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0-12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第六屆年度論壇在釣魚臺國賓館正式舉行。本次論壇以“把握形勢,聚焦轉型,引領創新”為主題,繼續秉承“傳遞權威信息,廣泛討論,促進交流合作”的目標,試圖幫助業內人士梳理分析產業形勢,探討回應產業關切,尋找未來3-5年產業調整的方向和路徑。10日上午,博世底盤控制系統中國區高級副總裁姜總結道,自動駕駛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在中國也如燎原之勢。L2自動駕駛已經落地,L2+或L2.5指日可待,但L3及以上自動駕駛還有待商榷。L4和L5自動駕駛需要更多的合作,包括ICV,智能網聯也是一個很大的研究項目。

以下為嘉賓精彩實錄,未經本人審核,已刪除。很榮幸今天有機會和大家分享博世自動駕駛在中國的商業化進展,以及在智能網聯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自動駕駛是什么時候落地的?自動駕駛已經火了很多年,也有很多公司從事自動駕駛。無論是乘用車還是商用車,無論是載人還是載貨,我們一般根據場景分為三類:1。中間藍色的部分,這是應用在高速公路和高架上的自動駕駛儀,也就是結構化的道路;2.右上角的綠色是出行公司關注的點,是共享出行的自動駕駛;3.左下角紫色部分是低速、局部區域,比如停車場景,以及李教授提到的公園、院子、機場、港口等區域應用的自動駕駛。我們博世把這三個部分形象地稱為綠世界、藍世界、紫世界,都是在相關領域進行布局。自動駕駛火了這么多年。何時登陸中國?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博世在中國的落地路線圖。眾所周知,L1的自動駕駛儀并不罕見,它可以在所有的汽車上看到,無論是可選的還是標準的。2018年是L2自動駕駛的第一年,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的車型配備了這一功能,這是本車道跟隨前車自動駕駛功能的一部分。今年屆大家留的可以變道。我們稱之為高速公路援助。很多公司叫L2.5,有的叫L2.9,有的叫L3-。這是什么意思?L3自動駕駛其實很有挑戰性,所以我說L3以上的自動駕駛,博世在中國的整個路線還是一個問號。當然,這不僅是中國的情況,也是全球的情況。其實L3以上的高級自動駕駛還是有很大挑戰的,后面我會簡單說明。右邊是停車的場景。2018年全自動泊車輔助在國內量產,今年的屆會是遠程泊車輔助。綠色的是城市自動駕駛。博世和戴姆勒正在全球范圍內合作開發這一功能。國內也有相關人員來推動這個活動。具體在中國的落地路線圖也不得而知。我想談談L2自動駕駛儀。從去年到今年,兩年內已經有超過30款車型配備了博世單雷達和單攝像頭以及數據融合,并且可以實現該車道時速130公里的自動駕駛。因為它畢竟是L2自動駕駛儀,系統實際上不允許駕駛員擺脫它。如果設置超過20秒,系統會提醒,要求司機接手。我們看到的主機廠都搭載了博世系統,已經量產,未來還會有更多車型量產。另外,非常榮幸的是,我們的很多主機廠都走出了國門,去年和SAIC合作的車型甚至達到了歐洲NCAP和澳洲NCAP的五星評價。L3及以上的自動駕駛還有待商榷。今年我們將批量生產幾款車型。我們稱之為L2.5的自動駕駛,和剛才說的配置不一樣。我剛才說的是這一代雷達和相機的數據融合。高速公路輔助的話,需要一個前置雷達,一個前置攝像頭,四個彎道雷達。我們稱之為四角雷達。在司機的監控攝像頭和地圖的支持下,我們也可以像超級巡航一樣擺脫它。我們的技術路線圖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我們可以在這條車道上擺脫它,變道時仍然需要司機把手放在方向盤上。下一個階段就是我們在變道的時候也可以擺脫它,這一點在圖中可以看的很生動,甚至可以擺脫它。從這個項目可以看出,它無限接近L3,雖然只是L2的配置。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提高駕駛者的體驗。此外,它畢竟是L2自動駕駛儀,所以如果有特殊的場景,司機仍然需要接管。自動泊車輔助可以有效搜索車位,系統可以自動轉彎、換擋、剎車,實現自動泊車。這個配置比較簡單,12個超聲波雷達及其ECU就可以實現這個功能。因此,博世自2018年以來在市場上約有20款車型。我們認為,其實自動泊車輔助可以給用戶帶來良好的泊車體驗,因此逐漸成為市場主流。今年將量產的是超聲波雷達和全景攝像頭融合實現的遠程泊車輔助。汽車由智能鑰匙或手機控制。它的配置,我剛才說的全景攝像頭和超聲波雷達的融合,也需要和剎車相關的冗余,因為人在車外。超聲波雷達的距離感不言而喻,但攝像頭可以很好地識別物體和停車線,所以兩者的融合可以實現更可靠的停車區域檢測,支持現有停車位的停車,更好地識別物體和人。我剛剛談到了一個……在L4的omatic駕駛,因為博世和戴姆勒在兩年多前組建了一支團隊,從去年年底(2019年)開始,他們一直在加州圣何塞的指定道路上連接客戶。博世也有來自中國的同事參與全球項目。李教授一定在想,我剛才講的一直是自行車智能化。事實上,為什么自行車智能化在L3出現了瓶頸?因為所需的傳感器成倍增加,所以包括安全考慮在內的整個成本仍然非常具有挑戰性。中國正在推廣ICV,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向。博世和華為最近一年也做了一些研究,是在無錫的示范區做的,針對幾大場景。第一個場景是依靠V2V的信息知道前車有剎車,后面的車得到這個信息后會剎車。另一個場景是路邊單元把車輛的視覺信息給車輛,補充車輛的視覺盲區,車輛剎車,提高安全性。還有就是ACC,因為ACC必須是司機在紅綠燈的時候進行的。如果使用智能紅綠燈,綠燈的話,會慢慢通過。如果燈變紅,這個信息就會給車輛,車輛在燈變綠的時候可以自動停下來順利通過。所以,其實我們的研究還是很活躍的。什么時候量產,確實需要討論,比如剛才提到的交通信息的延遲。剛才我講了為什么全世界包括中國都在推遲整個SOP時間。正如之前的專家所說,除了感知、定位、決策上的更多冗余,系統的電子電氣架構,系統安全,網絡安全,以及現在的信息安全,尤其是系統如何驗證,相關法律法規是否允許自動駕駛,這些其實都需要全行業的共同努力。博世整個ADAS團隊在中國已經成立七八年了。如果只是把國外的技術帶到中國,沒有經過本土的適應,肯定會水土不服。這里有一些場景,比如前面有一個限高的低區,因為是金屬,所以對我們的雷達有反應,所以雷達會產生假剎車;比如ACC,你認為前面的貨車偏離了你的車道,但是突然剎車,可能會撞車。中國有很多不同的路標,需要訓練和學習。停車也是一樣。如何停放立體停車位,還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更關注司機的感受和痛點,以及如何提高他的安全性。總結:自動駕駛依然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在中國也如燎原之勢。L2級自動駕駛已經落地,L2+或L2.5指日可待,L3級及以上自動駕駛還需要討論。L4級自動駕駛和L5級自動駕駛需要更多的合作,包括ICV,智能網聯也是一個很大的研究項目。博世一直致力于在中國建立我們的技術能力。我們需要人工智能和高精地圖方面的合作伙伴。我們必須在所有開發中考慮中國的駕駛環境和道路條件。同時,我們也積極配合行業的制定法律部門和行業領導,共同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規。2020年1月10-12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第六屆年度論壇在釣魚臺國賓館正式舉行。本次論壇以“把握形勢,聚焦轉型,引領創新”為主題,繼續秉承“傳遞權威信息,廣泛討論,促進交流合作”的目標,試圖幫助業內人士梳理分析產業形勢,探討回應產業關切,尋找未來3-5年產業調整的方向和路徑。10日上午,博世底盤控制系統中國區高級副總裁姜總結道,自動駕駛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在中國也如燎原之勢。L2自動駕駛已經落地,L2+或L2.5指日可待,但L3及以上自動駕駛還有待商榷。L4和L5自動駕駛需要更多的合作,包括ICV,智能網聯也是一個很大的研究項目。

以下為嘉賓精彩實錄,未經本人審核,已刪除。很榮幸今天有機會和大家分享博世自動駕駛在中國的商業化進展,以及在智能網聯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自動駕駛是什么時候落地的?自動駕駛已經火了很多年,也有很多公司從事自動駕駛。無論是乘用車還是商用車,無論是載人還是載貨,我們一般根據場景分為三類:1。中間藍色的部分,這是應用在高速公路和高架上的自動駕駛儀,也就是結構化的道路;2.右上角的綠色是出行公司關注的點,是共享出行的自動駕駛;3.左下角紫色部分是低速、局部區域,比如停車場景,以及李教授提到的公園、院子、機場、港口等區域應用的自動駕駛。我們博世把這三個部分形象地稱為綠世界、藍世界、紫世界,都是在相關領域進行布局。自動駕駛火了這么多年。何時登陸中國?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博世在中國的落地路線圖。眾所周知,L1的自動駕駛儀并不罕見,它可以在所有的汽車上看到,無論是可選的還是標準的。2018年是L2自動駕駛的第一年,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的車型配備了這一功能,這是本車道跟隨前車自動駕駛功能的一部分。今年屆大家留的可以變道。我們稱之為高速公路援助。很多公司叫L2.5,有的叫L2.9,有的叫L3-。這是什么意思?L3自動駕駛其實很有挑戰性,所以我說L3以上的自動駕駛,博世在中國的整個路線還是一個問號。當然,這不僅是中國的情況,也是全球的情況。其實L3以上的高級自動駕駛還是有很大挑戰的,后面我會簡單說明。右邊是停車的場景。2018年全自動泊車輔助在國內量產,今年的屆會是遠程泊車輔助。綠色的是城市自動駕駛。博世和戴姆勒正在全球范圍內合作開發這一功能。國內也有相關人員來推動這個活動。具體在中國的落地路線圖也不得而知。我想談談L2自動駕駛儀。從去年到今年,兩年內已經有超過30款車型配備了博世單雷達和單攝像頭以及數據融合,并且可以實現該車道時速130公里的自動駕駛。因為它畢竟是L2自動駕駛儀,系統實際上不允許駕駛員擺脫它。如果設置超過20秒,系統會提醒,要求司機接手。我們看到的主機廠都搭載了博世系統,已經量產,未來還會有更多車型量產。另外,非常榮幸的是,我們的很多主機廠都走出了國門,去年和SAIC合作的車型甚至達到了歐洲NCAP和澳洲NCAP的五星評價。L3及以上的自動駕駛還有待商榷。今年我們將批量生產幾款車型。我們稱之為L2.5的自動駕駛,和剛才說的配置不一樣。我剛才說的是這一代雷達和相機的數據融合。高速公路輔助的話,需要一個前置雷達,一個前置攝像頭,四個彎道雷達。我們稱之為四角雷達。在司機的監控攝像頭和地圖的支持下,我們也可以像超級巡航一樣擺脫它。我們的技術路線圖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我們可以在這條車道上擺脫它,變道時仍然需要司機把手放在方向盤上。下一個階段就是我們在變道的時候也可以擺脫它,這一點在圖中可以看的很生動,甚至可以擺脫它。從這個項目可以看出,它無限接近L3,雖然只是L2的配置。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提高駕駛者的體驗。此外,它畢竟是L2自動駕駛儀,所以如果有特殊的場景,司機仍然需要接管。自動泊車輔助可以有效搜索車位,系統可以自動轉彎、換擋、剎車,實現自動泊車。這個配置比較簡單,12個超聲波雷達及其ECU就可以實現這個功能。因此,博世自2018年以來在市場上約有20款車型。我們認為,其實自動泊車輔助可以給用戶帶來良好的泊車體驗,因此逐漸成為市場主流。今年將量產的是超聲波雷達和全景攝像頭融合實現的遠程泊車輔助。汽車由智能鑰匙或手機控制。它的配置,我剛才說的全景攝像頭和超聲波雷達的融合,也需要和剎車相關的冗余,因為人在車外。超聲波雷達的距離感不言而喻,但攝像頭可以很好地識別物體和停車線,所以兩者的融合可以實現更可靠的停車區域檢測,支持現有停車位的停車,更好地識別物體和人。我剛剛談到了一個……在L4的omatic駕駛,因為博世和戴姆勒在兩年多前組建了一支團隊,從去年年底(2019年)開始,他們一直在加州圣何塞的指定道路上連接客戶。博世也有來自中國的同事參與全球項目。李教授一定在想,我剛才講的一直是自行車智能化。事實上,為什么自行車智能化在L3出現了瓶頸?因為所需的傳感器成倍增加,所以包括安全考慮在內的整個成本仍然非常具有挑戰性。中國正在推廣ICV,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向。博世和華為最近一年也做了一些研究,是在無錫的示范區做的,針對幾大場景。第一個場景是依靠V2V的信息知道前車有剎車,后面的車得到這個信息后會剎車。另一個場景是路邊單元把車輛的視覺信息給車輛,補充車輛的視覺盲區,車輛剎車,提高安全性。還有就是ACC,因為ACC必須是司機在紅綠燈的時候進行的。如果使用智能紅綠燈,綠燈的話,會慢慢通過。如果燈變紅,這個信息就會給車輛,車輛在燈變綠的時候可以自動停下來順利通過。所以,其實我們的研究還是很活躍的。什么時候量產,確實需要討論,比如剛才提到的交通信息的延遲。剛才我講了為什么全世界包括中國都在推遲整個SOP時間。正如之前的專家所說,除了感知、定位、決策上的更多冗余,系統的電子電氣架構,系統安全,網絡安全,以及現在的信息安全,尤其是系統如何驗證,相關法律法規是否允許自動駕駛,這些其實都需要全行業的共同努力。博世整個ADAS團隊在中國已經成立七八年了。如果只是把國外的技術帶到中國,沒有經過本土的適應,肯定會水土不服。這里有一些場景,比如前面有一個限高的低區,因為是金屬,所以對我們的雷達有反應,所以雷達會產生假剎車;比如ACC,你認為前面的貨車偏離了你的車道,但是突然剎車,可能會撞車。中國有很多不同的路標,需要訓練和學習。停車也是一樣。如何停放立體停車位,還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更關注司機的感受和痛點,以及如何提高他的安全性。總結:自動駕駛依然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在中國也如燎原之勢。L2級自動駕駛已經落地,L2+或L2.5指日可待,L3級及以上自動駕駛還需要討論。L4級自動駕駛和L5級自動駕駛需要更多的合作,包括ICV,智能網聯也是一個很大的研究項目。博世一直致力于在中國建立我們的技術能力。我們需要人工智能和高精地圖方面的合作伙伴。我們必須在所有開發中考慮中國的駕駛環境和道路條件。同時,我們也積極配合行業的制定法律部門和行業領導,共同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規。
標簽:北京
2020年1月1012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第六屆年度論壇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正式召開。
1900/1/1 0:00:00(圖片來源:SKInnovation匈牙利官網)據外媒報道,韓國企業SKInnovation首席執行官透露,該公計劃建設其在美國的第二座工廠,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光譜掃描激光雷達(SpectrumScanLiDAR)研發公司Baraja將推出下一代具有抗干擾能力的傳感平臺。
1900/1/1 0:00:002020年1月1012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第六屆年度論壇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正式召開。
1900/1/1 0:00:002020年1月1012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第六屆年度論壇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正式召開。
1900/1/1 0:00:002020年伊始,部分汽車類上市公司按照慣例紛紛發布了2019年12月份的產銷快報。至此,2019年全年的產銷數據也隨之出爐。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