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T3出行CEO崔大勇出席第十二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議程并發表主題演講。
2017年12月,國資委、工信部、科技部,以及一汽、東風、長安三家央企共同商討整車廠未來業務發展,大T3項目由此誕生。該項目由13個子項目組成,包括出行板塊、以自動駕駛和新能源為主的科技平臺板塊、產業鏈上下游一體化板塊和海外板塊。
旅行板塊的代表項目是T3旅行,于2019年4月22日在南京注冊成立,此后發展迅速。
今年4月29日,T3出行成為南京新三家獨角獸企業之一。根據評選標準,“獨角獸”企業是指成立時間相對較短,估值超過10億美元,具有爆發式增長、顛覆式創新等重要特征的創業企業。
崔大勇表示,受疫情影響,網約車服務行業在2月份遇到了挑戰,但現在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90%,用戶也對網約車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前用戶對網約車的期待是“安全”,現在加入了“健康”。此外,國家層面推動的新基礎設施也推動了出行行業向智慧出行領域的轉型。
基于以上兩大變化,崔大勇指出,車聯網時代將加速快進,出行將進入2.0時期。
以下是崔大勇的發言:
這個論壇應該說T3旅行應該算是新兵吧。去年7月22日在南京上線,現在我們只有一年零一個月。去年有個朋友問我你是不是碼頭工人。到了武漢,沒人問我。
想和大家聊聊公司的近況,以及對行業的一些思考。
自7月22日推出以來,T3取得了一些小成就。我們在中國布局了八個城市。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的戰略是沿江沿海,五大城市圈是我們投資的重點。現在注冊客戶已達800萬,累計服務人數7000萬+,峰值訂單突破40萬。目前APP在全行業的排名已經達到第三。
借此機會和大家交流一下。今年應該說整個疫情對T3出行乃至整個出行行業的影響都很大。特別是上線不到半年,我們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2月份整體下跌25%,但我們從3月份迅速恢復。6月底,T3旅游已恢復到疫情前水平,7月實現快速增長。
當然應該說整個疫情對我們這個行業有一些重大的影響,我覺得對整個行業的未來會有一個深遠的推動和影響。
現在應該說中國網租車的月活已經恢復到90%以上了。雖然恢復了月活,但是每個客戶的復購率和月活還是比以前低很多。以前有些城市晚高峰多,現在疫情過后,晚高峰減少了。當然早晚高峰有了明顯的改善,這也是對整個行業的重大影響。
一個變化的趨勢顯然是把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從數據中也可以看出這種變化。我們早晚高峰時段的漲幅是高于疫情的,但是晚高峰時段沒有了。也就是說,在人們不得不出行的地區,選擇大眾出行,尤其是規模比較大的團體出行,改為以家庭為單位的小單位出行。所以早晚高峰時段出行比較多,現在不到50%,運能率不足,但是平峰期和平峰期。
這也是疫情的影響,人們把安全和健康放在心里更重要的位置,所以……歐可以看到,地鐵、公交出行比例在下降,但網約車、打車等以家庭為導向的出行在上升。
2018年,網約車的安全問題被喚醒,今年,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一項健康。所以現在網約車最好提供通風換氣,有一些防護措施。如果車輛配備了一些健康安全措施,將更能吸引顧客。現在這種趨勢非常明顯。
第二個大趨勢是從國家的角度。今年4月,國家出臺了新的基建促進政策,力度非常大。有兩點。首先,需要振興經濟。不能按照過去高速公路建設的老基礎設施來投資智能化、5G、人工智能等等。
還有一點,在未來的科技發展中,越來越明顯的是出行會逐漸向智慧出行的方向轉變,新基礎設施的推進,一定會推動整個出行向智慧出行領域的轉變。目的如你所見,中國有40個車路協調示范區,其中13個被列入國家項目,這是疫情國家的一大推動。整個新基礎設施的推廣加速了整個車聯網和無人駕駛行業的推廣。
基于以上兩個大的改變,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和大家分享。車聯網時代將加速向前發展,出行將進入2.0時代。
我過去說過,在我們智能手機到來的過程中,有幾個平臺貢獻突出,帶來了在線租車的業務,改變了過去巡游車的模式。智能手機改變了這樣一個趨勢,大家都在線對接了。這就是我們網約車誕生的點。
隨著這個大的疫情變化,我們將進入第二個階段,也就是以車聯網為主的出行2.0階段。它將改變過去兩部手機匹配的邏輯,成為與車輛終端的智能連接平臺和乘客,無論是安全還是健康都將大大提高。
當然,最終會進入出行3.0階段,也就是萬物互聯的時代。無人駕駛車輛的出現將極大地改善現在旅行的所有領域。到那時,智能出行真的可以像自行車一樣,實現千人千面的場景設計,效率大大提高,成本大大降低。
同時,這次疫情也會對整個車聯網產生影響。現在2020年新車的車聯網會下降,因為全球銷量會下降,但是滲透率會上升。2025年,該數字將接近7400萬,普及率將達到80%,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
T3出行正是基于這樣一個行業的變化和趨勢,對車聯網也做了自己深入的探討和研究。首先你可以看到T3出行平臺的架構是基于車聯網的底層邏輯設計,我們都是自研系統。
通過我們的系統,可以連接外部社會的智能網聯汽車,也可以連接三方的生態服務。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通過車聯網的整個系統打通國家安全信息平臺和我們主機廠領域的車輛信息平臺。一個為國家的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提供信息服務,也為我們的OEM合作伙伴提供自動駕駛的生態數據支持,為下一步的無人車推廣和研發提供數據基礎和數據庫支持。這是整個T3系統的特點,區別于其他汽車共享平臺。我們的動員和研發體系都是基于車聯網的。
同時,我們也想談談V.D.R系統。首先,司機要做好人臉識別的準備。車輛點火的前提是人臉必須匹配,安全有保障。我們避免換人,每60秒做一次人臉認證。在駕駛過程中測試司機的駕駛行為,抽煙,打電話,疲勞駕駛都是深入a……測試。
我們在車輛端的所有數據,比如電、胎壓,也都是可以訪問的,我們可以監控運營數據、質量數據、車載數據。
第三是道路。外面有兩個。一個是攝像頭可以識別并存儲整個路況的標識。我們可以實時收集人、車、路的數據,分析大數據,通過ai學習應用到大數據中。在司機、車輛調度、乘客體驗上都有深入的體驗和支持。這是我們的錄像機系統。
這套系統除了在我們的網約車上應用之外,還在出租車上進行了試點。超過三個城市開展了試點項目,將傳統的出租車模式轉變為在線管理。加上我們的系統,現在所有的出租車都可以做到上路,網約車接單,網上管理。我們的系統開發了針對運營商、司機管理公司以及他們的管理系統,我們也提供頂層支持。通過這個系統,我們整個出租車可以實現線下和線上的服務,比出租車和網約車效率更高。
還有一個應用就是我們現在和T3科技公司合作,T3科技公司是和國家政府的合資公司,注冊160億,也在南京。它的主要任務是做無人駕駛的研發。除了T3技術,這一塊還和三大主機廠在數據上有合作。
我們收集和對比生活、汽車、道路中的大數據分析,這些數據對無人駕駛的訓練和數據支持非常有幫助。在這方面,我們已經展開了全面的合作。應該說未來整個數據生態的T3還是有非常強的優勢和支撐的。
綜上所述,我認為未來的車聯網可以改變整個出行領域,尤其是四輪車和客運服務。一方面賦能車聯網的網約車,同時也對出租車進行線上線下的管理和賦能。再一個可以為無人駕駛的整個數據生態系統提供一個支撐。
T3出行我們的最終目標是成為自動駕駛時代的運營商,智慧出行的引領者,智慧城市的推動者。自去年推出以來,增長相對較快。從2月到6月,這次疫情只是身體恢復期,影響了我們半年左右的發展。
自7月以來,我們加快了進展速度。下半年一定會加速,在目標城市加速,加強和生態伙伴的合作推廣。
今年,我們也開始了A輪融資。在9月和10月,我們正在向前推進。有資本的朋友,如果對T3旅行及其理念和運營模式感興趣,可以和我們合作。
敬請關注蓋世汽車專題“[蓋世直播] 2020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
https://auto.gasgoo.com/NewsTopic/262.html
8月12日,T3出行CEO崔大勇出席第十二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議程并發表主題演講。
2017年12月,國資委、工信部、科技部,以及一汽、東風、長安三家央企共同商討整車廠未來業務發展,大T3項目由此誕生。該項目由13個子項目組成,包括出行板塊、以自動駕駛和新能源為主的科技平臺板塊、產業鏈上下游一體化板塊和海外板塊。
旅行板塊的代表項目是T3旅行,于2019年4月22日在南京注冊成立,此后發展迅速。
今年4月29日,T3出行成為南京新三家獨角獸企業之一。根據評選標準,“獨角獸”企業是指成立時間相對較短,估值超過10億美元,具有爆發式增長、顛覆式創新等重要特征的創業企業。
崔大勇表示,受疫情影響,網約車服務行業在2月份遇到了挑戰,但現在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90%,用戶也對網約車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前,用戶對網約車的期望是“……的fety”,但現在他們加入了“health”。此外,國家層面推動的新基礎設施也推動了出行行業向智慧出行領域的轉型。
基于以上兩大變化,崔大勇指出,車聯網時代將加速快進,出行將進入2.0時期。
以下是崔大勇的發言:
這個論壇應該說T3旅行應該算是新兵吧。去年7月22日在南京上線,現在我們只有一年零一個月。去年有個朋友問我你是不是碼頭工人。到了武漢,沒人問我。
想和大家聊聊公司的近況,以及對行業的一些思考。
自7月22日推出以來,T3取得了一些小成就。我們在中國布局了八個城市。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的戰略是沿江沿海,五大城市圈是我們投資的重點。現在注冊客戶已達800萬,累計服務人數7000萬+,峰值訂單突破40萬。目前APP在全行業的排名已經達到第三。
借此機會和大家交流一下。今年應該說整個疫情對T3出行乃至整個出行行業的影響都很大。特別是上線不到半年,我們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2月份整體下跌25%,但我們從3月份迅速恢復。6月底,T3旅游已恢復到疫情前水平,7月實現快速增長。
當然應該說整個疫情對我們這個行業有一些重大的影響,我覺得對整個行業的未來會有一個深遠的推動和影響。
現在應該說中國網租車的月活已經恢復到90%以上了。雖然恢復了月活,但是每個客戶的復購率和月活還是比以前低很多。以前一些城市晚高峰比較多,現在疫情過后,晚高峰有所減少。當然早晚高峰有了明顯的改善,這也是對整個行業的重大影響。
一個變化的趨勢顯然是把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從數據中也可以看出這種變化。我們早晚高峰時段的漲幅是高于疫情的,但是晚高峰時段沒有了。也就是說,在人們不得不出行的地區,選擇大眾出行,尤其是規模比較大的團體出行,改為以家庭為單位的小單位出行。所以早晚高峰時段出行比較多,現在不到50%,運能率不足,但是平峰期和平峰期。
這也是疫情的影響,人們把安全和健康放在心中更重要的位置,所以你可以看到地鐵和公交出行的比例在下降,但是網約車和出租車等以家庭為導向的出行在上升。
2018年,網約車的安全問題被喚醒,今年,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一項健康。所以現在網約車最好提供通風換氣,有一些防護措施。如果車輛配備了一些健康安全措施,將更能吸引顧客。現在這種趨勢非常明顯。
第二個大趨勢是從國家的角度。今年4月,國家出臺了新的基建促進政策,力度非常大。有兩點。首先,需要振興經濟。不能按照過去高速公路建設的老基礎設施來投資智能化、5G、人工智能等等。
還有一點,在未來的科技發展中,越來越明顯的是出行會逐漸向智慧出行的方向轉變,新基礎設施的推進,一定會推動整個出行向智慧出行領域的轉變。目的如你所見,中國有40個車路協調示范區,其中13個被列入國家項目,這是疫情國家的一大推動。整個新基礎設施的推廣加速了整個車聯網和無人駕駛行業的推廣。
基于以上兩個大的改變,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和大家分享。車聯網時代……王者將加速快進,旅行將進入2.0時期。
我過去說過,在我們智能手機到來的過程中,有幾個平臺貢獻突出,帶來了在線租車的業務,改變了過去巡游車的模式。智能手機改變了這樣一個趨勢,大家都在線對接了。這就是我們網約車誕生的點。
隨著這個大的疫情變化,我們將進入第二個階段,也就是以車聯網為主的出行2.0階段。它將改變過去兩部手機匹配的邏輯,成為與車輛終端的智能連接平臺和乘客,無論是安全還是健康都將大大提高。
當然,最終會進入出行3.0階段,也就是萬物互聯的時代。無人駕駛車輛的出現將極大地改善現在旅行的所有領域。到那時,智能出行真的可以像自行車一樣,實現千人千面的場景設計,效率大大提高,成本大大降低。
同時,這次疫情也會對整個車聯網產生影響。現在2020年新車的車聯網會下降,因為全球銷量會下降,但是滲透率會上升。2025年,該數字將接近7400萬,普及率將達到80%,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
T3出行正是基于這樣一個行業的變化和趨勢,對車聯網也做了自己深入的探討和研究。首先你可以看到T3出行平臺的架構是基于車聯網的底層邏輯設計,我們都是自研系統。
通過我們的系統,可以連接外部社會的智能網聯汽車,也可以連接三方的生態服務。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通過車聯網的整個系統打通國家安全信息平臺和我們主機廠領域的車輛信息平臺。一個為國家的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提供信息服務,也為我們的OEM合作伙伴提供自動駕駛的生態數據支持,為下一步的無人車推廣和研發提供數據基礎和數據庫支持。這是整個T3系統的特點,區別于其他汽車共享平臺。我們的動員和研發體系都是基于車聯網的。
同時,我們也想談談V.D.R系統。首先,司機要做好人臉識別的準備。車輛點火的前提是人臉必須匹配,安全有保障。我們避免換人,每60秒做一次人臉認證。測試司機在駕駛過程中的駕駛行為,吸煙、打電話、疲勞駕駛等都屬于深度ai測試。
我們在車輛端的所有數據,比如電、胎壓,也都是可以訪問的,我們可以監控運營數據、質量數據、車載數據。
第三是道路。外面有兩個。一個是攝像頭可以識別并存儲整個路況的標識。我們可以實時收集人、車、路的數據,分析大數據,通過ai學習應用到大數據中。在司機、車輛調度、乘客體驗上都有深入的體驗和支持。這是我們的錄像機系統。
這套系統除了在我們的網約車上應用之外,還在出租車上進行了試點。超過三個城市開展了試點項目,將傳統的出租車模式轉變為在線管理。加上我們的系統,現在所有的出租車都可以做到上路,網約車接單,網上管理。我們的系統開發了針對運營商、司機管理公司以及他們的管理系統,我們也提供頂層支持。通過這個系統,我們整個出租車可以實現線下和線上的服務,比出租車和網約車效率更高。
還有一個應用就是我們現在和T3科技公司合作,T3科技公司是和國家政府的合資公司,注冊160億,也在南京。它的主要任務是做無人駕駛的研發。除了T3技術,這一塊還和三大主機廠在數據上有合作。
我們上校……對生活、汽車、道路進行ct和對比大數據分析,這些數據對無人駕駛的訓練和數據支持非常有支持作用。在這方面,我們已經展開了全面的合作。應該說未來整個數據生態的T3還是有非常強的優勢和支撐的。
綜上所述,我認為未來的車聯網可以改變整個出行領域,尤其是四輪車和客運服務。一方面賦能車聯網的網約車,同時也對出租車進行線上線下的管理和賦能。再一個可以為無人駕駛的整個數據生態系統提供一個支撐。
T3出行我們的最終目標是成為自動駕駛時代的運營商,智慧出行的引領者,智慧城市的推動者。自去年推出以來,增長相對較快。從2月到6月,這次疫情只是身體恢復期,影響了我們半年左右的發展。
自7月以來,我們加快了進展速度。下半年一定會加速,在目標城市加速,加強和生態伙伴的合作推廣。
今年,我們也開始了A輪融資。在9月和10月,我們正在向前推進。有資本的朋友,如果對T3旅行及其理念和運營模式感興趣,可以和我們合作。
敬請關注蓋世汽車專題“[蓋世直播] 2020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
https://auto.gasgoo.com/NewsTopic/262.html
我國引進特斯拉本意是讓它作一條鲇魚來刺激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淘汰落后、促進產業升級和帶動配套產業鏈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確實也實現了這些作用,但是特斯拉的戰斗力實在是太強。
1900/1/1 0:00:00日前,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總裁王軍在第十二屆汽車藍皮書論壇上表示,華為目前在武漢有一個總計一萬多人的光電技術研究中心,該中心目前正致力于研發激光雷達技術,目標是在短期內開發出100線激光雷達,
1900/1/1 0:00:00華為半導體“塔山計劃”開啟全面扎根芯片制造,內部人士回應8月12日,華為塔山計劃在各大微信群刷屏。
1900/1/1 0:00:00網易汽車8月12日報道今天,嘉定區人民政府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在上海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宣布聯合構建智能網聯汽車國際生態圈,推動中德智能網聯汽車推廣應用中心項目在嘉定落地。
1900/1/1 0:00:008月11日,以“冬芽”為主題的2020第十二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在英雄之城武漢盛大開幕。今年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的主題為“冬芽”。
1900/1/1 0:00:00當下,汽車產業正經歷巨變。移動互聯以及各類顛覆性技術讓商業世界快速迭代。科技變革下,汽車行業秩序重建如火如荼,而中國汽車產業也正在成為全球汽車產業創新的主戰場。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