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2021,Model Y會動誰的“奶酪”?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必須承認,在剛剛過去的元旦假期,整個汽車行業的熱門話題一定是特斯拉Model Y,1月1日公布了低于很多人預期的驚喜售價,引發熱議;1月2日,事態逐漸發酵,線下購物、流量火爆的視頻和消息進一步傳播;1月3日,我們抓住了休息日的尾巴,展車迅速到店,供潛在車主親自體驗。1月4日,開工第一天,關于這款車型的各種深度報道開始流出。

Model Y, Tesla, Model 3, weilai, BMW

短短四天,特斯拉以其獨特的傳播節奏,甚至是“白嫖”的營銷方式,成功打響了2021年中國新能源市場的“第一”。從眾多造車新勢力和傳統品牌的頻頻發聲來看,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威脅著他們現有的份額。

其實早在2020年初特斯拉國產Model 3的下線儀式上,我就強烈感受到了“獨狼入華誰是羊”的疑問。此刻,隨著Model Y的到來以及后續的大規模交付,狼隊的整體實力直線上升。所以,在這個市場歷經黑天鵝過境,終于迎來強勢復蘇的時刻,我們不禁又要問:新的一年,Model Y會動誰的“奶酪”?

是Model 3嗎?

“本來想買Model 3,但是感覺Model Y空間更大,價格也比長壽命的Model 3貴不了多少,所以決定買SUV。”說實話,整個元旦假期,我相信很多汽車媒體都因為特斯拉國產Model Y的突然入場而不得不打破原本輕松的計劃開始加班,以上回答發生在實車到店后的現場。

Model Y, Tesla, Model 3, weilai, BMW

不可否認,如果要討論文章開頭的問題,第一個可能受到終端份額影響的車型就是特斯拉自己目前的主要銷售角色——Model 3。畢竟從兩款車型的實際產品力來看,幾乎一樣的內飾風格,完全一致的智能體驗,甚至看到實車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Model Y就像是直接放大抬高了Model 3的“衍生車型”。種種跡象都在指向,未來極有可能出現“左右手互斗”的現象。

根據不久前乘聯會公布的數據,11月份Model 3在華共交付新車21,604輛,只能用“驚艷”來形容。從目前已知的消息來看,12月份其連鎖銷量將大幅增長。那么加上Model Y,每個月3萬+對特斯拉來說會成為常態,但可能永遠達不到“1+1=2”的效果。

Model Y, Tesla, Model 3, weilai, BMW

不過不難發現,這款Model Y的最終售價是長續航版33.99萬元,性能高性能版36.99萬元。另一方面,經過重新設計的Model 3,高性能版的價格與Model Y長續航版的價格剛好相同,而標準續航版繼續保持不變,為24.99萬元。事實上,在這兩款車型組成的產品序列中,并沒有25-34萬元區間的在售產品。

這正好給了特斯拉很大的“官降”空間,有利于其后續推出Model 3長續航版和Model Y標準續航-續航版,進一步完善銷售矩陣。至于這次把Model Y的補貼售價放在相對較低的水平的直接目的,馬斯克是想繼續大規模擴大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以價換量。

Model Y, Tesla, Model 3, weilai, BMW

需要知道的是,從特斯拉頻繁上調FSD選裝包價格來看,其未來的主要盈利模式可能更類似于軟硬件和車輛級別驅動的電子消費品的相對“讓利”。

興業證券的研究報告認為,“預計隨著Model Y零部件國產化率和產量的不斷提升,Model Y車型系列官方售價仍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特斯拉產品在國內市場的銷量將繼續提升。”此外,相關消息顯示,參考去年Model 3的調價模式,估計國產Model Y還有10%-15%的下調空間..

擁有靈活的空間也很重要……特斯拉有更多的資本和精力來協調資源和滿足終端用戶的需求。從這個角度來看,Y型先動了3型“奶酪”的假設即使成立也是無害的。對于特斯拉來說,不一定要達到1+1=2,只要達到“1+1 > 1.5”的效果即可。

是新生力量嗎?

“聽說Model Y小時內賣了10萬輛?蔚來、小鵬等新汽車品牌能做什么?”整個元旦假期不止一次聽到以上問題,大家的重點主要集中在特斯拉Model Y誘人的價格上,最終沖擊了2020年已經開始的“威小李”,甚至有人想將其視為“降維打擊”。

Model Y, Tesla, Model 3, weilai, BMW

幾乎與此同時,“蔚來EC6大量訂單被取消,官網癱瘓”的負面開始隨意發酵,就像又一場“輿論危機”向你襲來。最終,這場鬧劇的主角不得不自己澄清。

在1月3日舉行的蔚來官方二手車政策發布儀式上,秦表示:“目前蔚來的訂單數非常穩定,還在增長。謠言估計來自水軍連。而且了解蔚來的人都知道,我們的訂單系統和官網無關,想造謠的人做足了功課。”

隨后,李斌繼續補充道:“其實Model Y的價格比我預想的要高,估計要降到30萬才能拿到補貼。特斯拉的持續降價與公司的定價策略有關。有些車企是按成本定價,所以價格會越來越低。但是蔚來從一開始就考慮了未來的很多因素,我們不會讓先買蔚來的車主吃虧。這也是前兩年蔚來毛利率虧損比較大的原因。”

Model Y, Tesla, Model 3, weilai, BMW

從他們的回答中,我并沒有感受到太多Model Y帶來的終端壓力,然而實際情況是,現階段Model Y作為一款競品車型,無論是豪華配置、做工用料還是整車尺寸,確實不如ES6或者EC6。但對比之后不難發現,在失去品牌力的背景下,綜合續航能力更長,駕駛風格更運動,價格也很有性價比,這成為了特斯拉最大的武器,很多終端消費者在面對這樣的誘惑時很可能會失去抵抗力。

所以,如果說Model Y的到來對蔚來一點影響都沒有,那肯定是人的,但真實情況可能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周一例會期間,一位同事的話讓我印象深刻。“你可以認為Model Y是一把梳子,可以吸引大部分人,但是如果主人是禿頭呢?或許只有帽子才是他現階段需要的。”

言下之意,面對Model Y的熱銷局面,對于品牌調性差異明顯的新勢力不必過于擔心,因為總會有自己特定的用戶群體。在這個過程中,找到與特斯拉的品牌差異化似乎是正確的解決方案。

Model Y, Tesla, Model 3, weilai, BMW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整個2020年,在Model 3處于收割趨勢的時候,蔚來能夠不斷創造交付新高,自身的豪華感、服務生態、換電模式甚至用戶忠誠度都成為了最長的“護城河”。李斌還明確表示,面對特斯拉的價格攻勢,蔚來不會降價。因為有的人想做大眾,有的人想做寶馬。

另一方面,三大新勢力中的另外兩位,在關于Model Y的消息被引爆后,何肖鵬也在朋友圈發表了聲明。“這次我們對友商元旦降價還是挺有信心的,連內部電話會議都沒開。降價已經被證明只是一種營銷手段,而且肯定是一把雙刃劍。”

正如他所說,特斯拉通過極低的價格吸引用戶已經成為一種常用的方法,這就好比寶馬3系突然賣給豐田凱美瑞的價格,相信也會震動整個行業。小鵬需要做的是牢牢抓住自己的品牌溢價,在智能汽車等品牌“標簽”上做足文章……和實際駕駛體驗。況且Y型作為SUV,和P7不是一個檔次的。與其擔心其影響,不如繼續應對Model 3的挑戰。

Model Y, Tesla, Model 3, weilai, BMW

另一方面,理想可能成為負擔和壓力最小的存在。大中型SUV,沒有里程焦慮,豐富的實用配置,甚至比Model Y更低的價格,相比之下,兩者完全是錯位競爭,面對的潛在客戶完全不同。

最后還得問一句Model Y動了誰的“奶酪”新勢力?那些沒有明顯標簽的二線梯隊成員,成了我的答案。前者的出現就像是給整個行業設置了一個“硬門檻”,包括Model 3。

兩種模式似乎無時無刻不在告誡大家,“如果你想賣和我差不多的價格,請讓用戶在某些方面看到相應的價值和差異化。”可惜給我類似驚喜的車品牌不多,除了前幾天剛預售的零跑C11。C11采取的應對方式,更像是小米曾經在智能手機行業面對蘋果的方式。

還是傳統車企?

我清楚的記得,去年11月,特斯拉Model 3在國內市場超過了奧迪A4L。這一刻,特斯拉證明了自己的品牌價值,獲得了消費者更多的認可。更重要的是,證明了智能電動車“拐點”的到來。

Model Y, Tesla, Model 3, weilai, BMW

之后,曾經聲量弱小的他們,將正式開始搶占傳統燃油車的固有份額。因此,隨著Model Y的到來,其銷量極有可能超越SUV、奔馳GLC、奧迪Q5L、寶馬X3等豪華品牌。

原因也很好理解。在大多數一線城市,特斯拉超級充電站的布局已經日趨完善。那么,當能量補充不再受限時,一部分消費者自然會選擇動力更強、智能更好、輔助駕駛更成熟甚至全新品牌基調的車型。

寫到這里,可以預見的是,一味吹捧Model Y必然會招致反對。的確,我也承認會暴露出特斯拉在裝配細節和日常使用上一直存在的老問題,但依然擋不住終端對這款車型的熱情,“新鮮感”往往能沖淡其他維度的“焦慮”。Model Y恰恰抓住了用戶的心理。

Model Y, Tesla, Model 3, weilai, BMW

所以,如果再問這款新車動了誰的“奶酪”?傳統車企,傳統豪華品牌,甚至傳統豪華品牌推出的電動車,都是我給出的確切答案。至于為什么提到第三種選擇,因為業內經常提到“大象轉身”這句話,總有人用危機論警告特斯拉這樣的新造車企業,“留給你的時間和機會已經不多了。”

但就現狀來看,目前在C端市場熱銷的車型,大部分都是新車推的,而傳統車企中,能完全與Model Y、ES6甚至P7抗衡的智能純電動汽車很少。此時此刻,在傳統燃油車市場依然強勢的BBA,也不得不小步快跑,才能趕上時代的進步。必須承認,在剛剛過去的元旦假期,整個汽車行業的熱門話題一定是特斯拉Model Y,1月1日公布了低于很多人預期的驚喜售價,引發熱議;1月2日,事態逐漸發酵,線下購物、流量火爆的視頻和消息進一步傳播;1月3日,我們抓住了休息日的尾巴,展車迅速到店,供潛在車主親自體驗。1月4日,開工第一天,關于這款車型的各種深度報道開始流出。

Model Y, Tesla, Model 3, weilai, BMW

短短四天,特斯拉以其獨特的傳播節奏,甚至是“白嫖”的營銷方式,成功打響了2021年中國新能源市場的“第一”。從眾多造車新勢力和傳統品牌的頻頻發聲來看,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威脅著他們現有的份額。

其實早在2020年初特斯拉國產Model 3的下線儀式上,我就強烈感受到了“獨狼入華誰是羊”的疑問。此刻,隨著Model Y的到來以及后續的大規模交付,狼隊的整體實力直線上升。所以,在這個市場歷經黑天鵝過境,終于迎來強勢復蘇的時刻,我們不禁又要問:新的一年,Model Y會動誰的“奶酪”?

是Model 3嗎?

“本來想買Model 3,但是感覺Model Y空間更大,價格也比長壽命的Model 3貴不了多少,所以決定買SUV。”說實話,整個元旦假期,我相信很多汽車媒體都因為特斯拉國產Model Y的突然入場而不得不打破原本輕松的計劃開始加班,以上回答發生在實車到店后的現場。

Model Y, Tesla, Model 3, weilai, BMW

不可否認,如果要討論文章開頭的問題,第一個可能受到終端份額影響的車型就是特斯拉自己目前的主要銷售角色——Model 3。畢竟從兩款車型的實際產品力來看,幾乎一樣的內飾風格,完全一致的智能體驗,甚至看到實車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Model Y就像是直接放大抬高了Model 3的“衍生車型”。種種跡象都在指向,未來極有可能出現“左右手互斗”的現象。

根據不久前乘聯會公布的數據,11月份Model 3在華共交付新車21,604輛,只能用“驚艷”來形容。從目前已知的消息來看,12月份其連鎖銷量將大幅增長。那么加上Model Y,每個月3萬+對特斯拉來說會成為常態,但可能永遠達不到“1+1=2”的效果。

Model Y, Tesla, Model 3, weilai, BMW

不過不難發現,這款Model Y的最終售價是長續航版33.99萬元,性能高性能版36.99萬元。另一方面,經過重新設計的Model 3,高性能版的價格與Model Y長續航版的價格剛好相同,而標準續航版繼續保持不變,為24.99萬元。事實上,在這兩款車型組成的產品序列中,并沒有25-34萬元區間的在售產品。

這正好給了特斯拉很大的“官降”空間,有利于其后續推出Model 3長續航版和Model Y標準續航-續航版,進一步完善銷售矩陣。至于這次把Model Y的補貼售價放在相對較低的水平的直接目的,馬斯克是想繼續大規模擴大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以價換量。

Model Y, Tesla, Model 3, weilai, BMW

需要知道的是,從特斯拉頻繁上調FSD選裝包價格來看,其未來的主要盈利模式可能更類似于軟硬件和車輛級別驅動的電子消費品的相對“讓利”。

興業證券的研究報告認為,“預計隨著Model Y零部件國產化率和產量的不斷提升,Model Y車型系列官方售價仍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特斯拉產品在國內市場的銷量將繼續提升。”此外,相關消息顯示,參考去年Model 3的調價模式,估計國產Model Y還有10%-15%的下調空間..

擁有靈活的空間也很重要……特斯拉有更多的資本和精力來協調資源和滿足終端用戶的需求。從這個角度來看,Y型先動了3型“奶酪”的假設即使成立也是無害的。對于特斯拉來說,不一定要達到1+1=2,只要達到“1+1 > 1.5”的效果即可。

是新生力量嗎?

“聽說Model Y小時內賣了10萬輛?蔚來、小鵬等新汽車品牌能做什么?”整個元旦假期不止一次聽到以上問題,大家的重點主要集中在特斯拉Model Y誘人的價格上,最終沖擊了2020年已經開始的“威小李”,甚至有人想將其視為“降維打擊”。

Model Y, Tesla, Model 3, weilai, BMW

幾乎與此同時,“蔚來EC6大量訂單被取消,官網癱瘓”的負面開始隨意發酵,就像又一場“輿論危機”向你襲來。最終,這場鬧劇的主角不得不自己澄清。

在1月3日舉行的蔚來官方二手車政策發布儀式上,秦表示:“目前蔚來的訂單數非常穩定,還在增長。謠言估計來自水軍連。而且了解蔚來的人都知道,我們的訂單系統和官網無關,想造謠的人做足了功課。”

隨后,李斌繼續補充道:“其實Model Y的價格比我預想的要高,估計要降到30萬才能拿到補貼。特斯拉的持續降價與公司的定價策略有關。有些車企是按成本定價,所以價格會越來越低。但是蔚來從一開始就考慮了未來的很多因素,我們不會讓先買蔚來的車主吃虧。這也是前兩年蔚來毛利率虧損比較大的原因。”

Model Y, Tesla, Model 3, weilai, BMW

從他們的回答中,我并沒有感受到太多Model Y帶來的終端壓力,然而實際情況是,現階段Model Y作為一款競品車型,無論是豪華配置、做工用料還是整車尺寸,確實不如ES6或者EC6。但對比之后不難發現,在失去品牌力的背景下,綜合續航能力更長,駕駛風格更運動,價格也很有性價比,這成為了特斯拉最大的武器,很多終端消費者在面對這樣的誘惑時很可能會失去抵抗力。

所以,如果說Model Y的到來對蔚來一點影響都沒有,那肯定是人的,但真實情況可能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周一例會期間,一位同事的話讓我印象深刻。“你可以認為Model Y是一把梳子,可以吸引大部分人,但是如果主人是禿頭呢?或許只有帽子才是他現階段需要的。”

言下之意,面對Model Y的熱銷局面,對于品牌調性差異明顯的新勢力不必過于擔心,因為總會有自己特定的用戶群體。在這個過程中,找到與特斯拉的品牌差異化似乎是正確的解決方案。

Model Y, Tesla, Model 3, weilai, BMW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整個2020年,在Model 3處于收割趨勢的時候,蔚來能夠不斷創造交付新高,自身的豪華感、服務生態、換電模式甚至用戶忠誠度都成為了最長的“護城河”。李斌還明確表示,面對特斯拉的價格攻勢,蔚來不會降價。因為有的人想做大眾,有的人想做寶馬。

另一方面,三大新勢力中的另外兩位,在關于Model Y的消息被引爆后,何肖鵬也在朋友圈發表了聲明。“這次我們對友商元旦降價還是挺有信心的,連內部電話會議都沒開。降價已經被證明只是一種營銷手段,而且肯定是一把雙刃劍。”

正如他所說,特斯拉通過極低的價格吸引用戶已經成為一種常用的方法,這就好比寶馬3系突然賣給豐田凱美瑞的價格,相信也會震動整個行業。小鵬需要做的是牢牢抓住自己的品牌溢價,在智能汽車等品牌“標簽”上做足文章……和實際駕駛體驗。況且Y型作為SUV,和P7不是一個檔次的。與其擔心其影響,不如繼續應對Model 3的挑戰。

Model Y, Tesla, Model 3, weilai, BMW

另一方面,理想可能成為負擔和壓力最小的存在。大中型SUV,沒有里程焦慮,豐富的實用配置,甚至比Model Y更低的價格,相比之下,兩者完全是錯位競爭,面對的潛在客戶完全不同。

最后還得問一句Model Y動了誰的“奶酪”新勢力?那些沒有明顯標簽的二線梯隊成員,成了我的答案。前者的出現就像是給整個行業設置了一個“硬門檻”,包括Model 3。

兩種模式似乎無時無刻不在告誡大家,“如果你想賣和我差不多的價格,請讓用戶在某些方面看到相應的價值和差異化。”可惜給我類似驚喜的車品牌不多,除了前幾天剛預售的零跑C11。C11采取的應對方式,更像是小米曾經在智能手機行業面對蘋果的方式。

還是傳統車企?

我清楚的記得,去年11月,特斯拉Model 3在國內市場超過了奧迪A4L。這一刻,特斯拉證明了自己的品牌價值,獲得了消費者更多的認可。更重要的是,證明了智能電動車“拐點”的到來。

Model Y, Tesla, Model 3, weilai, BMW

之后,曾經聲量弱小的他們,將正式開始搶占傳統燃油車的固有份額。因此,隨著Model Y的到來,其銷量極有可能超越SUV、奔馳GLC、奧迪Q5L、寶馬X3等豪華品牌。

原因也很好理解。在大多數一線城市,特斯拉超級充電站的布局已經日趨完善。那么,當能量補充不再受限時,一部分消費者自然會選擇動力更強、智能更好、輔助駕駛更成熟甚至全新品牌基調的車型。

寫到這里,可以預見的是,一味吹捧Model Y必然會招致反對。的確,我也承認會暴露出特斯拉在裝配細節和日常使用上一直存在的老問題,但依然擋不住終端對這款車型的熱情,“新鮮感”往往能沖淡其他維度的“焦慮”。Model Y恰恰抓住了用戶的心理。

Model Y, Tesla, Model 3, weilai, BMW

所以,如果再問這款新車動了誰的“奶酪”?傳統車企,傳統豪華品牌,甚至傳統豪華品牌推出的電動車,都是我給出的確切答案。至于為什么提到第三種選擇,因為業內經常提到“大象轉身”這句話,總有人用危機論警告特斯拉這樣的新造車企業,“留給你的時間和機會已經不多了。”

但就現狀來看,目前在C端市場熱銷的車型,大部分都是新車推的,而傳統車企中,能完全與Model Y、ES6甚至P7抗衡的智能純電動汽車很少。此時此刻,在傳統燃油車市場依然強勢的BBA,也不得不小步快跑,才能趕上時代的進步。所以,不管Model Y在幾天內累積了多少累計訂單,對傳統車企來說都像是一記警鐘:新能源市場的“奶酪”依然越來越誘人,但他們只能期待。反而像特斯拉這樣的野心家,正在伸出自己的觸角,明目張膽地搶奪原本屬于他們的固有“奶酪”。

Model Y, Tesla, Model 3, weilai, BMW 0

有時候我總在想,作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相關記錄者,2020年最讓我欣慰的或許就是幾款“智能電動車”終于有能力與傳統燃油車角力,進入新的一年。Model Y的攻擊更像是一記重拳,實際上已經打到了一些品牌。

上海迎來了近年來最冷的冬天,但距離市區80多公里的特斯拉工廠……正如火如荼。早上出門辦事,驚喜地發現小區里有兩輛新車,Model 3和李ONE,都沒有上牌。以前討厭新能源車的同事開始慢慢承認其價值。一切似乎都在證明,“改變”已經開始了。

文/崔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和“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登陸《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所以,不管Model Y幾天累積了多少訂單,對傳統車企來說都像是一記警鐘:新能源市場的“奶酪”依然越來越誘人,但他們只能期待。反而像特斯拉這樣的野心家,正在伸出自己的觸角,明目張膽地搶奪原本屬于他們的固有“奶酪”。

Model Y, Tesla, Model 3, weilai, BMW 0

有時候我總在想,作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相關記錄者,2020年最讓我欣慰的或許就是幾款“智能電動車”終于有能力與傳統燃油車角力,進入新的一年。Model Y的攻擊更像是一記重拳,實際上已經打到了一些品牌。

上海迎來了近年來最冷的冬天,但距離市區80多公里的特斯拉工廠卻熱火朝天。早上出門辦事,驚喜地發現小區里有兩輛新車,Model 3和李ONE,都沒有上牌。以前討厭新能源車的同事開始慢慢承認其價值。一切似乎都在證明,“改變”已經開始了。

文/崔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和“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登陸《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標簽:Model Y特斯拉Model 3蔚來寶馬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長安福特2020年迎來高質量增長,12月銷量創18個月以來新高

1月5日,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宣布,12月銷量總計26432臺,創下18個月以來單月銷量新高,實現同比環比雙增長,同比增長35、環比增長26。

1900/1/1 0:00:00
“頂流”皓影,將需求拉滿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客觀規律,自中國車市從2018年起逐步邁入成熟期,便成了所有人繼續前行的鐵律。

1900/1/1 0:00:00
公布全新LOGO 起亞于1月6日舉行發布會

我們從外媒獲悉,起亞計劃于北京時間1月6日晚18點舉行發布會,其有望發布經過全新設計后的品牌LOGO,此外起亞還將公布未來的新車計劃和品牌戰略。

1900/1/1 0:00:00
華為布局高壓快充技術 2021年可實現量產

2020年12月30日,筆者受邀參加了華為數字能源產品線產業暨技術論壇,其中車載電源分論壇“聚力高壓化發展,共擎電動化未來”,吸引了新能源汽車行業上百位技術專家、企業代表、生態伙伴的參與。

1900/1/1 0:00:00
特斯拉與松下達成新電池定價協議

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雖然特斯拉計劃生產自有電池,但到2022年,該公司將持續在日本松下采購電池。

1900/1/1 0:00:00
造車新勢力的2020年 6+1格局正式形成

曾幾何時,在國內推廣新能源的大潮下,造車新勢力們風光無限,數百家企業蜂擁而至,似乎汽車工業真的要改頭換面。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