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0日,筆者受邀參加華為數字能源產品線產業與技術論壇,其中車載電源“聚能高壓發展,共握電動未來”分論壇吸引了數百位新能源汽車行業技術專家、企業代表、生態伙伴的參與。論壇上,來自行業機構、樁企、汽車企業等代表深入探討了高壓快充的發展趨勢和未來機遇。
其中,華為車載電源產品線總裁王超的主題演講,明確表達了他們對于高壓快充趨勢的堅定方向。王超說,中國希望有一個更好的核心部件供應商,以推動整個行業向前發展。所以華為不造車,幫助車企造好車。“我們希望提高車輛質量,希望中國自主品牌能夠提升品牌和體驗。”
基于這一目標,華為在汽車領域布局了智能電動車、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智能駕駛艙、智能車云等“4+1”服務,推動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化快速發展。1.提升充電體驗是重中之重,超級快充是大勢所趨。盡管面臨疫情,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仍在改善,銷量約為130萬輛,滲透率約為4.9%至5%。與此同時,我們還有一個好消息:在歐洲綠色新政的影響下,歐洲電動車銷量已經突破100萬輛。這表明中國和歐洲這兩個重要的汽車市場加快了電動汽車的商業化進程,未來將呈現中歐雙擎持續快速發展的趨勢。近年來,我國國家政策不斷調整,補貼開始從車輛轉向車輛,而不是支持充電基礎設施。2020年初,國家將充電樁列入新基建七大產業之一。從今年的狀態來看,新基礎設施的發展還沒有完全發力,預計從明年開始對電動車行業的推動會非常明顯。
但從目前來看,相比燃油車,消費者對于購買電動車還是有很多疑慮。王超指出,影響購買電動汽車的因素中,80%是充電問題,充電樁數量少(目前車樁比為3.2: 1)、充電時間長。在此背景下,充電基礎設施領域的眾多參與者都在尋找破局的可能。王超認為,要緩解消費者充電體驗差的痛點,一方面要大幅提高車樁比,另一方面要大幅縮短充電時間,滿足消費者對快充的需求。那么,如何快速縮短充電時間呢?現在行業走出了兩種不同的趨勢:基于中日CHAdeMO和美歐CCS1、CCS2標準體系,未來定義的快充方向是以高電壓為主;另一種是低壓大電流為主的模式。從不同的實踐來看,高壓快充可以在更大范圍內實現最大功率充電。
充電標準方面,2021年,充電頭將由原來的950V(250A)標準改為1000V(600A)的超級充電頭。未來不同標準的主流方向是1000-1500V和500-600A系統,從而支持超級快充。二、高壓快充吸引多方布局,全球逐漸向目標邁進。王超認為,高壓架構是實現超級快充的必然趨勢。很多充電巨頭其實已經開始了高壓快充超級樁的布局,預計2021年我們會逐步向目標邁進。從海外情況看,歐洲CEF出資建設高速充電設施,呈現快速發展趨勢,基本可以滿足高電壓快速充電模式。在國內,從2018年開始,高壓樁逐漸布局。基于不同的主要運營商,500V以下的低壓樁數量約為11萬根,500V以上的高壓樁數量為18萬根。與車企擔心的情況不同,高壓樁占比一直高于低壓樁,未來三年仍將快速發展。我們認為,到2022年左右,部署的高壓樁可以基本匹配電動汽車批量使用,提前兩年滿足快充需求。王超表示,雖然部分車企對高壓樁的布局仍有顧慮,但很多車企已經提前布局高壓平臺。從2021年開始,高電壓快充體驗將成為電動車市場差異化體驗的重要標準。針對主流車型的需求,王超介紹,從A00到豪華型,從35.8 kWh到100 kWh以上,基于電池所能承載的不同電量、不同充電率的車型,基本上整車的電氣架構在滿足主流車型2C需求的情況下需要大于500V。未來超級充電頭啟用后,基于主力機型4C的充電需求,大于500V的電氣架構也將是必經路徑。
500V以下電氣架構的存在主要受650V和750V功率半導體器件的限制。王超預測,2024年左右,基于1200V和1700V的碳化硅器件的成熟,將幫助行業在7.5分鐘快充體驗上實現質的飛躍。第三,高壓快充技術基本具備,2021年可實現量產。如果采用高壓架構平臺,電動車的電池組、電驅動、PTC、空調都需要重新適配。基于技術的快速迭代,一旦產業鏈成熟,可以快速拉低整個行業的成本,預計2021年可以實現行業量產的目標。從堆的角度來看,成熟度比車好很多,除了充電、電線、接觸器、保險絲會有一些差異,其他設備不需要改動。
保證產品的進化和升級是車企試點和樁企R&D和部署的必然要求。在相同尺寸下,產品的功率和效率不斷提升,高低壓兼容的演進將進一步提高充電樁行業的盈利能力,確保長期投資能夠得到保障。在這里,華為能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提供什么?王超指出,憑借多年的電力電子技術積累,華為可以提供高可靠性、高效率等技術,在保證整車產品整體可靠性的前提下,滿足整車的高電壓、高效率、快充體驗。此外,在充電基礎設施領域,從高可靠性到平滑,再到高能效的演變……從碳化硅到高頻磁集成技術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提高產品的功率密度和可靠性。“華為希望通過端云協同技術、車樁協同技術和AI大數據處理能力,實現車樁有效聯動,保障高電壓、快充下的充電安全,并通過一些智能應用實現效率分配和效率優化,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最后,在演講的最后,王超向與會代表透露,華為還將涉足高壓快充領域。在今年4月的上海車展上,華為將推出神秘的新產品,并展示其與世界一流水平接軌的充電體驗。2020年12月30日,筆者受邀參加華為數字能源產品線產業與技術論壇,其中車載電源“聚能高壓發展,共握電動未來”分論壇吸引了新能源汽車行業數百位技術專家、企業代表、生態伙伴的參與。論壇上,來自行業機構、樁企、汽車企業等代表深入探討了高壓快充的發展趨勢和未來機遇。
其中,華為車載電源產品線總裁王超的主題演講,明確表達了他們對于高壓快充趨勢的堅定方向。王超說,中國希望有一個更好的核心部件供應商,以推動整個行業向前發展。所以華為不造車,幫助車企造好車。“我們希望提高車輛質量,希望中國自主品牌能夠提升品牌和體驗。”
基于這一目標,華為在汽車領域布局了智能電動車、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智能駕駛艙、智能車云等“4+1”服務,推動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化快速發展。1.提升充電體驗是重中之重,超級快充是大勢所趨。盡管面臨疫情,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仍在改善,銷量約為130萬輛,滲透率約為4.9%至5%。與此同時,我們還有一個好消息:在歐洲綠色新政的影響下,歐洲電動車銷量已經突破100萬輛。這表明中國和歐洲這兩個重要的汽車市場加快了電動汽車的商業化進程,未來將呈現中歐雙擎持續快速發展的趨勢。近年來,我國國家政策不斷調整,補貼開始從車輛轉向車輛,而不是支持充電基礎設施。2020年初,國家將充電樁列入新基建七大產業之一。從今年的狀態來看,新基礎設施的發展還沒有完全發力,預計從明年開始對電動車行業的推動會非常明顯。
但從目前來看,相比燃油車,消費者對于購買電動車還是有很多疑慮。王超指出,影響購買電動汽車的因素中,80%是充電問題,充電樁數量少(目前車樁比為3.2: 1)、充電時間長。在此背景下,充電基礎設施領域的眾多參與者都在尋找破局的可能。王超認為,要緩解消費者充電體驗差的痛點,一方面要大幅提高車樁比,另一方面要大幅縮短充電時間,滿足消費者對快充的需求。那么,如何快速縮短充電時間呢?現在行業走出了兩種不同的趨勢:基于中日CHAdeMO和美歐CCS1、CCS2標準體系,未來定義的快充方向是以高電壓為主;另一種是低壓大電流為主的模式。從不同的實踐來看,高壓快充可以在更大范圍內實現最大功率充電。
充電標準方面,2021年,充電頭將由原來的950V(250A)標準改為1000V(600A)的超級充電頭。未來不同標準的主流方向是1000-1500V和500-600A系統,從而支持超級快充。二、高壓快充吸引多方布局,全球逐漸向目標邁進。王超認為,高壓架構是實現超級快充的必然趨勢。很多充電巨頭其實已經開始了高壓快充超級樁的布局,預計2021年我們會逐步向目標邁進。從海外情況看,歐洲CEF出資建設高速充電設施,呈現快速發展趨勢,基本可以滿足高電壓快速充電模式。在國內,從2018年開始,高壓樁逐漸布局。基于不同的主要運營商,500V以下的低壓樁數量約為11萬根,500V以上的高壓樁數量為18萬根。與車企擔心的情況不同,高壓樁占比一直高于低壓樁,未來三年仍將快速發展。我們認為,到2022年左右,部署的高壓樁可以基本匹配電動汽車批量使用,提前兩年滿足快充需求。王超表示,雖然部分車企對高壓樁的布局仍有顧慮,但很多車企已經提前布局高壓平臺。從2021年開始,高電壓快充體驗將成為電動車市場差異化體驗的重要標準。針對主流車型的需求,王超介紹,從A00到豪華型,從35.8 kWh到100 kWh以上,基于電池所能承載的不同電量、不同充電率的車型,基本上整車的電氣架構在滿足主流車型2C需求的情況下需要大于500V。未來超級充電頭啟用后,基于主力機型4C的充電需求,大于500V的電氣架構也將是必經路徑。
500V以下電氣架構的存在主要受650V和750V功率半導體器件的限制。王超預測,2024年左右,基于1200V和1700V的碳化硅器件的成熟,將幫助行業在7.5分鐘快充體驗上實現質的飛躍。第三,高壓快充技術基本具備,2021年可實現量產。如果采用高壓架構平臺,電動車的電池組、電驅動、PTC、空調都需要重新適配。基于技術的快速迭代,一旦產業鏈成熟,可以快速拉低整個行業的成本,預計2021年可以實現行業量產的目標。從堆的角度來看,成熟度比車好很多,除了充電、電線、接觸器、保險絲會有一些差異,其他設備不需要改動。
保證產品的進化和升級是車企試點和樁企R&D和部署的必然要求。在相同尺寸下,產品的功率和效率不斷提升,高低壓兼容的演進將進一步提高充電樁行業的盈利能力,確保長期投資能夠得到保障。在這里,華為能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提供什么?王超指出,憑借多年的電力電子技術積累,華為可以提供高可靠性、高效率等技術,在保證整車產品整體可靠性的前提下,滿足整車的高電壓、高效率、快充體驗。此外,在充電基礎設施領域,從高可靠性到平滑,再到高能效的演變……從碳化硅到高頻磁集成技術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提高產品的功率密度和可靠性。“華為希望通過端云協同技術、車樁協同技術和AI大數據處理能力,實現車樁有效聯動,保障高電壓、快充下的充電安全,并通過一些智能應用實現效率分配和效率優化,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最后,在演講的最后,王超向與會代表透露,華為還將涉足高壓快充領域。在今年4月的上海車展上,華為將推出神秘的新產品,并展示其與世界一流水平接軌的充電體驗。
標簽: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客觀規律,自中國車市從2018年起逐步邁入成熟期,便成了所有人繼續前行的鐵律。
1900/1/1 0:00:00我們從外媒獲悉,起亞計劃于北京時間1月6日晚18點舉行發布會,其有望發布經過全新設計后的品牌LOGO,此外起亞還將公布未來的新車計劃和品牌戰略。
1900/1/1 0:00:00必須承認,剛剛過去的元旦假期,整個汽車行業的熱點話題一定非特斯拉ModelY莫屬。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雖然特斯拉計劃生產自有電池,但到2022年,該公司將持續在日本松下采購電池。
1900/1/1 0:00:00曾幾何時,在國內推廣新能源的大潮下,造車新勢力們風光無限,數百家企業蜂擁而至,似乎汽車工業真的要改頭換面。
1900/1/1 0:00:00日前,東風本田官方發布2020年銷量數據。雖然在去年年初受疫情影響較大,可這家企業仍在2020年結束時交出了銷量達85萬輛,同比增長6的優異成績單。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