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外媒報道,三菱化學將電動汽車電池用液體的全球產能提高約50%。為此,日本制造商將投資數十億日元來增加鋰電池電解液的產量。這些資金將用于更新美國、英國和中國工廠的設備。根據三菱化學的官方聲明,到2023年,三菱化學將把全球產能提高到9萬噸。
無獨有偶,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鼓勵員工在春節期間加班以增加電池容量,這與三菱化學提高電池電解液容量類似。為此,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人招聘中心發布了多條與制造業相關的崗位招聘信息,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稱這是因為年終訂單暴漲。在此之前,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宣布將斥資390億元建設三大電池基地。此外,許多跨國車企直接宣布在中國建設上游工業項目,直接參與電池制造。
新能源上游產業鏈企業之所以宣布增加電池產能,主要是因為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增加。據中汽協統計,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36.7萬輛,同比增長10.9%,高于全行業12.8個百分點。可以說,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讓新能源汽車上游產業鏈有些不堪重負,直接倒逼上游產業鏈企業擴大產能。
一個
新能源頭部廠商正遭受“幸福的痛苦”
中汽協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6.6萬輛和136.7萬輛,同比增長7.5%和10.9%,增速由負轉正。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0.5萬輛和111.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4%和11.6%。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6萬輛和25.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8.5%和8.4%。
據了解,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全球份額比美國高35%。毋庸置疑,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繼續穩居全球第一。此外,據中汽協預測,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80萬輛,同比增長40%左右。與此同時,也有不少機構對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做出了相應的預測。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預測,2035年新能源汽車將占新車銷量的50%。全球信息分析和解決方案提供商IHS INFO Markit預測,到2050年,電動汽車將占全球新車銷量的60%-80%。
汽車行業分析師向汽車預測人士表示,隨著歐洲市場禁止銷售燃油汽車,以及中國政府實施碳中和政策,毫無疑問,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未來全球汽車行業的主流趨勢。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車巨大的市場潛力,另一方面是車企有限的產能,這也讓汽車廠商正在承受“陣痛”。
他分析,新能源車企的“痛苦”分為兩種。第一是新能源汽車賣不出去,有大量庫存積壓;第二是產能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在蔚來汽車推出ES8車型之前,蔚來ES8的銷量受到產能不足的制約,10000輛創始版的交付被多次推遲。這也是汽車廠商的痛苦,被業界形容為“幸福的痛苦”。
他強調,并不是所有的新能源車企和新能源品牌都有資格面對這種痛苦。比如少數尾部品牌車企依然產能過剩。但從新能源行業的整體市場來看,巨大的市場銷量會迫使新能源上游產業鏈的企業增加產量,以滿足整車廠商和消費者的需求。在他看來,隨著后續電池產能的提升,預計2021年中國電池產能將達到120千瓦時,今年6月電池產能緊張局面將得到緩解。
二
產能的問題是高端短缺低端過剩的相對概念。
目前新能源上游產業鏈的企業都在忙著增資擴產,但在過去,新能源電池產能過剩的問題一度在行業內暴露出來。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動力電池產量共計83.4GWh,同比下降2.3%。動力電池累計銷量達到65.9GWh,同比下降12.9%。動力電池累計裝載量方面,2020年將達到63.6GWh,同比增長2.3%。
對比產銷量和裝機量數據,不難發現動力電池產量大于銷量,銷量大于裝機量。動力電池容量比負載容量大19.8GWh。從這個角度來看,動力電池確實存在產能過剩。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載量排名中,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以31.79GWh的裝載量獨領風騷,占據50%的市場份額,前三名的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比亞迪、LG化學占據70%的市場份額。此外,在全球范圍內,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動力電池負載量排名全球第一,市場份額為24.82%。
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一方面與SAIC、廣汽等汽車廠商成立合資公司,另一方面拿下大眾MEB項目動力電池訂單,同時與戴姆勒簽約進入戴姆勒的電池供應體系。去年7月,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與特斯拉簽約,為特斯拉Giga Shanghai提供動力電池。
與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相比,裝載量排名第六的億緯鋰能2020年電池容量為16.5GWh,但2020年裝載量僅為0.31GWh。2020年中報顯示,億緯鋰能實現營業收入31.76億元,同比增長25.55%,凈利潤3.63億元,同比下降27.43%。根據億緯鋰能此前發布的計劃,億緯鋰能有望在2021年將產能提升至50GWh。
中華全國車友聯合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億緯鋰能原有產能技術較為落后,難以滿足當今企業的需求。如果只是單純的擴大產能自救,恐怕收效甚微。換句話說,對于動力電池行業來說,產能過剩的問題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更準確地說,應該描述為高端供給不足,低端產能過剩。
對此,分析人士表示,面對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安全指標增強等市場要求,動力電池行業應通過核心技術創新和智能化水平提升產品競爭力。近日,據外媒報道,三菱化學將電動汽車電池用液體的全球產能提高約50%。為此,日本制造商將在……st數十億日元提高鋰電池電解液產量。這些資金將用于更新美國、英國和中國工廠的設備。根據三菱化學的官方聲明,到2023年,三菱化學將把全球產能提高到9萬噸。
無獨有偶,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鼓勵員工在春節期間加班以增加電池容量,這與三菱化學提高電池電解液容量類似。為此,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人招聘中心發布了多條與制造業相關的崗位招聘信息,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稱這是因為年終訂單暴漲。在此之前,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宣布將斥資390億元建設三大電池基地。此外,許多跨國車企直接宣布在中國建設上游工業項目,直接參與電池制造。
新能源上游產業鏈企業之所以宣布增加電池產能,主要是因為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增加。據中汽協統計,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36.7萬輛,同比增長10.9%,高于全行業12.8個百分點。可以說,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讓新能源汽車上游產業鏈有些不堪重負,直接倒逼上游產業鏈企業擴大產能。
一個
新能源頭部廠商正遭受“幸福的痛苦”
中汽協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6.6萬輛和136.7萬輛,同比增長7.5%和10.9%,增速由負轉正。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0.5萬輛和111.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4%和11.6%。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6萬輛和25.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8.5%和8.4%。
據了解,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全球份額比美國高35%。毋庸置疑,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繼續穩居全球第一。此外,據中汽協預測,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80萬輛,同比增長40%左右。與此同時,也有不少機構對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做出了相應的預測。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預測,2035年新能源汽車將占新車銷量的50%。全球信息分析和解決方案提供商IHS INFO Markit預測,到2050年,電動汽車將占全球新車銷量的60%-80%。
汽車行業分析師向汽車預測人士表示,隨著歐洲市場禁止銷售燃油汽車,以及中國政府實施碳中和政策,毫無疑問,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未來全球汽車行業的主流趨勢。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車巨大的市場潛力,另一方面是車企有限的產能,這也讓汽車廠商正在承受“陣痛”。
他分析,新能源車企的“痛苦”分為兩種。第一是新能源汽車賣不出去,有大量庫存積壓;第二是產能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在蔚來汽車推出ES8車型之前,蔚來ES8的銷量受到產能不足的制約,10000輛創始版的交付被多次推遲。這也是汽車廠商的痛苦,被業界形容為“幸福的痛苦”。
他強調,并不是所有的新能源車企和新能源品牌都有資格面對這種痛苦。比如少數尾部品牌車企依然產能過剩。但從新能源行業的整體市場來看,巨大的市場銷量會迫使新能源上游產業鏈的企業增加產量,以滿足整車廠商和消費者的需求。在他看來,隨著后續電池產能的提升,預計2021年中國電池產能將達到120千瓦時,今年6月電池產能緊張局面將得到緩解。
二
產能的問題是高端短缺低端過剩的相對概念。
目前新能源上游產業鏈的企業都在忙著增資擴產,但在過去,新能源電池產能過剩的問題一度在行業內暴露出來。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動力電池產量共計83.4GWh,同比下降2.3%。動力電池累計銷量達到65.9GWh,同比下降12.9%。動力電池累計裝載量方面,2020年將達到63.6GWh,同比增長2.3%。
對比產銷量和裝機量數據,不難發現動力電池產量大于銷量,銷量大于裝機量。動力電池容量比負載容量大19.8GWh。從這個角度來看,動力電池確實存在產能過剩。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載量排名中,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以31.79GWh的裝載量獨領風騷,占據50%的市場份額,前三名的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比亞迪、LG化學占據70%的市場份額。此外,在全球范圍內,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動力電池負載量排名全球第一,市場份額為24.82%。
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一方面與SAIC、廣汽等汽車廠商成立合資公司,另一方面拿下大眾MEB項目動力電池訂單,同時與戴姆勒簽約進入戴姆勒的電池供應體系。去年7月,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與特斯拉簽約,為特斯拉Giga Shanghai提供動力電池。
與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相比,裝載量排名第六的億緯鋰能2020年電池容量為16.5GWh,但2020年裝載量僅為0.31GWh。2020年中報顯示,億緯鋰能實現營業收入31.76億元,同比增長25.55%,凈利潤3.63億元,同比下降27.43%。根據億緯鋰能此前發布的計劃,億緯鋰能有望在2021年將產能提升至50GWh。
中華全國車友聯合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億緯鋰能原有產能技術較為落后,難以滿足當今企業的需求。如果只是單純的擴大產能自救,恐怕收效甚微。換句話說,對于動力電池行業來說,產能過剩的問題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更準確地說,應該描述為高端供給不足,低端產能過剩。
對此,分析人士表示,面對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安全指標增強等市場要求,動力電池行業應通過核心技術創新和智能化水平提升產品競爭力。
1月14日,WEY品牌舉辦線上媒體發布會,正式公布全新旗艦SUV命名為“摩卡”。
1900/1/1 0:00:001月19日,汽車預言家在北京林肯4S店看到,新一代林肯航海家Nautilus已經正式進店并開啟預售,預售價格區間33084858萬元。
1900/1/1 0:00:00對于新能源車來說,續航里程是衡量其價值的重要標準之一,同時也是各生產廠商爭奪市場的核心賣點。
1900/1/1 0:00:00最近,汽車行業非常熱鬧。互聯網大佬們紛紛殺入智能電動汽車領域,掀起了又一輪造車熱潮。繼傳出蘋果造車的消息之后,上個星期,百度聯手吉利、阿里巴巴聯手上汽相繼發布了進軍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市場的消息。
1900/1/1 0:00:002020年的北汽新能源,似乎到了“不破不立”的邊緣。誰也沒想到,在過去這一年,北汽新能源的銷量會有如此“降速”。
1900/1/1 0:00:001月19日,一汽大眾IDID4CROZZ開啟預售,提供5種版本,售價1999萬元2799萬元,這意味著,一汽大眾最新的純電動汽車即將規模化推向市場。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