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年7月BAIC入股戴姆勒成為其第三大股東,梅賽德斯-奔馳與其三家中國合作伙伴的關系變得有點微妙。在9月11日的法蘭克福車展上,首次接受中國媒體采訪的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奔馳汽車集團全球總裁Ola kllenius在接受包括《經濟觀察報》在內的媒體采訪時,重新定位了BAIC、比亞迪、吉利三家公司的合作定位。“北汽集團是戴姆勒在中國十多年的長期合作伙伴。我們共同成立了合資公司北京奔馳,這是奔馳在中國發展的基礎。”康對說。2019年上半年,北京奔馳實現了11.9%的高增長,累計銷量28.2萬輛。按照權益法計算,擁有北京奔馳49%股權和北京汽車9.6%股權的戴姆勒分別盈利51.2億元(6.69億歐元)和1.61億元(2100萬歐元),合計52.8億元(。今年上半年,北京奔馳(含北京汽車)對戴姆勒集團的利潤貢獻率已達76%。康宋林表示,梅賽德斯-奔馳和BAIC在生產、研發、銷售和售后領域共同投資了數十億歐元,他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共同發展的機會。“我們將與北汽集團合作,將現有的合作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BAIC董事長徐和誼此前透露,BAIC和戴姆勒正在討論新能源汽車的合作。“接下來,我們還將在新能源領域進行深入合作。其他合作也將展開。”徐和誼說。在最近成立的北汽新能源測試中心,有一個北汽和戴姆勒共建的實驗室,主要以電池研發為主。據悉,未來奔馳在大中華區所有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檢測都將在這個聯合實驗室進行。目前雙方還在討論電池的梯級利用,雙方將在這方面進行深入合作。除了BAIC,比亞迪和奔馳已經合作了8年。2010年,奔馳與比亞迪以技術合資的方式共同推出騰勢品牌。2014年,騰勢汽車首款也是唯一一款車型上市。對于戴姆勒和比亞迪來說,希望Tengpotential成為雙方新的盈利點,也希望雙方能在技術上取長補短。然而,經過多年的發展,騰勢的市場一直慘淡。除了2017年攀上4000輛的高峰,騰勢全年銷量基本保持在2000輛左右。自騰勢品牌創立以來,比亞迪和戴姆勒分別對騰勢進行了7次投資,騰勢的注冊資本也從最初的23.6億元增加到48.6億元。2019年,騰勢被“輸血”兩次,共計7億元。此外,騰勢還進入奔馳渠道進行銷售,雙方都試圖改變這個品牌的市場局面。由于市場表現不佳,且奔馳自主電動車品牌EQ也將入華,因此一直有不少傳言稱奔馳將退出騰勢。不過,從康的表態來看,奔馳對騰勢還是有真情的。“七年前,我們與比亞迪合作推出了DENZA騰勢,這是中國第一個專注于新能源汽車的合資品牌。騰勢SUV產品為我們在中國的新能源產品提供了很好的補充。雙方合作的下一個成果將于明年初在中國上市。”康對說。在康看來,騰勢是奔馳新能源產品的有效補充。至于吉利,事情還是比較復雜的。2018年初,吉利汽車以73億歐元(90億美元)收購戴姆勒9.69%的有投票權股份,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雖然吉利聲明不謀求戴姆勒決策層的話語權,但收購剛一年多就已經與戴姆勒達成合作。2018年10月,在入股戴姆勒僅8個月后,吉利宣布與戴姆勒在高端出行領域達成合作意向。2019年5月,本次合作……登陸了。雙方子公司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戴姆勒移動服務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合資公司魏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魏星科技”),注冊資本17億元,雙方各持股50%。此外,今年3月,吉利控股聯手戴姆勒,為后者虧損的smart品牌提供解決方案——雙方將各持股50%,成立合資公司,推動smart品牌向全球高端電動智能汽車品牌轉型。9月9日,德國城市航空旅行公司Volocopter宣布完成C輪首輪5000萬歐元融資,吉利控股集團領投,戴姆勒也參與投資,雙方各持股10%。從吉利與奔馳的頻繁互動來看,外界認為吉利似乎有做“主”的感覺,但康告訴記者,他并不想給人造成這樣的印象。“吉利是我們的合作伙伴,從2018年開始成為我們的股東之一。我們希望選擇最合適的領域開展相關合作,這與現有的合作領域并不沖突。”康對說。康對梅賽德斯-奔馳在中國的未來發展寄予厚望。“與中國合作伙伴的和諧共贏合作不僅將繼續加強我們在中國的發展趨勢,還將有助于我們在未來‘立足中國,放眼全球’。”戴姆勒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唐思凱(Hubertus Troska)表示,在中國,外國品牌與不同的本土品牌合作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奔馳也是如此。在這樣的合作過程中,梅賽德斯-奔馳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與每一位合作伙伴坦誠溝通,努力實現與各方的共贏。“近年來,我們與這三家合作伙伴建立了非常好的合作關系,我們也看好未來的合作。”唐世凱說。
隨著今年7月BAIC入股戴姆勒成為其第三大股東,梅賽德斯-奔馳與其三家中國合作伙伴的關系變得有點微妙。在9月11日的法蘭克福車展上,首次接受中國媒體采訪的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奔馳汽車集團全球總裁Ola kllenius在接受包括《經濟觀察報》在內的媒體采訪時,重新定位了BAIC、比亞迪、吉利三家公司的合作定位。“北汽集團是戴姆勒在中國十多年的長期合作伙伴。我們共同成立了合資公司北京奔馳,這是奔馳在中國發展的基礎。”康對說。2019年上半年,北京奔馳實現了11.9%的高增長,累計銷量28.2萬輛。按照權益法計算,擁有北京奔馳49%股權和北京汽車9.6%股權的戴姆勒分別盈利51.2億元(6.69億歐元)和1.61億元(2100萬歐元),合計52.8億元(。今年上半年,北京奔馳(含北京汽車)對戴姆勒集團的利潤貢獻率已達76%。康宋林表示,梅賽德斯-奔馳和BAIC在生產、研發、銷售和售后領域共同投資了數十億歐元,他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共同發展的機會。“我們將與北汽集團合作,將現有的合作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BAIC董事長徐和誼此前透露,BAIC和戴姆勒正在討論新能源汽車的合作。“接下來,我們還將在新能源領域進行深入合作。其他合作也將展開。”徐和誼說。在最近成立的北汽新能源測試中心,有一個北汽和戴姆勒共建的實驗室,主要以電池研發為主。據悉,未來奔馳在大中華區所有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檢測都將在這個聯合實驗室進行。目前雙方還在討論電池的梯級利用,雙方將在這方面進行深入合作。除了BAIC,比亞迪和奔馳已經合作了8年。2010年,梅賽德斯-奔馳與比亞迪聯手推出騰勢品牌……技術合資企業。2014年,騰勢汽車首款也是唯一一款車型上市。對于戴姆勒和比亞迪來說,希望Tengpotential成為雙方新的盈利點,也希望雙方能在技術上取長補短。然而,經過多年的發展,騰勢的市場一直慘淡。除了2017年攀上4000輛的高峰,騰勢全年銷量基本保持在2000輛左右。自騰勢品牌創立以來,比亞迪和戴姆勒分別對騰勢進行了7次投資,騰勢的注冊資本也從最初的23.6億元增加到48.6億元。2019年,騰勢被“輸血”兩次,共計7億元。此外,騰勢還進入奔馳渠道進行銷售,雙方都試圖改變這個品牌的市場局面。由于市場表現不佳,且奔馳自主電動車品牌EQ也將入華,因此一直有不少傳言稱奔馳將退出騰勢。不過,從康的表態來看,奔馳對騰勢還是有真感情的。“七年前,我們與比亞迪合作推出了DENZA騰勢,這是中國第一個專注于新能源汽車的合資品牌。騰勢SUV產品為我們在中國的新能源產品提供了很好的補充。雙方合作的下一個成果將于明年初在中國上市。”康對說。在康看來,騰勢是奔馳新能源產品的有效補充。至于吉利,事情還是比較復雜的。2018年初,吉利汽車以73億歐元(90億美元)收購戴姆勒9.69%的有投票權股份,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雖然吉利聲明不謀求戴姆勒決策層的話語權,但收購剛一年多就已經與戴姆勒達成合作。2018年10月,在入股戴姆勒僅8個月后,吉利宣布與戴姆勒在高端出行領域達成合作意向。2019年5月,此項合作落地。雙方子公司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戴姆勒移動服務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合資公司魏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魏星科技”),注冊資本17億元,雙方各持股50%。此外,今年3月,吉利控股聯手戴姆勒,為后者虧損的smart品牌提供解決方案——雙方將各持股50%,成立合資公司,推動smart品牌向全球高端電動智能汽車品牌轉型。9月9日,德國城市航空旅行公司Volocopter宣布完成C輪首輪5000萬歐元融資,吉利控股集團領投,戴姆勒也參與投資,雙方各持股10%。從吉利與奔馳的頻繁互動來看,外界認為吉利似乎有做“主”的感覺,但康告訴記者,他并不想給人造成這樣的印象。“吉利是我們的合作伙伴,從2018年開始成為我們的股東之一。我們希望選擇最合適的領域開展相關合作,這與現有的合作領域并不沖突。”康對說。康對梅賽德斯-奔馳在中國的未來發展寄予厚望。“與中國合作伙伴的和諧共贏合作不僅將繼續加強我們在中國的發展趨勢,還將有助于我們在未來‘立足中國,放眼全球’。”戴姆勒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唐思凱(Hubertus Troska)表示,在中國,外國品牌與不同的本土品牌合作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奔馳也是如此。在這樣的合作過程中,梅賽德斯-奔馳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與每一位合作伙伴坦誠溝通,努力實現與各方的共贏。“近年來,我們與這三家合作伙伴建立了非常好的合作關系,我們也看好未來的合作。”唐世凱說。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由于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UAW與美國最大的汽車制造商通用汽車GeneralMotors未能就工資、待遇等方面達成協議,約5萬名工人計劃于16日開始罷工。
1900/1/1 0:00:00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海南省工信廳近日表示,海南有望開展新能源汽車車電分離模式試點,更好地鼓勵引導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
1900/1/1 0:00:009月16日,滴滴出行宣布,原安波福無人駕駛全球工程副總裁韋峻青正式加盟滴滴自動駕駛公司,出任CTO(首席技術官)一職。
1900/1/1 0:00:00三年前瞅準了“風口”,投入大幾千萬成立電池回收企業的陳亮(化名),最近卻有些一籌莫展。不知道為什么,他和同行預料中的電池回收“小高峰”并沒有如期而至。
1900/1/1 0:00:00根據捷豹路虎官方公布的研究數據,有多達63的行人擔心未來過馬路時的安全問題。
1900/1/1 0:00:00車市寒冬正在加劇2018年,國內乘用車市場近10年來首次出現銷量下滑,今年上半年國內車市情況依然不容樂觀。大環境下行的情況下,不光燃油車市場一片慘淡,新能源汽車市場也倉促“入冬”。
1900/1/1 0:00:00