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人駕駛賽道上,我們終于召喚出了四家市值過萬億美元的科技巨頭。
1月20日,自動駕駛公司Cruise和大股東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 Co)表示,將與微軟合作,加速無人駕駛汽車的商業化。此外,微軟將與通用汽車、本田和其他機構投資者一起,對Cruise進行新一輪20億美元的股權投資。克魯斯的投資后估值也從2019年的190億美元飆升至300億美元。
作為新的自動駕駛玩家,微軟的加入幫助Cruise填補了缺乏科技巨頭幫助的短板。“巨頭都想找到下一個時代的增長點,否則很容易被時代淘汰。”許多主機廠和一級制造商的自動駕駛產品經理都向未來汽車日報(ID: auto-time)表達了相同的觀點,“自動駕駛是這樣一個高質量的目標。”
作為交易的一部分,Cruise的自動駕駛汽車將使用微軟的云計算平臺Azure。同時,通用汽車還將與微軟合作,加速實施通用汽車的數字化戰略,包括人工智能(AI),并探索簡化數字化供應鏈運作的機會,以更快的速度為客戶提供新的出行服務。
目前,美股萬億美元市值俱樂部的四個成員,蘋果(2.15萬億美元)、微軟(1.64萬億美元)、亞馬遜(1.57萬億美元)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1.21萬億)都在自動駕駛領域。
其中,谷歌是自動駕駛領域最早的巨頭。早在2009年,Google X實驗室就成立了無人車部門,也就是現在Waymo的前身。在自動駕駛從業者看來,“Waymo仍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自動駕駛公司。”
2020年,在被拆分四年后,Waymo也首次獲得了高達30億美元的外部投資。目前,Waymo已經開始推進載人Waymo One和載重Waymo Via的商業化,并與沃爾沃在乘用車領域、戴姆勒在重卡領域達成戰略合作。投資者網站PitchBook的數據顯示,Waymo的估值超過300億美元。
相比之下,市值最高的蘋果公司對其自動駕駛業務一直保持謹慎低調。長期以來,“蘋果”汽車的研發及其自動駕駛都是在水下秘密進行的。外界只能試圖從蘋果偶爾曝光的汽車黑科技和人流中拼湊出其研發的冰山一角。
直到2016年財報會議上,蘋果CEO庫克才公開表示“蘋果真正專注于自動駕駛技術”。2020年,蘋果造車的更多細節逐漸浮出水面。
但是從以往的經驗來看,被蘋果寄予厚望的泰坦項目并不是一路順風順水。2019年以來,泰坦計劃多次傳出裁員消息。此外,作為自動駕駛技術落地的必經之路,蘋果的路測里程還在減少。2019年,蘋果在加州機動車管理局注冊的69輛汽車中,只有23輛進行了道路測試,道路測試里程為7544英里(約12140.89公里),僅為2018年(79745英里)的十分之一。
亞馬遜的邏輯是輔助其物流體系,布局以投資和并購為主。2019年,亞馬遜投資5.3億美元領投自動駕駛初創公司Aurora,隨后在2020年12月,Aurora收購了優步自動駕駛部門優步·ATG,優步通過向其投資4億美元繼續參與其中。
然而有趣的是,2020年,當亞馬遜再次斥資13億美元收購自動駕駛汽車公司Zoox時,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發文稱亞馬遜CEO貝佐斯為“抄襲貓”。
來源:推特
對于參與自動駕駛的巨頭玩家來說,除了盡快在一個遠大于現有業務的市場中卡住之外,面對已經實現的智能技術,其無限的商業價值也是不可忽視的關鍵。“市值達到這個數量級的企業不會投資數十億美元。如果他們成功了,可以獲得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回報。”汽車業內人士劉偉向未來汽車日報分析。
在他看來,在從PC時代向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過渡中,微軟……因為它沒有部署移動操作系統,所以經歷了長期的災難。股價一度是僵尸股,從2000年至今的十年間幾乎沒有變化。所以這種布局“即使不成功,股價也早已超過投資。”劉偉說。
此外,微軟與Cruise的合作還包括“利益交換”。微軟首席執行官塞特亞·納德拉表示,Cruise和通用汽車都將使用微軟的云計算平臺Azure,“幫助他們擴大規模,使自動駕駛交通成為主流”。
通用汽車也將從中受益。首席執行官瑪麗·巴拉表示,通用汽車將“從云計算中獲得更多好處,因為到2025年,我們將在全球推出30款新的電動汽車,并創造新的業務和服務來推動增長”。
消息傳出后,通用汽車股價早盤漲幅超過9.5%。此外,微軟的加入填補了克魯斯股東結構中“科技巨頭”的空缺。“微軟還將為Cruise提供科技巨頭的商業資源和商業化經驗。”一級自動駕駛產品經理陳力說。在無人駕駛賽道上,我們終于召喚出了四家市值過萬億美元的科技巨頭。
1月20日,自動駕駛公司Cruise和大股東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 Co)表示,將與微軟合作,加速無人駕駛汽車的商業化。此外,微軟將與通用汽車、本田和其他機構投資者一起,對Cruise進行新一輪20億美元的股權投資。克魯斯的投資后估值也從2019年的190億美元飆升至300億美元。
作為新的自動駕駛玩家,微軟的加入幫助Cruise填補了缺乏科技巨頭幫助的短板。“巨頭都想找到下一個時代的增長點,否則很容易被時代淘汰。”許多主機廠和一級制造商的自動駕駛產品經理都向未來汽車日報(ID: auto-time)表達了相同的觀點,“自動駕駛是這樣一個高質量的目標。”
作為交易的一部分,Cruise的自動駕駛汽車將使用微軟的云計算平臺Azure。同時,通用汽車還將與微軟合作,加速實施通用汽車的數字化戰略,包括人工智能(AI),并探索簡化數字化供應鏈運作的機會,以更快的速度為客戶提供新的出行服務。
目前,美股萬億美元市值俱樂部的四個成員,蘋果(2.15萬億美元)、微軟(1.64萬億美元)、亞馬遜(1.57萬億美元)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1.21萬億)都在自動駕駛領域。
其中,谷歌是自動駕駛領域最早的巨頭。早在2009年,Google X實驗室就成立了無人車部門,也就是現在Waymo的前身。在自動駕駛從業者看來,“Waymo仍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自動駕駛公司。”
2020年,在被拆分四年后,Waymo也首次獲得了高達30億美元的外部投資。目前,Waymo已經開始推進載人Waymo One和載重Waymo Via的商業化,并與沃爾沃在乘用車領域、戴姆勒在重卡領域達成戰略合作。投資者網站PitchBook的數據顯示,Waymo的估值超過300億美元。
相比之下,市值最高的蘋果公司對其自動駕駛業務一直保持謹慎低調。長期以來,“蘋果”汽車的研發及其自動駕駛都是在水下秘密進行的。外界只能試圖從蘋果偶爾曝光的汽車黑科技和人流中拼湊出其研發的冰山一角。
直到2016年財報會議上,蘋果CEO庫克才公開表示“蘋果真正專注于自動駕駛技術”。2020年,蘋果造車的更多細節逐漸浮出水面。
但是從以往的經驗來看,被蘋果寄予厚望的泰坦項目并不是一路順風順水。2019年以來,泰坦計劃多次傳出裁員消息。此外,作為自動駕駛技術落地的必經之路,蘋果的路測里程還在減少。2019年,蘋果在加州機動車管理局注冊的69輛汽車中,只有23輛進行了道路測試,道路測試里程為7544英里(約12140.89公里),僅為2018年(79745英里)的十分之一。
亞馬遜的邏輯是輔助其物流體系,布局以investm為主……t和并購。2019年,亞馬遜投資5.3億美元領投自動駕駛初創公司Aurora,隨后在2020年12月,Aurora收購了優步自動駕駛部門優步·ATG,優步通過向其投資4億美元繼續參與其中。
然而有趣的是,2020年,當亞馬遜再次斥資13億美元收購自動駕駛汽車公司Zoox時,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發文稱亞馬遜CEO貝佐斯為“抄襲貓”。
來源:推特
對于參與自動駕駛的巨頭玩家來說,除了盡快在一個遠大于現有業務的市場中卡住之外,面對已經實現的智能技術,其無限的商業價值也是不可忽視的關鍵。“市值達到這個數量級的企業不會投資數十億美元。如果他們成功了,可以獲得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回報。”汽車業內人士劉偉向未來汽車日報分析。
在他看來,在從PC時代向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過渡中,微軟因為沒有部署移動操作系統而面臨了長期的災難。股價一度是僵尸股,從2000年至今的十年間幾乎沒有變化。所以這種布局“即使不成功,股價也早已超過投資。”劉偉說。
此外,微軟與Cruise的合作還包括“利益交換”。微軟首席執行官塞特亞·納德拉表示,Cruise和通用汽車都將使用微軟的云計算平臺Azure,“幫助他們擴大規模,使自動駕駛交通成為主流”。
通用汽車也將從中受益。首席執行官瑪麗·巴拉表示,通用汽車將“從云計算中獲得更多好處,因為到2025年,我們將在全球推出30款新的電動汽車,并創造新的業務和服務來推動增長”。
消息傳出后,通用汽車股價早盤漲幅超過9.5%。此外,微軟的加入填補了克魯斯股東結構中“科技巨頭”的空缺。“微軟還將為Cruise提供科技巨頭的商業資源和商業化經驗。”一級自動駕駛產品經理陳力說。
來源:大眾汽車當新造車們相繼出牌在新能源市場攻城略地,作為曾經燃油車時代的優等生,大眾汽車也試圖憑借“ID系列”加速奔跑。
1900/1/1 0:00:00童年,是擁有夢想的年紀。而夢想,不僅僅是都市孩子專屬的奢侈品,對于偏遠地區的孩子而言,更是他們此刻憑借想象力所能觸達的整個未來。
1900/1/1 0:00:00在車輛電氣化和智能網聯化加速發展的背景下,傳統車企紛紛更換LOGO,以新形象迎接新時代下科技變革。
1900/1/1 0:00:002021年剛開了個頭,智能汽車的賽道上就突然增添了多位新玩家阿里巴巴參與成立了智己汽車,百度拉上了吉利,蘋果和索尼也官宣了造車的新進展新玩家總有新玩法,
1900/1/1 0:00:00車市復蘇勢頭太猛,芯片一下供不應求了。
1900/1/1 0:00:00關于電動汽車續航“1000公里”的討論仍在持續,廣汽集團1月19日發布公告特意對廣汽埃安的電池技術做出釋疑稱,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與長續航硅負極電池是兩種不同的技術,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