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自燃的消息牽動著很多消費者的心。最近接連發生了幾起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讓消費者疑惑:為什么新能源汽車這么“敏感”?
8月21日,福建三明一輛純電動車充電時冒煙。當消防人員趕到用水滅火時,車輛突然爆炸。北汽新能源表示,經初步調查,車內發現殘留物痕跡,并根據視頻和事故車輛未燃燒情況,目前判斷爆燃事故與車內含有酒精的易燃液體有關。
近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一輛行駛中的純電動汽車發生自燃。據當地媒體報道,這名司機說,當他行駛到椰子波路和椰子何儀街交叉口時,車輛底盤發出“砰”的一聲。同時儀表盤顯示車輛出現故障,車輛開始冒煙,很快起火。車是三個月前買的,行駛了2萬公里。
新能源汽車自燃事故涉及停車、充電、行駛等多種情況。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孫逢春曾對記者表示,新能源汽車自燃安全事故大多發生在高剩余電量狀態下,其中電池電量剩余85%以上的事故占57%,剩余電量100%的占14%;帶電狀態和不帶電狀態各占50%。
在記者居住的小區,一談到安全問題,新能源汽車總感覺“不實用”。他說,自己的新能源車有固定車位,但如果近期有新能源車自燃的消息,相鄰車位的車主會隨時提醒他注意安全。“作為消費者,我們能做什么?除了正常使用和正常操作,我還買了自燃險,只能希望不會出問題。”
另一位純電動新能源車主在電子行業工作。他提到,在購買新能源汽車時,確實考慮過電池的潛在安全問題。結合自己對電子產品的理解,他決定選擇續航里程合理的車型,而不是“高得離譜”的續航里程,希望從動力電池的種類和容量上規避安全風險。
在電動汽車充電站,一位車主也告訴我,他絕對不會進行超高功率快充。一方面聽說可能會影響續航,另一方面還是擔心大功率快充的安全性。他說,“很多快速充電樁的功率都在100千瓦以上。相比國內5-7千瓦的堆,機房升溫非常快。即使是冬天,機房風扇也會一直轉,我會打開油煙機讓它降溫充電。”
百人會2020年發布的《電動汽車安全報告》數據顯示,我國汽車年燃燒事故率為萬分之3.16,新能源汽車為萬分之0.98。其中,充電過程和充滿電后的靜態是火災事故的主要組成部分。清華大學電池安全實驗室《2019年動力電池安全研究報告》顯示,在2019年的案例中,電動汽車站立充電引發的火災事故總比例為58%,遠高于行駛過程中引發的火災事故(26%)。
北京理工大學電動汽車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林成告訴記者,目前的新能源汽車普遍續駛里程高,搭載的高能電池材料能量高但也有危險性。從技術角度來說,如果發生自燃,一開始可能是電池本身有質量問題。比如電池的一致性,生產設備的投入,所用材料的穩定性,都會影響電池的質量。如果生產過程中存在缺陷,最終會引發短路,導致燃燒爆炸。另外,從硬件上看,車輛保護不到位,電池損壞出現問題也會導致起火;從系統角度來說,對電池的預警、監控、管理不到位,沒有系統的解決方案,會導致電動車起火。
記者注意到,在新能源汽車自燃事故發生后的出廠調查結果中,往往將原因歸結為“電池受外力損壞”、車內或車內異物引燃,或者“原因不明”、外部火源。而汽車廠商往往強調“安全涉水”、防撞防扎、智能溫控等宣傳。,但在使用中往往缺乏安全指導,比如如何避免電池損壞,起火后如何切斷整車電源,如何逃生等具體方案。
林誠還強調,其實電動車自燃事件的比例低于燃油車,自燃的比例肯定是在下降的。此外,隨著電動汽車的發展和技術進步,其安全性也在不斷提高。
2020年5月12日,工信部制定的《電動汽車安全要求》、《電動客車安全要求》、《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安全要求》三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已經頒布,并將于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將在未來的發展中不斷完善和進步。新能源汽車自燃的消息牽動著很多消費者的心。最近接連發生了幾起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讓消費者疑惑:為什么新能源汽車這么“敏感”?
8月21日,福建三明一輛純電動車充電時冒煙。當消防人員趕到用水滅火時,車輛突然爆炸。北汽新能源表示,經初步調查,車內發現殘留物痕跡,并根據視頻和事故車輛未燃燒情況,目前判斷爆燃事故與車內含有酒精的易燃液體有關。
近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一輛行駛中的純電動汽車發生自燃。據當地媒體報道,這名司機說,當他行駛到椰子波路和椰子何儀街交叉口時,車輛底盤發出“砰”的一聲。同時儀表盤顯示車輛出現故障,車輛開始冒煙,很快起火。車是三個月前買的,行駛了2萬公里。
新能源汽車自燃事故涉及停車、充電、行駛等多種情況。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孫逢春曾對記者表示,新能源汽車自燃安全事故大多發生在高剩余電量狀態下,其中電池電量剩余85%以上的事故占57%,剩余電量100%的占14%;帶電狀態和不帶電狀態各占50%。
在記者居住的小區,一談到安全問題,新能源汽車總感覺“不實用”。他說,自己的新能源車有固定車位,但如果近期有新能源車自燃的消息,相鄰車位的車主會隨時提醒他注意安全。“作為消費者,我們能做什么?除了正常使用和正常操作,我還買了自燃險,只能希望不會出問題。”
另一位純電動新能源車主在電子行業工作。他提到,在購買新能源汽車時,確實考慮過電池的潛在安全問題。結合自己對電子產品的理解,他決定選擇續航里程合理的車型,而不是“高得離譜”的續航里程,希望從動力電池的種類和容量上規避安全風險。
在電動汽車充電站,一位車主也告訴我,他絕對不會進行超高功率快充。一方面聽說可能會影響續航,另一方面還是擔心大功率快充的安全性。他說,“很多快速充電樁的功率都在100千瓦以上。相比國內5-7千瓦的堆,機房升溫非常快。即使是冬天,機房風扇也會一直轉,我會打開油煙機讓它降溫充電。”
百人會2020年發布的《電動汽車安全報告》數據顯示,我國汽車年燃燒事故率為萬分之3.16,新能源汽車為萬分之0.98。其中,充電過程和充滿電后的靜態是火災事故的主要組成部分。清華大學電池安全實驗室《2019年動力電池安全研究報告》顯示,在2019年的案例中,電動汽車站立充電引發的火災事故總比例為58%,遠高于行駛過程中引發的火災事故(26%)。
北京理工大學電動汽車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林成告訴記者,目前的新能源汽車普遍續駛里程高,搭載的高能電池材料能量高但也有危險性。從技術角度來說,如果發生自燃,一開始可能是電池本身有質量問題。比如電池的一致性,生產設備的投入,所用材料的穩定性,都會影響電池的質量。如果生產過程中存在缺陷,最終會引發短路,導致燃燒爆炸。另外,從硬件上看,車輛保護不到位,電池損壞出現問題也會導致起火;從系統角度來說,對電池的預警、監控、管理不到位,沒有系統的解決方案,會導致電動車起火。
記者注意到,在新能源汽車自燃事故發生后的出廠調查結果中,往往將原因歸結為“電池受外力損壞”、車內或車內異物引燃,或者“原因不明”、外部火源。而汽車廠商往往強調“安全涉水”、防撞防扎、智能溫控等宣傳。,但在使用中往往缺乏安全指導,比如如何避免電池損壞,起火后如何切斷整車電源,如何逃生等具體方案。
林誠還強調,其實電動車自燃事件的比例低于燃油車,自燃的比例肯定是在下降的。此外,隨著電動汽車的發展和技術進步,其安全性也在不斷提高。
2020年5月12日,工信部制定的《電動汽車安全要求》、《電動客車安全要求》、《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安全要求》三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已經頒布,并將于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將在未來的發展中不斷完善和進步。
1、京雄高速建設“無人駕駛專用車道”近日,在建京雄高速公路部分路段首次采用無人駕駛施工機械集群進行作業,由三臺攤鋪機、六臺壓路機組成的無人駕駛智能化裝備集群,完成了高速公路穩定土的攤鋪及壓實。
1900/1/1 0:00:008月28日,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公告,今年上半年,集團營收5058億元,同比增長44;毛利為7816億元,同比增長028;凈利潤302億元,同比下降645。
1900/1/1 0:00:00據部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6億輛,其中汽車達到了27億輛。與這個數字相對的,是每年需要報廢車輛近千萬。
1900/1/1 0:00:00中國市場正成為特斯拉的“避風港”。8月31日,北京商報記者從汽車數據供應商JATO發布的一份報告中獲悉,今年7月,特斯拉在歐洲新車注冊量僅為1050輛,同比大跌76。
1900/1/1 0:00:00TechWeb8月20日,蔚來推出電池租用服務,一口氣將昂貴的電池包“轉嫁”給第三方消費金融公司,車主只需購買車身,之后每個月向消金公司支付980元起的電池包租賃費即可。
1900/1/1 0:00:008月27日,本田正式宣布,將在10月30日在歐洲和日本發售該公司首款量產型純電動汽車本田e,建議零售價最低約450萬日元(折合人民幣約292萬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