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汽車市場是世界三大市場之一。歐盟的碳排放標準和歐洲一些國家的扶持政策正在不斷加強,有望帶動歐洲電動汽車銷量繼續上升。歐洲新能源汽車政策持續加碼,中國電動供應鏈具備全球競爭力。進入全球供應鏈的龍頭企業有望直接受益。“歐洲是中國以外的第二大新能源汽車市場,在新的碳排放法規的推動下快速增長。”。2019年,歐洲市場銷售了56萬輛電動乘用車,占全球市場的27%,遠高于去年20%的市場份額。歐盟2015年的碳排放標準是130克/公里,2021年的標準是95克/公里(2020年95%的汽車需要達到這一標準)。但2018年實際碳排放量為120 g/km,與2020年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根據我們的預測,在中性預期下,2021年歐洲11大車企將銷售31.4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71.4萬輛純電動汽車,但相應的罰金仍將高達128億歐元。“歐洲各國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力度和手段不盡相同。我們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挪威、德國、英國進行介紹:挪威是全球推廣新能源汽車最成功的國家,主要依靠高額免稅。”。與中國、德國、英國主要依靠補貼不同,挪威主要依靠稅收減免來支持電動汽車,包括增值稅、登記稅、日常道路稅。據測算,燃油車稅率可高達裸車價的50% - 100%,排量越大的豪華車稅率越高;電動汽車不用交這些稅。而且挪威還對燃油征收高稅率,進一步凸顯了電動汽車的成本優勢。德國大幅提高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并明確補貼將持續到2025年底。德國計劃到2020年注冊60萬輛電動汽車,因為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進度不及預期,難以實現這一目標。然而,2020年2月,德國宣布全面提高對電動汽車的補貼,幅度從25%到50%不等。根據新標準,40000歐元以下的純電動車型可獲得6000歐元的補貼,40000至65000歐元之間的純電動車型可獲得5000歐元的補貼。德國政府承諾補貼將至少持續到2025年。英國計劃在2035年前禁止銷售燃料動力汽車,但由于此前已經兩次削弱了對電動汽車的支持,因此可能需要延長補貼期限并提高標準來實現這一目標。2020年2月,英國政府宣布計劃在2035年前全面禁止銷售傳統汽油和燃油汽車,比之前的目標提前了5年。然而,英國政府近年來兩次削弱了對電動汽車的支持:1)2018年11月,將純電動汽車的補貼上限從4500英鎊下調至3500英鎊,并取消了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補貼;2)2017年4月汽車消費稅調整,降低燃油車稅收,變相削弱了電動車的優勢。英國目前的補貼金額已經低于德國和法國,并將于2020年底到期。我們認為,英國要想在2035年前實現禁止銷售燃油汽車的目標,需要延長補貼期限,適當提高補貼標準。歐洲增加電動汽車的政策預計將有利于國內高質量的供應鏈。歐洲未來三年,在新的碳排放法規要求下,歐洲對電動汽車的需求有望加速增長。我們預計2020-2021年實現銷量750/110萬輛,增長+40%。經過近幾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擁有全球最先進、最完整的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包括下游整車、充電樁、中游電池、電機、電控,以及中游材料、上游設備、金屬資源等相關環節。隨著全球競爭力的提升,中國也逐漸走向了全球化的進程,如普泰、三花智控、恩杰等公司在相關領域已經具備全球競爭力,并正在加速向海外客戶供貨。風險因素:政策力度低于預期風險;新能源汽車銷量不達預期;終端價格競爭加劇;成本降低不如預期;技術進步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的波動。
標簽:
近日,知名投行高盛指出:新冠病疫情對汽車產量和需求的影響將使日本五大汽車制造商損失1700億日元(約合16億美元)的利潤。預計全球汽車制造商今年總銷量將萎縮35,此前曾預期增長03。
1900/1/1 0:00:00一邊消化著補貼持續退坡帶來的降成本壓力,一邊應對著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市場沖擊,新能源汽車產業或許在經歷從2009年十城千輛開始大規模推廣應用以來的至暗時刻。
1900/1/1 0:00:00繼獲得合肥市政府超百億融資九天后,蔚來獲得新一輪融資再次讓車圈沸騰。3月5日晚間,蔚來在其投資者關系網站發布新一輪融資公告。公告稱,蔚來已經完成235億美元的可轉債融資項目。
1900/1/1 0:00:00西安奔馳女車主坐在引擎蓋上哭訴、小鵬車主被“欺詐”集體拉橫幅,這或許是2019年汽車圈最引人關注的兩大車主維權事件。
1900/1/1 0:00:003月4日晚間,ST海馬汽車公布了其2月份產銷數據。根據公告,海馬2月份生產量為零,銷量幾近全軍覆沒,同比下滑93。
1900/1/1 0:00:00我們從知情人士處獨家獲悉,3月4日下午2點,威馬汽車面向CTO全體(全體智能網聯部)召開時長約20分鐘的線上電話會議,討論年終獎發放事項。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