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工信部發布2020年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新能源汽車方面,2020年主要有三個重點:1。不斷優化標準體系;2.加快關鍵標準(電動汽車領域、燃料電池電池、動力電池、充換電領域)的制定;3.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智能網聯汽車方面,2020年主要有四個重點:一是完成標準體系階段性建設目標;第二,推動制定產品管理和應用示范標準;第三,加快出臺各種急需的關鍵標準;第四,深化國際標準法規交流合作。2020年新能源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2020年新能源汽車標準化工作將深入貫徹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堅持創新、融合、開放、合作理念,不斷優化標準體系,加快重點標準研制,深化國際交流合作,發揮標準在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中的引領作用,支撐我國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1.持續優化標準體系(1)加強標準頂層設計。以產業規模發展和新技術創新發展需求為導向,全面梳理電動汽車在研標準項目和未來五年標準規劃,加強重要標準前期調研和效果評估,重點開展國內標準與國際標準法規對比,分階段確定建設目標和重點工作節點,完成新能源汽車領域“十四五”標準體系編制工作。(2)制定標準工作路徑。根據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領域的技術發展趨勢和產業發展需求,提出新能源汽車標準體系中長期發展目標,編制發布第三版《中國電動汽車標準化路線圖》,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一體化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二、加快關鍵標準的制定(1)電動汽車領域:完成電動汽車碰撞后安全要求標準的技術審查,開展電動汽車在用安全性能評價方法和試驗規程的預研;完成純電動汽車能耗和續駛里程、混合動力汽車能耗試驗方法標準的制定,履行報批手續;推動修訂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動力性能測試方法和標準。(2)燃料電池汽車領域:加快氫、氫端口等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標準的制定,完成氫通信協議標準的建立;推動建立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碰撞后安全要求等整車標準,低溫冷啟動、能耗和續駛里程、動力性能等整車試驗方法標準,以及發動機、空氣壓縮機、車載氫氣系統等燃料電池電動汽車關鍵零部件標準。(3)動力電池領域:開展滿足不同需求的動力電池安全試驗方法標準預研,加快建立動力電池電氣性能和循環壽命相關標準;開展動力電池規格尺寸等標準修訂的預先研究,完善動力電池模塊化標準體系;完成動力電池回收放電規范、梯級利用產品標識等標準的技術審查,征求梯級利用設計指南、回收服務網絡建設規范等標準的意見。(4)充換電領域:完成傳導充電電磁兼容相關標準的審核批準,征求傳導充電安全要求標準意見,推動充電連接裝置通用要求相關標準修訂,開展大電流充電試驗驗證;加快制定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的互操作性要求和測試、電磁兼容性等相關標準;完成電動汽車置換安全要求的審核和批準。三、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1)積極參與全球技術法規的協調。認真履行聯合國世界車輛法規協調論壇(WP.29)框架下法規制定工作組組長職責,積極推進全球電動汽車安全技術法規第二階段工作,深入參與電動汽車與環境、燃料電池汽車工作組框架下相關技術法規的制定與協調。(2)深度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系統跟蹤國際標準化組織道路車輛委員會(ISO/TC22)和國際電工委員會電動車輛委員會(IEC/TC69)及其下屬工作組的標準制定情況,組織國內企業、技術機構和專家積極開展專題研究和技術驗證,研究提出國際標準建議并深入參與制定。(3)廣泛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依托中歐、中德、中法、中日、APEC等多雙邊合作對話機制,加強溝通協調,深化重點領域標準合作;抓住共建“一帶一路”的機遇,重點加強與東盟、中亞等國家的電動汽車標準化交流,積極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標準“走出去”。2020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2020年是完成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第一階段建設的收官之年,也是下一階段工作布局之年。2020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將重點推進標準體系與產業需求相協調,技術發展相互支撐,建立與國家標準、企業標準、聯盟標準相協調的新標準體系,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快速發展和應用,充分發揮標準的引領和規范作用,支撐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一、完成標準體系階段性建設目標(1)加快完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實現《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第一階段建設目標,形成能夠支持駕駛輔助和底層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系統開展國家、行業、團體標準需求調研分析,進一步優化完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編制汽車網聯功能和應用標準化路線圖,為實現支撐高水平自動駕駛的標準體系第二階段建設目標提供基礎保障。(2)建立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制定和實施評估機制。根據行業發展情況,根據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自動駕駛、信息安全、功能安全、汽車網聯功能及應用的特點,有計劃、有重點地部署標準的研究制定工作;加強標準預研和關鍵技術指標驗證,提高標準與產業發展的匹配性和粘附性;選擇典型企業和產品,開展標準實施效果跟蹤評估,實現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閉環管理和持續改進。二、推動產品管理和應用示范標準的制定(1)增加智能網聯汽車產品管理所需標準的有效供給。適應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進程,加快制定支持智能網聯汽車安全評價的通用標準,如自動駕駛系統通用技術要求、信息安全、功能安全等;推動制定模擬、封閉場地和實際道路測試評估系列標準,建立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綜合評估能力;完成自動駕駛車輛數據記錄系統、測試場景、汽車軟件升級等關鍵標準的建立和編制;啟動智能網聯汽車性能測試與評估、測試設備與工具、實驗室能力評估方法等標準研究,推動提升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測試服務能力。(2)發揮標準在關鍵產業需求和應用示范中的支撐作用。完成無人連接、無人物流等新型產業模式所需技術標準和港口、園區、停車場等特定場景應用示范需求的項目研究;加快制定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功能測試相關標準,大力支持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和應用示范;不斷完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評估標準體系,打造高質量的開發、測試和應用環境,助力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應用和商業化進程。三、加快出臺各類急需的關鍵標準(1)協調制定基礎通用標準。做好汽車駕駛自動化分類標準宣傳工作,完成智能網聯汽車術語和定義標準項目、智能停車功能分類標準預研;根據車輛操作系統標準體系規劃,完成基礎通用標準的預研,形成標準草案;梳理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分類與編碼、數據結構與傳輸格式、車載計算平臺、高性能信息處理單元、車載高速網絡等標準要求,適時啟動項目。(2)加快制定汽車智能化標準。完成駕駛員注意力監控系統、商用車車道保持輔助系統等標準的制定;加快建立汽車全景圖像監控系統、汽車夜視系統、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系統通用技術要求、自動駕駛功能現場測試方法等標準;開展抬頭顯示系統、組合駕駛輔助系統、自動駕駛模擬與實際道路測試方法、自動駕駛人機交互系統等標準的預研并申請立項;在牽頭起草自動駕駛測試場景國際標準的同時,啟動了國內相關標準的制定工作。(3)合作推進車聯網標準制定。完成基于LTE-V2X直接通信的車輛信息交互系統標準、車輛信息安全通用技術要求、車輛信息交互系統信息安全的審批工作;推動建立汽車診斷接口、風險評估、應急響應等相關標準;完成智能網聯汽車與移動終端的信息交互功能、基于網聯通信的安全預警系統等標準預研,啟動智能網聯汽車數字證書、車輛密碼等關鍵信息安全標準需求研究;開展ISO 21434“道路車輛信息安全工程”和ISO 20077“道路車聯網車輛方法論”系列國際標準的轉化。(4)加強行業協作和標準聯合研究。在車路協同、高精度測繪定位、云平臺、試驗場等跨行業領域。,加強與相關行業標準委的合作,推動與相關團體標準組織的對接,鼓勵通過聯合標準需求研究和跨行業聯合標準研究,不斷優化和完善各類標準化有效供給,滿足智能網聯汽車前瞻性技術研發、跨行業協同創新和應用模式探索的需求。四、深化國際標準法規交流合作(一)加強智能網聯汽車國際標準法規協調。履行聯合國WP.29自動駕駛與網聯汽車工作組和自動駕駛功能需求非正式工作組的職責,以積極和建設性的態度加快自動車道保持系統、自動駕駛數據記錄系統、信息安全和軟件升級等聯合國全球技術法規的協調進程;積極參與ISO層面的智能網聯汽車國際標準化活動,牽頭推動自動駕駛測試場景術語和定義、自動駕駛設計和運行范圍規范等國際標準的制定,共同承擔預期功能安全、軟件升級項目等關鍵標準的起草工作。(二)積極開展與國外有關組織和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充分發揮重點單位和行業專家的作用,系統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國際標準跟蹤、協調和轉化工作;充分發揮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國際專家咨詢組的積極作用,加強與WP.29、ISO等國際組織、主要汽車生產國標準化組織、國際先進汽車制造商和零部件企業的溝通交流,為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建設和實施建言獻策;依托汽車標準政府間對話合作框架和汽車領域各類合作機制,加強與歐盟、德、法、日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流合作,鼓勵行業組織和產業聯盟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共同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和產業發展。4月16日,工信部發布2020年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新能源汽車方面,2020年主要有三個重點:1。不斷優化標準體系;2.加快關鍵標準(電動汽車領域、燃料電池電池、動力電池、充換電領域)的制定;3.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智能網聯汽車方面,2020年主要有四個重點:一是完成標準體系階段性建設目標;第二,推動制定產品管理和應用示范標準;第三,加快出臺各種急需的關鍵標準;第四,深化國際標準法規交流合作。2020年新能源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2020年新能源汽車標準化工作將深入貫徹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堅持創新、融合、開放、合作理念,不斷優化標準體系,加快重點標準研制,深化國際交流合作,發揮標準在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中的引領作用,支撐我國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1.持續優化標準體系(1)加強標準頂層設計。以產業規模發展和新技術創新發展需求為導向,全面梳理電動汽車在研標準項目和未來五年標準規劃,加強重要標準前期調研和效果評估,重點開展國內標準與國際標準法規對比,分階段確定建設目標和重點工作節點,完成新能源汽車領域“十四五”標準體系編制工作。(2)制定標準工作路徑。根據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領域的技術發展趨勢和產業發展需求,提出新能源汽車標準體系中長期發展目標,編制發布第三版《中國電動汽車標準化路線圖》,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一體化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二、加快關鍵標準的制定(1)電動汽車領域:完成電動汽車碰撞后安全要求標準的技術審查,開展電動汽車在用安全性能評價方法和試驗規程的預研;完成純電動汽車能耗和續駛里程、混合動力汽車能耗試驗方法標準的制定,履行報批手續;推動修訂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動力性能測試方法和標準。(2)燃料電池汽車領域:加快氫、氫端口等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標準的制定,完成氫通信協議標準的建立;推動建立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碰撞后安全要求等整車標準,低溫冷啟動、能耗和續駛里程、動力性能等整車試驗方法標準,以及發動機、空氣壓縮機、車載氫氣系統等燃料電池電動汽車關鍵零部件標準。(3)動力電池領域:開展滿足不同需求的動力電池安全試驗方法標準預研,加快建立動力電池電氣性能和循環壽命相關標準;開展動力電池規格尺寸等標準修訂的預先研究,完善動力電池模塊化標準體系;完成動力電池回收放電規范、梯級利用產品標識等標準的技術審查,征求梯級利用設計指南、回收服務網絡建設規范等標準的意見。(4)充換電領域:完成傳導充電電磁兼容相關標準的審核批準,征求傳導充電安全要求標準意見,推動充電連接裝置通用要求相關標準修訂,開展大電流充電試驗驗證;加快制定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的互操作性要求和測試、電磁兼容性等相關標準;完成電動汽車置換安全要求的審核和批準。三、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1)積極參與全球技術法規的協調。認真履行聯合國世界車輛法規協調論壇(WP.29)框架下法規制定工作組組長職責,積極推進全球電動汽車安全技術法規第二階段工作,深入參與電動汽車與環境、燃料電池汽車工作組框架下相關技術法規的制定與協調。(2)深度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系統跟蹤國際標準化組織道路車輛委員會(ISO/TC22)和國際電工委員會電動車輛委員會(IEC/TC69)及其下屬工作組的標準制定情況,組織國內企業、技術機構和專家積極開展專題研究和技術驗證,研究提出國際標準建議并深入參與制定。(3)廣泛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依托中歐、中德、中法、中日、APEC等多雙邊合作對話機制,加強溝通協調,深化重點領域標準合作;抓住共建“一帶一路”的機遇,重點加強與東盟、中亞等國家的電動汽車標準化交流,積極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標準“走出去”。2020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2020年是完成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第一階段建設的收官之年,也是下一階段工作布局之年。2020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將重點推進標準體系與產業需求相協調,技術發展相互支撐,建立與國家標準、企業標準、聯盟標準相協調的新標準體系,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快速發展和應用,充分發揮標準的引領和規范作用,支撐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一、完成標準體系階段性建設目標(1)加快完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實現《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第一階段建設目標,形成能夠支持駕駛輔助和底層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系統開展國家、行業、團體標準需求調研分析,進一步優化完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編制汽車網聯功能和應用標準化路線圖,為實現支撐高水平自動駕駛的標準體系第二階段建設目標提供基礎保障。(2)建立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制定和實施評估機制。根據行業發展情況,根據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自動駕駛、信息安全、功能安全、汽車網聯功能及應用的特點,有計劃、有重點地部署標準的研究制定工作;加強標準預研和關鍵技術指標驗證,提高標準與產業發展的匹配性和粘附性;選擇典型企業和產品,開展標準實施效果跟蹤評估,實現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閉環管理和持續改進。二、推動產品管理和應用示范標準的制定(1)增加智能網聯汽車產品管理所需標準的有效供給。適應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進程,加快制定支持智能網聯汽車安全評價的通用標準,如自動駕駛系統通用技術要求、信息安全、功能安全等;推動制定模擬、封閉場地和實際道路測試評估系列標準,建立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綜合評估能力;完成自動駕駛車輛數據記錄系統、測試場景、汽車軟件升級等關鍵標準的建立和編制;啟動智能網聯汽車性能測試與評估、測試設備與工具、實驗室能力評估方法等標準研究,推動提升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測試服務能力。(2)發揮標準在關鍵產業需求和應用示范中的支撐作用。完成無人連接、無人物流等新型產業模式所需技術標準和港口、園區、停車場等特定場景應用示范需求的項目研究;加快制定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功能測試相關標準,大力支持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和應用示范;不斷完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評估標準體系,打造高質量的開發、測試和應用環境,助力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應用和商業化進程。三、加快出臺各類急需的關鍵標準(1)協調制定基礎通用標準。做好汽車駕駛自動化分類標準宣傳工作,完成智能網聯汽車術語和定義標準項目、智能停車功能分類標準預研;根據車輛操作系統標準體系規劃,完成基礎通用標準的預研,形成標準草案;梳理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分類與編碼、數據結構與傳輸格式、車載計算平臺、高性能信息處理單元、車載高速網絡等標準要求,適時啟動項目。(2)加快制定汽車智能化標準。完成駕駛員注意力監控系統、商用車車道保持輔助系統等標準的制定;加快建立汽車全景圖像監控系統、汽車夜視系統、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系統通用技術要求、自動駕駛功能現場測試方法等標準;開展抬頭顯示系統、組合駕駛輔助系統、自動駕駛模擬與實際道路測試方法、自動駕駛人機交互系統等標準的預研并申請立項;在牽頭起草自動駕駛測試場景國際標準的同時,啟動了國內相關標準的制定工作。(3)合作推進車聯網標準制定。完成基于LTE-V2X直接通信的車輛信息交互系統標準、車輛信息安全通用技術要求、車輛信息交互系統信息安全的審批工作;推動建立汽車診斷接口、風險評估、應急響應等相關標準;完成智能網聯汽車與移動終端的信息交互功能、基于網聯通信的安全預警系統等標準預研,啟動智能網聯汽車數字證書、車輛密碼等關鍵信息安全標準需求研究;開展ISO 21434“道路車輛信息安全工程”和ISO 20077“道路車聯網車輛方法論”系列國際標準的轉化。(4)加強行業協作和標準聯合研究。在車路協同、高精度測繪定位、云平臺、試驗場等跨行業領域。,加強與相關行業標準委的合作,推動與相關團體標準組織的對接,鼓勵通過聯合標準需求研究和跨行業聯合標準研究,不斷優化和完善各類標準化有效供給,滿足智能網聯汽車前瞻性技術研發、跨行業協同創新和應用模式探索的需求。四、深化國際標準法規交流合作(一)加強智能網聯汽車國際標準法規協調。履行聯合國WP.29自動駕駛與網聯汽車工作組和自動駕駛功能需求非正式工作組的職責,以積極和建設性的態度加快自動車道保持系統、自動駕駛數據記錄系統、信息安全和軟件升級等聯合國全球技術法規的協調進程;積極參與ISO層面的智能網聯汽車國際標準化活動,牽頭推動自動駕駛測試場景術語和定義、自動駕駛設計和運行范圍規范等國際標準的制定,共同承擔預期功能安全、軟件升級項目等關鍵標準的起草工作。(二)積極開展與國外有關組織和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充分發揮重點單位和行業專家的作用,系統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國際標準跟蹤、協調和轉化工作;充分發揮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國際專家咨詢組的積極作用,加強與WP.29、ISO等國際組織、主要汽車生產國標準化組織、國際先進汽車制造商和零部件企業的溝通交流,為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建設和實施建言獻策;依托汽車標準政府間對話合作框架和汽車領域各類合作機制,加強與歐盟、德、法、日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流合作,鼓勵行業組織和產業聯盟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共同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和產業發展。
標簽:理念
從國產版Model3入門車型價格下探至30萬元以下,到國產長續航版本補貼后售價低至339萬元,特斯拉如此定價給“蔚來們”帶來巨大壓力。再加上疫情對市場的影響,蔚來們的日子似乎更不好過。
1900/1/1 0:00:004月16日,中國汽車流通行業藍皮書發布。據藍皮書內容,2019年完成全年銷售目標的經銷商占比僅為289,另有74的經銷商目標完成率在50以下。
1900/1/1 0:00:00先講三個真實的故事吧第一個。我有一個叫Kathy的朋友,去年初拿到北京新能源指標,但直到去年10月,她也沒買車,理由是“現在的經濟形勢太差了,買車其實不如打車劃算,一年支出挺多的。
1900/1/1 0:00:00我們正處在一個大變局時代,過去那些對市場規律的構想,正在逐一實現。2020年開局艱難,疫情籠罩、銷量下滑、市場淘汰成為當前行業的主旋律。
1900/1/1 0:00:00本文要點公積金是社會公共福利系統的階段性產物,具有特定的歷史環境和國家環境。
1900/1/1 0:00:00最近,吉利(不含商用車、沃爾沃和極星)、比亞迪、長城三家車企相繼發布了2019年財報,公布了在2019年車市寒冬下的運營成果。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