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2020中國汽車論壇 | 畢吉耀:我國主要經濟指標穩步上升,產業新動能逆勢成長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這些外部風險必然會通過貿易、投資、跨境資本流動等渠道對中國經濟持續復蘇產生負面影響。

目前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不排除美國大幅放松。下一波令人失望的經濟復蘇將進一步貶值并帶來一系列調整,外部風險仍然較大。

這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和主要經濟體基本都是負增長。上半年情況顯示,美國落后我們一個周期,環比下降32%,歐元區同比下降15%。這是非常嚴重的,所以全年的預測都不是很好。在主要經濟體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唯一增長的是中國。預測我們今年將增長1%是了不起的。

第三,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盛行,增加了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面對疫情沖擊和經濟困難,一些國家在向外“甩鍋”的同時,不斷強化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措施,不僅拖累全球疫情防控,也嚴重干擾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正常運行,增加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

特別是美國頑固推行霸權主義、恃強凌弱,以各種莫須有的“罪名”對我進行全方位施壓。中美之間的沖突摩擦已經從經貿、科技、金融等領域升級到、安全、軍事、外交等領域,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更加復雜嚴峻。

本來疫情就影響了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正常運行,這樣的保護主義措施會進一步加劇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的正常運行。因此,世界經濟復蘇存在更大的不確定性,外部環境更加復雜和嚴峻,這些都是未來的一些挑戰。

國內方面,經濟面臨下行壓力。

一是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恢復緩慢。

從上半年情況看,生產端經濟指標快速回升,二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服務業增加值恢復正增長;但需求側經濟指標恢復較為緩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外貿進出口仍處于負增長區間。

從三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來看,上半年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商品和服務凈出口分別拉動經濟增長-2.9、1.5和-0.2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只有投資對今年的經濟增長做出了正貢獻,其他的基本都是負貢獻。從這張圖可以看出,需求端的復蘇相對于生產和消費指標來說還是比較慢的。需求端的消費比投資慢。(見圖)

事實上,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實際下降9.3%,降幅非常顯著。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1.4%,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3.1%。這些數據反映出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經濟仍未復蘇。因此,短期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仍是制約經濟持續復蘇的主要因素。

從拉動點來看,今年上半年-1.8%的增長主要是因為消費降低,投資仍然是正貢獻,為1.5%。短期穩增長還是要靠有效投資。

這是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費支出的地圖,這是扣除價格變動后的。這次疫情對收入和消費影響很大。

二是穩定就業仍面臨較大壓力。

雖然上半年就業形勢總體平穩,但受疫情影響,部分制造企業已經復工,但由于市場需求疲軟、訂單減少等因素,不愿招聘新員工甚至辭退裁員。餐飲、住宿、健身、旅游、網吧、影劇院等眾多服務行業遠未恢復正常運行,吸納就業能力明顯下降。

重點群體,尤其是應屆大學畢業生和農民工,面臨更大的就業壓力。今年,全國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創紀錄的874萬。但由于疫情期間招聘需求減少或招聘延遲等因素,簽約率不足40%,明顯低于往年。

我孩子研究生畢業。幸運的是,他幾年前就找到了工作。在中石化,除了少數考公務員的,基本沒什么人。根據我們的調查,簽約率不到4%,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還是比較大的,農民工就業壓力也比較大。返鄉農民工也在1000萬以上,面臨著再就業的新困難。總的來說就業壓力大,中國的就業問題還是一個長期問題。回顧歷史,經過幾輪比較大的,一個是改革開放初期,幾千萬從農村出來的知青回到城市,失業了。雖然這次情況不是很樂觀,但總體來說,因為經濟結構變化很大,服務業占了很大比重。隨著疫情的進一步好轉,下半年就業形勢將保持穩定。

第三,企業管理面臨諸多困難。

目前經濟仍處于恢復性增長階段,市場需求恢復相對緩慢,導致部分制造企業生產快于銷售,庫存積壓嚴重,陷入“增產不增收”的局面。

盡管國家出臺了減稅降費等一系列幫助企業的政策措施,但大多數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仍面臨較大的經營成本壓力。工資、房租、貸款利息等剛性支出沒有削減,而加強疫情防控增加了部分成本,企業盈利狀況堪憂,投資R&D、技術改造、設備更新的意愿較低。

外國……貿易企業普遍受到國際市場訂單減少、進口原材料和零部件中斷、融資受阻、部分國家實施貿易限制等影響,企業經營面臨更多困難。

需要面對面服務、吸引人群聚集的服務行業,如餐飲、住宿、旅游、影劇院、健身、會展等行業,營業收入遠未回到正常水平。

第四,金融風險不容忽視。

今年國家加大了財政貨幣政策的執行力度,赤字率和負債率都有所改善。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加快,宏觀杠桿率上升所隱藏的風險值得高度關注。2017年開始去杠桿,也為這種再杠桿創造了空間。前兩年不去杠桿,今年就會遇到疫情。如此大規模的逆周期調整可能會帶來很大的宏觀風險。今年以來,宏觀杠桿率上升了21%。2107年以來,我們下大力氣去杠桿,去杠桿,去杠桿,有些點下降了。今年一下子做到了21個點,這方面的風險值得高度關注。就像一個企業,如果維持銷售,你的債務問題就不是問題,問題是當你債務高企,銷售還在斷崖式下滑的時候,就很難生存了。

受疫情和經濟下行影響,地方財政收入大幅下降,但疫情防控、基本民生和運行支出大幅增加,收支矛盾突出,基層財政風險加大。

隨著新增貸款的大量增加和寬松的貨幣流動性,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和比率正在上升,一些中小銀行可能因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下降而面臨更大的經營風險。一些企業通過低息貸款和發債獲得資金購買高收益金融產品,不僅影響了資金直接進入實體經濟,還造成資金閑置,增加了金融體系的風險。

一方面,國家采取了很多措施把錢轉給實體,個別企業因為實體不賺錢,就用錢在金融市場套利。這種風險不容忽視。

7月30日,中共中央局會議對今年的經濟形勢作出了判斷,并對下半年的工作作出了安排。中共中央局會議認為,當前經濟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都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去認識,加快形成以國內宏觀周期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周期相互促進的發展新格局。建立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效協調機制,堅持結構調整的戰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創新,完善宏觀調控的跨周期設計和調整,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長期平衡。

目前疫情是短期影響,但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同時又疊加了一些長期存在的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的特點,所以成為一個長期的問題。要有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同時強調宏觀調控的跨周期設計,不能只看眼前,更要注重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長期平衡。看到一方面為了應對疫情要進行政策對沖,加大財政貨幣政策的調控力度,另一方面也深刻認識到做這些措施必然會帶來負債率和杠桿率的上升,給未來帶來一定的風險。

為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中共中央局會議要求我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更好地協調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nt,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化改革開放,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現在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是應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的重要方面,同時要大力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扎實做好“六個確保”工作,全面落實“六個確保”任務,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大局,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下半年的政策很明確。上半年如果說是“放水”,那么下半年就要保證宏觀政策見效。財政政策應該更加積極和務實。為了保證重大項目的建設資金,我剛剛給大家提供了今年財政政策上的一些數字,已經很給力了。關鍵是下半年要把政策落實好。貨幣政策應該更加靈活、適度和準確。31……下半年要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可能不會進一步放松,同時促進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以前話少。這次特別強調精準定向,發揮貨幣政策的結構性作用,重點新增對制造業和小微企業的貸款。這是我們的基礎。宏觀經濟政策應加強協調與合作,促進財政和貨幣政策與就業、產業和區域政策相結合。

發改委主任(NDRC)特別強調了下半年推動一些地方放松汽車限行的措施,特別是擴大新能源汽車的消費,這對行業是一個利好。

加大改革開放力度,通過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實施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計劃,繼續擴大開放。

要推進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依法打擊非法證券活動,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要抓好民生保障,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采取有效措施緩解疫情對青年就業的影響,加強農民工就業服務,引導返鄉農民工就近就業。

要加大扶貧力度,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現行標準下貧困縣全部摘帽。

要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實施一批長江、黃河重大生態保護工程。

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和近期洪澇災害的不利影響,中國經濟運行面臨來自國際國內的諸多風險和挑戰,但我們仍然有條件、有能力保持經濟短期平穩向好、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

短期來看,上半年經濟企穩向好為下半年持續復蘇奠定了堅實基礎。3月份以來,主要宏觀經濟指標明顯回升或降幅收窄。二季度經濟實現3.2%的恢復性增長,表明中國經濟具有較強的韌性和自我調整能力。隨著圍繞“六穩”“六保”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進一步落實和政策效應的進一步顯現,下半年我國經濟將保持平穩回升態勢。

從短期和長期來看,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不會改變。從上半年的情況來看,上半年經濟的穩定好轉……e年為下半年的持續復蘇奠定了基礎。從目前的指標來看,下半年中國經濟保持平穩回升的概率很大。從目前的指標來看,三季度至少達到4.5%,四季度可能達到6%,全年經濟增長可能為3%(保守估計)。這是個人觀點。

從長遠來看,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積累了強大的物質技術和人力資源基礎,支撐經濟發展。它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業體系,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超大的市場規模,不斷增強的創新能力。潛力足、韌性強、回旋余地大,經濟長期發展趨勢沒有改變。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變局,只要我們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把滿足內需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水平,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流通為主體、國內國際雙流通相互促進的發展新格局,我們就一定能夠在充滿風險和挑戰的國際環境中謀求更大發展。

謝謝大家!(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發言人審核。)這些外部風險必然會通過貿易、投資、跨境資本流動等渠道對中國經濟持續復蘇產生負面影響。

目前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不排除美國大幅放松。下一波令人失望的經濟復蘇將進一步貶值并帶來一系列調整,外部風險仍然較大。

這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和主要經濟體基本都是負增長。上半年情況顯示,美國落后我們一個周期,環比下降32%,歐元區同比下降15%。這是非常嚴重的,所以全年的預測都不是很好。在主要經濟體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唯一增長的是中國。預測我們今年將增長1%是了不起的。

第三,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盛行,增加了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面對疫情沖擊和經濟困難,一些國家在向外“甩鍋”的同時,不斷強化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措施,不僅拖累全球疫情防控,也嚴重干擾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正常運行,增加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

特別是美國頑固推行霸權主義、恃強凌弱,以各種莫須有的“罪名”對我進行全方位施壓。中美之間的沖突摩擦已經從經貿、科技、金融等領域升級到、安全、軍事、外交等領域,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更加復雜嚴峻。

本來疫情就影響了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正常運行,這樣的保護主義措施會進一步加劇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的正常運行。因此,世界經濟復蘇存在更大的不確定性,外部環境更加復雜和嚴峻,這些都是未來的一些挑戰。

國內方面,經濟面臨下行壓力。

一是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恢復緩慢。

從上半年情況看,生產端經濟指標快速回升,二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服務業增加值恢復正增長;但需求側經濟指標恢復較為緩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外貿進出口仍處于負增長區間。

從三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來看,上半年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商品和服務凈出口分別拉動經濟增長-2.9、1.5和-0.2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只有投資對今年的經濟增長做出了正貢獻,其他的基本都是負貢獻。從這張圖可以看出,需求端的復蘇相對于生產和消費指標來說還是比較慢的。需求端的消費比投資慢。(見圖)

事實上,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實際下降9.3%,降幅非常顯著。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1.4%,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3.1%。這些數據反映出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經濟仍未復蘇。因此,短期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仍是制約經濟持續復蘇的主要因素。

從拉動點來看,今年上半年-1.8%的增長主要是因為消費降低,投資仍然是正貢獻,為1.5%。短期穩增長還是要靠有效投資。

這是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費支出的地圖,這是扣除價格變動后的。這次疫情對收入和消費影響很大。

二是穩定就業仍面臨較大壓力。

雖然上半年就業形勢總體平穩,但受疫情影響,部分制造企業已經復工,但由于市場需求疲軟、訂單減少等因素,不愿招聘新員工甚至辭退裁員。餐飲、住宿、健身、旅游、網吧、影劇院等眾多服務行業遠未恢復正常運行,吸納就業能力明顯下降。

重點群體,尤其是應屆大學畢業生和農民工,面臨更大的就業壓力。今年,全國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創紀錄的874萬。但由于疫情期間招聘需求減少或招聘延遲等因素,簽約率不足40%,明顯低于往年。

我孩子研究生畢業。幸運的是,他幾年前就找到了工作。在中石化,除了少數考公務員的,基本沒什么人。根據我們的調查,簽約率不到4%,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還是比較大的,農民工就業壓力也比較大。返鄉農民工也在1000萬以上,面臨著再就業的新困難。總的來說就業壓力大,中國的就業問題還是一個長期問題。回顧歷史,經過幾輪比較大的,一個是改革開放初期,幾千萬從農村出來的知青回到城市,失業了。雖然這次情況不是很樂觀,但總體來說,因為經濟結構變化很大,服務業占了很大比重。隨著疫情的進一步好轉,下半年就業形勢將保持穩定。

第三,企業管理面臨諸多困難。

目前經濟仍處于恢復性增長階段,市場需求恢復相對緩慢,導致部分制造企業生產快于銷售,庫存積壓嚴重,陷入“增產不增收”的局面。

盡管國家出臺了減稅降費等一系列幫助企業的政策措施,但大多數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仍面臨較大的經營成本壓力。工資、房租、貸款利息等剛性支出沒有削減,而加強疫情防控增加了部分成本,企業盈利狀況堪憂,投資R&D、技術改造、設備更新的意愿較低。

外國……貿易企業普遍受到國際市場訂單減少、進口原材料和零部件中斷、融資受阻、部分國家實施貿易限制等影響,企業經營面臨更多困難。

需要面對面服務、吸引人群聚集的服務行業,如餐飲、住宿、旅游、影劇院、健身、會展等行業,營業收入遠未回到正常水平。

第四,金融風險不容忽視。

今年國家加大了財政貨幣政策的執行力度,赤字率和負債率都有所改善。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加快,宏觀杠桿率上升所隱藏的風險值得高度關注。2017年開始去杠桿,也為這種再杠桿創造了空間。前兩年不去杠桿,今年就會遇到疫情。如此大規模的逆周期調整可能會帶來很大的宏觀風險。今年以來,宏觀杠桿率上升了21%。2107年以來,我們下大力氣去杠桿,去杠桿,去杠桿,有些點下降了。今年一下子做到了21個點,這方面的風險值得高度關注。就像一個企業,如果維持銷售,你的債務問題就不是問題,問題是當你債務高企,銷售還在斷崖式下滑的時候,就很難生存了。

受疫情和經濟下行影響,地方財政收入大幅下降,但疫情防控、基本民生和運行支出大幅增加,收支矛盾突出,基層財政風險加大。

隨著新增貸款的大量增加和寬松的貨幣流動性,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和比率正在上升,一些中小銀行可能因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下降而面臨更大的經營風險。一些企業通過低息貸款和發債獲得資金購買高收益金融產品,不僅影響了資金直接進入實體經濟,還造成資金閑置,增加了金融體系的風險。

一方面,國家采取了很多措施把錢轉給實體,個別企業因為實體不賺錢,就用錢在金融市場套利。這種風險不容忽視。

7月30日,中共中央局會議對今年的經濟形勢作出了判斷,并對下半年的工作作出了安排。中共中央局會議認為,當前經濟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都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去認識,加快形成以國內宏觀周期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周期相互促進的發展新格局。建立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效協調機制,堅持結構調整的戰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創新,完善宏觀調控的跨周期設計和調整,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長期平衡。

目前疫情是短期影響,但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同時又疊加了一些長期存在的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的特點,所以成為一個長期的問題。要有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同時強調宏觀調控的跨周期設計,不能只看眼前,更要注重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長期平衡。看到一方面為了應對疫情要進行政策對沖,加大財政貨幣政策的調控力度,另一方面也深刻認識到做這些措施必然會帶來負債率和杠桿率的上升,給未來帶來一定的風險。

為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中共中央局會議要求我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更好地協調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nt,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化改革開放,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現在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是應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的重要方面,同時要大力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扎實做好“六個確保”工作,全面落實“六個確保”任務,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大局,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下半年的政策很明確。上半年如果說是“放水”,那么下半年就要保證宏觀政策見效。財政政策應該更加積極和務實。為了保證重大項目的建設資金,我剛剛給大家提供了今年財政政策上的一些數字,已經很給力了。關鍵是下半年要把政策落實好。貨幣政策應該更加靈活、適度和準確。31……下半年要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可能不會進一步放松,同時促進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以前話少。這次特別強調精準定向,發揮貨幣政策的結構性作用,重點新增對制造業和小微企業的貸款。這是我們的基礎。宏觀經濟政策應加強協調與合作,促進財政和貨幣政策與就業、產業和區域政策相結合。

發改委主任(NDRC)特別強調了下半年推動一些地方放松汽車限行的措施,特別是擴大新能源汽車的消費,這對行業是一個利好。

加大改革開放力度,通過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實施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計劃,繼續擴大開放。

要推進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依法打擊非法證券活動,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要抓好民生保障,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采取有效措施緩解疫情對青年就業的影響,加強農民工就業服務,引導返鄉農民工就近就業。

要加大扶貧力度,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現行標準下貧困縣全部摘帽。

要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實施一批長江、黃河重大生態保護工程。

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和近期洪澇災害的不利影響,中國經濟運行面臨來自國際國內的諸多風險和挑戰,但我們仍然有條件、有能力保持經濟短期平穩向好、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

短期來看,上半年經濟企穩向好為下半年持續復蘇奠定了堅實基礎。3月份以來,主要宏觀經濟指標明顯回升或降幅收窄。二季度經濟實現3.2%的恢復性增長,表明中國經濟具有較強的韌性和自我調整能力。隨著圍繞“六穩”“六保”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進一步落實和政策效應的進一步顯現,下半年我國經濟將保持平穩回升態勢。

從短期和長期來看,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不會改變。從上半年的情況來看,上半年經濟的穩定好轉……e年為下半年的持續復蘇奠定了基礎。從目前的指標來看,下半年中國經濟保持平穩回升的概率很大。從目前的指標來看,三季度至少達到4.5%,四季度可能達到6%,全年經濟增長可能為3%(保守估計)。這是個人觀點。

從長遠來看,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積累了強大的物質技術和人力資源基礎,支撐經濟發展。它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業體系,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超大的市場規模,不斷增強的創新能力。潛力足、韌性強、回旋余地大,經濟長期發展趨勢沒有改變。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變局,只要我們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把滿足內需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水平,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流通為主體、國內國際雙流通相互促進的發展新格局,我們就一定能夠在充滿風險和挑戰的國際環境中謀求更大發展。

謝謝大家!

(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發言人審核。)

標簽:理念遠程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萬鋼:構建汽車產業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

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該論壇是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主辦,世界汽車組織(OICA)、世界經濟論壇(WEF)唯一支持的行業頂級論壇。

1900/1/1 0:00:00
特斯拉Model Y大型壓鑄設備已在弗里蒙特工廠完成安裝 重410噸

TechWeb8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電動汽車廠商特斯拉在去年3月份推出的跨界運動型多用途汽車ModelY,在今年一季度已開始生產,在一季度末也已開始向消費者交付,

1900/1/1 0:00:00
圓桌討論:如何打通全價值產業鏈數字化的任督二脈

網易汽車8月14日報道市場“停下來”的時候,行業的思想不能停滯。2020年8月1113日,以“冬芽”為主題的第十二屆汽車藍皮書論壇在武漢舉行。

1900/1/1 0:00:00
2020中國汽車論壇 | 王曉秋:上汽對后疫情時代的新機與新局的思考和布局

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該論壇是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主辦,世界汽車組織(OICA)、世界經濟論壇(WEF)唯一支持的行業頂級論壇。

1900/1/1 0:00:00
王軍:聚焦數字平臺基礎要素,迎接汽車數字化轉型

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該論壇是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主辦,世界汽車組織(OICA)、世界經濟論壇(WEF)唯一支持的行業頂級論壇。

1900/1/1 0:00:00
7月新能源銷量:同比“回暖”之下,仍是滿目瘡痍

“今年上半年,歐洲新能源車市場快速發展,總銷量已經超過中國。全年來看,歐洲銷量仍將保持領先。能不能不要起那么大早,趕個晚集?不要我們把基礎設施全部做完了,人家開始熱賣。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