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特斯拉的魅力有一半在戲外?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近日,生物技術初創公司Neuralink宣布,其能夠讀取人腦意識形態的腦機接口技術將于今年進入人體試驗階段。

Tesla, Morgan

“腦機接口”和“人體實驗”的爆炸性信息,乍一看,與汽車行業無關。不過,說到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我相信大多數讀者都會立刻明白其中的聯系——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真正打開腦洞”去年7月,馬斯克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Neuralink找到了高效實現腦機接口的方法。”當時創業公司剛成立兩年,第一個產品叫“真開腦洞”。

Tesla, Morgan

Neuralink聲稱,可以通過微創、無血和安全的方式將定制的芯片植入大腦,以更好地讀取和放大來自大腦的信號。最后用一根直徑為4-6微米(不到頭發直徑的1/10)的導線傳輸芯片讀取的大腦信號。當這項技術首次發布時,該公司表示,當時的進展已經使一只猴子能夠用大腦控制一臺計算機。8個月后,馬斯克宣布這項技術已經進入人體試驗階段。馬斯克希望這項新技術“最終能夠成為因中風、事故和先天缺陷等各種原因而失去部分大腦功能的患者的補充。”

Tesla, Morgan

而這只是腦機接口技術的底層能力——修復,即通過思想操控機器,讓機器替代人體的部分功能,修復殘疾人的身體缺陷;在此之上是第二層腦機接口——改善,通過腦機接口改善大腦運作,使人能夠集中注意力,快速思考,清醒高效地執行任務;然后是增強——人在短時間內掌握了很多知識和技能。經常出現在科幻電影中的記憶移植,就是這個級別研究的重點。同樣,在這個層面上,如果把大腦的意識上傳到計算機,就有可能在計算機的幫助下實現意識的不朽。腦機接口的最終應用是通信,只需要腦電信號就可以相互通信,不需要語言,實現大腦信息的“無損”傳輸。2018年,《經濟學人》封面文章稱,腦機接口技術可以改變思想對人類的意義。同時透露,美國軍方和硅谷都開始關注這項技術。風險也是顯而易見的,技術、安全和倫理仍然是這項技術商業化的障礙。“百貨商店”創業的腦機接口技術再次提醒外界,馬斯克在創業領域的涉獵是多么廣泛,覆蓋范圍堪比“百貨商店”。

Tesla, Morgan

以特斯拉為例。除了大家熟悉的電動汽車,其太陽能屋頂業務有望成為支撐其高市值的另一項核心業務。本月早些時候,馬斯克在社交網站上宣布,特斯拉今年將在全球范圍內擴大太陽能屋頂業務,并將很快進入中國和歐洲。

Tesla, Morgan

然而,太陽能屋頂本質上并不是一個新項目,而是特斯拉在2016年斥資近50億美元收購SolarCity。了解SolarCity的人都知道,SolarCity的創始人林登(Lyndon)和彼得·里夫(Peter Rive)是馬斯克的堂兄弟,馬斯克已經向這家公司投資了1000萬美元。他本人既是最大股東,又是董事長。和特斯拉一樣,SolarCity也曾是資本市場的寵兒。自該公司2012年上市以來,其股價在兩年內上漲了近10倍。然而,隨著商業前景的不確定性,投資者逐漸失去信心,債務飆升,SolarCity的股價開始走低。馬斯克試圖通過購買債券和股票來拯救公司,但董事會最終采用的解決方案是特斯拉收購。

Tesla, Morgan

——馬斯克創辦的另一家公司SpaceX更成功。僅在2019年,SpaceX就發射了13枚火箭。作為美國宇航局商業宇航員計劃的一部分,該公司與美國宇航局簽署了一份合同,開發價值31億美元的航天器。除了眾所周知的獵鷹9號和獵鷹重型火箭,SpaceX正在開發一種完全可重復使用的航天器“Starship”。面對R&D的巨額投資,SpaceX也在向資本市場尋求幫助。目前,該公司正試圖籌集約2.5億美元的新資金,新融資將使其估值達到約360億美元。據Engadget報道,SpaceX計劃在5月7日進行首次載人飛行。根據馬斯克的計劃,SpaceX將在未來10年內建造1000艘“星際飛船”,每艘飛船同時搭載100人和100噸貨物;平均每天會發射三艘“星艦”,開啟人類火星移民計劃。馬斯克說:“它會允許所有人去,只要他們愿意。沒錢去火星的人會得到貸款。”

Tesla, Morgan

縱觀馬斯克的創業歷程,他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在每一個前沿或傳統行業里奔忙,試圖打破一切現有的壁壘和規則。看似雜亂的軌跡背后,似乎是馬斯克對人類通過技術實現永生的遠大抱負。資本市場的兩極分化讓特斯拉不遺余力地追捧。根據最近發布的財報,特斯拉2019年收入接近250億美元。2月24日,特斯拉市值為1531.77億美元。按此計算,其營銷比超過了6.1。資本市場對待特斯拉和傳統車企的方式完全不同。然而,特斯拉的支持者顯然不認為這是上限。以方舟資本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認為,特斯拉2024年的預期股價可以達到7000美元,甚至15000美元。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買特斯拉的賬。根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最近的一份報告,這家機構分析師預測,特斯拉的股價可能會升至1200美元,上行空間約為33%;但這只是過山車的頂部。在摩根士丹利看來,預計特斯拉股價至少翻兩番是合理的。96歲的查理·孟格遠離了特斯拉的股票。最近他公開表示:“我不會買特斯拉的股票,但我不會做空;埃隆·馬斯克有點特殊,他可能高估了自己;但是他并不總是錯的..."

Tesla, Morgan

哪怕只是特斯拉,偶爾犯錯也伴隨著難以承受的高昂代價。這里所指的不是股價的波動或者產能的增減,而是馬斯克和他的團隊過去在自動駕駛輔助技術推廣上過于激進的表現,以及由此引發的事故和傷亡。有趣的是,馬斯克一直是人工智能的旗幟鮮明的唱衰者。他曾在自己的推特賬戶上表示,人工智能“可能比核武器更危險”。一方面擔心人工智能會毀滅人類,同時讓人工智能初級階段的產品接管其用戶正在駕駛的車輛。馬斯克的立場到底是什么,令人費解。

Tesla, Morgan

現在,腦機接口的技術研發對馬斯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是中立的,沒有立場,決定科技善惡的是使用者。所以,對特斯拉、星際旅行或者腦機接口技術的信任,必然會引發對馬斯克人品的押注。馬斯克“偶爾失誤”的危險性也急劇增加。在馬斯克過去的行為面前,表現出極大的不確定性,技術、權力、不朽都在蒙上一層略顯危險的陰影。近日,生物技術初創公司Neuralink宣布,其能夠讀取人腦意識形態的腦機接口技術將于今年進入人體試驗階段。

Tesla, Morgan

“腦機接口”和“人體實驗”的爆炸性信息,乍一看,與汽車行業無關。不過,說到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我相信大多數讀者都會立刻明白其中的聯系——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真正打開腦洞”去年7月,馬斯克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Neuralink找到了高效實現腦機接口的方法。”當時創業公司剛成立兩年,第一個產品叫“真開腦洞”。

Tesla, Morgan

Neuralink聲稱,可以通過微創、無血和安全的方式將定制的芯片植入大腦,以更好地讀取和放大來自大腦的信號。最后用一根直徑為4-6微米(不到頭發直徑的1/10)的導線傳輸芯片讀取的大腦信號。當這項技術首次發布時,該公司表示,當時的進展已經使一只猴子能夠用大腦控制一臺計算機。8個月后,馬斯克宣布這項技術已經進入人體試驗階段。馬斯克希望這項新技術“最終能夠成為因中風、事故和先天缺陷等各種原因而失去部分大腦功能的患者的補充。”

Tesla, Morgan

而這只是腦機接口技術的底層能力——修復,即通過思想操控機器,讓機器替代人體的部分功能,修復殘疾人的身體缺陷;在此之上是第二層腦機接口——改善,通過腦機接口改善大腦運作,使人能夠集中注意力,快速思考,清醒高效地執行任務;然后是增強——人在短時間內掌握了很多知識和技能。經常出現在科幻電影中的記憶移植,就是這個級別研究的重點。同樣,在這個層面上,如果把大腦的意識上傳到計算機,就有可能在計算機的幫助下實現意識的不朽。腦機接口的最終應用是通信,只需要腦電信號就可以相互通信,不需要語言,實現大腦信息的“無損”傳輸。2018年,《經濟學人》封面文章稱,腦機接口技術可以改變思想對人類的意義。同時透露,美國軍方和硅谷都開始關注這項技術。風險也是顯而易見的,技術、安全和倫理仍然是這項技術商業化的障礙。“百貨商店”創業的腦機接口技術再次提醒外界,馬斯克在創業領域的涉獵是多么廣泛,覆蓋范圍堪比“百貨商店”。

Tesla, Morgan

以特斯拉為例。除了大家熟悉的電動汽車,其太陽能屋頂業務有望成為支撐其高市值的另一項核心業務。本月早些時候,馬斯克在社交網站上宣布,特斯拉今年將在全球范圍內擴大太陽能屋頂業務,并將很快進入中國和歐洲。

Tesla, Morgan

然而,太陽能屋頂本質上并不是一個新項目,而是特斯拉在2016年斥資近50億美元收購SolarCity。了解SolarCity的人都知道,SolarCity的創始人林登(Lyndon)和彼得·里夫(Peter Rive)是馬斯克的堂兄弟,馬斯克已經向這家公司投資了1000萬美元。他本人既是最大股東,又是董事長。和特斯拉一樣,SolarCity也曾是資本市場的寵兒。自該公司2012年上市以來,其股價在兩年內上漲了近10倍。然而,隨著商業前景的不確定性,投資者逐漸失去信心,債務飆升,SolarCity的股價開始走低。馬斯克試圖通過購買債券和股票來拯救公司,但董事會最終采用的解決方案是特斯拉收購。

Tesla, Morgan

——馬斯克創辦的另一家公司SpaceX更成功。僅在2019年,SpaceX就發射了13枚火箭。作為美國宇航局商業宇航員計劃的一部分,該公司與美國宇航局簽署了一份合同,開發價值31億美元的航天器。除了眾所周知的獵鷹9號和獵鷹重型火箭,SpaceX正在開發一種完全可重復使用的航天器“Starship”。面對R&D的巨額投資,SpaceX也在向資本市場尋求幫助。目前,該公司正試圖籌集約2.5億美元的新資金,新融資將使其估值達到約360億美元。據Engadget報道,SpaceX計劃在5月7日進行首次載人飛行。根據馬斯克的計劃,SpaceX將在未來10年內建造1000艘“星際飛船”,每艘飛船同時搭載100人和100噸貨物;平均每天會發射三艘“星艦”,開啟人類火星移民計劃。馬斯克說:“它會允許所有人去,只要他們愿意。沒錢去火星的人會得到貸款。”

Tesla, Morgan

縱觀馬斯克的創業歷程,他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在每一個前沿或傳統行業里奔忙,試圖打破一切現有的壁壘和規則。看似雜亂的軌跡背后,似乎是馬斯克對人類通過技術實現永生的遠大抱負。資本市場的兩極分化讓特斯拉不遺余力地追捧。根據最近發布的財報,特斯拉2019年收入接近250億美元。2月24日,特斯拉市值為1531.77億美元。按此計算,其營銷比超過了6.1。資本市場對待特斯拉和傳統車企的方式完全不同。然而,特斯拉的支持者顯然不認為這是上限。以方舟資本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認為,特斯拉2024年的預期股價可以達到7000美元,甚至15000美元。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買特斯拉的賬。根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最近的一份報告,這家機構分析師預測,特斯拉的股價可能會升至1200美元,上行空間約為33%;但這只是過山車的頂部。在摩根士丹利看來,預計特斯拉股價至少翻兩番是合理的。96歲的查理·孟格遠離了特斯拉的股票。最近他公開表示:“我不會買特斯拉的股票,但我不會做空;埃隆·馬斯克有點特殊,他可能高估了自己;但他并不總是錯的……”

Tesla, Morgan

哪怕只是特斯拉,偶爾犯錯也伴隨著難以承受的高昂代價。這里所指的不是股價的波動或者產能的增減,而是馬斯克和他的團隊過去在自動駕駛輔助技術推廣上過于激進的表現,以及由此引發的事故和傷亡。有趣的是,馬斯克一直是人工智能的旗幟鮮明的唱衰者。他曾在自己的推特賬戶上表示,人工智能“可能比核武器更危險”。一方面擔心人工智能會毀滅人類,同時讓人工智能初級階段的產品接管其用戶正在駕駛的車輛。馬斯克的立場到底是什么,令人費解。

Tesla, Morgan

現在,腦機接口的技術研發對馬斯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是中立的,沒有立場,決定科技善惡的是使用者。所以,對特斯拉、星際旅行或者腦機接口技術的信任,必然會引發對馬斯克人品的押注。馬斯克“偶爾失誤”的危險性也急劇增加。在馬斯克過去的行為面前,表現出極大的不確定性,技術、權力、不朽都在蒙上一層略顯危險的陰影。

標簽:特斯拉摩根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全球新能源乘用車1月銷量榜單:特斯拉Model 3實現12連冠,中國品牌車型無緣前十

根據EVsales數據,2020年1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繼續呈同比下跌態勢。盡管歐洲市場一片繁榮,實現驚人的三位數同比增長,但絕對量上根本無法抵消中國作為最大市場的50同比降幅。

1900/1/1 0:00:00
推新品剝虧損引投資 長安汽車艱難“自救”

“不僅婚沒結成,原本差幾天就能交付的新車,因為專賣店不能開業,也不能提車。”牛鑫捶胸頓足地說道。年前,他購入了一輛價格十多萬元的起亞智跑做婚車,已經付了大半購車款,只等尾款結清后提車。

1900/1/1 0:00:00
廣州或重啟新能源車地補,深圳將加快新增汽車指標放號

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2月26日審議通過《關于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若干措施》,在“擴消費”方面,提出要加快推進落實去年尚未用完的中小客車指標額度工作,

1900/1/1 0:00:00
歐洲排放背后的平衡術

沒有太多時間留給“保守”的歐洲車企們了。近日,有外媒報道,英國決定提前禁售傳統動力車型。在此前公布的禁售日期2040年基礎上提前5年,更新至2035年。

1900/1/1 0:00:00
汽車存量市場競爭"爭"的是什么?先拿下消費者的口碑再說

最近兩年汽車行業總在談大環境,究竟汽車行業大環境怎么樣,我想不用說大家也都很清楚,無論國際還是國內市場,汽車行業的大環境都不怎么好,無非是程度的不同而已。

1900/1/1 0:00:00
科學家研發新型電池材料 據稱可大幅提升容量

近年來,電動汽車電池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其儲能能力有限,因此許多人仍未放棄使用汽油的汽車。不過,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生改變,因為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陽極材料,據稱可將容量提高四倍之多。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