廣汽集團分化出一條全新的賽道。
正是這些跡象,總投資超450億元的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GEP純電動汽車專屬平臺、Aion系列全方位產品矩陣正在搭建,在自主汽車企業陣營中掀起了打造新能源產業鏈的藍圖。
根據目前公布的2020年銷量數據可以判斷,廣汽新能源去年全年銷量達到60033輛,仍然比不上同樣以南方為根據地的比亞迪。同比可增長43%的銷量增長,以及廣汽在新能源v的布局和推廣……icles尤其血腥,至少在BAIC新能源這樣曾經的“頂流”被市場甩在后面的時候。
我們一致認為,從銷量結構來看,Aion S的存在幾乎為今天的廣汽愛安貢獻了大部分戰斗力和經驗值。好在在產品的落地上,從Aion S、Aion LX到后來的Aion V,廣汽愛安其實也在學習尋找在B端市場樹立口碑和在C端市場樹立品牌形象的平衡點。
從Aion Y在廣汽車展的亮相,外界進一步看到了廣汽在對新能源市場的理解上確實迎合了消費者需求:超長的NEDC續航里程、智能深入的車系、合理的內部空間布局、相對合適的價格區間。
是的,面對真實的消費市場,今天廣汽愛安的目標已經越來越清晰,旨在用最合理的產品打動在純電車和傳統燃油車之間猶豫的潛在消費者。2020年,北汽新能源似乎處于“不破不立”的邊緣。誰也沒想到,在過去的一年里,BAIC新能源的銷售會如此“減速”。全年累計銷量25,914輛,同比下降82.79%,其中12月銷量僅為1,037輛,同比下降97.17%。2.5萬輛。在過去的一年里,BAIC新能源的總銷量甚至沒有超過某些單一車型的月銷量。作為國內最早布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企業,作為連續七年熱銷的品牌,BAIC新能源下滑的有點太快了。然而,人們在感嘆“老BAIC”現狀的同時,也發現一個“新BAIC”悄然誕生——來自BAIC、主打高端市場的品牌——極限福克斯汽車,在過去的兩個月里取得了相當搶眼的成績。一款平均售價27萬元的產品,在中國只有兩家門店的情況下,兩個月內賣出了700輛。粗略計算,單店月銷量高達175輛,也就是說平均一天至少能賣出5輛。這個表演真的很震撼。那么,要保持這種勢頭,極狐下一步有什么樣的規劃呢?面對國產版Model Y的沖擊,阿爾法T的信心在哪里?百人會期間,新能源副總經理、極狐總裁于接受媒體采訪。以下為采訪實錄,有刪減。
0
媒體: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昨天網上有個帖子,說歐美全面停止供應中國汽車芯片。我沒有找到這個帖子的出處,但是確實流傳很廣。我想請你從ARCFOX的角度,包括你了解到的其他一些朋友,談談現在上游汽車芯片的供應情況。請給我們介紹一下。還有一個問題。這兩天說了很多高端品牌的事情。如何看待自主品牌高端突破的話題,包括東風蘭天、SAIC智造和我們自己的ARCFOX?另外,你對我們的對手ARCFOX有什么看法?你感到有壓力嗎?于:說到芯片,我覺得最近不是歐美對華政策的問題,主要是歐美的產能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畢竟在世界經濟發展過程中,誰也離不開誰。在中國長期遭受打擊的是美國企業。從長遠來看,世界經濟的發展是一種相互融合的趨勢。此外,中國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努力、勤奮地解決問題,比如華為。包括自動駕駛,剛認識了一些地平線上的人,據了解已經開始陸續做芯片了。我們以雷達為例。除了華為,國內已經有幾家了。比如沃賽科技馬上就要準備上市了,沃賽科技的李一帆就很優秀。他們為全球23個國家的許多自動駕駛項目提供大量激光雷達……世界各地的ie和地區。我相信中國會有一大批企業崛起。有時候想想來自外界的壓力是件好事。很多人說高端品牌。你怎么想呢?其實我們的初衷不是做高端品牌,而是做智能電動車,這是我們的追求。比如有的車企天天說要賣高價,經常有公司追求這個。最后的結局是他們賣不出高價。ARCFOX的核心是技術驅動的科技公司,就是要做智能電動車。但是,今天的零配件成本決定了,如果你想做更高水平的自動駕駛,你想給用戶更好的續航體驗,你一定不能把這個車做得很簡單或者很簡單。你還是希望這車有品質感,所以你做完之后,差不多就是一個至少30萬的價格了。這是今天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你想要一輛自動駕駛水平非常高的10萬元的車,這是不可能的。早上我在演講中說,非常感謝之前的前輩們。他們跌了很多跤,踩了很多坑。這些都是我的學習經歷,我也在其中看到了信仰。看看李斌今年的《永遠向前》,這是照亮我們行業的動力。目前這個賽道來的人越來越多,但是越擠,會帶來什么?它將催生中國品牌集體向上。昨天李想也講了這一段。上世紀70年代,豐田、本田、鈴木等一大批日系品牌都在那個時代崛起。那么有一天,會不會輪到中國品牌集體崛起呢?隨著歷史的發展,車輪滾滾向前。我想這一天會到來,也許是十年后,也許是二十年后。今天站在世界舞臺中央的可能不是這些人,但會有很多中國品牌站在上面。我覺得這是時代給的機會。所以,在這個維度上,我從來不把他們當成競爭對手。我覺得他們都不錯,我們有著相同的追求。你看,這個市場挺有意思的。不是因為多了一個品牌就吃掉了目前哪些品牌的市場,而是因為多了一個品牌,這個市場份額整體上升了。事實上,智能電動車正在逐漸蠶食汽油車的市場。所以你看電動車的創始人,這些老板關系很好,都是朋友,這在汽油車上很難想象。最近發布了很多新車,比如蘭亭集勢,智極,紅旗。如何競爭?其實沒有太多的競爭,更多的是共同的進步。兩天前,一位投資者告訴我,你應該在郭利做得很好,我們非常看好你的品牌。為什么這么好?他幫我分析了一段話,我覺得有道理。他說你的品牌叫天時地利人和。天氣好的時候,你不是第一個來這里的人。初來乍到,很苦。你要投入很多,花很多錢去教育市場。在ARCFOX品牌出現的今天,趕上了這個市場。而且,你又趕上了資本市場再看電動車。一年前資本市場怎么看電動車,認為搞電動車的都是子。今天如果看資本市場如何看待電動汽車,蔚來市值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理想和小鵬也上去了。大家都在期待下一個有互聯網造車基因的投資標的,你好自為之。我認為他的分析是對的。我趕上了正確的時間和正確的地點。中國市場很好,歐洲市場也很好。如果不是今年的疫情,歐洲市場會和中國市場非常接近。疫情對其影響很大,但即便如此,據不完全數據顯示,2020年歐洲電動車市場仍會有不錯的表現。我有一個合資伙伴,麥格納。有麥格納作為合作伙伴,Polar Fox本身就有著其他品牌無法比擬的優勢。麥格納是一家擁有110年豪華車制造經驗的企業,在歐洲也有工廠。極其福克斯品牌的汽車也可以在麥格納的歐洲工廠同步生產,這是趕上了地理位置。關于人類的和諧,我是庸俗的,我的文字并不高級。我經常講“左手麥格納,右手華為”,背后有強大的供應鏈。當我做這個純電動平臺的時候……rm,我的目標是把它打造成世界級的平臺,所以我選擇的供應商也是頂尖的。當然,北汽集團也給了polar fox強大的賦能,比如韓國SK集團的高密度電池,西門子法雷奧的高性能電機,博世和麥格納共同研發的兼具激烈駕駛性和舒適性的底盤,麥格納定義的鋼鋁混動車身,搭載零重力技術的座椅,還有我們的車。即使是車輛密封條,極狐也追求品質,是非常高級的供應商。還有玻璃,法國的福耀玻璃和圣戈班玻璃都用。我們的追求是通過世界級的平臺走向世界。和朋友比,我比他們有一點先發優勢。當他們想明白這件事情已經準備好要做的時候,我們的產品已經陸續出來了。比如我在去年10月24日發布了我的第一款車,一款高端智能純電動SUV < SUV polar fox alpha T,今年將推出第二款跨界轎跑,極致Fox Alpha S,我們與華為合作打造的第三款車是全球首款搭載激光雷達的量產高級自動駕駛汽車。極速福克斯品牌產品的速度還是可以的。媒體:你提到了蔚來日本。前兩天蔚來日本發布了第二代換電技術和固態電池。這幅BAIC作品有很多布局。我們也有我們換電的技術布局,包括固態電池。這項技術會應用到我們的極狐車型上嗎?還有今年年初Y型降價,國產。它現在的價格對你有什么影響?因為我們在同一個價格區間。余:我非常贊同新勢力的概念,認為他們做得很好。你斌和秦親自出去找用戶。如果他們不是那么勤奮,魏萊怎么可能起死回生?他們的很多想法我都很贊同。我們是同行,技術都不太好。媒體對固態電池談了很多。固態電池當然是下一代的好電池,安全性非常好。我們也接觸了很多電池供應商,但短期來看,至少在2022年商業化難度很大。我想后來也有媒體談到了。事實上,李斌并沒有打算在2022年安裝固態電池。他想通過改變權力給用戶一個未來的選擇。至于換電這件事,我其實做了很久。我在BAIC新能源負責兩件事,一個是福克斯的品牌,一個是步步換電用電池的公司,也就是藍谷智慧能源。當時有人給我起了個外號,說這兩樣你都做了,就是亦莊的馬斯克。權力交換的問題最早是由BAIC提出的,比蔚來早。目前,BAIC已經建了200多個站,比蔚來還多,蔚來現在有170多個站。此外,蔚來目前一代的充電站只有6塊電池,而BAIC有20到30多塊電池。關于權力交換,我算了相當長時間的這筆賬。你一方面要考慮投資,另一方面也要考慮自己的盈利能力。換電站運營商能賺錢嗎?如果他們長期虧損,除非特別有錢,否則能保證這種服務模式的延續性。換電站的商業模式我覺得有幾個因素特別重要。一個是換電車每天跑的里程;第二是一個站每天能服務多少用戶。這兩個參數非常重要。從這兩個方面來看,在私家車上賠錢似乎還是很難的。像北汽新能源,以前有50到60萬的車。私家車一天能跑多少公里?30多公里。公共車輛平均每天跑至少200公里,北京出租車平均每天跑300公里,南方出租車能跑400公里。一天至少換一兩次,所以一個站有30多塊電池,可以服務200多輛車。沒有這個服務,這個站根本活不下去。你可以算算,做私充還是有難度的。我想當私電交換市場真正火起來的時候,也就是當國家有政策有規范按照標準來建設,讓中國所有的電池組,中國所有的換電機構,中國所有的換電站都像92 #汽油,95 #汽油一樣標準的時候,私電交換才能真正成為一個盈利的商業模式。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個石化公司煉制一個品牌的汽油,中國的每一個加油站都不一樣。你覺得加油行業還能繼續嗎?這是不可能的。目前藍谷智慧能源只在公開市場換電。希望公共市場能維護我的換電體系和生態。隨著公電交換規模越來越大,當有1000個站、2000個站時,再考慮是否進行私電交換。當然,李斌和我是非常好的朋友。他有他的想法,他的追求和夢想,對用戶有一定的價值。讓我們展示我們的魔法。每個公司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至于特斯拉Model Y,我元旦很少有兩天休息,很多朋友給我發消息說特斯拉Model Y降價十幾萬。你的品牌能活下來嗎?我覺得一條一條回復太累了。2號午飯后寫了一篇文章發了朋友圈。朋友圈有很多媒體朋友。第一個找我的是新浪,轉載了,然后還有很多媒體。真的沒想到。當然很多人罵我。有一天,連我媽都給我打電話,說兒子不能亂說。全世界的媽媽都一樣。其實我也沒說什么,只是客觀的看車。其實我很感謝特斯拉。我覺得特斯拉創造了一個新的品類,就像蘋果手機一樣,創造了一個智能手機的品類。如果沒有蘋果手機,怎么會有華為、oppo、vivo等新品牌?李斌還說,泰斯拉是對手,也是隊友。我當時只是很客觀的分析了一下車。我說降了十幾萬,還是挺貴的。特斯拉今天在低成本自動駕駛上做的最好,沒有一個。在上激光雷達之前,我真的覺得它的自動駕駛體驗是最好的。如果買入門級的四驅長航,主要還是要買FSD。如果不買autopilot,買特斯拉也沒多大意義。等你選完了,大概要40萬才能落地。特斯拉對極狐有影響嗎?我覺得對我沒什么影響。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一個3000萬輛的市場,我們在這個市場有各種各樣的用戶。去年試銷的時候,我們在兩個城市開了兩家店,賣了709輛。購買福克斯汽車的用戶100%都看過Model 3。Model 3確實是一個現象級的產品,大家都會去看,但是為什么他看完之后又轉而買了極狐呢?我調查過我的用戶,因為他認為我的車質量很好,和藍谷麥格納歐洲百年豪華車制造水平相當。車大舒適,設計美觀,后排空間很寬敞。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坐起來一點也不覺得小。之前有人說過,一個人可以給自己買Model 3,但如果要給一個家庭買,就得買別的品牌。2020年,北汽新能源似乎處于“不破不立”的邊緣。誰也沒想到,在過去的一年里,BAIC新能源的銷售會如此“減速”。全年累計銷量25,914輛,同比下降82.79%,其中12月銷量僅為1,037輛,同比下降97.17%。2.5萬輛。在過去的一年里,BAIC新能源的總銷量甚至沒有超過某些單一車型的月銷量。作為最早的耳鼻喉科……在中國布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prise,作為一個連續七年熱銷的品牌,BAIC新能源下滑的有點太快了。然而,人們在感嘆“老BAIC”現狀的同時,也發現一個“新BAIC”悄然誕生——來自BAIC、主打高端市場的品牌——極限福克斯汽車,在過去的兩個月里取得了相當搶眼的成績。一款平均售價27萬元的產品,在中國只有兩家門店的情況下,兩個月內賣出了700輛。粗略計算,單店月銷量高達175輛,也就是說平均一天至少能賣出5輛。這個表演真的很震撼。那么,要保持這種勢頭,極狐下一步有什么樣的規劃呢?面對國產版Model Y的沖擊,阿爾法T的信心在哪里?百人會期間,新能源副總經理、極狐總裁于接受媒體采訪。以下為采訪實錄,有刪減。
0
媒體: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昨天網上有個帖子,說歐美全面停止供應中國汽車芯片。我沒有找到這個帖子的出處,但是確實流傳很廣。我想請你從ARCFOX的角度,包括你了解到的其他一些朋友,談談現在上游汽車芯片的供應情況。請給我們介紹一下。還有一個問題。這兩天說了很多高端品牌的事情。如何看待自主品牌高端突破的話題,包括東風蘭天、SAIC智造和我們自己的ARCFOX?另外,你對我們的對手ARCFOX有什么看法?你感到有壓力嗎?于:說到芯片,我覺得最近不是歐美對華政策的問題,主要是歐美的產能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畢竟在世界經濟發展過程中,誰也離不開誰。在中國長期遭受打擊的是美國企業。從長遠來看,世界經濟的發展是一種相互融合的趨勢。此外,中國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努力、勤奮地解決問題,比如華為。包括自動駕駛,剛認識了一些地平線上的人,據了解已經開始陸續做芯片了。我們以雷達為例。除了華為,國內已經有幾家了。比如沃賽科技馬上就要準備上市了,沃賽科技的李一帆就很優秀。他們正在為全球許多自動駕駛項目供應大量激光雷達,覆蓋全球23個國家和地區。我相信中國會有一大批企業崛起。有時候想想來自外界的壓力是件好事。很多人說高端品牌。你怎么想呢?其實我們的初衷不是做高端品牌,而是做智能電動車,這是我們的追求。比如有的車企天天說要賣高價,經常有公司追求這個。最后的結局是他們賣不出高價。ARCFOX的核心是技術驅動的科技公司,就是要做智能電動車。但是,今天的零配件成本決定了,如果你想做更高水平的自動駕駛,你想給用戶更好的續航體驗,你一定不能把這個車做得很簡單或者很簡單。你還是希望這車有品質感,所以你做完之后,差不多就是一個至少30萬的價格了。這是今天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你想要一輛自動駕駛水平非常高的10萬元的車,這是不可能的。早上我在演講中說,非常感謝之前的前輩們。他們跌了很多跤,踩了很多坑。這些都是我的學習經歷,我也在其中看到了信仰。看看李斌今年的《永遠向前》,這是照亮我們行業的動力。目前這個賽道來的人越來越多,但是越擠,會帶來什么?它將催生中國品牌集體向上。昨天李想也講了這一段。上世紀70年代,豐田、本田、鈴木等一大批日系品牌都在那個時代崛起。那么有一天,會不會輪到中國品牌集體崛起……ly?隨著歷史的發展,車輪滾滾向前。我想這一天會到來,也許是十年后,也許是二十年后。今天站在世界舞臺中央的可能不是這些人,但會有很多中國品牌站在上面。我覺得這是時代給的機會。所以,在這個維度上,我從來不把他們當成競爭對手。我覺得他們都不錯,我們有著相同的追求。你看,這個市場挺有意思的。不是因為多了一個品牌就吃掉了目前哪些品牌的市場,而是因為多了一個品牌,這個市場份額整體上升了。事實上,智能電動車正在逐漸蠶食汽油車的市場。所以你看電動車的創始人,這些老板關系很好,都是朋友,這在汽油車上很難想象。最近發布了很多新車,比如蘭亭集勢,智極,紅旗。如何競爭?其實沒有太多的競爭,更多的是共同的進步。兩天前,一位投資者告訴我,你應該在郭利做得很好,我們非常看好你的品牌。為什么這么好?他幫我分析了一段話,我覺得有道理。他說你的品牌叫天時地利人和。天氣好的時候,你不是第一個來這里的人。初來乍到,很苦。你要投入很多,花很多錢去教育市場。在ARCFOX品牌出現的今天,趕上了這個市場。而且,你又趕上了資本市場再看電動車。一年前資本市場怎么看電動車,認為搞電動車的都是子。今天如果看資本市場如何看待電動汽車,蔚來市值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理想和小鵬也上去了。大家都在期待下一個有互聯網造車基因的投資標的,你好自為之。我認為他的分析是對的。我趕上了正確的時間和正確的地點。中國市場很好,歐洲市場也很好。如果不是今年的疫情,歐洲市場會和中國市場非常接近。疫情對其影響很大,但即便如此,據不完全數據顯示,2020年歐洲電動車市場仍會有不錯的表現。我有一個合資伙伴,麥格納。有麥格納作為合作伙伴,Polar Fox本身就有著其他品牌無法比擬的優勢。麥格納是一家擁有110年豪華車制造經驗的企業,在歐洲也有工廠。極其福克斯品牌的汽車也可以在麥格納的歐洲工廠同步生產,這是趕上了地理位置。關于人類的和諧,我是庸俗的,我的文字并不高級。我經常講“左手麥格納,右手華為”,背后有強大的供應鏈。我做這個純電動平臺的時候,我的目標是把它做成世界一流的平臺,所以我選擇的供應商也是頂尖的。當然,北汽集團也給了polar fox強大的賦能,比如韓國SK集團的高密度電池,西門子法雷奧的高性能電機,博世和麥格納共同研發的兼具激烈駕駛性和舒適性的底盤,麥格納定義的鋼鋁混動車身,搭載零重力技術的座椅,還有我們的車。即使是車輛密封條,極狐也追求品質,是非常高級的供應商。還有玻璃,法國的福耀玻璃和圣戈班玻璃都用。我們的追求是通過世界級的平臺走向世界。和朋友比,我比他們有一點先發優勢。當他們想明白這件事情已經準備好要做的時候,我們的產品已經陸續出來了。比如我在去年10月24日發布了我的第一款車,一款高端智能純電動SUV < SUV polar fox alpha T,今年將推出第二款跨界轎跑,極致Fox Alpha S,我們與華為合作打造的第三款車是全球首款搭載激光雷達的量產高級自動駕駛汽車。極速福克斯品牌產品的速度還是可以的。媒體:你提到了蔚來日本。前兩天蔚來日本發布了第二代換電技術和固態電池。這幅BAIC作品有很多布局。我們也有我們換電的技術布局,包括固態電池。這項技術會應用到我們的極狐車型上嗎?還有今年年初Y型降價,國產。它現在的價格對你有什么影響?因為我們……在相同的價格范圍內。余:我非常贊同新勢力的概念,認為他們做得很好。你斌和秦親自出去找用戶。如果他們不是那么勤奮,魏萊怎么可能起死回生?他們的很多想法我都很贊同。我們是同行,技術都不太好。媒體對固態電池談了很多。固態電池當然是下一代的好電池,安全性非常好。我們也接觸了很多電池供應商,但短期來看,至少在2022年商業化難度很大。我想后來也有媒體談到了。事實上,李斌并沒有打算在2022年安裝固態電池。他想通過改變權力給用戶一個未來的選擇。至于換電這件事,我其實做了很久。我在BAIC新能源負責兩件事,一個是福克斯的品牌,一個是步步換電用電池的公司,也就是藍谷智慧能源。當時有人給我起了個外號,說這兩樣你都做了,就是亦莊的馬斯克。權力交換的問題最早是由BAIC提出的,比蔚來早。目前,BAIC已經建了200多個站,比蔚來還多,蔚來現在有170多個站。此外,蔚來目前一代的充電站只有6塊電池,而BAIC有20到30多塊電池。關于權力交換,我算了相當長時間的這筆賬。你一方面要考慮投資,另一方面也要考慮自己的盈利能力。換電站運營商能賺錢嗎?如果他們長期虧損,除非特別有錢,否則能保證這種服務模式的延續性。換電站的商業模式我覺得有幾個因素特別重要。一個是換電車每天跑的里程;第二是一個站每天能服務多少用戶。這兩個參數非常重要。從這兩個方面來看,在私家車上賠錢似乎還是很難的。像北汽新能源,以前有50到60萬的車。私家車一天能跑多少公里?30多公里。公共車輛平均每天至少跑200公里,北京出租車平均每天跑300公里,南方出租車能跑400公里。一天至少換一兩次,所以一個站有30多塊電池,可以服務200多輛車。沒有這個服務,這個站根本活不下去。你可以算算,做私充還是有難度的。我想當私電交換市場真正火起來的時候,也就是當國家有政策有規范按照標準來建設,讓中國所有的電池組,中國所有的換電機構,中國所有的換電站都像92 #汽油,95 #汽油一樣標準的時候,私電交換才能真正成為一個盈利的商業模式。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個石化公司煉制一個品牌的汽油,中國的每一個加油站都不一樣。你覺得加油行業還能繼續嗎?這是不可能的。目前藍谷智慧能源只在公開市場換電。希望公共市場能維護我的換電體系和生態。隨著公電交換規模越來越大,當有1000個站、2000個站時,再考慮是否進行私電交換。當然,李斌和我是非常好的朋友。他有他的想法,他的追求和夢想,對用戶有一定的價值。讓我們展示我們的魔法。每個公司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至于特斯拉Model Y,我元旦很少有兩天休息,很多朋友給我發消息說特斯拉Model Y降價十幾萬。你的品牌能活下來嗎?我覺得一條一條回復太累了。2號午飯后寫了一篇文章發了朋友圈。朋友圈有很多媒體朋友。第一個找我的是新浪,轉載了,然后還有很多媒體。真的沒想到。當然很多人罵我。有一天,連我媽都給我打電話,說兒子不能亂說。全世界的媽媽都一樣。其實我也沒說什么,只是客觀的看車。其實我很感謝特斯拉。我覺得特斯拉創造了一個新的品類,就像蘋果手機一樣,創造了一個智能手機的品類。如果沒有蘋果手機,怎么會有華為、oppo、vivo等新品牌?李斌還說,泰斯拉是對手,也是隊友。我當時只是很客觀的分析了一下車。我說降了十幾萬,還是挺貴的。特斯拉今天在低成本自動駕駛上做的最好,沒有一個。在上激光雷達之前,我真的覺得它的自動駕駛體驗是最好的。如果買入門級的四驅長航,主要還是要買FSD。如果不買autopilot,買特斯拉也沒多大意義。等你選完了,大概要40萬才能落地。特斯拉對極狐有影響嗎?我覺得對我沒什么影響。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一個3000萬輛的市場,我們在這個市場有各種各樣的用戶。去年試銷的時候,我們在兩個城市開了兩家店,賣了709輛。購買福克斯汽車的用戶100%都看過Model 3。Model 3確實是一個現象級的產品,大家都會去看,但是為什么他看完之后又轉而買了極狐呢?我調查過我的用戶,因為他認為我的車質量很好,和藍谷麥格納歐洲百年豪華車制造水平相當。車大舒適,設計美觀,后排空間很寬敞。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坐起來一點也不覺得小。之前有人說過,一個人可以給自己買Model 3,但如果要給一個家庭買,就得買別的品牌。
日前我們獲悉,
1900/1/1 0:00:00自去年開始,汽車圈內似乎掀起了一陣“高端新能源品牌”的熱潮。在這股風潮的推動下,一個聽起來很是時髦的新名詞,也漸漸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之中國家隊新勢力。
1900/1/1 0:00:00Cruise在聲明中表示,微軟將與通用汽車、本田汽車和一些機構投資人組建財團,共同對Cruise投資超20億美元。
1900/1/1 0:00:00本周,國內外汽車行業有哪些大事件發生全球缺“芯”,戴姆勒、大眾等車企紛紛減產1月14日,《德國商報》援引戴姆勒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戴姆勒將在第二家工廠削減汽車產量、減少工人工時,
1900/1/1 0:00:00日前,在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碰撞測試中,特斯拉ModelY獲得了五星碰撞安全評級。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1月19日,一份備忘錄顯示,福特汽車要求供應商停止向媒體分享其即將上市的汽車圖片。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