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理想汽車將近2萬輛交付“新秀墻” 押寶一款車型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在NBA,新秀的成長往往會隨著自身技能的釋放和賽事的推動而進入瓶頸期,被業界稱為“新秀墻”。而現在,已經在美國市場待了三個多星期的李,似乎也遇到了這樣的困境。“現在大家的關注度比較高,一些錯誤的信息也出來了。我們必須第一時間站出來澄清。”針對近日頻發的產品安全問題,8月25日,李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8月9日,一輛李ONE在廈門發生交通事故,導致車輛前懸掛受損。8月16日,李官方發布聲明稱,事故是由嚴重碰撞造成的。這是李今年以來發生的第三起“斷軸”事故。李強調,到目前為止,李ONE的懸架損壞都是碰撞事故造成的,沒有一個是質量原因造成的。在此之前,李一中曾發生過兩次火災事故,李均稱是異物所致,并非質量問題。雖然每一次事故看似事出有因,但頻發的安全事故還是給這個在業內尚未完全樹立起來的品牌留下了不少負面印象。李曾宣布“用6個半月時間創下國內外造車新勢力新車型最快交付1萬輛的紀錄”,但在上海金榜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王看來,“隨著新車交付的完善,一些細節自然也就陸續暴露出來。”問題隨著擁有量的增加而增加。“李ONE能拿到新能源牌照,最后一排的座位比其他牌子舒服,智能系統很爽。我見過很多6、7座的SUV,只有李ONE符合我所有的要求。”8月24日,一位來自天津的二胎“爸爸”用戶告訴財聯社記者。今天不是周末,但仍有許多顧客在北京藍色港灣的李零售中心駐足。正如消費者所說,李ONE的出現確實滿足了很多二孩家庭的需求。數據顯示,今年1-7月,李ONE累計投保車輛達12182輛,位居新能源中大型SUV第一。相對準確的市場定位,使得李ONE的交付量超過了1萬輛,但實際上,李ONE的初期交付量主要是2019年4月開始預售以來的累計訂單。隨著預售訂單的完成,李的銷量開始下滑。資料顯示,今年4月、5月、6月,李分別交付2793輛、1993輛、1891輛。直到7月份,隨著市場的整體復蘇,它攀升至2516輛。據《經濟觀察報》報道,一位接近李的人士表示,“目前李的訂單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隨著過去訂單的完成,李的銷售數據也將發生顯著變化。”伴隨著李的不斷交付,各種事故也接連發生。據不完全統計,半年來,李一中已發生10起安全事故。有業內人士指出,“對于造車新勢力來說,2萬輛的交付將是一道坎。”在王看來,這個數字可能并不準確,但“當交付量增加時,新車廠商的系統能力就會顯現出來,包括質量控制、生產能力、對零部件供應商的議價能力。”“企業首先追求的是銷量,銷量上去了,才是真正考驗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能力的時候。”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梅認為,一些新造車企業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有些產品是倉促推出的,各方面的能力還沒有達到成熟企業的水平。總的來說,新造車企業還缺乏經驗,需要一個磨合的過程。好的公司只能盡量縮短這個過程的時間。”李一與李理想關系的成敗,在某種程度上關系到李一的成敗。李董事長李想曾宣稱“未來三年內,這種模式將是唯一的”。事實上,李想之所以押注這種模式,是因為李ONE軟硬件升級背后的邏輯:通過軟硬件的高頻OTA升級,可以更快提升用戶體驗,與用戶建立強連接,用戶口碑……可以創造n,通過用戶溝通可以帶來更高的銷售額。李想曾透露“李ONE are的用戶都是老車主推薦的。這個數字的背后,是李用戶的高忠誠度。”在梅宋林看來,“OTA與之前的平臺設計密切相關。這取決于軟件如何定義硬件。并不是所有的硬件問題都可以通過OTA解決。”頻頻出現的安全問題必然會影響到李一個人聲譽的建立,進而影響到后續的銷售。一位不愿透露的分析師甚至直言,“如果產品可靠,那么實現大規模交付將是理想成功的關鍵;如果都是‘半成品’,那就是走向死亡的一步。”7月30日,李赴美上市。在招股書中,李用了53頁來提示風險,占整個招股書的20%以上。”我們車輛的設計和制造非常復雜,可能包含潛在的缺陷和錯誤,可能導致車輛無法按預期運行,甚至造成財產損失或人身傷害。“在招股書中,李表示,由于車輛使用大量第三方和內部的軟件代碼和復雜的硬件來運行,而這些先進的技術本來就很復雜,隨著時間的推移,缺陷和錯誤可能會逐漸出現。雖然這是“例行公事”的官方說法,但這是消費者和投資者不得不正視的問題。截至8月24日美股收盤,李股價為每股17.09美元,較7月30日上市首日收盤價16.46美元上漲不到4%。其中,8月7日至8月14日的6個交易日內,李股價跌幅超過20%。同一交易時段,蔚來汽車的股價變化不到1%。由此看來,登陸美股后,李想的理想才剛剛開始。在NBA,新秀的成長往往會隨著自身技能的釋放和賽事的推動而進入瓶頸期,被業界稱為“新秀墻”。現在,已經在美國市場呆了三個多星期的李似乎也遇到了這樣的困境。”現在大家的關注度都比較高,出現了一些錯誤的信息。我們必須第一次站出來澄清。"針對近日頻發的產品安全問題,8月25日,李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8月9日,一輛李ONE在廈門發生交通事故,導致車輛前懸掛受損。8月16日,李官方發布聲明稱,事故是由嚴重碰撞造成的。這是李今年以來發生的第三起“斷軸”事故。李強調,到目前為止,李ONE的懸架損壞都是碰撞事故造成的,沒有一個是質量原因造成的。在此之前,李一中曾發生過兩次火災事故,李均稱是異物所致,并非質量問題。雖然每一次事故看似事出有因,但頻發的安全事故還是給這個在業內尚未完全樹立起來的品牌留下了不少負面印象。李曾宣布“用6個半月時間創下國內外造車新勢力新車型最快交付1萬輛的紀錄”,但在上海金榜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王看來,“隨著新車交付的完善,一些細節自然也就陸續暴露出來。"隨著擁有量的增加,這個問題越來越嚴重. "李ONE能拿到新能源牌照,最后一排的座椅比其他品牌舒服,智能系統很爽。我見過很多6、7座的SUV,只有李ONE符合我所有的要求。8月24日,一位來自天津的二胎“爸爸”用戶告訴財聯記者。今天不是周末,但仍有許多顧客在北京藍色港灣的李零售中心駐足。正如消費者所說,李ONE的出現確實滿足了很多二孩家庭的需求。數據顯示,今年1-7月,李ONE累計投保車輛達12182輛,位居新能源中大型SUV第一。相對準確的市場定位,使得李ONE的交付量超過了1萬輛,但實際上,李ONE的初期交付量主要是2019年4月開始預售以來的累計訂單。隨著預售訂單的完成,李的銷量開始下滑。資料顯示,今年4月、5月、6月,李分別交付2793輛、1993輛、1891輛。直到7月份,隨著市場的整體復蘇,它攀升至2516輛。據《經濟觀察報》報道,一位接近李的人士表示,“目前李的訂單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隨著以往訂單的完成,李的銷售數據也將發生明顯變化。“伴隨著李的不斷投送,各種事故接連發生。據不完全統計,半年來,李一中已發生10起安全事故。有業內人士曾指出,“對于造車新勢力來說,2萬輛的交付將是一道坎。”在王看來,這f……ure可能不準確,但“當交付量增加時,新汽車制造商的系統能力就會顯現出來,包括質量控制、生產能力和對零部件供應商的議價能力。”“企業首先追求的是銷量,銷量上去了,才是真正考驗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能力的時候。”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梅認為,一些新造車企業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有些產品是倉促推出的,各方面的能力還沒有達到成熟企業的水平。總的來說,新造車企業還缺乏經驗,需要一個磨合的過程。好的公司只能盡量縮短這個過程的時間。”李一與李理想關系的成敗,在某種程度上關系到李一的成敗。李董事長李想曾宣稱“未來三年內,這種模式將是唯一的”。事實上,李想之所以押注這種模式,是因為李ONE的軟硬件升級背后的邏輯:通過軟硬件的高頻OTA升級,更快地提升用戶體驗,與用戶建立強連接,創造用戶口碑,通過用戶傳播帶來更高的銷售額。李想曾透露“李ONE are的用戶都是老車主推薦的。這個數字的背后,是李用戶的高忠誠度。”在梅宋林看來,“OTA與之前的平臺設計密切相關。這取決于軟件如何定義硬件。并不是所有的硬件問題都可以通過OTA解決。”頻頻出現的安全問題必然會影響到李一個人聲譽的建立,進而影響到后續的銷售。一位不愿透露的分析師甚至直言,“如果產品可靠,那么實現大規模交付將是理想成功的關鍵;如果都是‘半成品’,那就是走向死亡的一步。”7月30日,李赴美上市。在招股書中,李用了53頁的篇幅進行風險提示,占整個招股書的20%以上。“我們車輛的設計和制造非常復雜,可能包含潛在的缺陷和錯誤,可能導致車輛無法按預期運行,甚至造成財產損失或人身傷害。”在招股書中,李表示,由于車輛使用大量第三方和內部的軟件代碼和復雜的硬件來運行,而這些先進技術本來就很復雜,隨著時間的推移,缺陷和錯誤可能會逐漸出現。雖然這是“例行公事”的官方說法,但這是消費者和投資者不得不正視的問題。截至8月24日美股收盤,李股價為每股17.09美元,較7月30日上市首日收盤價16.46美元上漲不到4%。其中,8月7日至8月14日的6個交易日內,李股價跌幅超過20%。同一交易時段,蔚來汽車的股價變化不到1%。由此看來,登陸美股后,李想的理想才剛剛開始。

標簽:理想汽車理想ONE北京蔚來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穿越十年產業周期:中國出行服務市場的風將往哪兒吹?

圖片來自“Unsplash”十年巨變,中國出行服務市場發展至今歷經生死鏖戰。在技術升級、市場需求、政策引導、經濟推動等因素驅動下,中國新型出行服務市場隨之誕生。

1900/1/1 0:00:00
東風股份預半年純利跌60%,或受法系拖累

疫情是下滑的主要原因東風集團股份(以下簡稱“東風股份”)上半年被身上多重“包袱”所累:比多數車企受影響更深的疫情影響、法系合資品牌退市或衰落、自主品牌的落寞背負著這些沉重的“包袱”,

1900/1/1 0:00:00
超額完成目標,重卡車企下半年目標上調

主流車企超額完成目標2020年重卡市場是否會延續2019年發展勢頭再創新高?據中汽協數據分析,17月我國重卡累計銷量達9602萬輛,同比增長31。

1900/1/1 0:00:00
RAV4與CR-V表現強勁,日系SUV甩開德系

以CRV、RAV4為代表的日系SUV在合資SUV賽道上暫時領先其他車型。此刻在賽道上,不少同籍選手緊隨其后;6位日系選手跑進比賽前10,將德系、美系甩出不小的差距。

1900/1/1 0:00:00
自動駕駛技術公司Luminar擬通過反向兼并上市 價值約34億美元

TechWeb8月2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自動駕駛技術公司Luminar正計劃通過反向兼并上市。

1900/1/1 0:00:00
車圈|“電池日”臨近 特斯拉自研電池生產初現雛形 生命周期達百萬英里

摘要隨著“電池日”活動臨近,特斯拉Roadrunner電池自主生產設施即將順利完工。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