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從奔馳到特斯拉,引爆內飾革命的可視化應用再添新玩法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特斯拉新增的駕駛可視化功能讓車載可視化應用再次成為焦點之一。

長期以來,可視化應用雖然不是車輛最重要的部分,但卻與消費者的體驗息息相關,從而成為產品口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汽車智能化的大趨勢下,各個汽車公司都在開發智能互聯系統。其中車載可視化應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控面板的演變見證了可視化應用的發展,逐漸完成了從簡單的娛樂和輔助工具,從邊緣到核心的角色轉變。

■機械旋鈕演變為中央控制面板。

汽車剛誕生的時候,別說中控臺了,連門都沒有,開在路上也算是很突出的成績了。直到20世紀30年代,摩托羅拉解決了車載收音機對行車安全的影響后,克萊斯勒終于第一次通過不同材質的組合形成了具有設計感的中控。

到了40年代,汽車空調開始出現在更加密閉的汽車產品中。隨著歐美發達國家汽車數量的不斷增加,汽車的內部布局變得越來越緊湊。50年代的汽車中控臺足夠齊全,從儀表盤到收音機到空調。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汽車在方向盤、儀表板、內飾材料和布局方面不斷創造新的趨勢。80年代,汽車提出了電氣化的概念,中控屏誕生了。

雖然最初的中控面板很搶眼,存在感很強,但是功能很弱。當時機械旋鈕和按鈕在中控臺上比中控面板更顯眼,即使是奔馳等最豪華的車型。由此可見,最初的中控面板并沒有太大的實用功能,是提升高級感的“邊緣配置”,可有可無。

不過有了中控屏,車載導航就有了視覺基礎。20世紀80年代初,本田為汽車安裝了世界上第一個汽車導航儀,其他主要汽車制造商也紛紛效仿。在這個階段,日本人在可視化方面做得最好。1983年,豐田皇冠S120甚至配備了數字儀表盤。1986年,可觸摸中控屏出現,功能也從車載導航儀擴展到控制空調、電臺、顯示器故障。

隨后,車上安裝了彩屏。新世紀,汽車中控面板的發展步入了快車道。在頂級汽車設計師的推動下,汽車中控面板的發展已經越來越成熟,從豪華車到普通家用車。在此期間,中控面板的功能也更加豐富和強大。

中控面板的出現也對汽車內飾的設計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中控臺一直朝著簡潔、易用、美觀的方向進化。2012年特斯拉的誕生,再次顛覆了人們對汽車內飾的傳統認知。Model S操控的大屏不僅取代了實體按鍵,其巨大的豎屏尺寸讓內飾潮流再次轉向,屏幕尺寸競爭逐漸打響。自特斯拉以來,大觸摸屏已經成為現代車輛交互的象征。

可以看出,在車內可視化應用的演進過程中,汽車中控臺的變化更多的是一個從簡單到復雜,再去復雜,簡化的過程。進化的結果是,中控臺視覺效果更強,附加功能更多樣化。

■中控加速大屏。

目前作為汽車可視化應用的主要配置,中控屏的尺寸競爭看不到盡頭,大屏化趨勢已經逐漸被消費者認可,成為新車的重要賣點之一。據《中國汽車報》記者統計,某月上市的新車中,中控屏幕尺寸小于8英寸的車型有10款,以合資成熟產品為主。他們的品牌和產品影響力大,所以在中控屏幕上沒有更多的表現;8~10寸中控屏的新車有36款,大部分是自主品牌SUV車型,兼顧了性價比和視覺表現,能緊跟市場潮流;中控屏幕尺寸在10英寸以上的新車有45款,成為新車中最主流的,產品也分布廣泛,包括高端品牌全新車型、自主品牌改款車型、主流合資產品、造車新勢力。在大屏陣營中,獨立產品會更加極致,表現出接受新事物的敏感和推高品牌的強烈欲望。

隨著汽車智能聯網趨勢越來越明顯,汽車中的電子設備、駕駛輔助設備、互聯設備等外設越來越多。尤其是在車載互聯技術不斷發展之后,汽車上的信息量會越來越大,小屏幕已經不能滿足大量信息的顯示,這也決定了汽車需要更大的中控顯示屏。中控面板的主流尺寸也從之前的7 ~ 8英寸增加到了10英寸以上。

除了中控臺尺寸和顯示質量的不斷提升,汽車的儀表盤最近也在進化。越來越多的新車采用數字儀表盤,不僅豐富和明確了顯示內容,也越來越突出各種車輛的品味,滿足不同的消費需求。另一個趨勢是儀表盤與中控面板結合,形成更大更寬的屏幕,使得車內可視化應用更加快捷方便。

■可視化促進新的游戲玩法。

除了中控面板和儀表盤,車內還有一些不可忽視的視覺應用細節。隨著技術的發展,各種視覺新玩法也隨之誕生。

在很多概念車中,設計師會用攝像頭代替后視鏡,最終雷克薩斯在日本的部分ES車型上實現了這一想法。同時,在攝像頭的幫助下,360度全景影像讓汽車的盲區更小。還有路虎創造的透視引擎蓋技術,讓越野更有可能。另外,早在2016年,凱迪拉克就在XT5上實現了車內后視鏡的數字化,視野完全不用擔心。自此,流式后視鏡成為一種新的潮流。

最近掀起內飾革新風暴的特斯拉又有了新玩法。其駕駛可視化功能可以將公司的每一輛車準確地顯示在儀表盤上,并渲染為“特定的車型和顏色”,而不僅僅是普通轎車、SUV或皮卡的形式。駕駛可視化功能還為特斯拉車主提供了汽車周圍環境的全方位動畫圖像,包括其他車輛和道路上的一些物體。特斯拉駕駛可視化功能的改進,不僅可以提高特斯拉自動駕駛的準確性,還可以在接近其他特斯拉汽車時,為車主帶來額外的自豪感。

與此同時,特斯拉一直在努力不斷改進其車載游戲設計,以便在車輛充電或出現故障時為駕駛員提供娛樂。目前,特斯拉提供了一款賽車游戲。用戶可以使用方向盤或插入兼容的游戲控制器來玩這個游戲。

編輯:黃霞特斯拉的駕駛可視化新功能讓車載可視化應用再次成為焦點之一。

長期以來,可視化應用雖然不是車輛最重要的部分,但卻與消費者的體驗息息相關,從而成為產品口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汽車智能化的大趨勢下,各個汽車公司都在開發智能互聯系統。其中車載可視化應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控面板的演變見證了可視化應用的發展,逐漸完成了從簡單的娛樂和輔助工具,從邊緣到核心的角色轉變。

■機械旋鈕演變為中央控制面板。

汽車剛誕生的時候,別說中控臺了,連門都沒有,開在路上也算是很突出的成績了。直到20世紀30年代,摩托羅拉解決了車載收音機對行車安全的影響后,克萊斯勒終于第一次通過不同材質的組合形成了具有設計感的中控。

到了40年代,汽車空調開始出現在更加密閉的汽車產品中。隨著……數量的增加ars在歐美發達國家,汽車的內飾布局變得越來越緊湊。50年代的汽車中控臺足夠齊全,從儀表盤到收音機到空調。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汽車在方向盤、儀表板、內飾材料和布局方面不斷創造新的趨勢。80年代,汽車提出了電氣化的概念,中控屏誕生了。

雖然最初的中控面板很搶眼,存在感很強,但是功能很弱。當時機械旋鈕和按鈕在中控臺上比中控面板更顯眼,即使是奔馳等最豪華的車型。由此可見,最初的中控面板并沒有太大的實用功能,是提升高級感的“邊緣配置”,可有可無。

不過有了中控屏,車載導航就有了視覺基礎。20世紀80年代初,本田為汽車安裝了世界上第一個汽車導航儀,其他主要汽車制造商也紛紛效仿。在這個階段,日本人在可視化方面做得最好。1983年,豐田皇冠S120甚至配備了數字儀表盤。1986年,可觸摸中控屏出現,功能也從車載導航儀擴展到控制空調、電臺、顯示器故障。

隨后,車上安裝了彩屏。新世紀,汽車中控面板的發展步入了快車道。在頂級汽車設計師的推動下,汽車中控面板的發展已經越來越成熟,從豪華車到普通家用車。在此期間,中控面板的功能也更加豐富和強大。

中控面板的出現也對汽車內飾的設計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中控臺一直朝著簡潔、易用、美觀的方向進化。2012年特斯拉的誕生,再次顛覆了人們對汽車內飾的傳統認知。Model S操控的大屏不僅取代了實體按鍵,其巨大的豎屏尺寸讓內飾潮流再次轉向,屏幕尺寸競爭逐漸打響。自特斯拉以來,大觸摸屏已經成為現代車輛交互的象征。

可以看出,在車內可視化應用的演進過程中,汽車中控臺的變化更多的是一個從簡單到復雜,再去復雜,簡化的過程。進化的結果是,中控臺視覺效果更強,附加功能更多樣化。

■中控加速大屏。

目前作為汽車可視化應用的主要配置,中控屏的尺寸競爭看不到盡頭,大屏化趨勢已經逐漸被消費者認可,成為新車的重要賣點之一。據《中國汽車報》記者統計,某月上市的新車中,中控屏幕尺寸小于8英寸的車型有10款,以合資成熟產品為主。他們的品牌和產品影響力大,所以在中控屏幕上沒有更多的表現;8~10寸中控屏的新車有36款,大部分是自主品牌SUV車型,兼顧了性價比和視覺表現,能緊跟市場潮流;中控屏幕尺寸在10英寸以上的新車有45款,成為新車中最主流的,產品也分布廣泛,包括高端品牌全新車型、自主品牌改款車型、主流合資產品、造車新勢力。在大屏陣營中,獨立產品會更加極致,表現出接受新事物的敏感和推高品牌的強烈欲望。

隨著汽車智能聯網趨勢越來越明顯,汽車中的電子設備、駕駛輔助設備、互聯設備等外設越來越多。尤其是在車載互聯技術不斷發展之后,汽車上的信息量會越來越大,小屏幕已經不能滿足大量信息的顯示,這也決定了汽車需要更大的中控顯示屏。中控面板的主流尺寸也從之前的7 ~ 8英寸增加到了10英寸以上。

除了中控臺尺寸和顯示質量的不斷提升,汽車的儀表盤最近也在進化。越來越多的新車采用數字儀表盤,不僅豐富和明確了顯示內容,也越來越突出各種車輛的品味,滿足不同的消費需求。另一個趨勢是儀表盤與中控面板結合,形成更大更寬的屏幕,使得車內可視化應用更加快捷方便。

■可視化促進新的游戲玩法。

除了中控面板和儀表盤,車內還有一些不可忽視的視覺應用細節。隨著技術的發展,各種視覺新玩法也隨之誕生。

在很多概念車中,設計師會用攝像頭代替后視鏡,最終雷克薩斯在日本的部分ES車型上實現了這一想法。同時,在攝像頭的幫助下,360度全景影像讓汽車的盲區更小。還有路虎創造的透視引擎蓋技術,讓越野更有可能。另外,早在2016年,凱迪拉克就在XT5上實現了車內后視鏡的數字化,視野完全不用擔心。自此,流式后視鏡成為一種新的潮流。

最近掀起內飾革新風暴的特斯拉又有了新玩法。其駕駛可視化功能可以將公司的每一輛車準確地顯示在儀表盤上,并渲染為“特定的車型和顏色”,而不僅僅是普通轎車、SUV或皮卡的形式。駕駛可視化功能還為特斯拉車主提供了汽車周圍環境的全方位動畫圖像,包括其他車輛和道路上的一些物體。特斯拉駕駛可視化功能的改進,不僅可以提高特斯拉自動駕駛的準確性,還可以在接近其他特斯拉汽車時,為車主帶來額外的自豪感。

與此同時,特斯拉一直在努力不斷改進其車載游戲設計,以便在車輛充電或出現故障時為駕駛員提供娛樂。目前,特斯拉提供了一款賽車游戲。用戶可以使用方向盤或插入兼容的游戲控制器來玩這個游戲。

編輯:黃霞

標簽:特斯拉世紀本田奔馳豐田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擴產之下,寧德時代190億吹響沖鋒號角

剛通過定增募集了197億資金的寧德時代,一周后的8月11日晚發發布公告,將以證券投資方式對境內外產業鏈上下游優質上市企業進行投資,投資總額不超過19067億元(不含本數)人民幣或等值幣種。

1900/1/1 0:00:00
新能源汽車“準生證”價值反思 16家獲批車企今何在?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現在僅僅是處于起步階段,我們希望能夠放幾條鯰魚進來把這池水攪活。但放進來的鯰魚起點要高,希望能夠具備不同于現有這些車型技術的水準,而不希望放一批蝦米進來。

1900/1/1 0:00:00
王軍:聚焦ICT技術 華為將助力車企實現軟件定義汽車

華為將聚焦數字平臺基礎要素,助力車企實現軟件定義汽車。

1900/1/1 0:00:00
王軍:華為不造車幫助車企造好車 只聚焦最難點的平臺基礎要素開發

摘要華為不造車,只聚焦最難點的平臺基礎要素開發。8月13日15日,以“新變局新挑戰新思路引領中國汽車新征程”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召開。

1900/1/1 0:00:00
7月動力電池市場:年內首次正增長,新玩家進入TOP10

根據工信部合格證產量數據,2020年7月共產出新能源汽車958萬輛,環比增長49。

1900/1/1 0:00:00
德國汽車業的“難關”:寶馬、奔馳、大眾上半年業績均虧損

8月5日,隨著寶馬集團2020上半年業績出爐,德國三大汽車巨頭上半場的較量,塵埃落定。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