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戈恩的錯誤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日產現在還沒有斯巴魯大。十一年來最差的季度財報發布后,日產股價暴跌,導致市值銳減,被斯巴魯超越。目前的排名如下:豐田、本田、鈴木、斯巴魯和日產。那份財務報告確實出現了與其破壞力相當的災難。據其稱,2019財年第三季度(10月至12月),日產營業利潤為23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4億元),低于分析師平均預估的59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7億元);銷售額為2.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70億元),同比下降18%;凈虧損26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6.4億元),為2009年以來首次虧損。悲劇貫穿整個財年。前三個財季,日產累計營收同比下滑12.5%;營業利潤同比下降82.7%;凈利潤下滑87.6%。關鍵指標處于崩潰狀態。情況短期內沒有好轉,財務預期被下調得非常低迷:整個財年(2019年4月~ 2020年3月)預計營業利潤從15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4億元)下調至8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3.4億元),降幅為44.3%;凈利潤預期從11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9億元)下調至6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0.8億元),降幅為40.9%。股東很難過,很憤怒,也不怕在股東大會上表達出來。這讓首次以日產CEO身份發言的內田誠陷入了非常無奈和尷尬的境地。他是去年12月接任CEO的,現在的情況與他無關。事實上,他的個人表現令人滿意。他之前負責中國業務,去年業績非常穩健。迫于壓力,內田承諾5月公布具體恢復計劃。他甚至表示,如果不能有效引導日產重回正軌,提高盈利能力,它愿意接受被解雇。股東們實際上并沒有得到安撫。你不覺得五月太晚了嗎?有些人就是這樣。他們不是不講道理。今年以來,日產股價累計下跌19%,2019年下跌28%,2018年下跌22%。這一切都是從戈恩被捕開始的。一切并沒有隨著戈恩的逃跑而結束。上周,日產在日本橫濱地方法院正式對戈恩提起民事訴訟,索賠1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3億元)。據說戈恩不當使用公司資金等行為給日產帶來了長期損失,他要為幾年的腐敗負責。2018年,日本檢方宣布,在截至2015年3月的5年期間,日產向戈恩支付了1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3億元)。索賠金額相當于戈恩5年的心血白費,似乎是魚死網破。有趣的是,日產現在最迫切需要的是戈恩式的拯救。相比20年前的日產,現在的《英雄的隕落》其實沒那么糟糕。業績不佳的直接原因是銷量下滑。2019年,日產在幾大市場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尤其是北美,曾經是日產最大的市場,也是最賺錢的市場,但去年銷量下滑近10%,利潤下滑超過25%。很多人認為這是戈恩的遺產。據日本媒體《讀賣新聞》報道,由于戈恩過度降價,日產的品牌形象遭到破壞,導致在美國和歐洲市場的銷量無法挽回。顯然是可以挽回的。至少日產首席運營官·阿什瓦尼·古普塔說這是有希望的。他說,他知道問題出在哪里,他有信心,一旦未來兩年所有八款新車上市,美國市場將會復蘇。二十年前,連這樣的自信都沒有。業內頂級汽車分析師、美林證券的約翰·凱·卡薩(John kay Cassa)甚至建議戈恩在東京租房,而不是買房。“大家都覺得會失敗,日產不值得救,根本救不了。”但戈恩得救了,通過關閉5家工廠、裁撤2.1萬個工作崗位(占當時員工總數的14%)等措施,或者用他自己的話說,“痛苦的犧牲。”結果迅速而顯著。日產能夠迅速恢復營業利潤,并在三年內將債務減少一半。它甚至還帶來了其他良性的副產品,比如改革觸動了日產的經濟協會制度,促成了2001年川崎制鐵和NKK的合并,從而鞏固了日本的鋼鐵工業。戈恩成為了日本的英雄,并被繪制成漫畫。"乍一看,他是一個典型的喜劇英雄。"華爾街日報說,“他來自遠方,擁有非凡的力量。他的目標是幫你解決問題。但他穿西裝打領帶,而不是斗篷。”戈恩為日本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最重要的是,他教會了日產賺錢的重要性。在商業上,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停止各種無利可圖的研究項目,專注于產品設計,使日產最終推出了國際市場認可的產品。在那個時間點,從商業正義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企業應該有的樣子。今天的日產繼承的很好。他們即將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新一輪裁員,計劃裁員1.25萬人,約占目前員工總數的10%,將于2023年3月31日前完成;同時還計劃精簡產品線,涉及英倫、菲尼迪、日產、達特桑三大品牌下的60款車型。殘酷的理性是必要的。直到2011年,這樣的戈恩還是一個深受日本民眾喜愛和認可的企業家。在那一年“誰最想管理日本”的民意調查中,他排名第九,領先于奧巴馬。另一項民意調查顯示,他是大多數日本女性想嫁的人。但是老黃歷屬于老黃歷。一位前日產高管曾經匿名向《紐約時報》表達了這幾年的內部氛圍,總結為一個問題“你后來為我們做了什么?”干是干了,也留下了深遠的影響。2011年,戈恩公布了Power88計劃,希望日產在經營的國家/地區實現8%的利潤率和8%的市場份額。結果明顯沒有達到,被批評缺乏長遠考慮。例如,北美的許多經銷商抱怨該計劃非常虧損,為了吸引買家而侵蝕了他們的利潤,也向租賃公司出售了太多的汽車,導致二手車市場價格下沉。作為職業經理人,對賺錢過于認真也是戈恩的敗筆。且不說削減研發給“科技日產”埋下了多少坑。在個人層面,他所代表的盎格魯撒克遜式管理風格給企業帶來了文化沖擊。日本傳統企業采用雇傭終身制,并限制薪資差異,降低員工流失率。當然也有弊端,比如論資排輩的傳統,會阻礙有才華的年輕人的發展。總的來說,這樣的制度很社會主義,強調公平,讓員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同時限制了高層的高額報酬。所以日本企業和全球人力資源薪酬標準是脫節的。根據人力資源咨詢公司美世日本的統計,總部設在日本、擁有7-1.2萬名員工的公司,其CEO的平均薪酬為8700萬日元(約合546萬元人民幣)——比同等規模的美國公司低80%,比德國公司低50%。這也帶出一個核心問題,戈恩被指薪酬過高。日產支付給戈恩的名義薪酬約為7.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583萬元),其中包括未公布的11.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346萬元),戈恩的年薪約為1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9億元);與豐田章男相比,僅為3.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386萬元)。但和國際水平相比,戈恩的薪酬其實和福特、通用差不多。更讓日本民眾不滿的可能是他的態度。有兩件小事可以說明這一點。先是2004年,戈恩在東京六本木開車時撞了一輛摩托車,大家都沒事,但日本媒體爆發了不滿——因為他開的是保時捷而不是日產...第二,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當被問及自己的薪酬是否過高時,戈恩笑著說,你不會遇到任何一個CEO會說自己的薪酬過高。據說這種言論被認為非常無禮,讓員工和公眾很生氣。《日本時報》曾指出,對于日本人來說,國內大型企業的代表一般被視為“國家”的代表。人們期望這些代表謙遜而負責。但戈恩越來越難以承受日本民眾對這一形象的想象。許多人認為全球化的失敗是與自我擴張和失去民眾支持有關的個人失敗。不完全是。從一開始,戈恩就面臨日本決策層和行業組織的不信任。無論取得多大的勝利,他始終是一個局外人,把西方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帶入了日本特色的意識形態。日本的心理聯系從麥克阿瑟時代就有了。和睦相處多年并不代表什么。日產的許多員工長期以來一直對雷諾的技術研發品牌銷售不滿...幾乎全方位的實力。近年來,雷諾近50%的利潤來自日產的分紅。當戈恩試圖將日產和雷諾更深地捆綁在一起時,員工們更擔心利益分配不公,這種關系勢必會失控。《日本亞洲評論》指出,日產的“政變”表面上是對日產和雷諾合并計劃的不滿,實際上隱約傳達出一種排外情緒。外國人是權宜之計還是長期框架,現在正成為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問題。日本經濟產業省甚至有一場關于開放是否是個好主意的討論。有人認為這可能會削弱經濟共識和社會和諧。有一些反思的聲音認為,日本在21世紀頭十年過多地遵循了盎格魯-撒克遜的商業慣例。西方的管理制度適用于某些行業,而日本的管理制度適用于其他行業。日產目前的內亂可能就是汽車更適合日系的證據。這一結論符合日本經濟產業省的意圖,分析人士發現,他們非常希望保留對關鍵行業和技術的控制權。已經有一些松動的跡象。去年11月,日本國會正式通過了修改后的《外匯和外貿法》。從今年4月起,外國投資者在航空航天等戰略產業中收購日本企業1%以上的股份,必須提交日本政府審查。外國投資者向這些企業提出解散董事會、出售核心資產等建議時,也需要獲得日本監管部門的批準。關于日產,日本方面持有這樣的擔憂。如果我們與雷諾建立更密切的關系,日產可能會成為一個國際集團的前哨,而日本不會。《日本亞洲評論》指出,這種矛盾是安倍經濟學的核心。日本意識到它需要向世界開放,但它擔心失去對日本R&D和技術的影響力。日產和雷諾的結盟曾被視為日本擁抱西方自由化市場的分水嶺;但現在,它成了經濟保守主義的一個例子。不是只有日本這么想;法國行動較早。2015年,法國政府決定通過一波Sao行動增加其在雷諾的投票權,從而增加其在聯盟中的話語權。這震驚了日產和日本政府。當時的發起者是時任法國經濟部長的馬克龍,也就是現在的法國總統。戈恩曾經說過,這是所有問題的開始。“每個人的問題”的開始,不僅從此開啟了一個企業的未來,也引發了對未來經濟和全球一體化的質疑。像戈恩這樣的達沃斯人是全球一體化的產物。這個術語最早是由“文明的沖突”的創始人塞繆爾·亨廷頓提出的。在2004年的一篇論文中,他說:“日益一體化的全球經濟帶來了新的全球精英。這個新階層被稱為“達沃斯人”、“金領工人”或“大平民”。他們不需要國家忠誠,把國界視為消失的障礙,把政府視為過去的殘余。它們唯一有用的功能是促進全球運作。戈恩很清楚自己的使命。五年前,他在斯坦福大學接受采訪時說:你是外國人,你去日本只有一個原因,讓公司扭虧為盈。這是人們對你的期望。沒人關心你的工作量,工作內容,遇到問題沒有,會不會后悔。”解決問題”是你想要傳達的信息。二十年前,解決問題可能很重要;二十年后,誰來解決問題變得更加重要。或許戈恩最大的錯誤在于,他不是全球保守主義潮流下的日本人。很多人擔心戈恩的下臺代表了達沃斯人的下臺。但一個矛盾是,這個行業的發展正在對整合提出前所未有的高要求。所有車企都面臨著巨大的轉型成本,電動車和自動駕駛的研發成本高。從戰略上講,整合勢在必行。日產的問題將是所有人的問題。日產現在還沒有斯巴魯大。十一年來最差的季度財報發布后,日產股價暴跌,導致市值銳減,被斯巴魯超越。目前的排名如下:豐田、本田、鈴木、斯巴魯和日產。那份財務報告確實出現了與其破壞力相當的災難。據其稱,2019財年第三季度(10月至12月),日產營業利潤為23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4億元),低于分析師平均預估的59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7億元);銷售額為2.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70億元),同比下降18%;凈虧損26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6.4億元),為2009年以來首次虧損。悲劇貫穿整個財年。前三個財季,日產累計營收同比下滑12.5%;營業利潤同比下降82.7%;凈利潤下滑87.6%。關鍵指標處于崩潰狀態。情況短期內沒有好轉,財務預期被下調得非常低迷:整個財年(2019年4月~ 2020年3月)預計營業利潤從15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4億元)下調至8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3.4億元),降幅為44.3%;凈利潤預期從11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9億元)下調至6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0.8億元),降幅為40.9%。股東很難過,很憤怒,也不怕在股東大會上表達出來。這讓首次以日產CEO身份發言的內田誠陷入了非常無奈和尷尬的境地。他是去年12月接任CEO的,現在的情況與他無關。事實上,他的個人表現令人滿意。他之前負責中國業務,去年業績非常穩健。迫于壓力,內田承諾5月公布具體恢復計劃。他甚至表示,如果不能有效引導日產重回正軌,提高盈利能力,它愿意接受被解雇。股東們實際上并沒有得到安撫。你不覺得五月太晚了嗎?有些人就是這樣。他們不是不講道理。今年以來,日產股價累計下跌19%,2019年下跌28%,2018年下跌22%。這一切都是從戈恩被捕開始的。一切并沒有隨著戈恩的逃跑而結束。上周,日產在日本橫濱地方法院正式對戈恩提起民事訴訟,索賠1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3億元)。據說戈恩不當使用公司資金等行為給日產帶來了長期損失,他要為幾年的腐敗負責。2018年,日本檢方宣布,在截至2015年3月的5年期間,日產向戈恩支付了1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3億元)。索賠金額相當于戈恩5年的心血白費,似乎是魚死網破。有趣的是,日產現在最迫切需要的是戈恩式的拯救。相比20年前的日產,現在的《英雄的隕落》其實沒那么糟糕。業績不佳的直接原因是銷量下滑。2019年,日產在幾大市場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尤其是北美,曾經是日產最大的市場,也是最賺錢的市場,但去年銷量下滑近10%,利潤下滑超過25%。很多人認為這是戈恩的遺產。據日本媒體《讀賣新聞》報道,由于戈恩過度降價,日產的品牌形象遭到破壞,導致在美國和歐洲市場的銷量無法挽回。顯然是可以挽回的。至少日產首席運營官·阿什瓦尼·古普塔說這是有希望的。他說,他知道問題出在哪里,他有信心,一旦未來兩年所有八款新車上市,美國市場將會復蘇。二十年前,連這樣的自信都沒有。業內頂級汽車分析師、美林證券的約翰·凱·卡薩(John kay Cassa)甚至建議戈恩在東京租房,而不是買房。“大家都覺得會失敗,日產不值得救,根本救不了。”但戈恩得救了,通過關閉5家工廠、裁撤2.1萬個工作崗位(占當時員工總數的14%)等措施,或者用他自己的話說,“痛苦的犧牲。”結果迅速而顯著。日產能夠迅速恢復營業利潤,并在三年內將債務減少一半。它甚至還帶來了其他良性的副產品,比如改革觸動了日產的經濟協會制度,促成了2001年川崎制鐵和NKK的合并,從而鞏固了日本的鋼鐵工業。戈恩成為了日本的英雄,并被繪制成漫畫。"乍一看,他是一個典型的喜劇英雄。"華爾街日報說,“他來自遠方,擁有非凡的力量。他的目標是幫你解決問題。但他穿西裝打領帶,而不是斗篷。”戈恩為日本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最重要的是,他教會了日產賺錢的重要性。在商業上,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停止各種無利可圖的研究項目,專注于產品設計,使日產最終推出了國際市場認可的產品。在那個時間點,從商業正義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企業應該有的樣子。今天的日產繼承的很好。他們即將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新一輪裁員,計劃裁員1.25萬人,約占目前員工總數的10%,將于2023年3月31日前完成;同時還計劃精簡產品線,涉及英倫、菲尼迪、日產、達特桑三大品牌下的60款車型。殘酷的理性是必要的。直到2011年,這樣的戈恩還是一個深受日本民眾喜愛和認可的企業家。在那一年“誰最想管理日本”的民意調查中,他排名第九,領先于奧巴馬。另一項民意調查顯示,他是大多數日本女性想嫁的人。但是老黃歷屬于老黃歷。一位前日產高管曾經匿名向《紐約時報》表達了這幾年的內部氛圍,總結為一個問題“你后來為我們做了什么?”干是干了,也留下了深遠的影響。2011年,戈恩公布了Power88計劃,希望日產在經營的國家/地區實現8%的利潤率和8%的市場份額。結果明顯沒有達到,被批評缺乏長遠考慮。例如,北美的許多經銷商抱怨該計劃非常虧損,為了吸引買家而侵蝕了他們的利潤,也向租賃公司出售了太多的汽車,導致二手車市場價格下沉。作為職業經理人,對賺錢過于認真也是戈恩的敗筆。且不說削減研發給“科技日產”埋下了多少坑。在個人層面,他所代表的盎格魯撒克遜式管理風格給企業帶來了文化沖擊。日本傳統企業采用雇傭終身制,并限制薪資差異,降低員工流失率。當然也有弊端,比如論資排輩的傳統,會阻礙有才華的年輕人的發展。總的來說,這樣的制度很社會主義,強調公平,讓員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同時限制了高層的高額報酬。所以日本企業和全球人力資源薪酬標準是脫節的。根據人力資源咨詢公司美世日本的統計,總部設在日本、擁有7-1.2萬名員工的公司,其CEO的平均薪酬為8700萬日元(約合546萬元人民幣)——比同等規模的美國公司低80%,比德國公司低50%。這也帶出一個核心問題,戈恩被指薪酬過高。日產支付給戈恩的名義薪酬約為7.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583萬元),其中包括未公布的11.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346萬元),戈恩的年薪約為1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9億元);與豐田章男相比,僅為3.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386萬元)。但和國際水平相比,戈恩的薪酬其實和福特、通用差不多。更讓日本民眾不滿的可能是他的態度。有兩件小事可以說明這一點。先是2004年,戈恩在東京六本木開車時撞了一輛摩托車,大家都沒事,但日本媒體爆發了不滿——因為他開的是保時捷而不是日產...第二,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當被問及自己的薪酬是否過高時,戈恩笑著說,你不會遇到任何一個CEO會說自己的薪酬過高。據說這種言論被認為非常無禮,讓員工和公眾很生氣。《日本時報》曾指出,對于日本人來說,國內大型企業的代表一般被視為“國家”的代表。人們期望這些代表謙遜而負責。但戈恩越來越難以承受日本民眾對這一形象的想象。許多人認為全球化的失敗是與自我擴張和失去民眾支持有關的個人失敗。不完全是。從一開始,戈恩就面臨日本決策層和行業組織的不信任。無論取得多大的勝利,他始終是一個局外人,把西方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帶入了日本特色的意識形態。日本的心理聯系從麥克阿瑟時代就有了。和睦相處多年并不代表什么。日產的許多員工長期以來一直對雷諾的技術研發品牌銷售不滿...幾乎全方位的實力。近年來,雷諾近50%的利潤來自日產的分紅。當戈恩試圖將日產和雷諾更深地捆綁在一起時,員工們更擔心利益分配不公,這種關系勢必會失控。《日本亞洲評論》指出,日產的“政變”表面上是對日產和雷諾合并計劃的不滿,實際上隱約傳達出一種排外情緒。外國人是權宜之計還是長期框架,現在正成為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問題。日本經濟產業省甚至有一場關于開放是否是個好主意的討論。有人認為這可能會削弱經濟共識和社會和諧。有一些反思的聲音認為,日本在21世紀頭十年過多地遵循了盎格魯-撒克遜的商業慣例。西方的管理制度適用于某些行業,而日本的管理制度適用于其他行業。日產目前的內亂可能就是汽車更適合日系的證據。這一結論符合日本經濟產業省的意圖,分析人士發現,他們非常希望保留對關鍵行業和技術的控制權。已經有一些松動的跡象。去年11月,日本國會正式通過了修改后的《外匯和外貿法》。從今年4月起,外國投資者在航空航天等戰略產業中收購日本企業1%以上的股份,必須提交日本政府審查。外國投資者向這些企業提出解散董事會、出售核心資產等建議時,也需要獲得日本監管部門的批準。關于日產,日本方面持有這樣的擔憂。如果我們與雷諾建立更密切的關系,日產可能會成為一個國際集團的前哨,而日本不會。《日本亞洲評論》指出,這種矛盾是安倍經濟學的核心。日本意識到它需要向世界開放,但它擔心失去對日本R&D和技術的影響力。日產和雷諾的結盟曾被視為日本擁抱西方自由化市場的分水嶺;但現在,它成了經濟保守主義的一個例子。不是只有日本這么想;法國行動較早。2015年,法國政府決定通過一波Sao行動增加其在雷諾的投票權,從而增加其在聯盟中的話語權。這震驚了日產和日本政府。當時的發起者是時任法國經濟部長的馬克龍,也就是現在的法國總統。戈恩曾經說過,這是所有問題的開始。“每個人的問題”的開始,不僅從此開啟了一個企業的未來,也引發了對未來經濟和全球一體化的質疑。像戈恩這樣的達沃斯人是全球一體化的產物。這個術語最早是由“文明的沖突”的創始人塞繆爾·亨廷頓提出的。在2004年的一篇論文中,他說:“日益一體化的全球經濟帶來了新的全球精英。這個新階層被稱為“達沃斯人”、“金領工人”或“大平民”。他們不需要國家忠誠,把國界視為消失的障礙,把政府視為過去的殘余。它們唯一有用的功能是促進全球運作。戈恩很清楚自己的使命。五年前,他在斯坦福大學接受采訪時說:你是外國人,你去日本只有一個原因,讓公司扭虧為盈。這是人們對你的期望。沒人關心你的工作量,工作內容,遇到問題沒有,會不會后悔。”解決問題”是你想要傳達的信息。二十年前,解決問題可能很重要;二十年后,誰來解決問題變得更加重要。或許戈恩最大的錯誤在于,他不是全球保守主義潮流下的日本人。很多人擔心戈恩的下臺代表了達沃斯人的下臺。但一個矛盾是,這個行業的發展正在對整合提出前所未有的高要求。所有車企都面臨著巨大的轉型成本,電動車和自動駕駛的研發成本高。從戰略上講,整合勢在必行。日產的問題將是所有人的問題。

標簽:日產斯巴魯豐田本田保時捷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最低首付1萬起,前3個月0月供……上汽榮威多項暖心福利致敬抗疫一線工作者

全力戰疫、減負出行,上汽榮威疫情期間溫情貸服務上線自新型冠狀病爆發以來,全國上下萬眾一心,共抗疫情。

1900/1/1 0:00:00
通用計劃到2040年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通用汽車公司董事長兼CEO瑪麗博拉(MaryBarra)在近日的投資人大會上宣布,到2040年,通用在全球范圍內使用的電力將100從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太陽能等)中獲取。

1900/1/1 0:00:00
乘聯會:2月上半月乘用車銷量大跌92%,全國日均賣車2249輛

自2005年零售統計以來的歷年最低。繼1月遭遇“當頭一棒”后,2月乘用車市場銷量仍不樂觀。

1900/1/1 0:00:00
今天,你 “充電” 了嗎?

隨著全球能源短缺和大氣污染問題日益嚴峻以及社會環保意識不斷增強,新能源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成為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點。

1900/1/1 0:00:00
經歷疫情和復工,該認真考慮買車了

如果不是疫情,很多人不會發現無車的痛苦。一夜之間,疫情讓很多無車家庭的出行,退回到“交通基本靠走”的狀態,“買菜之路”格外漫長。

1900/1/1 0:00:00
特斯拉這款默默無聞的產品,比電動皮卡更重要

編者按:去年秋天特斯拉推出的保險計劃雖然沒有像電動皮卡一樣引起即時轟動,但從長期來看,它可能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