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潮水褪去有逆襲有失意 車市拼座次更看真本事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Chang 'an, Volkswagen, Geely Automobile, Ford, Great Wall

Chang 'an, Volkswagen, Geely Automobile, Ford, Great Wall

7月份,中國汽車銷量繼續回升,同比增幅達到兩位數。但從各家汽車公司的銷量數據來看,有幾家是幸福的,包括堅如磐石的前三,也有跌出前十的失意者。如果回到幾年前,中國汽車市場的白熱化競爭會更加激烈。既有南北大眾的銷量冠軍爭奪戰,也有廣汽豐田十年內將一汽豐田銷量差縮小近十倍的逆風。吉利汽車的排名均在兩年內上升了九位,上汽通用五菱、北京現代、東風大岳起亞和長安福特的排名在五年內下降了十位...

雖然市場有所回暖,但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一輛爆款車能拯救一個企業已經是過去式了。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拔得頭籌,必須靠真本事。

TOP3繼續保持頂級流量位置。

今年1-7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948.3萬輛和953.3萬輛,降幅比1-6月分別收窄4.7和4個百分點。從企業排名來看,一汽大眾、SAIC大眾、上汽通用繼續保持前三的穩定地位。不過有意思的是,如果把時間往前撥5年到2015年,雖然排名前三的還是這三家公司,但是座位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分別是SAIC大眾、上汽通用和一汽大眾。短短五年時間,一汽大眾躍居第二,登頂,與第二名SAIC大眾的差距逐漸拉大,在其SUV車型推出較晚的情況下,實屬不易。今年1-7月,一汽-大眾公布并推出了大量新車型,豐富了產品矩陣,滿足了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也打開了市場份額。因此。銷量繼續領先,距離其公開宣布的2020年232.5萬輛的年銷量目標完成44.85%。

而上汽大眾則未能以“學霸”的名義繼續擴大領先優勢,新車型反響一般。以往的主力車型大多呈現崩盤趨勢,再加上中保研究所帕薩特(參數圖片)事件,排名逐漸滑落。根據SAIC的報告,上汽大眾7月銷售13.4萬輛,同比下降7.65%,是主流合資車企中唯一的下滑。今年1-7月,SAIC-大眾累計實現銷量71.1萬輛,降幅達33.15%,是目前主流合資車中降幅最大的,也超過了國內汽車市場平均水平。

上汽通用的換座也是比較尷尬的。作為一家常年占據銷量榜第一的汽車企業,上汽通用曾經是大多數汽車企業羨慕的對象。2017年,隨著雪佛蘭的增長困境和消費者對三缸發動機的不認可導致其主力產品銷量下滑,上汽通用從第一跌至第二,很快跌至第三,與第四名的差距在逐漸縮小,而與大眾的差距在拉大。好在剛剛過去的7月份,上汽通用銷量同比轉正。其中別克品牌增長迅速,GL8、君越、君威、英朗表現不俗,這與英朗1.5L四缸發動機的加入及其旗下各款車型的不斷年輕化,以及GL8在MPV市場的持續強勢有著密切的關系。當然也離不開多重優惠疊加下的豐厚利潤。

自主品牌的逆襲

除了前三,很多車企在銷量排名上可謂大起大落。最受好評的是吉利汽車。2015年,吉利汽車連前十都沒進。2017年將東風日產、上汽通用五菱等五大常客推入前四,至今保持。受疫情影響,吉利汽車2、3月份銷量明顯下滑,但之后銷量開始逐月回升。今年七月葉……,吉利汽車銷售10.7萬輛,同比增長15%。數據顯示,吉利汽車市場份額從年初的6.51%穩步上升至6月的6.74%,行業第四,中國品牌第一。

這與吉利汽車近年來堅持高端路線的策略,同時全球布局,多個品牌協同作戰有很大關系。顯然,吉利不是簡單的買買買。雖然走了一些彎路,但是技術協作的成果已經開始顯現。最近吉利汽車發布了CMA超級矩陣,模塊化平臺已經成型。而且因為CMA是后來者,在電子電氣架構上有后發優勢。

除了吉利汽車,長城汽車、長安汽車在自主品牌企業中也是鼓舞人心的。2015年,長安汽車和長城汽車分別位列第七和第九,隨后幾年,即使市場整體持續下滑,長安汽車和長城汽車依然穩定在第七和第八的位置。今年前7個月,長安汽車升至第六名,真正彰顯了什么叫“穩中求進”。長安汽車和長城汽車穩定的銷售業績,離不開明星產品的推動。7月份,哈弗H6和長安CS75分別以23,723輛和21,358輛位列SUV銷量前10名的第一和第二名。

同時,兩款車在技術上的投入也不遜于吉利汽車。前段時間,長城發布了檸檬、坦克、咖啡三大技術平臺。據了解,檸檬定位于全球高智能模塊化技術平臺,支持A0到D多個型號;坦克定位于智能化專業越野平臺,支持B級以上SUV和皮卡;咖啡是長城汽車的智能品牌,由智能駕駛艙、智能駕駛和全新的電子電氣架構組成。

長安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投入到技術研發領域,現已建成“六國九地”的全球研發體系。以歷時四年打造的藍鯨動力平臺為例,目前它已經是長安汽車在市場競爭中的一張王牌。長安近期各種車型的市場爆發,離不開藍鯨的力量。

急劇下降的沮喪的人

如果有人反擊,就會有人倒下。在今年前7個月的銷量榜上,最讓人嘆息的是上汽通用五菱。2015年,上汽通用五菱排名第四,僅次于一汽大眾。今年上半年已經滑落到第十五位。一方面,由于上汽通用五菱大部分產品都是低端車型,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消費升級,低端車型銷量大幅上漲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另一方面,被寄予厚望承擔轉型升級重任的新寶駿寶駿品牌卻沒有達到預期,銷量上升緩慢。

同樣,北京現代、長安福特和東風大岳起亞迅速下滑。2015年,北京現代、長安福特和東風大岳起亞分別位列第五、第八和第十。今年1-7月已跌至第十七、二十一、二十位,下滑速度驚人。其中,北京現代和東風大岳起亞不僅受薩德事件影響,而且長期以價換量導致的品牌溢價能力低、產品競爭力不足是不爭的事實。雖然兩家公司都在積極應對,比如從中國聘請了很多本土人才,但是韓系車在中國的競爭力不如中國品牌,短時間內很難有好轉的跡象。

長安福特的迅速隕落也令人惋惜。被稱為“神車”的福克斯曾經月銷10萬輛,如今卻成為月銷千輛的陣營。就算主力車型全部上陣,也不如朗逸一輛車的銷量。究其原因,除了消費者對三缸發動機猶豫不決,福特的品牌建設也缺乏有效的行動。大眾和豐田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定位很明確,而福特的品牌定位似乎很模糊。再加上產品風格中庸,缺乏驚喜,銷量自然難以提振。為了自救,長安福特進行了一系列人事調整。7月銷量達21,726輛,同比增長20.22%。

文/本報記者李東穎圖片來源/視覺中國Chang 'an, Volkswagen, Geely Automobile, Ford, Great Wall

Chang 'an, Volkswagen, Geely Automobile, Ford, Great Wall

7月份,中國汽車銷量繼續回升,同比增幅達到兩位數。但從各家汽車公司的銷量數據來看,有幾家是幸福的,包括堅如磐石的前三,也有跌出前十的失意者。如果回到幾年前,中國汽車市場的白熱化競爭會更加激烈。既有南北大眾的銷量冠軍爭奪戰,也有廣汽豐田十年內將一汽豐田銷量差縮小近十倍的逆風。吉利汽車的排名均在兩年內上升了九位,上汽通用五菱、北京現代、東風大岳起亞和長安福特的排名在五年內下降了十位...

雖然市場有所回暖,但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一輛爆款車能拯救一個企業已經是過去式了。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拔得頭籌,必須靠真本事。

TOP3繼續保持頂級流量位置。

今年1-7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948.3萬輛和953.3萬輛,降幅比1-6月分別收窄4.7和4個百分點。從企業排名來看,一汽大眾、SAIC大眾、上汽通用繼續保持前三的穩定地位。然而,有趣的是,如果把時間往前撥五年到2015年,雖然前三名仍然是這三家公司……座位完全不同,分別是SAIC大眾、上汽通用和一汽大眾。短短五年時間,一汽大眾躍居第二,登頂,與第二名SAIC大眾的差距逐漸拉大,在其SUV車型推出較晚的情況下,實屬不易。今年1-7月,一汽-大眾公布并推出了大量新車型,豐富了產品矩陣,滿足了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也打開了市場份額。因此。銷量繼續領先,距離其公開宣布的2020年232.5萬輛的年銷量目標完成44.85%。

而上汽大眾則未能以“學霸”的名義繼續擴大領先優勢,新車型反響一般。以往的主力車型大多呈現崩盤趨勢,再加上中保研究所帕薩特(參數圖片)事件,排名逐漸滑落。根據SAIC的報告,上汽大眾7月銷售13.4萬輛,同比下降7.65%,是主流合資車企中唯一的下滑。今年1-7月,SAIC-大眾累計實現銷量71.1萬輛,降幅達33.15%,是目前主流合資車中降幅最大的,也超過了國內汽車市場平均水平。

上汽通用的換座也是比較尷尬的。作為一家常年占據銷量榜第一的汽車企業,上汽通用曾經是大多數汽車企業羨慕的對象。2017年,隨著雪佛蘭的增長困境和消費者對三缸發動機的不認可導致其主力產品銷量下滑,上汽通用從第一跌至第二,很快跌至第三,與第四名的差距在逐漸縮小,而與大眾的差距在拉大。好在剛剛過去的7月份,上汽通用銷量同比轉正。其中別克品牌增長迅速,GL8、君越、君威、英朗表現不俗,這與英朗1.5L四缸發動機的加入及其旗下各款車型的不斷年輕化,以及GL8在MPV市場的持續強勢有著密切的關系。當然也離不開多重優惠疊加下的豐厚利潤。

自主品牌的逆襲

除了前三,很多車企在銷量排名上可謂大起大落。最受好評的是吉利汽車。2015年,吉利汽車連前十都沒進。2017年將東風日產、上汽通用五菱等五大常客推入前四,至今保持。受疫情影響,吉利汽車2、3月份銷量明顯下滑,但之后銷量開始逐月回升。今年7月,吉利汽車銷售10.7萬輛,同比增長15%。數據顯示,吉利汽車市場份額從年初的6.51%穩步上升至6月的6.74%,行業第四,中國品牌第一。

這與吉利汽車近年來堅持高端路線的策略,同時全球布局,多個品牌協同作戰有很大關系。顯然,吉利不是簡單的買買買。雖然走了一些彎路,但是技術協作的成果已經開始顯現。最近吉利汽車發布了CMA超級矩陣,模塊化平臺已經成型。而且因為CMA是后來者,在電子電氣架構上有后發優勢。

除了吉利汽車,長城汽車、長安汽車在自主品牌企業中也是鼓舞人心的。2015年,長安汽車和長城汽車分別位列第七和第九,隨后幾年,即使市場整體持續下滑,長安汽車和長城汽車依然穩定在第七和第八的位置。今年前7個月,長安汽車升至第六名,真正彰顯了什么叫“穩中求進”。長安汽車和長城汽車穩定的銷售業績,離不開明星產品的推動。7月份,哈弗H6和長安CS75分別以23,723輛和21,358輛位列SUV銷量前10名的第一和第二名。

同時,兩款車在技術上的投入也不遜于吉利汽車。前段時間,長城發布了檸檬、坦克、咖啡三大技術平臺。據了解,檸檬定位于全球……gh-intelligence模塊化技術平臺,支持A0到D多個型號;坦克定位于智能化專業越野平臺,支持B級以上SUV和皮卡;咖啡是長城汽車的智能品牌,由智能駕駛艙、智能駕駛和全新的電子電氣架構組成。

長安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投入到技術研發領域,現已建成“六國九地”的全球研發體系。以歷時四年打造的藍鯨動力平臺為例,目前它已經是長安汽車在市場競爭中的一張王牌。長安近期各種車型的市場爆發,離不開藍鯨的力量。

急劇下降的沮喪的人

如果有人反擊,就會有人倒下。在今年前7個月的銷量榜上,最讓人嘆息的是上汽通用五菱。2015年,上汽通用五菱排名第四,僅次于一汽大眾。今年上半年已經滑落到第十五位。一方面,由于上汽通用五菱大部分產品都是低端車型,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消費升級,低端車型銷量大幅上漲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另一方面,被寄予厚望承擔轉型升級重任的新寶駿寶駿品牌卻沒有達到預期,銷量上升緩慢。

同樣,北京現代、長安福特和東風大岳起亞迅速下滑。2015年,北京現代、長安福特和東風大岳起亞分別位列第五、第八和第十。今年1-7月已跌至第十七、二十一、二十位,下滑速度驚人。其中,北京現代和東風大岳起亞不僅受薩德事件影響,而且長期以價換量導致的品牌溢價能力低、產品競爭力不足是不爭的事實。雖然兩家公司都在積極應對,比如從中國聘請了很多本土人才,但是韓系車在中國的競爭力不如中國品牌,短時間內很難有好轉的跡象。

長安福特的迅速隕落也令人惋惜。被稱為“神車”的福克斯曾經月銷10萬輛,如今卻成為月銷千輛的陣營。就算主力車型全部上陣,也不如朗逸一輛車的銷量。究其原因,除了消費者對三缸發動機猶豫不決,福特的品牌建設也缺乏有效的行動。大眾和豐田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定位很明確,而福特的品牌定位似乎很模糊。再加上產品風格中庸,缺乏驚喜,銷量自然難以提振。為了自救,長安福特進行了一系列人事調整。7月銷量達21,726輛,同比增長20.22%。

文/本報記者李東穎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標簽:長安大眾吉利汽車福特長城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奇瑞捷豹路虎押注1.5T三缸插混再沖"低端"

近日,有網傳消息指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廠將進行項目改造,在保持現有20萬輛總產能的前提下,將超過50的傳統燃油車年產能切換為插電混動車型,

1900/1/1 0:00:00
全新K5凱酷"包牌價"不包牌 東風悅達起亞復興路長

對于執掌東風悅達起亞即將滿一年的李峰而言,全新起亞K5上市成為其今年最重要的事情。

1900/1/1 0:00:00
奇瑞“螞蟻”,趕了個晚集

S61eQ5螞蟻,趕不趕趟呢?奇瑞新能源很長時間靠著eQ獨挑大梁。不過,近日一組奇瑞新能源“螞蟻”車型的實車圖以及相關配置信息,開始在網絡上傳播。

1900/1/1 0:00:00
大眾ID.4在德國下線 國產版本將于10月亮相

ID4的推出將在大眾向全球電動汽車市場推進的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1900/1/1 0:00:00
代駕致愛車受損,誰來賠?律師提醒

隨著“喝酒不開車”的理念深入人心,代駕成為一種常見的職業。最近,長沙市民小西化名就遇到了煩惱代駕駕駛她的愛車發生事故造成損失,保險公司“拒賠”。愛車損失究竟該由誰來賠償?記者展開了調查。

1900/1/1 0:00:00
穿越十年產業周期:中國出行服務市場的風將往哪兒吹?

圖片來自“Unsplash”十年巨變,中國出行服務市場發展至今歷經生死鏖戰。在技術升級、市場需求、政策引導、經濟推動等因素驅動下,中國新型出行服務市場隨之誕生。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