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時代的變革中,軟件工程師備受業界關注。在本期《汽車人的本命年》中,汽車公社找到了在博世工作的高級軟件工程師劉晨,了解這個群體是如何從IT轉型到汽車領域的,以及他們面對“軟件定義汽車”時代的個人思考。
按照約定的時間,在蘇州興隆街的博世汽車零部件公司辦公樓前,記者見到了劉晨,1985年出生,博世創新與軟件開發中心軟件工程師。他身材標準,中國臉,笑容經常掛在臉上。他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親切,非常好溝通和相處。“那我帶你上去。”當記者提到四年前R&D大廈剛剛建成時,劉晨告訴記者。
辦完會客手續,我去了10樓,找了個會議室。劉晨趕緊拿來一杯水,是一個玻璃杯。他補充說,“出于環境原因,博世這里沒有一次性杯子;小心燒傷...".然后三言兩語就把時間拉回到了2011年學校畢業做智能電視的那三年。
當程序員遇到轉型的時代,
“那應該是彩電領域的低潮期,電視產能過剩。”劉晨回憶,當時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家電下鄉。但作為一個軟件專業的學生,他總覺得,就像軟件迭代一樣,新的更好的總會取代舊的落后的,背景是安卓系統已經開始在電視領域安裝。
劉晨回憶說,做電視軟件相當于在大屏手機上做新的功能開發,增加一些市場上消費者可能需要的新東西,比如智能電視上已經出現的藍牙遙控、語音控制、手勢控制等。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把u盤文件的瀏覽和播放功能放到了智能電視上。
或許是菜鳥,經驗并不豐富。似乎一個簡單的功能就讓劉晨折騰了好一陣子。“數據過濾的程序寫的很好,看起來很完美,但是測試的時候發現,一旦內容太多,整個讀取和識別會很慢,用戶體驗會很差。”劉晨認為,在這段時間里,他知道了學習的重要性,讓他可以少走很多彎路,雖然他也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了讀u盤的問題。
在與家電行業共同成長的三年時間里,劉晨見證了智能電視技術的飛速發展,這讓他堅定地走上了節目發展的道路。相比智能電視,國內汽車市場空間更廣闊,汽車領域的軟件需求也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這也是劉晨從2014年開始進入汽車領域,與智能駕駛艙結緣的原因。
在大多數人看來,電視軟件開發和汽車軟件開發幾乎是不同的領域,但從劉晨的工作經歷來看,兩者有很大的共性,技術邏輯本身也很相似。“硬件可以看作是蓋樓,所以軟件在這里是公司的管理和運作。信息是如何傳遞的?怎么處理交流?輸出結果是什么?發出什么樣的指令。”
雖然是跨行業開發,但憑借三年的軟件開發經驗,劉晨在汽車智能駕駛艙領域也是得心應手,先后從事手機車載互聯、全景影像、車載以太網等系列模塊的開發。從2014年到現在的6年時間,是汽車工業在智能駕駛艙領域飛速發展的時代。汽車駕駛艙已經向多屏幕、全面互聯、智能語音發展。“最開心的就是看到我開發的產品進入4S的門店,無論是大眾還是通用,這種成就感一直推動著我繼續工作下去。”劉晨說。
今年4月30日,劉晨在朋友圈發了一條“2014/5/4~2020/4/30”的消息。他離開智能駕駛艙領域6年,進入汽車零部件巨頭博世,為ADAS產品開發軟件。隨著博世對軟件的進一步重視,劉晨的工作和研究領域更上一層樓,相當于2011年畢業工作十年后,自己的職業生涯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博施的分工很詳細。我以前做過幾個產品。現在我只做底層溝通,博世細致甚至詳細的規定了每個函數如何返回。”劉晨認為在博世的體系下,不僅要完成功能,還要嚴格執行開發規范。
劉晨認為這樣的規范對于車輛分類的軟件來說并不繁瑣,而是經過多次測試積累的經驗,可以避免軟件內部很多可能的潛在風險。畢竟穩定和安全是汽車的第一要務。“如果你一直在做這個細分領域,三兩年后你應該會非常精通這方面的知識。經驗的積累會減少錯誤……d甚至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的創新想法。”劉晨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期待。
仰望天空,腳踏實地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汽車領域的智能化發展速度相對較慢,車機系統難用的現象非常普遍。“性能好的芯片將首先應用于消費電子領域。汽車用的芯片優先考慮的不是性能,而是穩定性。”面對智能座艙發展緩慢,劉晨有自己的看法。但隨著消費者對汽車智能化的需求,劉晨認為,消費者會推動從事軟件開發的人從消費的角度去思考軟件的方向,滿足甚至創造一些新的需求。
劉晨還記得十年前去韓國出差的那段時間,在酒店洗衣服。洗衣機里全是韓語,他聽不懂,也不知道怎么翻譯。生病去醫院也是一樣的。語言溝通是最大的問題。當時他覺得如果能用手機拍照,還能實時翻譯就太好了。是的,劉晨當時的想法現在已經完全實現了。這就是軟件開發的魅力,也是用程序滿足人們美好便捷生活的典型案例。“所以科技創新真的超出了人們的想象。當時認為不可能的事,幾年后回頭看,已經變得更普遍了。”
現在汽車越來越智能化,軟件開發難度越來越大,競爭激烈,對劉晨的軟件開發領域是更大的挑戰。“之前聽說有車企去大學校園招聘,人家點名不要機械行業的,只要計算機軟件的。”劉晨說。
"仰望天空,腳踏實地。"在一個行業深耕十年,劉晨說,“一方面,做好自己的積累,總結經驗很重要。另一方面,也要時刻看行業未來會發展到什么樣的狀態。軟件進化迭代非常快,我們的思維需要跟上甚至超越這個時代。”
對于程序員來說,專注是一種踏實的表現,這也是劉晨對自己的評價。他每天想的最多的就是手里的代碼,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當我全神貫注時,很難對其他事情感興趣,比如一個問題。下班坐公交的時候會想,晚上睡覺前又會想一遍”,劉晨說。
在劉為數不多的朋友圈子里,烹飪的成就很高,這是他僅存的愛好。“年輕的時候可能會喜歡足球和籃球,但是三十多歲的人很難有什么愛好。不允許運動的身體。上有老人,下有年輕人,上班經常加班。”這些話或許透露出一點中年男人的無奈,但劉晨似乎又樂在其中。
“我開始做飯是為了家庭需要,后來發現自己做的菜還挺好吃,很有成就感,就漸漸變成了愛好。有時候在外面吃飯,發現有些菜很好吃,我就會研究琢磨,回家實踐。”劉晨驕傲地展示自己的技術,這可能是熱愛生活的最好狀態。
站在30,40不迷茫,50知天命。站在人生的中間,劉晨說自己好像進入了知天命的階段,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但在工作中,劉晨表示自己確實有很多疑惑,軟件開發領域還有很多新的領域和思路需要自己去探索。
就在博世R&D大廈各個部門的公共區域的墻上,掛著很多小相框,相框里有各個樣板工程的圖片,有參與者的名字,這是博世工程師文化的一種體現。劉晨以為,在不久的將來,自己的名字會被掛上去,而且越來越多。
本文摘自《汽車》12月刊的封面故事……ommune雜志。
文/杜新于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和“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登陸《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在汽車時代的變革中,軟件工程師備受業界關注。在本期《汽車人的本命年》中,汽車公社找到了在博世工作的高級軟件工程師劉晨,了解這個群體是如何從IT轉型到汽車領域的,以及他們面對“軟件定義汽車”時代的個人思考。
按照約定的時間,在蘇州興隆街的博世汽車零部件公司辦公樓前,記者見到了劉晨,1985年出生,博世創新與軟件開發中心軟件工程師。他身材標準,中國臉,笑容經常掛在臉上。他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親切,非常好溝通和相處。“那我帶你上去。”當記者提到四年前R&D大廈剛剛建成時,劉晨告訴記者。
辦完會客手續,我去了10樓,找了個會議室。劉晨趕緊拿來一杯水,是一個玻璃杯。他補充說,“出于環境原因,博世這里沒有一次性杯子;小心燒傷...".然后三言兩語就把時間拉回到了2011年學校畢業做智能電視的那三年。
當程序員遇到轉型的時代,
“那應該是彩電領域的低潮期,電視產能過剩。”劉晨回憶,當時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家電下鄉。但作為一個軟件專業的學生,他總覺得,就像軟件迭代一樣,新的更好的總會取代舊的落后的,背景是安卓系統已經開始在電視領域安裝。
劉晨回憶說,做電視軟件相當于在大屏手機上做新的功能開發,增加一些市場上消費者可能需要的新東西,比如智能電視上已經出現的藍牙遙控、語音控制、手勢控制等。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把u盤文件的瀏覽和播放功能放到了智能電視上。
或許是菜鳥,經驗并不豐富。似乎一個簡單的功能就讓劉晨折騰了好一陣子。“數據過濾的程序寫的很好,看起來很完美,但是測試的時候發現,一旦內容太多,整個讀取和識別會很慢,用戶體驗會很差。”劉晨認為,在這段時間里,他知道了學習的重要性,讓他可以少走很多彎路,雖然他也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了讀u盤的問題。
在與家電行業共同成長的三年時間里,劉晨見證了智能電視技術的飛速發展,這讓他堅定地走上了節目發展的道路。相比智能電視,國內汽車市場空間更廣闊,汽車領域的軟件需求也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這也是劉晨從2014年開始進入汽車領域,與智能駕駛艙結緣的原因。
在大多數人看來,電視軟件開發和汽車軟件開發幾乎是不同的領域,但從劉晨的工作經歷來看,兩者有很大的共性,技術邏輯本身也很相似。“硬件可以看作是蓋樓,所以軟件在這里是公司的管理和運作。信息是如何傳遞的?怎么處理交流?輸出結果是什么?發出什么樣的指令。”
雖然是跨行業開發,但憑借三年的軟件開發經驗,劉晨在汽車智能駕駛艙領域也是得心應手,先后從事手機車載互聯、全景影像、車載以太網等系列模塊的開發。從2014年到現在的6年時間,是汽車工業在智能駕駛艙領域飛速發展的時代。汽車駕駛艙已經向多屏幕、全面互聯、智能語音發展。“最開心的就是看到我開發的產品進入4S的門店,無論是大眾還是通用,這種成就感一直推動著我繼續工作下去。”劉晨說。
今年4月30日,劉晨在朋友圈發了一條“2014/5/4~2020/4/30”的消息。他離開智能駕駛艙領域6年,進入汽車零部件巨頭博世,為ADAS產品開發軟件。隨著博世對軟件的進一步重視,劉晨的工作和研究領域更上一層樓,相當于2011年畢業工作十年后,自己的職業生涯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博施的分工很詳細。我以前做過幾個產品。現在我只做底層溝通,博世細致甚至詳細的規定了每個函數如何返回。”劉晨認為在博世的體系下,不僅要完成功能,還要嚴格執行開發規范。
劉晨認為這樣的規范對于車輛分類的軟件來說并不繁瑣,而是經過多次測試積累的經驗,可以避免軟件內部很多可能的潛在風險。畢竟穩定和安全是汽車的第一要務。“如果你一直在做這個細分領域,三兩年后你應該會非常精通這方面的知識。經驗的積累會減少錯誤……d甚至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的創新想法。”劉晨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期待。
仰望天空,腳踏實地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汽車領域的智能化發展速度相對較慢,車機系統難用的現象非常普遍。“性能好的芯片將首先應用于消費電子領域。汽車用的芯片優先考慮的不是性能,而是穩定性。”面對智能座艙發展緩慢,劉晨有自己的看法。但隨著消費者對汽車智能化的需求,劉晨認為,消費者會推動從事軟件開發的人從消費的角度去思考軟件的方向,滿足甚至創造一些新的需求。
劉晨還記得十年前去韓國出差的那段時間,在酒店洗衣服。洗衣機里全是韓語,他聽不懂,也不知道怎么翻譯。生病去醫院也是一樣的。語言溝通是最大的問題。當時他覺得如果能用手機拍照,還能實時翻譯就太好了。是的,劉晨當時的想法現在已經完全實現了。這就是軟件開發的魅力,也是用程序滿足人們美好便捷生活的典型案例。“所以科技創新真的超出了人們的想象。當時認為不可能的事,幾年后回頭看,已經變得更普遍了。”
現在汽車越來越智能化,軟件開發難度越來越大,競爭激烈,對劉晨的軟件開發領域是更大的挑戰。“之前聽說有車企去大學校園招聘,人家點名不要機械行業的,只要計算機軟件的。”劉晨說。
"仰望天空,腳踏實地。"在一個行業深耕十年,劉晨說,“一方面,做好自己的積累,總結經驗很重要。另一方面,也要時刻看行業未來會發展到什么樣的狀態。軟件進化迭代非常快,我們的思維需要跟上甚至超越這個時代。”
對于程序員來說,專注是一種踏實的表現,這也是劉晨對自己的評價。他每天想的最多的就是手里的代碼,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當我全神貫注時,很難對其他事情感興趣,比如一個問題。下班坐公交的時候會想,晚上睡覺前又會想一遍”,劉晨說。
在劉為數不多的朋友圈子里,烹飪的成就很高,這是他僅存的愛好。“年輕的時候可能會喜歡足球和籃球,但是三十多歲的人很難有什么愛好。不允許運動的身體。上有老人,下有年輕人,上班經常加班。”這些話或許透露出一點中年男人的無奈,但劉晨似乎又樂在其中。
“我開始做飯是為了家庭需要,后來發現自己做的菜還挺好吃,很有成就感,就漸漸變成了愛好。有時候在外面吃飯,發現有些菜很好吃,我就會研究琢磨,回家實踐。”劉晨驕傲地展示自己的技術,這可能是熱愛生活的最好狀態。
站在30,40不迷茫,50知天命。站在人生的中間,劉晨說自己好像進入了知天命的階段,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但在工作中,劉晨表示自己確實有很多疑惑,軟件開發領域還有很多新的領域和思路需要自己去探索。
就在博世R&D大廈各個部門的公共區域的墻上,掛著很多小相框,相框里有各個樣板工程的圖片,有參與者的名字,這是博世工程師文化的一種體現。劉晨以為,在不久的將來,自己的名字會被掛上去,而且越來越多。
本文摘自《汽車》12月刊的封面故事……ommune雜志。
文/杜新于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和“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登陸《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自從特斯拉在中國國產之后,中國新能源市場可以說被特斯拉Model3給霸占了,不僅保持在連續7個月月銷突破萬輛,拿下多個城市單一車型銷量的冠軍(注意這個單一車型包含了燃油車),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稱,近日一名加拿大男子開啟特斯拉ModelS參數詢價的輔助駕駛后在車輛行駛中睡覺,且該車當時的車速超過了140kmh,
1900/1/1 0:00:00“小叮當是我來汽車公社時的微信名,大家這樣一直叫下來我也覺得親切,就是有點不符合我的形象”,在談到“小叮當”這個稱呼時,運營部的同事曹昕瑋笑著說道。
1900/1/1 0:00:00自2018年6月起,SUV市場增速首次被轎車反超之后,車企對SUV的重視熱度也有所下降,全力打造全新SUV車型的企業也越來越少。
1900/1/1 0:00:00中國車市在連續增長28年后迎來首次下跌后,似乎遭遇了某種魔咒,失去了原有的活力,而疫情這只黑天鵝來臨,讓本就“跌跌不休”的車市雪上加霜,整個行業不堪其苦。
1900/1/1 0:00:00乘聯會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整體的零售量累計銷17002萬輛,跌幅收窄為83,車市已經逐漸回歸正常軌道。從4月開始,始終保持正增長的奇瑞捷豹路虎,其表現無疑非常突出。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