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汽車行業造成了嚴重沖擊。行業機構Gaspar的最新調查顯示,76%的受訪者表示在當前情況下會調整購車計劃,取消或推遲。對于不景氣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2月26日,燃燒財經舉辦了主題聚焦造車行業的線上沙龍。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桐柏資本董事長鮑毅分享了主題,并與《燃燒財經》主編何書龍進行了對話。“雖然短期內很難,但長期來看我們還是要對新能源汽車有信心。”沈暉是樂觀的。他堅信新能源汽車是趨勢,是未來。76%的受訪者表示在目前情況下會調整購車計劃,取消或推遲。車展延期,新車發布受影響;疫情過后,私家車的消費將迎來報復性增長,同時對車內一些與健康相關的功能會有更多的要求;強調在線能力,實施非接觸式服務,數字化部署生產流程;如果還沒有真正量產,至少要交付5000到10000輛,否則難度更大;特斯拉Model3來中國對整個行業都是利好,用戶對新能源汽車的關注度會提高;威馬有信心成為全球第一家真正全年盈利的新型造車企業,并希望跑在特斯拉前面實現盈利。以下是沈暉在燃料財經沙龍上的詳細分享:疫情雖然影響很大,但不會動搖新能源汽車的基本面。威馬汽車成立于2015年。這個名字其實是有內涵的。我們是從中外兩種語言開始的,德語的意思是“世界冠軍”,因為我們相信未來智能電動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世界冠軍將誕生在中國。同時名字也隱含了我們的核心概念,一個是純電動,一個是智能化。威馬不僅擁有自動駕駛的能力,在智能駕駛艙中也脫穎而出。只用語音一句話就能搞定。大家現在會比較關心疫情,這無疑會對我們的汽車行業產生很大的影響。首先,汽車制造非常復雜,需要有線下的生產基地,這對于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用戶體驗非常關鍵。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停產帶來的成本壓力。從用戶的角度來說,汽車是最大的一塊消費品,完全線上交易的概率并不高。大家還是要去實體店和線下店了解,交易時有車牌、國家補貼、土地補貼等各種服務,只能在網上辦理,線下店開不了,對銷售服務影響很大。業內權威機構Gaspar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76%的受訪者表示在當前情況下會調整購車計劃,取消或推遲;受疫情影響,北京車展舉辦時間未定。這是一年內新車上市數量最多的事件,包括威馬的兩款新車,原計劃在北京車展發布,但也被打亂。當然,這次危機也是一次機遇。因為冬天來了,好的基礎會活下來,會成長,所以我們覺得這是一個產業升級的機會。另外,根據非典的經驗,疫情過后,私家車的消費會迎來報復性增長。大家還是擔心公共交通,包括公交,地鐵,同時對車內一些健康相關的功能會有更大的要求。從長期宏觀來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不會有大的方向性變化,這是國家戰略,涉及到我們的能源安全;從產業升級的角度來說,我們和國外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因為傳統汽車領域的發動機和變速箱技術有限,所以必須換軌,轉投新能源汽車,因為我們在電池、電機、電控方面和國外最先進的企業在同一起跑線上,政府會繼續給行業很多支持。所以雖然短期很難,但是長期還是要對新能源汽車有信心。我之前在很多世界500強公司工作過。我們創業的時候,從0到1的規模不是我們最強的,但是從1到1000,我們會有一些經驗,包括在整個趨勢非常困難的時候,如何生存。大家都知道現金流很重要,這是一個公司在特殊情況下生存能力的試金石。對于威馬來說,經過前期融資階段,去年開始強調精細化運營和現金流管理,每天都在講如何保證收入,在資本輸出上必須做什么,可以做什么。這些思想對于一個團隊來說非常重要。目前很多公司都強調線上能力。從威馬第一天開始,員工就分散在全國各地,我們逐漸建立了線上能力,包括各種會議、審批流程、視頻、音頻等手段。微信、釘釘等很多線上工具都在用。只要我們有手機,我們就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我們習慣于在R&D團隊、供應鏈管理團隊和服務銷售團隊在線工作。在用戶服務方面,我們也在推非接觸式服務,比如在線看車。我們在北京和上海有聯系銷售嗎?用戶想試駕一下。我們把車送到指定地點,用手機發一個特殊碼。開車、試駕、還車都是無接觸的;下單后,車也送到用戶指定地點,車牌交給用戶,不接觸。大部分流程都可以在線完成。除了在線辦公,我們公司長期強調數字化,包括R&D和設計。比如異地的設計生可以用AR來回顧不同的設計流程,我們的供應鏈管理、制造系統、訂單系統都是數字化的。特別是有一個C2M系統,可以根據不同用戶的需求,直接在數字化流水線和供應鏈上提供1500個左右的新車匹配方案,平均六周就可以交車。在團隊管理中,我們非常重視人的數量管理,理念是“人少事多”。無論形勢好壞,處理事情的人少了,效率高了,組織結構就可以扁平化,公司的戰略實施阻力就小了,出現問題就可以及時扭轉。所以我們反復考慮是否需要招聘這些人,哪些是我們必須的核心能力,哪些可以對接給供應商或者合作伙伴。人手不足是我們公司在這次疫情中保持相對穩定的重要原因。疫情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在這個非常時期,我覺得我們作為創業者,應該喚醒身體里的創業基因。我覺得有一句話很有意思,是《紅海行動》的電影里說的,“不要害怕,壓力會讓你更專注”。我們必須相信,中國的經濟車輪不會停下來。我們一起充值吧。對話沈暉:新型造車正在搶奪傳統汽車市場燒錢: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新型造車行業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復雜的階段。一方面,產品陸續交付,市場接受度不斷上升。另一方面,整個行業也面臨著各種問題。你認為未來新車廠商競爭的焦點是什么?什么樣的企業能跑出來?沈暉:首先,能跑出來的產品一定是產品定位準確的產品。我們的產品定位在中端市場,不直接做豪華車,因為在中國,乘用車最大的市場基本在我們目前爭奪的A級市場和A+級市場,10萬到15萬是中國最大的細分市場,所以我們第一天就切入這個市場。第二,我不認為新車廠商之間有什么競爭,因為一開始大家都不太大。只能說,沒有銷量和產品的企業在這個階段很難生存,前期還可以,但是這些真正能交付量產的企業之間的競爭其實并不重要,因為這個市場并不是贏家通吃的市場。重要的是,誰能在傳統汽車市場搶得份額,誰就出局了。燃燒財經:你說未來只有三家新造車企業存活下來,哪三家?沈暉:一定會有魏瑪。第二個是小鵬,也許還有蔚來。只是個人觀點。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反正我覺得魏瑪肯定能活下來。燃燒財經:與蔚來、小鵬、理想等競爭對手相比,你認為威馬的優勢和劣勢是什么?沈暉:就我個人而言,我和其他造車新勢力創始人最大的不同,是我經歷過的。事實上,WTO開放后,很多國外巨頭都沖進來造車。客觀地說,大眾的產品和技術在當時比國產SAIC有明顯的優勢。但是經過這么多年的變化,SAIC和大眾的產品在技術上并沒有太大差距,銷量增長更快。與特斯拉相比,我們之間的差距遠遠小于SAIC和大眾之間的差距。我覺得技術上,在我們的細分市場,我們不比特斯拉差,但是和特斯拉比,品牌知名度比較低,渠道沒有鋪好,關注度不夠。其他幾家新車公司的互聯網背景都比我強。我們的產品更有優勢,因為我們積累了多年的智能電動車,這個世界上最復雜的智能硬件,對這個復雜的工業產品和消費品有很多了解。未來,我們的創新可能會更快。但是,幾個競爭對手都很p……erful,還有我們的營銷、品牌、流量管理都可以借鑒。我覺得大家都在努力把這塊蛋糕做大,這些公司都能獲得很大的利益。燃油財經:近兩年汽車行業不景氣。預計今年1-2月國內乘用車銷量降幅將創近年來新高。在這種背景下,2020年的新車廠商會議會不會很艱難?你的判斷是什么?沈暉:我認為這個問題是肯定的。2020年的新車廠商會很艱難。首先是經濟不確定,然后是疫情下汽車行業普遍低迷。其實我們去年就做了這個判斷,只是沒想到疫情。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沒有真正量產,至少要交付5000到10000輛,否則難度更大。但是,我們也要判斷兩點。一個是這個行業不會出現贏者通吃,一個是資源肯定會向頭部企業集中,所以頭部企業還是有一定優勢,沖向新的高度,因為整個新能源市場也在快速增長。燃燒財經:說到新車,總有一個不變的槽點。在過去的一年里,幾乎每天都有關于新車的負面新聞。你認為新車充電、續航、安全、價格等痛點需要多久才能解決?沈暉:首先,我認為智能電動汽車是一個新的方向。彎道超車是不可能的,彎道只會翻車。新賽道新行業肯定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我覺得在互聯網時代,我們能及時看到用戶有什么問題,能改是好事。包括新的應用場景,以及新生態下的充電、續航、安全、價格,這些問題都是可以及時解決的,所以我覺得我們有很多問題,只要我們去面對,愿意在生態上投入資源,愿意去改變。特斯拉入華利大于弊。再來說說特斯拉。在過去的一年里,特斯拉的業務取得了飛速的進步,尤其是在中國市場。最近其股價飆升,市值一度超過1600億美元,成為僅次于豐田的全球第二大汽車公司。你從這個危險的對手身上看到了什么?魏瑪哪里需要向特斯拉學習?沈暉: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泰斯拉。我們一直在關注它,它是我們研究的對象。首先我覺得都在純電動車,這個技術路徑是正確的,證明了智能純電動車的正確性。第二,他們對充電的生態建設有一些道理,雖然一般人不敢隨便做,因為充電樁體驗好,但是資產比較重。在魏瑪我們應該學習什么?首先,創始人要向馬斯克學習。他們的基本面一度有所改善。雖然很多人認為他還沒有盈利,但其實他的產品越來越好,產品矩陣越來越豐富,毛利率也在不斷提升。在技術方面,自動駕駛和智能駕駛艙也在取得不錯的進展,我們也在關注他們的一些電子布局。但是我覺得向他們學習做好產品,在他們進來之前站穩腳跟是非常重要的。燃燒財經:很多人認為特斯拉Model3的國產化對其他新車廠商來說是“狼來了”。你同意嗎?威馬對特斯拉的競爭策略是什么?沈暉:我不認為Model3對其他汽車公司有任何問題。首先,特斯拉Model3在中國的到來對整個行業都是利好,因為新能源車在整個乘用車市場的占比還是比較低的。據中汽協統計,去年全國銷售新車2500多萬輛,新能源汽車只有120萬輛。我們自己可能感受不到,但其實普通人對新能源并不了解。網絡名人特斯拉來了之后,用戶會更加關注新能源汽車。第一個競爭策略是產品要快速封殺。在我們的主流細分市場,未來肯定不可能一家包攬所有產品,共同發展。由于汽車產品的復雜性,它的范圍太廣,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這是迪……很難有一種產品能滿足所有用戶的大部分需求。所以我們認為,在有利的情況下,要做好產品,在自己的細分市場做好爆款。燃燒財經:特斯拉入華對行業是利好,但在具體產品上,Model3對同價位區間殺傷力很大。是不是意味著這個區間的國產新車廠商受到的威脅更大?沈暉:我覺得這個殺傷力其實還是不錯的。在這個細分市場,Model3并沒有真的降價,這是行業慣例。減少配置,第一個就是減少了兩個很重要的配置,第二個就是充電服務也拉了出來,據說價值8000元。整體來說利大于弊,全行業比較關注。這個蛋糕會更大,大家都會受益,汽油車的市場也會被搶。威馬有信心成為全球第一家盈利的車企,燃財:2019年威馬單車年交付量第一(領先蔚來和小鵬),累計交付量第二(僅次于蔚來)。與其成就和地位相比,威馬在聲量和品牌上顯得有點“低調”。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汽車行業造成了嚴重沖擊。行業機構Gaspar的最新調查顯示,76%的受訪者表示在當前情況下會調整購車計劃,取消或推遲。對于不景氣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2月26日,燃燒財經舉辦了主題聚焦造車行業的線上沙龍。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桐柏資本董事長鮑毅分享了主題,并與《燃燒財經》主編何書龍進行了對話。“雖然短期內很難,但長期來看我們還是要對新能源汽車有信心。”沈暉是樂觀的。他堅信新能源汽車是趨勢,是未來。76%的受訪者表示在目前情況下會調整購車計劃,取消或推遲。車展延期,新車發布受影響;疫情過后,私家車的消費將迎來報復性增長,同時對車內一些與健康相關的功能會有更多的要求;強調在線能力,實施非接觸式服務,數字化部署生產流程;如果還沒有真正量產,至少要交付5000到10000輛,否則難度更大;特斯拉Model3來中國對整個行業都是利好,用戶對新能源汽車的關注度會提高;威馬有信心成為全球第一家真正全年盈利的新型造車企業,并希望跑在特斯拉前面實現盈利。以下是沈暉在燃料財經沙龍上的詳細分享:疫情雖然影響很大,但不會動搖新能源汽車的基本面。威馬汽車成立于2015年。這個名字其實是有內涵的。我們是從中外兩種語言開始的,德語的意思是“世界冠軍”,因為我們相信未來智能電動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世界冠軍將誕生在中國。同時名字也隱含了我們的核心概念,一個是純電動,一個是智能化。威馬不僅擁有自動駕駛的能力,在智能駕駛艙中也脫穎而出。只用語音一句話就能搞定。大家現在會比較關心疫情,這無疑會對我們的汽車行業產生很大的影響。首先,汽車制造非常復雜,需要有線下的生產基地,這對于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用戶體驗非常關鍵。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停產帶來的成本壓力。從用戶的角度來說,汽車是最大的一塊消費品,完全線上交易的概率并不高。大家還是要去實體店和線下店了解,交易時有車牌、國家補貼、土地補貼等各種服務,只能在網上辦理,線下店開不了,對銷售服務影響很大。業內權威機構Gaspar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76%的受訪者表示在當前情況下會調整購車計劃,取消或推遲;受疫情影響,北京車展舉辦時間未定。這是一年內新車上市數量最多的事件,包括威馬的兩款新車,原計劃在北京車展發布,但也被打亂。當然,這次危機也是一次機遇。因為冬天來了,好的基礎會活下來,會成長,所以我們覺得這是一個產業升級的機會。另外,根據非典的經驗,疫情過后,私家車的消費會迎來報復性增長。大家還是擔心公共交通,包括公交,地鐵,同時對車內一些健康相關的功能會有更大的要求。從長期宏觀來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不會有大的方向性變化,這是國家戰略,涉及到我們的能源安全;從產業升級的角度來說,我們和國外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因為傳統汽車領域的發動機和變速箱技術有限,所以必須換軌,轉投新能源汽車,因為我們在電池、電機、電控方面和國外最先進的企業在同一起跑線上,政府會繼續給行業很多支持。所以雖然短期很難,但是長期還是要對新能源汽車有信心。我之前在很多世界500強公司工作過。我們創業的時候,從0到1的規模不是我們最強的,但是從1到1000,我們會有一些經驗,包括在整個趨勢非常困難的時候,如何生存。大家都知道現金流很重要,這是一個公司在特殊情況下生存能力的試金石。對于威馬來說,經過前期融資階段,去年開始強調精細化運營和現金流管理,每天都在講如何保證收入,在資本輸出上必須做什么,可以做什么。這些思想對于一個團隊來說非常重要。目前很多公司都強調線上能力。從威馬第一天開始,員工就分散在全國各地,我們逐漸建立了線上能力,包括各種會議、審批流程、視頻、音頻等手段。微信、釘釘等很多線上工具都在用。只要我們有手機,我們就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我們習慣于在R&D團隊、供應鏈管理團隊和服務銷售團隊在線工作。在用戶服務方面,我們也在推非接觸式服務,比如在線看車。我們在北京和上海有聯系銷售嗎?用戶想試駕一下。我們把車送到指定地點,用手機發一個特殊碼。開車、試駕、還車都是無接觸的;下單后,車也送到用戶指定地點,車牌交給用戶,不接觸。大部分流程都可以在線完成。除了在線辦公,我們公司長期強調數字化,包括R&D和設計。比如異地的設計生可以用AR來回顧不同的設計流程,我們的供應鏈管理、制造系統、訂單系統都是數字化的。特別是有一個C2M系統,可以根據不同用戶的需求,直接在數字化流水線和供應鏈上提供1500個左右的新車匹配方案,平均六周就可以交車。在團隊管理中,我們非常重視人的數量管理,理念是“人少事多”。無論形勢好壞,處理事情的人少了,效率高了,組織結構就可以扁平化,公司的戰略實施阻力就小了,出現問題就可以及時扭轉。所以我們反復考慮是否需要招聘這些人,哪些是我們必須的核心能力,哪些可以對接給供應商或者合作伙伴。人手不足是我們公司在這次疫情中保持相對穩定的重要原因。疫情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在這個非常時期,我覺得我們作為創業者,應該喚醒身體里的創業基因。我覺得有一句話很有意思,是《紅海行動》的電影里說的,“不要害怕,壓力會讓你更專注”。我們必須相信,中國的經濟車輪不會停下來。我們一起充值吧。對話沈暉:新型造車正在搶奪傳統汽車市場燒錢: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新型造車行業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復雜的階段。一方面,產品陸續交付,市場接受度不斷上升。另一方面,整個行業也面臨著各種問題。你認為未來新車廠商競爭的焦點是什么?什么樣的企業能跑出來?沈暉:首先,能跑出來的產品一定是產品定位準確的產品。我們的產品定位在中端市場,不直接做豪華車,因為在中國,乘用車最大的市場基本在我們目前爭奪的A級市場和A+級市場,10萬到15萬是中國最大的細分市場,所以我們第一天就切入這個市場。第二,我不認為新車廠商之間有什么競爭,因為一開始大家都不太大。只能說,沒有銷量和產品的企業在這個階段很難生存,前期還可以,但是這些真正能交付量產的企業之間的競爭其實并不重要,因為這個市場并不是贏家通吃的市場。重要的是,誰能在傳統汽車市場搶得份額,誰就出局了。燃燒財經:你說未來只有三家新造車企業存活下來,哪三家?沈暉:一定會有魏瑪。第二個是小鵬,也許還有蔚來。只是個人觀點。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反正我覺得魏瑪肯定能活下來。燃燒財經:與蔚來、小鵬、理想等競爭對手相比,你認為威馬的優勢和劣勢是什么?沈暉:就我個人而言,我和其他造車新勢力創始人最大的不同,是我經歷過的。事實上,WTO開放后,很多國外巨頭都沖進來造車。客觀地說,大眾的產品和技術在當時比國產SAIC有明顯的優勢。但是經過這么多年的變化,SAIC和大眾的產品在技術上并沒有太大差距,銷量增長更快。與特斯拉相比,我們之間的差距遠遠小于SAIC和大眾之間的差距。我覺得技術上,在我們的細分市場,我們不比特斯拉差,但是和特斯拉比,品牌知名度比較低,渠道沒有鋪好,關注度不夠。其他幾家新車公司的互聯網背景都比我強。我們的產品更有優勢,因為我們積累了多年的智能電動車,這個世界上最復雜的智能硬件,對這個復雜的工業產品和消費品有很多了解。未來,我們的創新可能會更快。但是,幾個競爭對手都很p……erful,還有我們的營銷、品牌、流量管理都可以借鑒。我覺得大家都在努力把這塊蛋糕做大,這些公司都能獲得很大的利益。燃油財經:近兩年汽車行業不景氣。預計今年1-2月國內乘用車銷量降幅將創近年來新高。在這種背景下,2020年的新車廠商會議會不會很艱難?你的判斷是什么?沈暉:我認為這個問題是肯定的。2020年的新車廠商會很艱難。首先是經濟不確定,然后是疫情下汽車行業普遍低迷。其實我們去年就做了這個判斷,只是沒想到疫情。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沒有真正量產,至少要交付5000到10000輛,否則難度更大。但是,我們也要判斷兩點。一個是這個行業不會出現贏者通吃,一個是資源肯定會向頭部企業集中,所以頭部企業還是有一定優勢,沖向新的高度,因為整個新能源市場也在快速增長。燃燒財經:說到新車,總有一個不變的槽點。在過去的一年里,幾乎每天都有關于新車的負面新聞。你認為新車充電、續航、安全、價格等痛點需要多久才能解決?沈暉:首先,我認為智能電動汽車是一個新的方向。彎道超車是不可能的,彎道只會翻車。新賽道新行業肯定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我覺得在互聯網時代,我們能及時看到用戶有什么問題,能改是好事。包括新的應用場景,以及新生態下的充電、續航、安全、價格,這些問題都是可以及時解決的,所以我覺得我們有很多問題,只要我們去面對,愿意在生態上投入資源,愿意去改變。特斯拉入華利大于弊。再來說說特斯拉。在過去的一年里,特斯拉的業務取得了飛速的進步,尤其是在中國市場。最近其股價飆升,市值一度超過1600億美元,成為僅次于豐田的全球第二大汽車公司。你從這個危險的對手身上看到了什么?魏瑪哪里需要向特斯拉學習?沈暉: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泰斯拉。我們一直在關注它,它是我們研究的對象。首先我覺得都在純電動車,這個技術路徑是正確的,證明了智能純電動車的正確性。第二,他們對充電的生態建設有一些道理,雖然一般人不敢隨便做,因為充電樁體驗好,但是資產比較重。在魏瑪我們應該學習什么?首先,創始人要向馬斯克學習。他們的基本面一度有所改善。雖然很多人認為他還沒有盈利,但其實他的產品越來越好,產品矩陣越來越豐富,毛利率也在不斷提升。在技術方面,自動駕駛和智能駕駛艙也在取得不錯的進展,我們也在關注他們的一些電子布局。但是我覺得向他們學習做好產品,在他們進來之前站穩腳跟是非常重要的。燃燒財經:很多人認為特斯拉Model3的國產化對其他新車廠商來說是“狼來了”。你同意嗎?威馬對特斯拉的競爭策略是什么?沈暉:我不認為Model3對其他汽車公司有任何問題。首先,特斯拉Model3在中國的到來對整個行業都是利好,因為新能源車在整個乘用車市場的占比還是比較低的。據中汽協統計,去年全國銷售新車2500多萬輛,新能源汽車只有120萬輛。我們自己可能感受不到,但其實普通人對新能源并不了解。網絡名人特斯拉來了之后,用戶會更加關注新能源汽車。第一個競爭策略是產品要快速封殺。在我們的主流細分市場,未來肯定不可能一家包攬所有產品,共同發展。由于汽車產品的復雜性,它的范圍太廣,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這是迪……很難有一種產品能滿足所有用戶的大部分需求。所以我們認為,在有利的情況下,要做好產品,在自己的細分市場做好爆款。燃燒財經:特斯拉入華對行業是利好,但在具體產品上,Model3對同價位區間殺傷力很大。是不是意味著這個區間的國產新車廠商受到的威脅更大?沈暉:我覺得這個殺傷力其實還是不錯的。在這個細分市場,Model3并沒有真的降價,這是行業慣例。減少配置,第一個就是減少了兩個很重要的配置,第二個就是充電服務也拉了出來,據說價值8000元。整體來說利大于弊,全行業比較關注。這個蛋糕會更大,大家都會受益,汽油車的市場也會被搶。威馬有信心成為全球第一家盈利的車企,燃財:2019年威馬單車年交付量第一(領先蔚來和小鵬),累計交付量第二(僅次于蔚來)。與其成就和地位相比,威馬在聲量和品牌上顯得有點“低調”。
標簽:
彭博亞洲首席經濟學家舒暢、中國高級經濟學家曲天石、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歐樂鷹撰文稱,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使中國經濟陷入萎縮,并在世界范圍內引發沖擊波。
1900/1/1 0:00:00北京時間3月2日消息,通用電氣(GeneralElectric)前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杰克韋爾奇(JackWelch)去世,享年84歲。他的妻子蘇西周一宣布了他的死訊。
1900/1/1 0:00:00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汽車行業造成劇烈沖擊,業內機構蓋世汽車的最新調研顯示,有76的受訪者表示,在目前的情況下會調整購車計劃,取消或延期。而對于本就低迷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1900/1/1 0:00:00根據交強險上險量數據,2020年1月國產新能源乘用車上險數為436萬輛,同比下跌554,其中純電動車上險3萬輛。1月出租租賃市場上險量占總上險量的212,個人用戶占比661。
1900/1/1 0:00:0020152017年,汽車分時租賃在經過井噴之后,終于在兩年內歸于沉寂。
1900/1/1 0:00:00一場疫情的突如其來,讓大家“被困”一個多月。從壞處上講,此次疫情帶來的影響是方方面面,且各行各業都受到了沖擊的。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