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2020中國汽車論壇 | 付炳鋒:新變局、新挑戰、新思路,邁向汽車產業新征程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2020年8月13日至15日,“中國汽車論壇2020”在上海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主辦,世界汽車組織(OICA)和世界經濟論壇(WEF)唯一支持。本次論壇以“新變化、新挑戰、新理念——引領中國汽車新征程”為主題,緊扣時代脈搏,尋求突圍之道,緊緊圍繞“十四五”規劃,掌控宏觀產業形勢,分析全球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其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總裁傅在8月14日舉行的“新變化新挑戰新理念——引領中國汽車邁向新征程”論壇上發表了精彩演講。以下為現場演講:

idea, modern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事長傅。

傅:尊敬的總裁,書記,肖球總經理,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

謝謝你的演講。嘉定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有800多年的歷史。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第一家量產汽車的中外合資企業就誕生在這里。在汽車工業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嘉定是一片匯聚智慧、煥發激情、成就事業的沃土。是屹立在東方汽車大國的現代化國際汽車城,是“新四化”汽車時代產業發展的戰略高地。

嘉定區人民政府一直是一個擁有先進理念和文化的政企精英領導團隊,許多偉大的工業夢想都在這里實現。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與嘉定區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旨在助力行業繼續打造嘉定汽車產業發展制高點,繼續引領新時代的到來。在我發言之前,我想表達一下我的感受,并通知您我們與嘉定區戰略合作的大喜事。

接下來我做主題演講,題目是《新變化新挑戰新理念邁向汽車工業新征程》。

站在今天這個點上,讓我簡單盤點一下工業發展的成就。改革開放40年來,汽車產業一直是吸引外資和投資最重要的產業。尤其是入世前后,全球各大汽車廠商相繼完成在中國的布局,各大集團的自主品牌也同時起步。在市場和政策的雙重作用下,中國汽車工業進入了十幾年的快速發展期。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中國汽車市場銷量躍居世界第一,隨后繼續攀升,2017年達到2888萬輛的高位。上半年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汽車保有量已達2.6億輛,與美國相當,下半年還將增加1000萬輛。

經過十幾年的高速發展,市場也迎來了平臺調整期,連續兩年負增長。這是多種因素交織影響,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使得全年銷量損失一個月,降幅達到最低點。業界普遍認為,這可能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規律。

昨天我們召開了top10+3研討會,下午召開了閉門會議。面對當前形勢,所有重量級的行業領袖都客觀地認為這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規律。

在中國形成巨大汽車消費市場的過程中,也為全球汽車企業創造了充分競爭的舞臺。德國、日本、美國、法國等國家的老牌汽車企業相繼進入中國市場,給汽車工業帶來了快速的繁榮。

民族品牌也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通過合資和合作,他們進行了自主創新,重振了……活力,造車新勢力蓬勃發展。民族品牌汽車占市場50%以上,其中乘用車已經達到40%。

乘用車在2017年最高達到44%,接近45%。在未來兩年,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它在40%左右,仍在波動。

中國市場是一個全球化、開放的市場,汽車市場的繁榮讓中國用戶享受到汽車社會帶來的消費樂趣。今天,中國汽車市場有引領全球汽車消費的趨勢,這將使汽車消費進入電動化和智能化時代。

就造車能力而言,中國汽車工業經歷了不平凡的40年。合資企業、國產化和自主創新的引入,迅速縮短了差距。特別是最近十年,汽車制造技術和產品技術已經逐漸與發達國家接軌。以創新發展為基礎的產業動力真正成為第一驅動力。幾年前,我們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一開始人家說我們是逆向設計,現在是正向設計,是新平臺新技術體系的開發。幾年前大家還能看出來可能是一炮而紅,但今天這種狀態已經完全改變了。

今天,世界上先進的工廠都設在中國,先進的技術產品也在中國投入使用。在產業轉型過程中,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和產品已經布局,5G環境和互聯網平臺為汽車智能化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當然,中國汽車工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政策的鼓勵和支持。1994年出臺了第一個產業政策,為汽車產業的發展奠定了政策基礎。它為外國投資和國際合作開辟了廣闊的道路,也讓外國商人放心。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創造了接下來15年的快速發展。2010年,國務院確立了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六大產業與汽車產業密切相關。戰略性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將中國帶入互聯網時代,正在催生汽車產業新時代。

所以我們對行業內的專家精英,以及政府的領導,還是非常敬畏和敬佩的。10多年前的今天,10年后的今天,我們還能看到,真的很了不起,我們應該相信他們。在接下來的“十四五”進程中,我們要放眼10年、20年,我們一起展望未來。

2015年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是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計劃。2018年發布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顯示,中國汽車產業進入高水平開放期,敞開心扉,擁抱世界。

在這個世界大變革的時代,以充分發揮內需為主題,更好地與國際接軌,是中國全球決心和態度的堅定表達。

我報告的第二部分-改變。

當汽車達到一個新的高點時,世界正在經歷一場百年不遇的巨變。國際環境日益復雜,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明顯增加,給中國汽車工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影響。

對于汽車行業來說,電氣化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顛覆了人們傳統的汽車消費觀念。汽車從移動工具變成了智能終端,軟件定義了汽車。軟件迭代升級成為消費焦點。由于生活工作的多維度需求和對安全高效出行方式的追求,人工智能在汽車行業找到了更高級的應用空間。

自動駕駛在未來會受到消費者的追捧,電動汽車帶來的價值快感吸引了消費潮流。在此期間,消費者雖然對新技術有期待,但也有觀望態度。這也是業界認為過渡期銷量會下降,從而延緩消費步伐的原因之一。對于企業來說,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一……過渡期必然伴隨著結構調整。企業加大創新投入,應對新的競爭,是一個爬坡期。

2.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應用,改變了一般商品的流通模式,而汽車作為品牌消費的內部商品,仍然采用傳統的銷售模式。在傳統的4S店渠道中,存在著巨大的分散資產和人員成本,這已經成為汽車行業不堪重負的負擔。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種格局會產生連鎖反應,進入智能信息交互的新營銷服務模式。

在座的各位都是業內人士,大家都知道不管你以前開什么車賺錢。所以投資4S店的中小企業風起云涌,那些奢侈品牌,幾千萬的投資,一兩年就能收回來。這個時代叫“富”時代,營養過剩。但是,這個時代是非常艱巨和艱難的。到目前為止,中高級以下的品牌和高檔品牌都被放在一邊,基本不靠賣賺錢。70%的企業賺不到錢,靠維修服務和一些金融服務維持生計。看看大屏幕,4S有3萬家店,每年有2000家相繼退出,這實際上是很好的資產。

工業互聯網的不斷成熟應用將帶來汽車生產制造方式的變革,沿用近百年的大規模流水生產方式將逐漸被智能制造取代,從而使用戶定義定制成為可能,汽車將走向個性化消費時代。這將意味著資產投資為正的汽車制造工廠將面臨轉型升級。目前中國已經誕生了世界級的超級工廠,轉型升級是傳統汽車制造改革最艱巨的任務。國內很多企業已經開始探索和實踐智能化轉型。

第四,關于品牌服務。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汽車消費將逐漸從增購轉向換購,品牌服務創造的客戶粘性將成為企業生存的根本。未來,智能高效的品牌情感傳播將不斷豐富作為出行服務商的經營理念,讓強勢品牌更加強大,極大擠壓新品牌的生存空間,帶來產業集中度的持續提升。

隨著電氣化的不斷普及,汽車工業將結束對單一石油能源的依賴,適應向能源多元化戰略的轉變。使用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資源也是汽車工業對人類社會的重要責任。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產業變革。

我們平時面對電動車的時候,往往會有這樣的概念:我們造出來的電動車,使用起來和傳統汽車一樣方便,而且可能還有令人愉悅的價值。這是從消費的角度。這里我想說的是,電動汽車和傳統汽車在本質上發生了變化。昨天大家在論壇上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做“電動智能汽車”。這里我想說的是,電動汽車對于一輛汽車來說,其實改變了心臟、血液和神經系統,也就是電控系統。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汽車行業將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轉型的成本,掀起這場能源革命,改變人們使用動力資源的方式,催生出許多新的生態。

關于供應鏈和產業鏈,同時也不能忽視反全球化和全球化的對立。疫情客觀上加劇了反全球化的風險,將深刻影響汽車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結構平衡,必然帶來全球產業鏈的重構。這種重建是肯定的,但不會像疫情初期的工廠搬遷。這是布局問題。這是伴隨產業轉型的潛在風險,企業很難避免。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汽車產業鏈上的風險和上游層面的電子信息產業融合在一起,是一個共性問題,需要舉國之力。

……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電子信息產業和高科技產業的嘉賓。你們的責任和使命非常重大。

在政策方面,中國將在堅定實施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同時,繼續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共關系、創新和國家制度等關鍵核心技術的建設,堅定不移地把國家力量集中到創新上來,以克服制約產業發展的共性問題。我們的汽車行業對此還是很欣慰的,這個消息是最近公開宣布的。

與此同時,在政策層面,中國堅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化市場化改革,促進共同進步,向制度開放轉變,吸收和借鑒國際成熟市場經濟體制經驗和人類文明有益成果,加快國內制度規則與國際接軌。這一點也是在反全球化和疫情的影響下。前段時間很多外資企業很迷茫。我們的政府及時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向有前途的全球汽車廠商敞開心扉,共同發展,迎接大變革的到來。相信汽車行業治理體系會更加科學,政策會更加穩定。

其實很多成熟的汽車市場都發展了很久,形成的規則也比較穩定。我們經歷了20年的快速增長。行業壯大了,市場壯大了,政策也在不斷調整。而且政策調整讓很多外資企業心里不舒服,不斷發問。我們的政府正在不斷提高治理水平。

第三部分-挑戰。

在大變革時期,汽車行業需要巨大的動力來驅動前進,這是對行業和企業前所未有的挑戰,也是對能力和實力的考驗。對于企業來說,市場下滑在低位盤整,生存競爭加劇,對企業的經營能力和收益都是嚴峻的考驗。在產業轉型和消費升級時期,產品轉型、技術升級、監管升級需要大量的投入,對企業的實力要求更高,優勝劣汰的局面必然改變。如果你不能扭轉局面,你的上級將面臨辭職的風險。這張圖是我們想象的。現在汽車市場經濟已經開始企穩波動。這個時候你要投入很多,要轉型,要跳上去。那你就得跳上去。前面的路還很遠。現在行業內一些比較困難的企業也逐漸退出了。一些大集團有不同的板塊,有的漲了,有的也退出了,這是必然的現象。

新時代,產業形態和產業生態都在不斷變化。合資合作將打破原有的國有平衡,品牌能力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生存能力,企業戰略應加快適應強強聯合和跨界整合的實施。這些都是需要抓住的戰略機遇,會挑戰傳統的思維模式。昨天,在上午和下午的討論中,車企老總們一起出了一個話題。他們說他們將去參觀一家工廠。當他們看到這個資產不行了,還在堅持,不懂得配合,不懂得迎合,最后變成了廢墟。這是一個觀念的問題。

美國公司總是在高點找合作,然后賣出去。我們的概念不再有效。躺下后找人幫忙挺貴的。

環境、能源、交通和其他社會因素進一步加劇了對該行業的制約,需要共同面對并協調發展。2020年8月13日至15日,“中國汽車論壇2020”在上海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主辦,世界汽車組織(OICA)和世界經濟論壇(WEF)唯一支持。本次論壇以“新變化、新挑戰、新理念——引領中國汽車新征程”為主題,緊扣時代脈搏,尋求突圍之道,緊緊圍繞“十四五”規劃,駕馭宏觀產業形勢……分析全球汽車工業的發展趨勢。其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總裁傅在8月14日舉行的“新變化新挑戰新理念——引領中國汽車邁向新征程”論壇上發表了精彩演講。以下為現場演講:

idea, modern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事長傅。

傅:尊敬的總裁,書記,肖球總經理,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

謝謝你的演講。嘉定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有800多年的歷史。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第一家量產汽車的中外合資企業就誕生在這里。在汽車工業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嘉定是一片匯聚智慧、煥發激情、成就事業的沃土。是屹立在東方汽車大國的現代化國際汽車城,是“新四化”汽車時代產業發展的戰略高地。

嘉定區人民政府一直是一個擁有先進理念和文化的政企精英領導團隊,許多偉大的工業夢想都在這里實現。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與嘉定區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旨在助力行業繼續打造嘉定汽車產業發展制高點,繼續引領新時代的到來。在我發言之前,我想表達一下我的感受,并通知您我們與嘉定區戰略合作的大喜事。

接下來我做主題演講,題目是《新變化新挑戰新理念邁向汽車工業新征程》。

站在今天這個點上,讓我簡單盤點一下工業發展的成就。改革開放40年來,汽車產業一直是吸引外資和投資最重要的產業。尤其是入世前后,全球各大汽車廠商相繼完成在中國的布局,各大集團的自主品牌也同時起步。在市場和政策的雙重作用下,中國汽車工業進入了十幾年的快速發展期。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中國汽車市場銷量躍居世界第一,隨后繼續攀升,2017年達到2888萬輛的高位。上半年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汽車保有量已達2.6億輛,與美國相當,下半年還將增加1000萬輛。

經過十幾年的高速發展,市場也迎來了平臺調整期,連續兩年負增長。這是多種因素交織影響,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使得全年銷量損失一個月,降幅達到最低點。業界普遍認為,這可能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規律。

昨天我們召開了top10+3研討會,下午召開了閉門會議。面對當前形勢,所有重量級的行業領袖都客觀地認為這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規律。

在中國形成巨大汽車消費市場的過程中,也為全球汽車企業創造了充分競爭的舞臺。德國、日本、美國、法國等國家的老牌汽車企業相繼進入中國市場,給汽車工業帶來了快速的繁榮。

民族品牌也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通過合資合作,自主創新,煥發生機,造車新勢力蓬勃發展。民族品牌汽車占市場50%以上,其中乘用車已經達到40%。

乘用車在2017年最高達到44%,接近45%。在未來兩年,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它在40%左右,仍在波動。

中國市場是一個全球化、開放的市場,汽車市場的繁榮讓中國用戶享受到汽車社會帶來的消費樂趣。托德……中國汽車市場有引領全球汽車消費的趨勢,這將使汽車消費進入電動化和智能化時代。

就造車能力而言,中國汽車工業經歷了不平凡的40年。合資企業、國產化和自主創新的引入,迅速縮短了差距。特別是最近十年,汽車制造技術和產品技術已經逐漸與發達國家接軌。以創新發展為基礎的產業動力真正成為第一驅動力。幾年前,我們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一開始人家說我們是逆向設計,現在是正向設計,是新平臺新技術體系的開發。幾年前大家還能看出來可能是一炮而紅,但今天這種狀態已經完全改變了。

今天,世界上先進的工廠都設在中國,先進的技術產品也在中國投入使用。在產業轉型過程中,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和產品已經布局,5G環境和互聯網平臺為汽車智能化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當然,中國汽車工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政策的鼓勵和支持。1994年出臺了第一個產業政策,為汽車產業的發展奠定了政策基礎。它為外國投資和國際合作開辟了廣闊的道路,也讓外國商人放心。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創造了接下來15年的快速發展。2010年,國務院確立了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六大產業與汽車產業密切相關。戰略性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將中國帶入互聯網時代,正在催生汽車產業新時代。

所以我們對行業內的專家精英,以及政府的領導,還是非常敬畏和敬佩的。10多年前的今天,10年后的今天,我們還能看到,真的很了不起,我們應該相信他們。在接下來的“十四五”進程中,我們要放眼10年、20年,我們一起展望未來。

2015年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是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計劃。2018年發布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顯示,中國汽車產業進入高水平開放期,敞開心扉,擁抱世界。

在這個世界大變革的時代,以充分發揮內需為主題,更好地與國際接軌,是中國全球決心和態度的堅定表達。

我報告的第二部分-改變。

當汽車達到一個新的高點時,世界正在經歷一場百年不遇的巨變。國際環境日益復雜,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明顯增加,給中國汽車工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影響。

對于汽車行業來說,電氣化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顛覆了人們傳統的汽車消費觀念。汽車從移動工具變成了智能終端,軟件定義了汽車。軟件迭代升級成為消費焦點。由于生活工作的多維度需求和對安全高效出行方式的追求,人工智能在汽車行業找到了更高級的應用空間。

自動駕駛在未來會受到消費者的追捧,電動汽車帶來的價值快感吸引了消費潮流。在此期間,消費者雖然對新技術有期待,但也有觀望態度。這也是業界認為過渡期銷量會下降,從而延緩消費步伐的原因之一。對于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轉型期必然伴隨著結構調整。企業加大創新投入,應對新的競爭,是一個爬坡期。

2.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應用,改變了一般商品的流通模式,而汽車作為品牌消費的內部商品,仍然采用傳統的銷售模式。在傳統的4S店鋪渠道中,存在巨大的分散資產和人員成本,這已經成為……汽車工業的沉重負擔。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種格局會產生連鎖反應,進入智能信息交互的新營銷服務模式。

在座的各位都是業內人士,大家都知道不管你以前開什么車賺錢。所以投資4S店的中小企業風起云涌,那些奢侈品牌,幾千萬的投資,一兩年就能收回來。這個時代叫“富”時代,營養過剩。但是,這個時代是非常艱巨和艱難的。到目前為止,中高級以下的品牌和高檔品牌都被放在一邊,基本不靠賣賺錢。70%的企業賺不到錢,靠維修服務和一些金融服務維持生計。看看大屏幕,4S有3萬家店,每年有2000家相繼退出,這實際上是很好的資產。

工業互聯網的不斷成熟應用將帶來汽車生產制造方式的變革,沿用近百年的大規模流水生產方式將逐漸被智能制造取代,從而使用戶定義定制成為可能,汽車將走向個性化消費時代。這將意味著資產投資為正的汽車制造工廠將面臨轉型升級。目前中國已經誕生了世界級的超級工廠,轉型升級是傳統汽車制造改革最艱巨的任務。國內很多企業已經開始探索和實踐智能化轉型。

第四,關于品牌服務。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汽車消費將逐漸從增購轉向換購,品牌服務創造的客戶粘性將成為企業生存的根本。未來,智能高效的品牌情感傳播將不斷豐富作為出行服務商的經營理念,讓強勢品牌更加強大,極大擠壓新品牌的生存空間,帶來產業集中度的持續提升。

隨著電氣化的不斷普及,汽車工業將結束對單一石油能源的依賴,適應向能源多元化戰略的轉變。使用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資源也是汽車工業對人類社會的重要責任。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產業變革。

我們平時面對電動車的時候,往往會有這樣的概念:我們造出來的電動車,使用起來和傳統汽車一樣方便,而且可能還有令人愉悅的價值。這是從消費的角度。這里我想說的是,電動汽車和傳統汽車在本質上發生了變化。昨天大家在論壇上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做“電動智能汽車”。這里我想說的是,電動汽車對于一輛汽車來說,其實改變了心臟、血液和神經系統,也就是電控系統。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汽車行業將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轉型的成本,掀起這場能源革命,改變人們使用動力資源的方式,催生出許多新的生態。

關于供應鏈和產業鏈,同時也不能忽視反全球化和全球化的對立。疫情客觀上加劇了反全球化的風險,將深刻影響汽車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結構平衡,必然帶來全球產業鏈的重構。這種重建是肯定的,但不會像疫情初期的工廠搬遷。這是布局問題。這是伴隨產業轉型的潛在風險,企業很難避免。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汽車產業鏈上的風險和上游層面的電子信息產業融合在一起,是一個共性問題,需要舉國之力。

今天在座的很多都是電子信息行業和高科技行業的嘉賓。你們的責任和使命非常重大。

在政策方面,中國將在堅定實施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同時,繼續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共關系、創新、國家制度等關鍵核心技術的建設,堅定不移地把國家力量集中到創新上來,攻克制約產業發展的共性問題……我們的汽車行業對此還是很欣慰的,這個消息是最近公開宣布的。

與此同時,在政策層面,中國堅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化市場化改革,促進共同進步,向制度開放轉變,吸收和借鑒國際成熟市場經濟體制經驗和人類文明有益成果,加快國內制度規則與國際接軌。這一點也是在反全球化和疫情的影響下。前段時間很多外資企業很迷茫。我們的政府及時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向有前途的全球汽車廠商敞開心扉,共同發展,迎接大變革的到來。相信汽車行業治理體系會更加科學,政策會更加穩定。

其實很多成熟的汽車市場都發展了很久,形成的規則也比較穩定。我們經歷了20年的快速增長。行業壯大了,市場壯大了,政策也在不斷調整。而且政策調整讓很多外資企業心里不舒服,不斷發問。我們的政府正在不斷提高治理水平。

第三部分-挑戰。

在大變革時期,汽車行業需要巨大的動力來驅動前進,這是對行業和企業前所未有的挑戰,也是對能力和實力的考驗。對于企業來說,市場下滑在低位盤整,生存競爭加劇,對企業的經營能力和收益都是嚴峻的考驗。在產業轉型和消費升級時期,產品轉型、技術升級、監管升級需要大量的投入,對企業的實力要求更高,優勝劣汰的局面必然改變。如果你不能扭轉局面,你的上級將面臨辭職的風險。這張圖是我們想象的。現在汽車市場經濟已經開始企穩波動。這個時候你要投入很多,要轉型,要跳上去。那你就得跳上去。前面的路還很遠。現在行業內一些比較困難的企業也逐漸退出了。一些大集團有不同的板塊,有的漲了,有的也退出了,這是必然的現象。

新時代,產業形態和產業生態都在不斷變化。合資合作將打破原有的國有平衡,品牌能力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生存能力,企業戰略應加快適應強強聯合和跨界整合的實施。這些都是需要抓住的戰略機遇,會挑戰傳統的思維模式。昨天,在上午和下午的討論中,車企老總們一起出了一個話題。他們說他們將去參觀一家工廠。當他們看到這個資產不行了,還在堅持,不懂得配合,不懂得迎合,最后變成了廢墟。這是一個觀念的問題。

美國公司總是在高點找合作,然后賣出去。我們的概念不再有效。躺下后找人幫忙挺貴的。

環境、能源、交通和其他社會因素進一步加劇了對該行業的制約,需要共同面對并協調發展。在過去的10年里,為了適應環境和能源的問題,整個行業都在新能源領域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如何充分發揮投資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是新能源汽車發展面臨的巨大挑戰,需要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安全和成本仍然是主要的制約因素,這是該行業面臨的現實挑戰。昨天,新能源產業化下一步如何平穩健康發展,也是大家討論的話題。相信在接下來的分論壇中,都有專門針對新能源話題的論壇現場。希望大家也能各抒己見。

從汽車行業來看,從宏觀經濟互動的原理和邏輯來看,科學的政策引導將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這對行業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世界格局演變的不穩定、不確定性,需要穩定的國內政策應對,讓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有很強的抗風險能力,領航全球汽車產業。

最后,發展思路不是很具體。發展思路還是要靠下面的專家和領導論壇來提供見解。

“十四五”是國家兩個百年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也是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窗口期。新一輪科技革命為產業變革提供了廣闊空間和無限機遇。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行業轉型的速度和難度,也迫使行業加快轉型。汽車工業必須抓住未來五年的戰略機遇期,在危機中迎接新的機遇,建設起引領作用的強大汽車市場,為汽車工業的發展創造新的機遇。在風云變幻中開拓新局面,加快形成健康的國內產業循環,開辟汽車產業全球化新格局。

本次論壇還邀請了行業主管部門的領導、專家、學者,共同探討行業在“十四五”期間的發展規劃,為未來發展做出布局。這兩天將舉辦八場主題論壇,供大家充分討論,為行業發展出謀劃策。希望大家貢獻集體智慧,拿出真知灼見,引領汽車行業走向新的征程。

謝謝大家!

(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發言人審核。)在過去的10年里,為了適應環境和能源的問題,整個行業都在新能源領域投入巨資。如何充分發揮投資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是新能源汽車發展面臨的巨大挑戰,需要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安全和成本仍然是主要的制約因素,這是該行業面臨的現實挑戰。昨天,新能源產業化下一步如何平穩健康發展,也是大家討論的話題。相信在接下來的分論壇中,都有專門針對新能源話題的論壇現場。希望大家也能各抒己見。

從汽車行業來看,從宏觀經濟互動的原理和邏輯來看,政策的科學引導將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這就對行業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世界格局的不穩定、不確定性演變,需要穩定的國內政策應對,使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具備強大的抗風險能力,領航全球汽車產業。

最后,發展思路不是很具體。發展思路還是要靠下面的專家和領導論壇來提供見解。

“十四五”是國家兩個百年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也是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窗口期。新一輪科技革命為產業變革提供了廣闊空間和無限機遇。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行業轉型的速度和難度,也迫使行業加快轉型。汽車工業必須抓住未來五年的戰略機遇期,在危機中迎接新的機遇,建設起引領作用的強大汽車市場,為汽車工業的發展創造新的機遇。在風云變幻中開拓新局面,加快形成健康的國內產業循環,開辟汽車產業全球化新格局。

本次論壇還邀請了行業主管部門的領導、專家、學者,共同探討行業在“十四五”期間的發展規劃,為未來發展做出布局。這兩天將舉辦八場主題論壇,供大家充分討論,為行業發展出謀劃策。希望大家貢獻集體智慧,拿出真知灼見,引領汽車行業走向新的征程。

謝謝大家!

(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發言人審核。)

標簽:理念現代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圓桌討論:軟件定義汽車?迎接下一個車聯網時代到來

網易汽車8月14日報道市場“停下來”的時候,行業的思想不能停滯。2020年8月1113日,以“冬芽”為主題的第十二屆汽車藍皮書論壇在武漢舉行。

1900/1/1 0:00:00
付炳鋒:開拓汽車產業全球化新格局|汽車產經

世界格局不穩定、不確定的演變,更需要國內有穩定的政策對應,使中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具有堅強的抗風險能力,為全球汽車產業引航市場。8月13日15日,“2020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召開。

1900/1/1 0:00:00
2020中國汽車論壇 | 高峰對話:歐日經驗借鑒,企業發展預期

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該論壇是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主辦,世界汽車組織(OICA)、世界經濟論壇(WEF)唯一支持的行業頂級論壇。

1900/1/1 0:00:00
萬鋼:推動產業鏈供應鏈保障 構建汽車產業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

摘要萬鋼對汽車產業發展提出三點期望:希望能推動復工復產中的產業鏈供應鏈保障,開拓新能源汽車新市場,并且構建汽車產業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

1900/1/1 0:00:00
2020中國汽車論壇 | 王瑞祥:以新思維迎挑戰 于變局中開新局

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該論壇是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主辦,世界汽車組織(OICA)、世界經濟論壇(WEF)唯一支持的行業頂級論壇。

1900/1/1 0:00:00
王瑞祥:在新變局中把握大勢 在新挑戰中搶占先機

網易汽車8月14日報道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